APP下载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成效及提升对策研究
——以S大学为例

2023-11-20微,郭靖,宋

教育观察 2023年28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学业

罗 微,郭 靖,宋 玮

(1.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济南市历城区城乡融合发展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65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9.6%,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965.64万人。[1]本科生导师制是中外高校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2]《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3]为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全面促进个性化成长成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S大学在学习借鉴其他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于2019年6月制定了《S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从当年尚在校的2016级本科生开始实施学业导师制。总体来看,学业导师制实施后,学业导师在学生专业教育、学业规划、专业学习、升学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S大学为例,分析学业导师制实施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为完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提供有益借鉴。

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取得的主要成效

为全面了解S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情况,课题组经多次论证形成了“S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基本信息、学习成绩、学生对学业导师制的态度、学业导师制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等。问卷调查实施时间为2021年6月,实施方式为采用问卷星线上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全校共有1062名在校本科生参与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962份,样本年级构成如下:大一334人,大二391人,大三188人,大四49人。样本来源基本覆盖全校所有培养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学单位。STATA运行结果显示,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13,调查结果可信度较高。

(一)学生普遍认可实施学业导师制的必要性

学生对学业导师制的认可是制度产生效果的重要前提。被访学生对“你对实施学业导师制的看法?”这一问题的回答显示,52.92%的学生表示“实施学业导师制很有必要”,43.88%的学生觉得“实施学业导师制有些必要”,仅有3.20%的学生认为“实施学业导师制没有必要”。无论是定期的线下面对面沟通,还是随时随地的网络交流,都使得学生与学业导师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4]学业导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心理动向,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切合自身实际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学生对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有的较高认可度为这一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学业导师制推行后,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一方面,学业导师制通过制度促使具有学业导师职责的专业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主动关心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问题、疑惑时,有了更加明确的寻求帮助的方向,会更主动地向学业导师求助。笔者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交流时,得到了部分学生的具体反馈。学生表示,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之前,除了上课时间能见到专业教师,其他时间与专业教师的交流非常少,而制度实施后,学生与专业教师的沟通机会明显增多。学生与学业导师的沟通频率如图1所示,超过80%的学生能够与学业导师保持“一学期两次”及以上的沟通频率,“一周一次”“两周一次”“一月一次”的频率分别为19.24%、16.15%和15.43%,而“一学期两次”占比最多,为31.22%。

图1 学生与学业导师沟通频率

(三)学生获得学业导师较为全面的指导

总体来看,学业导师会积极应对寻求帮助的学生。74.59%的学生认为自己寻求帮助时,导师热情负责,能够及时给予帮助;21.96%的学生认为导师态度较好,有时提供帮助;仅有3.44%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态度不佳,较少或不能提供帮助。从受访学生对“你的学业导师曾经在什么方面给你提供过帮助”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学业导师会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给予较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如表1所示。对低年级学生(大一和大二)而言,进入大学之后,他们对尽快或全面了解专业的需求比较迫切,因而无论是横向对比(同年级的不同指导内容),还是纵向对比(不同年级的同一项指导内容),低年级学生在“专业教育”“学业规划”方面得到的指导占比都较高。同时,低年级学生也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力军,所以这方面的指导相对高年级学生(大三和大四)也会更多。进入高年级后,学生的专业课程明显增多,还面临着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内容,因此,高年级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学业指导。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得到的就业指导都较少。对比不同年级学生选择“就业指导”的情况,大四学生选择该项的比例最高,但也只有28.57%。在当前本科生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学业导师应注重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5],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就业及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

表1 各年级学生接受学业导师的指导内容占比 单位:%

(四)部分后进生学业成绩明显改善

学业导师制的实施使学业导师能够通过一对一或小规模的交流互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和个性化的指导,引导学生明确个人的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该制度在帮助后进生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业成绩方面也表现出了积极作用。一名受访学生谈道:“学业导师制是在我大三那年开始实施的。在这之前我的大学生活可以用浑浑噩噩来形容,经常翘课在寝室打游戏,甚至一日三餐都让室友帮忙带回寝室,即使挂科也毫不在意。然而,在制度实施后,我的学业导师多次与我谈心,纠正我的学习态度,帮助我改进学习方法,在专业课学习、课程重修等方面给了很多指导,并且经常督促提醒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完成各项学业。可以说,如果没有学业导师的耐心指导,我很难顺利毕业。”可见,学业导师制的实施使部分后进生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业成绩明显改善,在学生个人成长、健康发展等方面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S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学生对学业导师制不够了解

部分学生对学业导师制尚缺乏了解。38.67%的学生表示对学业导师制“不了解”,46.98%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比较了解”和“十分了解”的学生合计占14.35%。上述数据表明,还有较多学生对于学业导师制不熟悉。针对此问题进行访谈,发现有些学生只知道有学业导师制这一制度,但对学业导师有哪些职责、自己可以从学业导师那里获得什么帮助等具体事项了解不多。了解不足可能会让学生不会主动融入这一制度,向学业导师寻求帮助的积极性也会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业导师制发挥效用。课题组在问卷中设置了“你觉得学业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一题目,有55.30%的学生认为,“学生对导师制不够了解”是学业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学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

师生之间充分沟通交流,学业导师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6],学业导师制的成效才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对“你与导师沟通的频率”“你跟导师每次交流的时间”“你认为导师与学生联系的适宜频率”三个问题的回答显示,学生与学业导师的沟通呈现出沟通频率不高、沟通时间较短和线下沟通较少的特点。在沟通频率方面,学生认为“导师与学生联系的适宜频率”为“一周一次”和“两周一次”的分别占32.02%和27.75%,但结合前文显示的学生与学业导师沟通频率,实际沟通频率低于学生预期。在沟通方式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情况较多,占55.88%,以线上沟通为主的占37.32%,以线下沟通为主的占6.80%。从沟通时间上来看,学生与导师每次交流时间在15分钟及以下的占了大多数,约为50.52%,每次沟通时间超过30分钟的为14.43%。

课题组通过访谈发现,不少学生是出于不好意思、不知道与导师沟通什么,才较少主动与学业导师沟通。与此同时,部分学业导师忙于日常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学生的联络。显然,低频率、短时间和线上为主的沟通方式会影响师生的沟通效果。学业导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充分,学生对导师给予的指导也未必能够充分地消化吸收。特别是对于专业问题的探讨,往往需要建立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沟通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理解,不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三)学业导师指导的针对性不够强

《S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规定,学业导师的主要职责包括:做好学生的专业教育;制定并督促学生实施学业规划;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但通过与部分学生的访谈可以发现,学业导师能够在以上方面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学业导师往往采用集体指导的方式,大水漫灌式指导的现象比较普遍,针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指导较少。这一现象可能与学业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较多有关。问卷调查显示,学业导师指导同一年级的学生人数平均为7.7人,同一年级指导学生总人数超过10人(包括10人)的占14.79%,同一年级的指导人数最多甚至可达20人。按照一位导师一共指导四个年级、每个年级指导7.7人来计算,一位导师每年同时指导的学生合计约30人。而个性化指导必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到时间和精力等因素的客观限制,一些学业导师会更倾向采用集体指导的方式。此外,部分学业导师对一些涉及学生学业的具体问题不够熟悉也可能导致学业导师指导的针对性不够强。在访谈中,有学生反映,当自己向学业导师咨询通识选修课学分及具体选课要求等问题时,导师表示对这些事情不是很清楚,建议咨询学院教学秘书。学生无法从学业导师那里获得较为有效的指导,对学业导师的预期有所下降,进而降低与学业导师主动联络的频率。

(四)学生与学业导师的匹配度有待提高

目前学业导师的安排方式是随机分配,除学生发生专业分流或转专业外,学业导师原则上不再调整,一直持续到学生毕业。这样的分配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建立积极和谐的导学关系。问卷调查显示,有31.70%的学生认为,“缺乏双向互选机制”是当前学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例如,有的学生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保持学习成绩的领先和考研升学是其主要的努力目标,但这些学生分配的学业导师更擅长指导社会实践及创新竞赛,那显然不利于学生个人目标的实现;如果有的学生更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及创新竞赛等活动,但给这些学生分配的是更加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学业导师,指导的效果也不会太好。显然,个人发展志向与导师专长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双方沟通不畅,缺乏相互吸引力,指导效果也会大打折扣。[7]

(五)学业导师考核激励机制尚需完善

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是学业导师制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保障。在考核方面,S大学对学业导师的指导工作量做出了明确要求,且考核主要依托各学院来进行。例如,学业导师每学期需定期集中指导至少2次,每学年不少于4次,分散指导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平均每生每学年接受指导不少于1学时。同时,S大学规定学业导师考核由学生评价、指导情况检查和学院评价三部分构成,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但考核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操作性不够强。例如,虽然已知学业导师考核由学生评价、指导情况检查和学院评价三部分构成,但三部分的占比各是多少未明确说明,指导情况检查和学院评价的侧重点也很模糊等。在激励方面,除了按照每生每年0.5个课时标准计算课时量外,还规定被评为优秀学业导师的教师在岗位评聘、职称评审时优先予以考虑。但现实情况是,除工作量外,对学业导师更有激励效果的措施落实并不够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对学业导师工作的投入度。

四、提升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成效的对策

(一)加大制度宣传力度,提升师生的认同度

为突破学生对学业导师制不够了解而难以充分运用制度的困境,高校应注重加大学业导师制的宣传力度。一是注重宣传渠道的多样性,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学业导师制。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宣传栏等线下渠道开展宣传,也可在学校学院网站、相关微信群、相关QQ群等平台和社群发布学业导师制的相关文件及宣传材料。还可以开展评选和宣传优秀学业导师、优秀导学团队等活动提升学业导师制影响力。二是注重宣传内容的充分性,要对学业导师制的实施背景、意义、导师职责、工作要求等各方面具体内容进行普及宣传,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学业导师制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二)拓宽师生交流渠道,提高师生沟通频率

沟通交流是消除师生间距离感、增进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交流方式,为师生间的充分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除常规的线下交流外,师生可充分利用钉钉、腾讯会议、微信群、QQ群等媒介进行线上沟通交流,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积极消除学生在线下交流时的紧张感,便于导师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难题。此外,为确保师生之间的沟通频率,除了在制度中明确指导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抓好学业导师考核制度的落实,依据指导记录、学生评价和指导成效等综合评价学业导师的指导情况。同时,高校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向学业导师寻求指导,让学业导师切实担负起指导职责,对于学生的求助给予积极回应,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

(三)适度扩大学业导师规模,提升导师指导能力

解决学业导师指导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还需要从适度扩大学业导师规模,提升导师指导能力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导师规模。根据《S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规定,担任学业导师应具有3年以上的本科教学工作经历,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研究生学历。这一规定使新进教师无法担任学业导师,导师储备总量减少,导致部分专业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导效果。高校可以对这一规定进行适当优化,考虑减少甚至取消本科教学工作经历的规定。高校可以通过业务培训使新入职教师尽快熟悉学业导师工作,充分发挥年轻导师在学术研究和创新竞赛方面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也可以尝试让新入职教师与老教师合作指导学生,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提升指导效果。二是提升导师指导能力。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入职教师,每年都需参加一定学时的学业导师培训,熟悉有关学业导师制度以及学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竞赛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不断提升指导能力。同时,学业导师应注重对不同类型学生给予个性化指导。对低年级学生,学业导师要主要帮助其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帮助其了解所学专业,培养专业兴趣;对高年级学生,要着重引导其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明确就业或升学目标,做好学业与职业规划。对于热衷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学业导师应指导其阅读专业经典文献,加强学术训练,逐步提高其学术能力;对于热衷社会实践和创新竞赛的学生,学业导师应积极为其创造条件开展相关活动,指导其做好实地调研和报告撰写。对于生活、学习中遇到其他困难的学生,学业导师也应积极给予帮助或告知可以寻求帮助的正确途径,助力学生解决问题。

(四)探索建立导学互选制度,提升导学匹配度

统一分配学业导师尽管效率较高,但匹配度较低,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导学关系。要改变这一状况,可尝试通过导学互选的方式确定学业导师。首先,学院面向需要选择学业导师的学生,公布导师基本信息、从事专业、研究方向、对学生的要求等。[8]其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意向选择的导师进行沟通。导师同样在规定时间和限额内,确定意向选择学生。最后,首轮未能确定导师的学生可再按照上述顺序进行第二轮乃至第三轮选择,最终仍未确定学业导师的学生,则由学院根据师生意愿进行协调安排。以互选为基础确定导学关系,有助于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8],共同解决好学生在学业方面面临的各种问题。

(五)优化考核激励制度,激发教师工作动力

为确保学业导师制切实发挥应有作用,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学业导师考核激励制度,将考核结果进行合理运用,切实激发教师承担学业导师工作的积极性。高校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考核主体及主要参与群体。可由学院作为考核主体,设立由学院领导、各系(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辅导员、学业导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考核工作小组。二是明确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应兼顾指导过程、指导结果两个方面,具体构成应清晰明了、简便易行,避免因考核给学业导师和学生带来过多额外负担。三是明确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结果应作为计算学业导师工作量及评选优秀学业导师的重要依据。比如,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学业导师,高校可以适度增加下一学年指导学生的数量,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此外,考核结果也应当与津贴分配、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面适度挂钩。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做好学业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语

通过分析S大学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践情况发现,学业导师制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学业导师制可从加大制度宣传力度、提高师生沟通频率、提升学业导师指导能力、探索建立导学互选制度、优化考核激励制度等方面入手。这些针对性对策对S大学进一步完善学业导师制,提升制度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其他实施学业导师制的高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在研究视角、样本选择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主要从学生视角开展调研,分析制度成效和问题,缺少学业导师视角的调研和分析;样本中大四学生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精准性。这些不足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学业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35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