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2023-11-20廖钦秋

教育观察 2023年2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实训院校

廖钦秋

(梧州职业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一、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中,信息成为驱动经济发展、改变生活、推动进步的核心力量。对酒店业这一传统行业来说,信息化不仅意味着更高效的管理、更快捷的服务,更带来了行业模式、客户体验、教育培训方式的深度变革。对酒店管理专业教育领域而言,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培养出既具备传统管理知识,又能够灵活应对数字化挑战的酒店管理人才,是目前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高职院校应积极思考如何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适应未来酒店业发展的人才。信息技术不仅是一个工具或平台,更是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在信息化时代,对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是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基于此,本文旨在将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探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

二、意义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

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一定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升。为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酒店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以信息化的形式进行呈现,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库获取最新的酒店行业发展动态与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就业竞争信息等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视频、图片等形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同时,信息化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参考。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组织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无法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这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例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将酒店管理岗位真实工作场景引入教学,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将学生分别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和体验酒店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

三、现存问题

(一)实训课程针对性不够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一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训项目,帮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但是,目前的实训课程所采用的实训项目基本上是通用型项目,未能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1]例如,在学生学习客房管理课程时,学校会相应开设客房清洁、客房布置、客房装饰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根据学生在酒店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置的。对已经在酒店工作多年的员工来说,这些项目并不陌生。但对刚刚毕业且对酒店工作还不了解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比较陌生,这样会降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部分实训课程的设置以实践技能为基础,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例如,在学生学习餐饮管理的相关知识时,学校会相应开设餐厅服务、餐饮销售等课程,但这些实训课程的内容,未能满足学生现阶段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同时,部分实训项目还存在重复现象。因此,在实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训项目。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操作相同的内容,既不利于学生了解各个实训项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不利于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实训教学平台建设滞后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通过建立实训教学平台,可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然而,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训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整体性。部分教师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全面,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也不够熟悉,导致实训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整体性。二是实训教学平台建设缺乏前瞻性。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在理念和技能等方面未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训教学的相关研究缺乏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导致信息化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够理想。三是信息化技术使用缺乏规范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及时制定科学的使用规范,导致部分学生在使用实训教学平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平台的使用效果。

(三)实训教学缺乏信息化思维

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将真实的操作过程转化为虚拟的情境,这种方法仍是基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这种实训教学中,教师缺乏对酒店管理专业实践工作流程的了解,容易出现实训教学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由于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教师很难在实训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出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不相符、实际操作技能较差等情况,难以满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2]传统的实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学过程缺乏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第二,未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辅助教学。虽然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教师资源库、学生资源库等供教师与学生使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库进行教学与管理。第三,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例如,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实操的机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对酒店行业真实工作情境的体验和了解,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四、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学设计,推动自主学习

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如表1所示。首先,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采用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巩固知识点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例如,教师在讲解客房服务工作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客房服务工作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以此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录像、录音等方式将真实的实践活动展现出来,使学生对酒店管理工作过程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3]

表1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学习概况

(二)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实训平台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同时,高职院校要不断优化实训平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第一,高职院校应积极与酒店企业开展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和实践机会。在实际实习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或某一个岗位,通过参与具体的工作任务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第二,高职院校应根据酒店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与教育,加强与酒店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和实践机会。第三,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和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例如,通过建立酒店企业冠名班、冠名专业等方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通过组织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专业技能比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第四,高职院校可以邀请酒店管理专业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授课和举办讲座,定期组织学生到酒店参观和实习。以上措施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酒店行业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总之,信息化时代下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应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实践探索,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合作、优化实训平台等途径为我国酒店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三)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师资力量

师资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师资力量的提高则需要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第一,高职院校需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在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第二,高职院校需加强对专业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聘请酒店行业专业人员举办讲座等方式,加深教师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认识和理解,使教师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技术。第三,高职院校可以邀请酒店管理专家或酒店行业内有经验的人士对教师进行培训,针对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让教师了解现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第四,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通过组织教师到酒店学习和实践,让教师对酒店管理专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帮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上述方式可以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四)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实现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现场学习法等,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实施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教学。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此外,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避免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例如,对于课程设计方案、课程总结报告等成果展示类评价内容,可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对于课堂实践活动记录、课堂讨论交流发言等过程性评价内容,可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总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要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结合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创新考核机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考核。

五、结语

信息化时代给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实训院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