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原型理论的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2023-11-18张芳兰孙岑颖周舒婷

美与时代·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红色文化

张芳兰 孙岑颖 周舒婷

摘  要:在文旅市场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将原型理论应用于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值得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分类及红色文创产品现状可以通过文献查阅、市场调研进行分析和整理。这一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设计目标,并提取目标产品的感性意象词汇,作为所匹配原型的特征属性;构建原型表层特征基因库,结合原型中层及深层特征实现红色文化元素的视觉转译。以日用类灯具产品的文创设计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指导设计有红色文化情感映射的特色产品,增强红色文旅竞争力,凸显红色文旅教育功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与用户审美的红色文创产品。

关键词:原型理论;红色文化;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河北省文化艺术和旅游研究重点项目研究“红色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研究”(HB22—ZD003)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革命文化宣传教育,强调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2021年以来,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出现多个爆款,《觉醒年代》等受到年轻群体的广泛关注,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22.4亿次。相关数据显示,重走革命路线、感悟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景区预定量同比增长超两倍,预定者中“80后”“90后”占比达七成。随着红色文旅市场的繁荣发展,充满文化元素、具备潮流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开发也在不断升温,正在成为全国红色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红色文创的发展总体上仍然面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深层次文化内涵、时代性和创新性不足、未形成品牌效应等问题。尤其,文创产品大多给人“生硬”的感性意象,这是因为红色文化元素只是简单地附着于产品之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将原型理论引入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在概念定位阶段,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目标产品,分析提取目标产品的感性意象词汇,作为所匹配原型的特征属性。在创新设计阶段,通过构建原型特征基因库,结合创新设计方法生成基于红色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案,并以日用类灯具产品的设计予以验证。本文提出基于原型理论的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以期为红色文创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为设计师提供可行的设计路径指导。

一、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现状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群众实现民族解放与自由、建设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中发展形成的。它在观念、意识和形式上均属于中国红色文化概念范畴,包括红色革命历史遗址、遗物和各种红色革命主义精神等[1],红色文化资源的常见分类(如图1)。红色文创产品作为红色文化与设计相结合的产物[2],是以中国红色文化为主题,经过设计师创意转化后,借助现代工业制造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再造而产生的高附加值产品。红色文创产品作为我国红色旅游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与普通文创产品具有同样的社会经济价值属性,又肩负着审美和实用功能,承载着对红色精神的宣传和传承。为了明确红色文化元素如何实现转译应用于产品形态上,笔者会从产品分类的角度对市面现有的红色文创产品进行分析。

红色文创产品按一般产品分类的角度,可归纳为日用类、服饰类、装饰类、模型类以及文具类(如表1)。其中,日用类贴合实际生活以突出产品实用功能为主。但产品配色单一,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审美疲劳,如搪瓷杯、保温杯、餐具等;服饰类大多取样于具有红色文化背景的文字样式,经过排版后印刷于特定产品之上。这类产品在设计中往往迎合年轻人的时尚审美,但相较于同类产品做工粗糙、华而不实,如衣服、帽子、手链等;装饰类产品多应用珐琅工艺制作而成,造型精致且寓意祥福。然而,此类产品在设计中缺乏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如冰箱贴、徽章、钥匙扣等;模型类文创产品通常来说是对红色人物形象或革命场景雕塑进行简单地一比一缩小复制。虽然人物形象生动立体,具有收藏纪念价值,但作为铜制摆件可玩性较差,如邓小平同志的坐姿铜像等;文具类多选用红色作为产品主色调,以表征革命的象征意义,并通过套件形式突出产品价值,如书签、笔记本套件等。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红色文创产品普遍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同地域的文创产品在类型及创意上趋同,例如文具类和模型类的产品本身并不具有特定文化或精神意义,设计师只是将历史故事、爱国事迹的红色元素提取出来,稍作修改或直接简单附用于产品中,从而形成“泛红色”文创产品。

(二)缺乏文化内涵。设计师在文创产品开发中没有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甚至出现过度滥用红色元素,造成红色文创产品形成肤浅、流于表面的口碑。此外,部分服装类产品选材粗糙,包装廉价,缺乏吸引力,严重破壞了消费者对红色文创产品市场的信任。

(三)创新理念不足。红色文创产品开发者对于创新性、时代性认知不足,导致产品在设计理念、工艺、材质等方面十分滞后,并且产品所展现出的实用性无法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而更具时代感和创新性的红色文创产品已然成为新时代红色文创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红色文化教育不断深入人心,在红色文旅市场中,也涌现出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产品。图2是以邓小平同志的生平事迹为原型创作的纪念徽章,结合当代漫画构图的风格形式,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邓小平同志重要的生平事迹,同时也代表着新中国发展历程中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徽章采用珐琅工艺制作,造型精致美观,并且每一个徽章都代表一个完整的故事画面,可将整个徽章套装看作是邓小平同志一生的缩影,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图3的“鸿运来手链”,将邓小平同志的题字“福”作为设计元素,红绳是中国传统饰品,装饰的玉兰花是邓小平同志亲手栽种的六棵树之一的白玉兰,其花语为高尚纯洁、宁静舒远,搭配“福”字金属小配件时尚简约,是赠送亲友的佳选。此外,还有备受热捧的“鼓舞中华套装礼盒”,在设计上以延安地区安塞腰鼓的原型为灵感,整体采用陶瓷镀金的材质工艺,将安塞腰鼓造型及颜色恰如其分地融入餐具中(如图4)。

二、原型理论在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原型理论如何为设计所用

“原型”的研究起源于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发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赋予了其心理学的特定意义,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阐述了原型。根据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外在显示方式,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与积淀,是通过大脑遗传下来的先天心理模式,会无意识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在许多时候,原型会导致人们在知觉、领悟和想象等心理过程中产生相似的反应和行为方式[3]。例如,当我们想起家具这个概念时,椅子会比板凳更容易被提及。此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罗施提出侧重于认知过程的原型概念,认为原型是一个类别或者范畴内所有个体的概括性表征,即一类成员或事物所拥有的该类群的所有基本特征。例如,对“鸟”这个词进行概念表征,麻雀比起企鹅而言更具有典型性,尽管企鹅也属于鸟类,但前者较后者而言,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被类别为“鸟”。

从以上可以看出,心理学家把原型理解为人们心里最初的无意识印象,认为“原型”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随着对原型理论的深入研究,“原型”这一概念已经渗透到了语言学、文学、设计学等多个领域。从设计的角度分析,原型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层面的。设计师可以通过专业的设计方法将“原型”转化为大众能够感知并真实存在的产品形态,同时运用原型理论可以更好地识别文化特征,并使设计出的产品更好地表达文化内涵,从而获得用户的喜爱与认同。

设计中的“原型”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原型理论,将“原型”作为实物概念的初始标准,并成为相关设计参考的基准模型。由于消费者通常能够对所需产品的具体特征做出局部形容,却很难准确地进行全貌概括。因而,设计师可以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段将其转化成人们可以直接感知到的产品形式。这种原型一经确立就会成为某个阶段的物理存在,与其同一范畴的设计作品往往会在此基础上進行改进和提高。另一方面是以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为设计依据,将设计中的“原型”作为从不同角度或者维度来感知的意象。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对于特定事物的形态和类别都有一定的初始认知印象,这些印象会使人们针对某个事物集体生成共同的心智模型。

(二)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原型理论的应用

红色文创产品设计被认为主要是处理红色文化元素与现代工业产品的关系。因此,将原型理论应用于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主要研究象征红色文化的事物原型以及用户心中对红色文化的感性意象两个方面。其中,象征红色文化的事物原型指红色文化资源在形式上所呈现出的典型性,这在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起到指向设计原型、引发用户共鸣的作用。原型理论希望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外在特征进行分析,筛选出红色文化元素的典型特征,进而指导设计师有效构建原型与产品载体之间的匹配关系,以达到红色文化传播的教育目的[4]。另外,原型理论认为用户感性意象的形成基础是人们对熟悉事物的识别能力,这是建立于过往经验的“无意识行为”。因此,在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产品与原型之间的相似度不宜过低,否则会导致用户无法理解红色文创产品的内涵和意象。

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领域,物质的以及非物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均可以作为启发当前设计活动的原型。基于设计的角度,从表层、中层、深层3个方面研究事物原型,提取原型的典型特征,并融入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以形成初步的设计思路(如图5)。表层是原型本质特征的传达,通过提取原型的形态、色彩、材质、肌理,作为初始设计的元素;中层是指原型基本使用方式的表达,用于指向原型的结构与功能;深层是指原型表达的意象,用于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通过对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面进行特征联动分析,设计师将原型中提取出来的红色文化元素符号化,并将目标产品与所选的原型特征属性进行逐一对应,进而完成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

三、基于原型理论的红色文创产品设计路径

(一)原型理论应用于红色文创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可以分为概念定位和创新设计两个阶段。在概念定位阶段,往往用到主客观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包括目标产品确定、感性意象收集、感性词汇评价等步骤。在创新设计阶段,为了使文创产品更具感性之美,避免技术手段造成的“机械化审美”,设计师采用偏向主观的设计方法,将文化元素与产品基本属性相融合,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与用户审美的红色文创产品(如图6)。

1.确定目标产品。通过网络搜索和线下资料收集,对市面现有的文创产品进行归类整理分析,从中筛选出5个不同类别的文创产品。邀请10名设计专业的学生及教师作为被试,以问卷调研的形式,在不考虑产品文化价值的前提下,根据文创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创新性、纪念性、经济性,从样本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作为设计目标。

2.获取产品感性意象词汇。分析归纳与目标产品相关的感性意象词汇,邀请20名目标用户针对目标产品进行感性评价,通过语义差分法(method of emantic differential,SD)进行感性意象量化分析,从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感性词汇,将整理出的感性词汇作为目标产品所匹配原型的特征属性。

3.匹配原型。从现存的红色文化资源中筛选出与所得特征属性相匹配的产品原型。针对原型进行相关图片搜索,筛选出包含典型元素的原型图片。

4.提取原型特征元素。从原型图片中提取出象征原型特征的简化图形元素,必要时可对原型图片进行去色处理。邀请10名目标用户通过感性评价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元素,构建原型表层特征基因库,为后续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5.实现视觉元素转译。设计师从表示原型特征的图形元素基因库中选取符合目标产品意象的视觉符号元素,将其作为红色文创产品外观的表现形式。在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将文化元素与产品形态、色彩、质感、功能等基本元素相融合,把握产品情感属性定位,形成新的视觉感受,为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视角。

(二)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方案生成与效果评估

根据表1对红色文创产品的分类汇总,结合问卷调研的分析结果,将设计目标定义为日用类灯具产品。通过信息搜索从产品评价网站搜集到10组灯具产品感性评价意象词汇,通过SD针对目标用户建立问卷调查表,邀请20名目标用户通过使用七阶李克特量表对目标产品感性意象词汇进行打分评价,量度1—7表示产品意象感性程度逐渐增强。经过用户筛选后得到的感性意象词汇为:明亮的—昏暗的、温暖的—冷清的、简约的—繁杂的、柔和的—硬朗的、优雅的—庸俗的。

将上述整理出的感性词汇作为目标产品所匹配原型的特征属性,并从现存的红色文化资源中筛选出与特征属性相匹配的产品原型,搜索并整理原型图片。针对原型的表层特征,分别从原型图片中提取出形态元素、色彩元素、材质元素以及肌理元素。提取形态元素时,可将原型图片进行去色处理,通过线条勾勒出简化的图形元素。提取色彩元素时,可以采用取色器捕获主色。

随后,邀请10名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感性评价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原型特征元素。记录评价过程中每个用户的评价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统计的结果,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原型特征元素建立原型表层特征基因库(如表2)。设计师最终从原型表层特征基因库中选取窑洞窗柩的视觉符号元素,将其作为红色文创产品外观的表现形式。

在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将窑洞窗柩的“推拉”与灯具产品的“开关”相映射,以实现原型中层特征在目标产品结构与功能中的表达。为了增强产品营造的意境,设计师在窗柩内增加了革命先烈伏案点灯的人物剪影,以此象征红色革命在转危为安之际伟人思想的初成,警示后辈重温艰苦荣光岁月,坚守初心,不忘热忱。

从原型表层特征的提取到原型中层特征的映射再到原型深层特征的融合,最终设计师生成了红色文创产品《窑洞剪影·怀旧夜灯》设计(如图7)。

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最终效果形成后,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从文创产品的文化性、实用性、美观性、创新性、纪念性、经济性6个方面来进行用户满意度评价,采用5阶李克特量表,量度1—5表示用户满意度逐渐增强。由于红色文创产品消费的主力军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故本次调研对象主要为在校大学生。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87份;问卷分析结果(如表3)。

通过上述评价结果可知,青年学生群体对该红色文创产品设计较为满意,设计作品基本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其中,评分最高的是美观性和文化性,说明原型理论应用于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文创产品外观样式“生硬”、缺乏文化内涵的问题。其次,评分较高的是创新性、纪念性和实用性,可以反映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运用原型理论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并且设计结果也基本符合用户对文创产品纪念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预期。评分最低的是经济性,这是由于所选取的设计载体价格相对较高,同时文化创意属性赋予了产品高附加价值。因此,在设计中除了关注产品的呈现效果外,还需要对选材成本予以重视。

四、结语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之际,大力弘扬“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等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是全国人民的心之所向。将原型理论应用于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中,不仅避免了文创产品外观样式上,因图案的随意叠加和造型的简单复制而导致的雷同想象,更是解决了设计师脱离时代背景、忽视红色文化内涵,从而导致用户无法从文创产品中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文化精神,无法达到情感共鸣的问题[5]。在设计领域研究原型理论,并应用于红色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中,为设计师更好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实践道路。在新时代利用创新设计,将促使革命文物“活起来”,从而推动红色旅游“热起来”,最终实现红色基因“传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婷昱,陈旻瑾.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8(16):57-58.

[2]郑欣欣.基于沂蒙红色文化视角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2.

[3]张力丽,赵淑华.基于原型理论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四川戏剧,2017(7):173-176.

[4]程辉,邱筱,刘炳建等.国内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综述——基于对《包装工程》所刊发的文创产品设计主题论文的分析[J].包装工程,2022(12):339-347.

[5]杜杰,臧惠方.中國边塞诗文化元素提取及文创产品设计[J].设计,2022(16):123-125.

作者简介:

张芳兰,博士,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设计方法与文创设计。

孙岑颖,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设计方法与文创设计。

周淑婷,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设计方法与文创设计。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红色文化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多功能床体构造设计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