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馆藏记忆活化的文博资源创新转化研究

2023-11-18江政英

美与时代·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活化

摘  要:将湖南省文博资源的发展作为参考,从活化文博的主要立场,分析省内文博相关事宜如文化再创作品、文物布陈、管理体制等,集中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转化文博资源,从而推动文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辩证思考创新转化路径以提升湖南文博资源利用的专业化水平、数字化水平、文博活化效率,从而增强反射湖南文博资源历史文脉的传承效应,展示湖南历史文化形象的亮丽名片,最终形成湖南省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而如何对这些文博资源进行创新转化,充分激发其活化价值,成为当前文博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文博资源;创新转化;湖南文博;活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基于馆藏记忆活化的湖南省文博资源创新转化研究项目(CX2237)研究成果。

文博资源因有其不朽的历史文化价值,可在文旅、文创等产业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因此,如何有效“活化”文博资源成为当下文博发展的热点问题。湖南地域历史悠久、人文兴盛,是当之无愧的文博资源大省。如何实现对湖南文博资源的创新转化,大力提升湖南文博事业在各省文博发展的影响力与示范作用,是提高湖南省文博事业整体发展质量的攻坚点,也是从文博大省向文博强省迈进所必须面临和应对的思考点。

一、文博资源与创新活化

文博资源,主要包括博物馆和贮藏其内的历史文物。目前,国内划分文博资源类型的主要依据是博物馆馆藏、展出、教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其次是它的经费来源和服务对象。

国内文博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根据上述特征将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等四种类型。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湖南省共计174家入选国家文物局全国博物馆名录,这充分彰显了湖南省作为文博资源大省的实力。而除了内容涉猎广泛的综合类博物馆外,湖南省还拥有多家主题专精的专题类博物馆。

这些博物馆以历史人文积淀、传承器物或传统技艺为关注核心,涵盖青铜器、甲骨文、陶瓷器、书画、玉器、服饰、红色革命等多个门类。经过上千年的厚重積淀后,博物馆承载了湖南各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思想等内涵,珍藏其内的文物具有独特的造型、纹饰、工艺等视觉元素,映衬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挖掘价值。

湖南丰富的文博资源可以通过富有时代性和特色性的陈列得到充分展示,也可以作为湖湘人文历史,以独特的载体形式和不同的艺术手段出现于各类特展与宣传渠道上。它既可以是湖南文博资源本身内容的活化展示,也可以是传播湖湘文化进行再创作的艺术作品等。

然而,目前对这些文博资源的公共展示仍然受限于静态陈列这一传统形式,文博资源的广大受众面被严重压缩。且不提目前对于承载湖南文博资源的珍贵人文历史价值的相关创作已经趋于饱和,有些地方对于展现文物的方式,甚至还停留在对文博资源的简单复制与加工、印制与重现等初级阶段。当下这种不考究式的文博资源开发形式已经影响到观众对湖南文博资源的评价,在这种无法向观众展现文博资源独特魅力的情况下,如何开发利用文化产业促成湖南省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进而提高文化消费正面带动湖南文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也只能是一纸空谈。

文博作品要有自己的个性视觉系统,博物馆需要把展示文博资源作为一种品牌进行长期经营,才能有效增强文博视觉识别度和亲和力。故宫博物馆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文博资源转化较为成功的例子。

自2017年起,故宫博物院文博创收已破13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做到了保障故宫博物院的发展。究其原因,这是故宫对逾180万件丰富文物资源进行了创新转化,将年轻人喜爱的流行文化作为切入点,把新时代的流行文化注入古老文物资源的广大脉络内,从而赋予了文博新的活力。这一举动,充分将文物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传达给观众,让观众真正了解故宫文物历史的同时,还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的持续发展,拉动故宫文物经济进行进一步的保护与建设[1]。另外,故宫博物馆还借助当今媒体高度发展的东风,将文博布局发展的触角延伸到了音乐、视频、游戏、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创新领域,深度挖掘文化产业跨界结合的溢出效应,探索出了一条“活化”文博最可行的拉动路径。这对创新转化湖南文博资源的启示在于以下两点:其一,湖南文博相关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多元化新领域的结合,让湘楚大地的文博资源得到充分的展示推广与认知体验;其二,可以通过特色的文化作品,创造有影响力的文化消费品牌。

二、活化内容与转化路径

(一)文创:特色化

文博文创产品能直观地向观众展现出该区域文博发展的创新活力,进而能让观众回顾蕴含其内的精神内容。而文物类文化设计的难处在于如何突破单调的平面化设计,避免陷入同质化境地。

以湖南长沙博物馆文博文创产品为例。迄今为止,该文创馆内售卖的产品类型大部分依旧是钥匙扣、书签、冰箱贴等十分常见的生活、学习用具系列,这些糅合物早已时过境迁;除此之外,只余一些简单的藏品复刻摆件,这说明馆内文创产品的创意已几近停滞,缺乏新思考。

将这二者有效结合并与时俱进其实很简单,文博只需要将文物自身特色、对文化内容本身的创新挖掘及当下观众凝练后的审美和需求进行结合即可。再以湖南长沙博物馆为例,长沙被冠以“南方青铜之乡”,这是因为其出土了大量精致的商周青铜器物。而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格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铜铙器具——象纹大铜铙,就成为该馆极具特色的代表性藏品。

象纹大铜铙蕴藏着上千年的湖湘历史文明,有着“青铜铙之王”的称号,此铜铙的精致做工和雕琢纹样不仅极具美感,更是源远流长的湖湘文明最有力见证,其起源可上溯黄帝蚩尤大战,下启夏禹三苗部落时期,当时中原的青铜铸造技术传入了湖南,又融合了当地特色,形成了具有湘楚特色的铸造方法。

“铙”,是我国古代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古人以击“铙”的方式传播军队号令,为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音乐与历史文化脉络。象纹大铜铙,表面无纹,钲部主体纹饰是由线条组成的兽面纹,四周布满云雷纹,正鼓两只象身上均雕刻云纹、龙纹,纹样精美且整体造型具有商代铜器特有的神秘与庄严之感。有关这种器物类文物的文创设计,不应再停留于藏品复刻或者简单的提取纹样装饰产品上,而应该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提取其中的精髓并转化为相应的视觉元素符号,通过设计动画形象、让观众主动参与互动等方式赋予其跨越千年的活力,让文博“活”起来。例如,根据此类文物资源制作收藏图册,针对每页的文物设置相应的二维码,观众购买后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扫描册上的二维码,就会出现相应的3D放大图和详细的语音介绍。这种方式既可以在收藏纪念的同时,又可以快速重温文博资源表达的传统文化记忆,让文博真正长久地“活”在观众心中。

不仅如此,文博还能将器物本身的结构造型设计成拼接立体纸质版铜器手作或者是泥土模具仿制铜器等,进一步增加文物资源的趣味性,打破市面上单一乏味的平面化设计作品。这种设计思路可以应用到文博资源的方方面面,其他文物类型也可以根据此依据本身的特色进行创意性挖掘。

(二)陈列:数字化

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科技成果更好地运用于文化产业,走数字技术与艺术结合的道路是大势所趋[2]。然而,对于文博领域而言,科技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仍然守旧,未能合理运用数字技术,就必然会导致其与社会发展脱轨[3]。服务于大众的文博作品和产物,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将展品的文化内涵充分地传达给观众,所以博物馆展示设计应服务于这一目的,而非拘泥于某种具体形式。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过程,几乎可涉及、涵盖所有用于塑造艺术造型的手段[4]。实地考察的经验表明,湖南省的博物馆基本依旧是在通过展架、展台、玻璃展柜的纯实物静态展示和播放为数不多的视频动态演绎的方式陈设。这一固有形式有其独到的好处,就玻璃展示而言,得益于展柜玻璃技术的大力发展,玻璃柜能有效阻挡99.9%的紫外线,具有从根本上杜绝紫外线损害文物的可能性,同时也能有效避免部分人为伤害或自然毁损。同时,坏处也如影随形,即注重保护文物的同时,也可能降低了珍贵的历史内涵与艺术的表达效率,如玻璃柜将文物与游客隔开了一定距离,这可能会导致部分观众无法清晰观赏文物的纹样细节。即使布置了文字版介绍栏,却因馆内灯光昏暗、字体陈旧、字体颜色退化、字体大小不当和介绍栏摆放甚远等缘故,受众难以获取详细的文物历史信息,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孤岛”效应。

湖南省有少数博物馆尝试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以上问题,如建议观众用手机APP扫描或在讲解器输入文物编号从而获得相应的人工语音介绍,或者针对部分文物放置了视频讲解屏,但以上这些方式并未覆盖到馆内所有文物。良莠不齐的观赏条件,和其产生的“一清一糊”的观赏氛围反而降低了展示效果,很难让观众对文物产生共情,因此,这就更无法激发文物资源“活化”效应。

为了解决这些传统难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声学、光学、图像的跨界融合,全方位调动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和中枢,使人们全身心地融入会展空间,体验到多元、交织和共鸣的全新感受,从而打破传统博物馆展示设计单一模式的枷锁[5]。

另外,数字技术的融合运用能有效解决当前横跨在文博领域与观众之间体系独立的尴尬问题。例如,河南省博物馆利用VR技术生动还原了商代晚期青铜器物“妇好尊”刻画的妇好征战的文化故事。这种新型技术手段,摒弃了传统的静态化低效率展示效果,用更为深刻的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取而代之,为博物馆展示效果提供了更广泛的设计方法和艺术形式,能较为清晰化、动态化地表达出展陈内容,高效率地传达展陈信息。这将大大提高参观者对于展陈文物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增强人们的积极参与性、沉浸感,有助于展陈空间提升意境与特色化研究。

反观湖南省博物馆,虽然已经引入并运用了VR体验馆和沉浸式影音馆等项目,但或许是出于起步晚或技术成本有限等因素,新技术的覆盖面积相对较少且单调。这点在将文物本身与虚拟现实项目设计的结合上显得尤为突出,尽管富有一定特色,但虚拟文物给人的真实感生硬,互动性略差。

博物馆在设计展陈时不仅要追求个性化、融合化,还要兼顾实用性。比如,湖南省长沙简牍博物馆为了增加观众的互动体验,针对简牍类文物设置了互动小游戏,使观众可以亲手临摹简牍上出现的各种字体,从而体验到汉字独一无二的魅力。因此,省内其他博物馆也可以将此作为借鉴,如根据大众的兴趣爱好定制互动游戏,譬如将青铜器的名称对号连线,又或是根据游客对铜器的总体感兴趣程度,预先在屏幕上投放相应铜器的动态制作过程,再用提示等方式引导游客回忆、完善铜器制作流程,最后通过打分模式增加其互动积极性,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

虽然湖南省博物馆数目众多,但能充分展示文博地址资源特色的展厅却十分有限。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博物馆的公共展厅约在5到6个,而普通展厅的数目就有4个甚至5个,剩下的1个或者根本就未设特色展或者主题展。湖南的部分博物馆在注重文物馆藏、保护的同时,忽略了其地域文化展示的建设。这与博物馆展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明和文化特色的主旨相悖,高质量的文博发展应关注观众的行为反应以及心理活动,构建融合性的文博信息空间与文化情境。博物馆所在地往往会成为地区中心,因此博物馆的建设成就将从文化、人文、经济等多角度辐射该地区的发展,所以博物馆的场地展示设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体建筑,而应以博物馆为中心,从“点、线、面”的层次辐射周围,将区域整体的建筑群体融合进来形成一个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展示场所[6]。

除了上述因素外,湖南省文博资源的创新转化效率也受到资金投入和管理体系的束缚。譬如,博物馆管理中的一些部门和单位片面认为博物馆就是独立性与严肃性结合的事业单位,不应该搞多种联合经营,不能过度开发珍贵馆藏品。这使得博物馆面临“有思路、没出路,有想法、没办法”的尴尬局面。文博资源与企业的合作其实有利于提高本地经济消费水平,但湖南省省内也缺乏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和品牌,文博资源企业联合的深度十分有限,因而难以相辅相成。博物馆除了保管、陈列、研究和宣教等职能外,缺乏开发经营部门,无法创办文创产品公司。据调查,只有湖南省博物馆存在10余名专门从事经营、管理和产品设计的相关人员,其余大部分地方展馆并没有设立馆内相关部门。馆藏资源开发也不能委托第三方、文创产品有限的开发经费和拙劣的设计效果等都是文博资源创新转化的制约因素。湖南各博物馆应积极建立营销合作关系,培养创意研发和营销推广人才,完善引导扶持机制,促进国有、民营、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

三、结语

文博事业面临现代社会发展的冲击与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可期的未来发展前景。湖南省文博事业的发展应积极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创新转化。文博事业的建设工作需逐步实现由单个部门向多个部门、单一展示向多元展示、单一力量向多种力量乃至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转变。湖南文博资源的创新转化不应再局限于经典设计,对湖南文博资源的“活化”也不是单纯地进行数字化转化与文创设计,它还需要充分汲取文博浓厚的传统文化价值,即与科技、现代审美结合。如此,沉睡在博物馆的馆藏资源才能以原汁原味的形式“活”起来,活跃在大众视野和日常生活中。文物不仅是用来欣赏的,还应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同时,文博事业在新时代扮演着文化中枢的角色,促进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播湖湘文明,进一步提升湖南的文博热和文化自信,实現同频共振。

参考文献:

[1]周瑄,尹麓,陈利群.故宫文创与商业融合下的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0):47-49.

[2]陈捷,徐戈.风格迁移算法在漆艺文创品设计中的运用[J].装饰,2020(3):82-85.

[3]李祥,黄熠,李永昌.数字转型视阈下的博物馆展陈设计情境化困境与解决路径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12):77-81.

[4]庄巧玲,金磊.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表现形式的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6):18-19.

[5]饶永,李新宇.数字技术时代体验性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12):127-129.

[6]谢萧雨,杨楚君.基于地域性文化的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2):87-89.

作者简介:江政英,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CsOAc辅助Rh催化C—H活化的理论研究进展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巧借导入艺术,活化高中英语教学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铱(Ⅲ)卟啉β-羟乙与基醛的碳氢键活化
NZW小鼠中CD4+T细胞活化后IL-10R1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