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资料 关注过程 学习表达
2023-11-17吕燕萍
吕燕萍
[摘 要]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认知差异、教学过程、文本表达,充分发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爱国精神的滋养,从而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关键词]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學策略;统编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5-0056-03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锻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对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对这类课文的阅读和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为降低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阅读难度,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及时补充背景资料;关注教学过程,在适当的教学环节渗透革命文化精神;关注文本表达,引导学生实现言意兼得的目标。
一、关注认知差异,注重背景资料补充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依据课文内容,补充相应的历史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一)补充资料的目标要明确
在教学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时,教师补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特点。那么,教师在补充历史背景资料的时候目标要明确,选择的历史背景资料要便于学生理解。
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中的“会师”“革命根据地”“粉碎”“围攻”等词语,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基于学生的学情实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阅关于毛泽东、朱德、井冈山根据地等内容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课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白朱德和战士们为什么要下山去挑粮食,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感受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以及战士们对朱德的敬爱之情。补充资料是教学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学生查阅资料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指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外资料对学生阅读的推动作用。
(二)注重收集资料能力的培养
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布置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学习任务。实际操作时,由于资料信息过多,许多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知道哪些是有用的资料,哪些是无关的资料,不会选取契合课文主题的资料。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对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指导,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清贫》一课时,如果学生对方志敏这一人物一无所知,那么他们就难以理解方志敏为什么会有甘愿清贫的精神品质。教学前,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自主查找学习资料的任务,并提示学生可以查找一些关于方志敏被捕的原因、方志敏在狱中是如何与敌人做斗争的,以及方志敏如何英勇就义等内容的资料,这样可以使学生查找资料的方向更加明确,从而查找出有助于阅读理解的资料。同时,教师还可以提示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途径去收集所需的学习资料,逐步提升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背景资料的呈现要抓住时机
教学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时,适当补充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抓住呈现资料的时机,让背景资料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难点,感受人物形象特点,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
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对李大钊坚贞不屈、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要聚焦语文要素,抓住时机呈现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等的描写,真正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段话,让学生尝试理解。学生最初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以为“平静而慈祥”体现的是父亲对孩子的慈爱。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向学生补充李大钊的相关资料:“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的二十多天里,经受了敌人的多次酷刑,遭到反复折磨,还被使用了‘三绞处决法’,绞杀整整进行了四十分钟。”通过资料的补充,学生明白了李大钊虽然在狱中经受了各种折磨,但为了不让妻女担心,他的脸是平静而慈祥的,这表明了他面对酷刑与死亡依然是沉着的、镇定的。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资料的适时呈现能帮助学生真正走近人物,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使学生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
二、关注教学过程,浸润革命文化精神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内容大多是我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民族英雄、伟大人物。教师要通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革命英雄人物的英勇与伟大,让革命文化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灵。
(一)关注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过程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有许多是关于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体会革命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让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单元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过程,使人文主题在教学中落实。
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军神》一课对应的单元语文要素为“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教学时,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基于单元语文要素提出问题:“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课文中刘伯承的哪些表现让你无法理解?”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引领学生阅读课文,避免了教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现象产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究和思考,获得对人物的真正解读。有的学生从“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等描写中,深切感受到做眼部手术时不打麻醉剂是非常痛苦的,可刘伯承还是一声不吭,他的坚强意志令人佩服。有的学生从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中,发现刘伯承在做眼部手术时还在数医生的刀数,从而感受到刘伯承异于常人的忍耐力,即使是在极端痛苦的情况下刘伯承还能保持冷静,他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有的学生说自己对刘伯承做眼部手术不打麻醉剂的做法非常不理解,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平时自己磕了一下或者碰了一下都会觉得痛得受不了,不知道刘伯承是怎样忍受的,由此感受到刘伯承太伟大了……在学习交流中,学生能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真正走进了人物内心,体会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
(二)关注人物形象,注重品味细节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塑造的人物大多为伟大的革命英雄形象。然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对这样的人物形象产生刻板印象,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常常“套公式”,用通用的“热爱祖国”“坚韧不拔”“牺牲奉献”等词去評价人物。为了避免脸谱化教学现象的产生,教师要善于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英雄走下“神坛”,回归“人性”,让学生在对文章细节的品位中体会到每一位革命英雄形象的独特之处。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教师用问题引领学生关注文章细节:“作为一个父亲,毛主席听到儿子去世的消息以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从“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被泪水打湿的枕巾”等细节描写,感受到了毛主席作为父亲,痛失儿子的悲怆心情。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追问:“如果把这些细节描写删掉,可以吗?说说你的看法。”经过阅读与思考,学生普遍认为这些细节描写不能删去,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细节描写,只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等语言,会让人觉得毛主席太过冷静;有了这些细节描写,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毛主席不仅是国家领导人,有着伟人的胸襟,他同时还是一位父亲,有着普通人的情感。这样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毛主席的内心世界,体会到毛主席超越常人的胸怀。
(三)关注学生困惑,进行有效对话
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因为担心学生无法快速抓住课文的核心思想,而经常把课文主旨灌输给学生,这个过程缺少了学生与文本的有效互动,学生也难以理解直接呈现出来的知识。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真实有效的对话,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使学生在深入探究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革命精神。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鼓励他们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有的学生问:“五位壮士顺利完成了掩护任务,但他们在转移的时候为什么不朝主力部队的方向去,而是要把敌人引向狼牙山顶峰?他们明知道狼牙山三面都是悬崖峭壁,是绝路,可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鼓励学生就此问题进行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习交流中,学生感受到了五位壮士在带领敌人走向狼牙山时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自己的准备,为了主力部队的顺利转移,他们宁愿牺牲自己,表现了五位壮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领学生就文本内容进行对话,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革命英雄人物的牺牲奉献精神。
三、关注文本表达,实现言意兼得目标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蕴含着深刻的教学价值,不仅有助于传承革命精神,而且在文章表达方面也有着独到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探究文本的表达特点,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
(一)关注文章写法,奠定表达基础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是以文学形式铭记着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而且兼顾了文学性。教师要引领学生探究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写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在文学性方面的特点。
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作为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不仅在传承革命精神方面蕴含重要的教学价值,而且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文学价值。具体来说,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五位壮士是怎样与敌人进行斗争的,在表达上,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关注人物群体,又具体描写了每一位战士。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感受点面结合手法的好处,可以为学生的表达与写作打下基础。
(二)人文表达融合,促进语言建构
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把课文的人文性融入阅读教学之中,可以凸显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受到革命文化精神的熏陶与革命思想的启迪,实现人文内涵感受与语言文字建构的共融。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战士们藏扁担这件事,感受到朱德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文本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表达之美。具体来说,在“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这句话中,作者通过“穿着”“戴着”“挑起”等一连串动词,描写了朱德与战士们一起劳作的过程,赞扬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品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这些动词的妙用;再让学生品读这些动词,感受朱德的形象特点。这样引领学生阅读,可以使语言文字理解与人文主题渗透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学生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综上所述,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要从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情实际,从补充资料、关注过程、语言品读感悟等方面展开教学,促使学生深刻感受革命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在语文课程中落实革命传统文化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郭乐静.统编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2):56-58.
[2] 陆彩萍.革命文化题材文本教学要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J].人民教育,2021(Z2):82-84.
[3] 陈明亮.植根语言文字 传承革命文化:以统编教材第三学段革命文化题材文本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师,2021(12):36-38.
[4] 王陆正,赵岩.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内容呈现与教学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2):34-43.
(责编 韦於坊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