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儿童的立场”教科学
2023-11-17林兆星
林兆星
(福州市麦顶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7)
2023年5月,教育部联合十八部门发文,提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其核心是改变教育观念,其立足点和着眼点是关注儿童发展,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在以探究实践为内核的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以儿童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础,从儿童的实际经验、学习需求、发展需要等入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儿童在探究实践中获取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科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也启发我们:小学科学教学要立足儿童发展水平,促进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科学课程设置得以恢复之后,课程目标的连续性、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基于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设计等,都需要进一步实践与完善。儿童立场的核心就是发现和引领儿童,强调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作用。强调“站在儿童的立场教科学”,可以帮助科学教师立足教学实际,回到育人的根本,从内涵价值、现实诉求、实现路径等方面观察思考科学教育,探讨科学教学的实践真问题。
一、教学视域下的“儿童立场”
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的态度。它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坚持。所谓的儿童立场,最早是一个文学概念,主要是指用儿童的眼光、思维、态度进行文学叙事,之后延伸到教育教学领域,强调要看见儿童、尊重儿童、适合儿童。教育领域的儿童立场,指向教育的主体——儿童,也包含了教育发展的“两全”观点:教育要面向全体儿童,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具体的要求体现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客观地了解儿童,呈现儿童想法,研究儿童本位,赋予儿童参与学习的自主权,甚至让儿童主导研究。坚持儿童立场就是坚守“儿童是教育主体”的认知,并自觉地在教育教学中让儿童以合理方式进行自我表达,教师借此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真实想法与状态;主动地倾听儿童声音,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科学教育强调让儿童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因此,科学教师坚持“儿童立场”的认知,既是预期的科学教育教学目标,也是落实儿童在“探究实践”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更是科学学科育人最核心的本质特征。坚持“儿童立场”是科学教学中最能体现培养儿童学习主体性的环节,也意味着将课堂时间、科学探究、实践体验等更多地交还给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层激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的好奇心、驱动力。在此过程中,科学教师需要的是:看见儿童、尊重儿童、引导儿童,以“发展儿童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让儿童真正参与科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满足儿童对科学学习的需求,提升科学教育的实效性,发展儿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为什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教科学”
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言:“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基本立场。”[1]站在儿童的立场教科学,不仅符合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对育人的要求,也体现了课程改革对科学核心素养养成的导向,同时,对优化科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也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儿童立场”体现了儿童观的时代特征
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一是文艺复兴运动,看见了人,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得以蓬勃发展;二是女权运动,看见女人,男女平等;三是“看见儿童”,将儿童从成人的世界中分离出来。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自然教育,强调要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顺序进行教育,要注意儿童发展的需要,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他重视儿童的教育思想,成为“儿童中心论”的起源。19世纪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直接经验,“从做中学”是其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也是当下新课标所确定的教学原则。20世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提倡“教学做合一”,提倡“创造教育,主张儿童的六大解放,以期实现儿童的最大发展: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2]教学理论的发展史是一面社会进步的镜子。儿童代表未来,教育指向未来,因此,教育的大智慧就是认识和发现儿童。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是儿童的成长,是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尤其是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成为重大战略工程,这也是全球越来越重视儿童科学教育的根本原因。“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定位也强调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3]这就是要求站在儿童立场,促进儿童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这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主流态势,也是深化儿童科学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二)“儿童立场”规定了课程观的育人导向
课程标准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志,具有强力的导向作用。课程的导向性完整体现在课程性质的规定中。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性质是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4]首先,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表现在科学课程是以所有适龄儿童为实施对象的,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也应该接受系统的科学教育,尤其强调科学教育的幼小衔接;基础性还表现在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指向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维度,并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特点,规定了各个学段的课程具体目标。其次,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实践的导向尤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科学课程要重在实践育人,要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科学课程要突出探究学习的学科思想方法,要在做中学、用中学;科学课程要优化实践活动的方式,推进科学与技术、技术与工程的整合;科学课程的学习要从儿童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强调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践学科学。在探究与实践中学习科学课程,不仅是课程性质、内容的要求,也是符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需要。再次,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科学课程的综合性导向表现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整合学科知识,用核心概念贯穿课程内容;统筹综合课程,引进跨学科主题活动;注重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以儿童的发展为本也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新课标在目标、内容等方面也提出了儿童立场鲜明的指导建议:强调展开探究实践学习,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探究欲,深化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新课标的思想主张,与儿童立场存在本质共通,即都要求回归儿童本位,从儿童兴趣入手进行系统建构,这也是回归儿童立场的原则遵循,也决定了站在儿童立场教科学的必然导向。
(三)“儿童立场”指导了教学观的活动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儿童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教学关系的总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学应该是师生双向动态的过程,需要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需求入手进行主动引导,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主体性作用。主体性原则实际上与儿童立场有着较多相似处,也是儿童科学教学的首要原则。教学以儿童为中心,具体而言是指,教学目标设定要依据儿童认知规律,内容选择要贴合儿童生活实际,活动设计要满足儿童个性需求,教学评价要推动儿童发展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儿童的关系不再是以往单向且固化的,而是双向动态的,教师更多扮演指导者、支持者的角色。
当然,儿童立场并非意味着教师无限度让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角色在科学探究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需要创设真实有效的科学问题情境,在科学探究研讨活动中需要提供“有结构”的活动材料与甄别“有价值”的研讨问题,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引导。
新课标基于学习进阶思想,整体设计科学课程的做法,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教学活动要体现“三个适应”和“两个遵循”——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兴趣特点,遵循学习规律和学科规律。基于儿童不同时期的特征,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教学活动由易到难,注重科学领域的幼小衔接问题等,都体现了“儿童立场”在教学实施中的指导原则,这也决定了站在儿童立场教科学的必然性。
三、“站在儿童的立场教科学”的实施建议
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具体化,儿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协调好课程、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为回答“站在儿童的立场教科学”的关键,也是科学课堂教学实施的重点。
(一)理解课程结构,融通学科知识
崔允漷说:“基础教育阶段,提供给儿童的课程应该是:一英里宽,一英寸深的大草原。”“大草原”形象地解释了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特点:浅显易懂、足够宽大,“宽”体现课程内容的广度,“深”体现课程内容的难度。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特征,理解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进阶结构,把握好广度与难度是坚持儿童立场的第一条维度,回答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问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课程要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渗透整合,以推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这就为融通课程建设提供了依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都是具象而感性地存在,也是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科学课程的拓展延伸,不将科学与生活实践割裂,要站在儿童立场进行生活拓展,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科学“大课程”的融通建构。
以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导向,设置适合儿童的情境化探究实践活动,这是发展儿童科学素养的重要路径。因此,从儿童立场出发,以科学课程内容结构为基础,把握深度、拓宽广度,循序渐进,建构起适合每个儿童的科学学习“大课程”。
(二)注重实践生成,激活科学思维
科学教学的落脚点一定是每节课堂上的小探究、小实践,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握好课标中的“大框架”,也要处理好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小探究”,这是坚持儿童立场的第二条维度,回答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问题。
坚持灵活性,教师要在教学中“以小见大”,除了要围绕核心概念展开进行科学“大课程”的建构外,还要抓实具体内容科学组织好“小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探究中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过程与方法,持续积累认知经验,拓展科学素养。
科学教师除了要围绕核心概念展开课程内容教学,还要灵活安排跨学科概念教学。以往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操作性、开放性、研究性较强的探究实践活动容易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进阶、综合发展。例如:制作树叶书签、水火箭等项目活动,都可以灵活实现科学“大”课程的“小”落地。
(三)树立进阶思维,促进学段衔接
关注儿童成长的连续性,理解好科学知识能力的学习与儿童心智发展水平之间的适配性,也是坚持儿童立场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讲,就是要科学对待科学教育过程中的幼小活动衔接、学段内容衔接等。处理好教学衔接问题是坚持儿童立场的第三条维度,回答了儿童成长的阶段性问题。
儿童的成长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阶段性伴随着成长的连续性,这是教育的通识。把握好儿童成长的阶段性维度,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站在高位审视发展问题,处理好科学知识的安排与儿童科学学习能力的协调、渐进、发展关系,教学到位不越位。在科学教学中,科学概念是从描述性起步,渐进发展的。例如,在小学阶段,安排认识空气、观察水等活动,更多聚焦“是什么”进行教学。而初中教学中,则是以概念的定量、抽象研究为主,主要聚焦“为什么、怎么样”展开教学。教师要把握好其中的进阶要求。科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证据意识,就是要全面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第二方面,教师要高度重视情境创设的促进作用。在科学探究实践中,当教学问题源于具体情境中时,儿童的学习思维就容易得到激活、延伸,科学认知也会得到强化、深化。基于儿童立场的学段衔接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渐进式问题情境,情境应与相应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帮助儿童实现知识与思维的同步提升,实现从知道到理解的渐进发展。
(四)重塑师生关系,强化双向互动
始终关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理解好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实现教学相长,是坚持儿童立场的第四条维度,回答了师生关系的互动性问题。
科学教学中的师生双向互动有着非常广阔的实践空间,也有着非常丰富的互动方式。首先,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进行探索,不断拓展课堂互动的主体边界和内容边界。
例如,教师除了要深入研究、挖掘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元素外,还要注重信息技术、家校合作、科学成果应用等层面的互动空间拓展。其次,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对原有师生关系和互动模式进行革新延展,以便使其更加贴合儿童立场的逻辑主线,以及适应新课改的现实要求。师生互动是教学相长的基本形态,它完全体现了教师的儿童立场,即始终关注儿童,收集儿童信息,快速处理信息,反哺儿童,在交互中满足儿童对学习成长的需求。
总而言之,站在儿童的立场教科学需要教师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坚持儿童主体性原则,加强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积极寻求儿童立场视域下科学教学的有效路径,把握好四个维度:课程内容的结构性、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儿童成长的阶段性、师生关系的互动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看见儿童,才能实现儿童学习主体在科学教学领域的落地生花,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科学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