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术期刊地方文化专栏提升策略

2023-11-15卢翠琬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报栏目学术期刊

卢翠琬

(闽江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一、引言

中国现有期刊近万种,其中学术类期刊6000 多种,每年产出的论文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是名副其实的期刊大国。但就质量而言,中国学术期刊论文的整体影响力却偏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和学术论文较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启动了“名刊”“名栏”建设工程。这两项工程的推出,是教育部引导中国期刊向专业化转型的重要举措。许多高校学术期刊在这一轮改革中,以打造特色栏目为抓手,推动期刊的转型升级。而不少地方高校学报,更是依托地域文化资源,设立地方文化专栏,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栏目,以此打造期刊品牌,提升学术影响力。

二、高校学术期刊地方文化专栏发展概况

2003 年,《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指出:“通过国家(包括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和主办单位)的支持和学报的改革……逐步改变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1]但是从当时的学术期刊发展环境来说,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很难一步到位的。因此,当时不少期刊都选择了“以‘特’代‘专’,以边界清晰的特色专栏来与学术共同体对接。”[2]几乎所有入选名刊工程的高校学术期刊都开设了特色栏目。

与此同时,教育部又推出了名栏建设工程,截至2014 年,已评选了三批共65 个名栏。名栏工程为许多普通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提供了契机,获评名栏的65 家高校学术期刊,有8 家成功晋升为教育部名刊,而一些获评名栏的地方高校学报,亦通过名栏带动了刊物的发展。臧莉娟、唐振贵依据发文情况、被引情况、被转载情况等数据,对18 家非核心期刊的名栏的2008—2017 年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名栏对所在期刊贡献较大,“入选教育部名栏是一种激励,也推动了更多非核心期刊在依托各种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栏目,寻求合适定位,逐步走向专业化”。[3]由此可以看出,以“特”代“专”,从“特”抓起,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之一。

通过对名栏设置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许多高校学术期刊的特色栏目设置,主要依托地域文化资源,特别是地方高校学报,更是以地方文化为依托,开辟了不少地方文化研究专栏。据毛红霞的调查可知,在三批共计57 家(原有65 家,其中8 家成功晋升为教育部名刊)名栏中,地方高校学报有40 家,占比为70.2%。[4]而在这40 家地方高校学报中,以地方文化为资源设置栏目的占了一半左右,如《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的“北京学研究”、《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等。这些栏目的设置,都是以地方文化为依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精神品格,可以集合地方研究资源,突显地域文化研究特色。将高校学术期刊的建设与地方文化研究相结合,辐射地方文化研究,对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凸显学术刊物的文化传播功能。据臧莉娟、唐振贵的统计调查,2013—2017 这5 年间,这些栏目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大部分有所提高。[3]这说明特色栏目的设立,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以《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栏目为例。《闽江学院学报》地处八闽首府的福州,具有丰厚的闽文化研究资源。在全国学术期刊探索以学术立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历史背景下,《闽江学院学报》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依托学院科研优势,适时推出了“闽文化研究”专栏,并逐渐发展成固定栏目,成为“闽文化”研究、探索和争鸣的重要阵地,并于2011年入选第二批教育部名栏,成为学术期刊中的品牌栏目。成为名栏后,“闽文化研究”栏目的来稿日益增加,地方文化研究专家对该栏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截至目前,“闽文化研究”栏目已发表学术论文四百余篇,这些研究成果涵盖了“闽文化”中的闽台文化交流、闽都历史名人、服饰文化、民俗、宗教、艺术、戏曲、文学、方言等诸多研究领域,对福建社会的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均产生了积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高校学术期刊地方文化专栏发展困境

以特色栏目为立足点,打造学术期刊品牌,虽然是目前学术期刊发展的可行路径之一,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部分高校学术期刊的地方文化专栏(主要是教育部名栏工程入选期刊)发文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这些栏目的发展存在明显不足。

其一,涵盖学科繁杂,学术聚合力弱。不少地方文化专栏的发文,多为大区域文化研究,如《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的“北京学研究”、《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等。这些栏目的发文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各个学科。这就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是学科过于繁杂,缺乏鲜明的独特性,难以形成较好的学术效应;二是稿源分散,仅凭编辑或编辑部的努力,难以一下接触到诸多领域的研究专家,因此除了自由来稿外,难以集中精力约取优质稿件,学术聚合力弱;三是读者分散,难以凝聚阅读兴趣,学术影响力提升较难。总体而言,虽然有着“特色”的帽子,但还是摆脱不了“学术拼盘”的弊端。

其二,小众研究,被引率和被转载率低。地方文化研究,基本在本地域内才具有一定影响力,要扩及全国乃至世界,可能性较小。臧莉娟、唐振贵曾对2008—2017 年18 个名栏发文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可以看出进入名栏后,这些栏目的发文量都有一定保证,但跟名栏中的其他栏目相比,地方文化研究栏目的篇均被引频次最低。例如,同为教育部名栏,立足特色的《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的“女性与法律”栏目是篇均被引频次6.20,《广州大学学报》的“廉政论坛”栏目是4.71,但地方文化研究栏目的《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是1.5,《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是0.93,《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是0.81,《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船山研究”是0.81,《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是0.6。且进入名栏后,地方文化研究专栏的篇均被引率频次提升得不多,有的反而减少。从转载量来看,更是不容乐观,有些地方学报的名栏十年中没有被转载过一篇,有的只有一两篇。[3]因此,调查者提出,“名栏基本是相对小众的研究领域,从我们做的定量统计数据也可以发现,名栏刊发论文的被引、转载量相对较小,研究群体和关注群体都有限。有些特色栏目确实存在沦为‘学术孤岛’的现象,即‘谁写谁看’‘躲进孤岛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3]当然,这也许和有关刊物整体影响力及所刊发论文质量等诸多因素有很大关系,比如“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虽依托于地域特色,但早已突破了地方文化范畴,更不能说是小众研究,其被引率和被转载率低更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其三,关涉学科多为传统学科,热点关注度较低。地方文化研究栏目,刊发的文章多为历史、文学、哲学、民俗学等传统学科,被引率低,与其他特色栏目相比,差距更明显。笔者选取部分名栏为代表,对其2020 年发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如表1)。从表1 可以看出,核心期刊之外的地方文化特色栏目,被引贡献率很低;而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特色栏目,被引贡献率较高。这几个地方文化专栏所发的学科多为历史、哲学、文学、考古学等传统学科,其中历史、考古学的被引贡献率最低。而《安徽大学学报》的“徽学”栏目,虽然也是地方文化专栏,但一方面因为它是核心期刊,刊发的文章一般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还跟它的专题设置有关系。“徽学”栏目下设有“社会史专题”“徽商和经济史专题”“宗族研究专题”,其中前两个专题被引贡献率高。从2021 年开始,“徽学”栏目不再设置专题,被引贡献率明显下降。说明栏目的影响力高低,还是要依托优势学科,关注社会热点。

表1 特色栏目被引贡献率情况一览表

其四,栏目设置重合度较高,稿源不足。以“闽文化研究”为例,随着地方文化研究浪潮的兴起,福建的高校学报,纷纷设立了与闽文化相关的栏目,如《福州大学学报》的“闽台文化”、《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莆田学院学报》的“妈祖文化”、《龙岩学院学报》的“客家文化”等,栏目内容多有交叉,容易形成供稿分散、优质稿源不足的问题。

四、高校学术期刊地方文化专栏发展策略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活化”地方文化资源。“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从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中去挖掘和吸收。”[5]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汲取养分。以《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栏目为例,闽江学院地处福建省会城市,以丰富的闽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精品栏目。以往“闽文化研究”栏目刊发的文章,多以传统学科为主,从丰厚的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但与学术热点的结合却不够,因此影响因子较低。现在,可以进一步依托院系研究资源,将地方文化研究与文化传播、数字化转型、产业开发相结合,以专题的形式,“活化”地方文化资源,组建新的研究热点。

二是坚定文化自信,创新组稿方式。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除了依托期刊的品牌效应,吸引自由来稿以外,组稿、约稿是一个重要渠道。面对特色栏目同质化严重、社会效应较低的这一弊端,单靠主编及编辑的个人努力是难以改变的。为此,很多特色栏目纷纷聘请了栏目主持人,将著名学者引进编辑部,让学者参与到栏目的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之中,如此将更有利于保证有关栏目走在学术前沿,获取优质稿源。期刊栏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选题策划质量的高低。好的选题策划,要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能够预测社会和学科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要能够了解读者的需求,形成自身的读者群;要具有新的研究视野和角度,引领研究走向。“只有名学者和名刊密切协作,相激相扬,才能创造出与我国走在世界前列的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6]学术期刊可以参考近些年兴起的研究基地、创新团队、创新平台、智库等“聚集”方式,集合相关领域的名学者和研究资源。以地方文化为名片,以名学者为核心,以名刊、名栏为出版阵地,聚焦学术热点,打磨学术精品,形成学术效应。

三是坚定文化自信,走出地域限制。“文化自信需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包括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5]文化自信能够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提供更为持久、更为稳定的力量,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学术出版中,我们首先要坚定地弘扬传统文化,以固有之传统应对新兴之潮流,让地方文化走出地域限制,让中国学术发挥光彩。

再以“闽文化研究”为例,“闽文化研究”虽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还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其他文化相比,闽文化有着鲜明的个性与殊相:博大精深的闽学体系、开放进取的海洋文化、与台湾地区及东南亚深厚的历史渊源。继往开来,历史悠久而蕴涵丰厚的文化资源,为“闽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基础和保障。首先,学报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打造独特性与广泛性、典型性与普遍性、学术性与实践性兼具的特色栏目,成为闽文化研究者学术探索和争鸣的主要阵地,成为海内外闽文化研究领域的精品栏目。其次,整合相同领域的学术期刊资源,通过资源重组,重点打造专业领域的出版阵地。如开通“闽文化研究”公众号,集合相关方面的研究资源,分专题推文发送,推文下面设置资源链接,链接到原期刊。如此可以形成聚合影响,打造一个属于“闽文化”学术研究的出版阵地。最后,更新传播渠道,推动多维传播。在纸媒的基础上,以网站运营为主,兼顾微信公众号、数据库、微博等传播渠道,发展新媒介。还可以通过多语言翻译,后期精细加工推广,促进国际交流与传播。

五、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针对文化自信作出以下要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7]在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中,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是学术期刊发展转型的重要立足点。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特色栏目,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挖掘中国深厚的文化资源,结合学术热点,树立栏目品牌。

猜你喜欢

学报栏目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关于栏目的要求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致敬学报40年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