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蓝染非遗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策略分析
2023-11-15陈露曹晓丹
陈露 曹晓丹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推动蓝染非遗技艺的系统性传承与创新发展,将蓝染手工艺文化产品带入当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递自然、环保、舒适的生活理念,本文对南通蓝染非遗技艺和相关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多方面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的保护策略,以期在理论层面为蓝染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蓝染非遗技艺及传承
(一)蓝染技艺概述
蓝染是我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印染技法,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兴盛于唐宋,普及于明清。蓝染,顾名思义是用蓝草叶子提取其蓝色色素进行纺织物染色的技法,有着种植蓝草、收集蓝草、调制蓝泥、养护染缸、进行染色等复杂的操作程序。整个制作过程绿色环保,并且经过蓝染加工,可以增加棉纺织品的耐用程度,还能防止蚊虫叮咬。同时蓝染衣物作为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
在民间,传统的蓝印花布被普遍应用,很多都用来制作衣物、床单、被褥、帘子、枕套、毛巾等实用的生活物品,基本涵盖了一户人家生活起居的各个角落。它的制作工艺包括刻版、刮浆、揭版、浆布、染色、显色、刮白等,是一种靠自己生产满足需求的工艺,既满足了物质需要也满足了精神需求。传统手工蓝染的每一步都需要制作者亲力亲为,在白布上染出层次丰富、凝重素雅的蓝,是手工也是心意。
(二)南通蓝染技艺的发展历史
南通坐落于江苏东南部,东濒黄海,南临长江,自古便是一个具有优势的天然港口,四通八达,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便利的交通和适宜的温润气候的加持下,棉花在当地农村被大量种植,推动了棉纺技术的蓬勃发展。元代的黄道婆在海南向当地黎族妇女学习棉纺技术并加以改进,返回故里后教同乡改进棉纺工艺和织机等工具,制造了便农利民的专用棉纺工具,极大地促进了棉纺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元代以后,这些优秀的棉纺工具得到普及,纺织技术有了质的发展,南通地区因此成了纺织之乡。
随着当地棉纺手工业的发展,进而也推动了印染技艺的革新。用于提取蓝色染料的蓝草被大量种植,染坊数量日益增加。蓝草具有能够提取植物染色材料以及适应性强、能驱虫的特性,因此制作蓝印花布的蓝色染料全来自蓝草。蓝草主要分为山蓝、木蓝、蓼蓝、菘蓝四种,而江苏地区以蓼蓝居多,并且远近闻名。在明清时期,南通涌现出保鼎隆等染料商行和金家染坊等一大批大型染坊,明代的《通州志》也有记载,仅登記在册的手工染坊就有近二十家。
在蓝染技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对蓝染纹样的审美也发生着变化。原本单一、简略的刻版花纹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需求的推动下,劳动人民吸收各行各业的传统艺术图案,大胆创新,不断地发掘创新精美的花纹图样。与此同时,随着油纸伞业的发展,人们发现了耐水防风、面料坚挺、耐剐蹭磨损、使用寿命长的桐油纸,用它做刻版更有优势,能使刻画的纹路更加细致更加丰富,使其工艺趋于成熟。民间蓝印花布的广泛应用,促进“印花担”队伍的迅速发展,“印花担”也叫“花担匠”,他们只印花、括浆,不染色,为农家提供各种形式的花版。
清末时,国内尚保有近百人的“印花担”队伍。随处可见的蓝草原料以及纺织技艺的普及,使当地的蓝染产业飞速发展,蓝染制品闻名全国。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从南部传往北部,并逐渐形成以江苏为中心的蓝染工艺体系,当时全国各地的蓝染制品多数来自江苏地区,南通蓝染也在这一过程中闻名一时。
(三)南通蓝染在当代的非遗传承
当代南通蓝染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在一定时间内主要依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的努力。1987年,南通成立了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吴元新被聘为设计师负责人,专门从事蓝印花布的研究工作。在任职的十年里,他几乎走访了南通所有的染坊和民间艺人。其间还赴央美艺术系深造,设计的蓝印花布新纹样屡获大奖。1996年,研究所被兼并,吴元新秉承着对蓝染的初心,经过一年的准备,创建了蓝印花布艺术馆,白天接待宾客,晚上设计制造蓝印花布。2002年,南通市相关部门修建了新的蓝印花布博物馆,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成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吴元新成为国家级传承人。如今,他的艺术馆里收藏有古旧蓝印花布2万多件,纹样造型10万余种,并编辑出版了相关书籍,填补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专著的空白,为蓝印花布的传承、发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南通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再度出现了与蓝染技艺相关的染坊和工艺作坊,愿意了解并学习蓝染技艺的青年也日益增多。但是国内很多区域的蓝染工艺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普遍缺少地方独有的文化特色,蓝染技艺的辨识度大大降低,较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既不利于蓝染艺术品的推广和发展,也威胁着蓝染非遗技艺和相关技艺的良性传承。
三、当代蓝染非遗技艺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蓝染技艺及制品在过去的几百年来深得大众喜爱。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曾经遍布天下的蓝染布料被外来洋布和五彩染色布替代,手工民间印染产业不断萎缩,至今全国仅剩寥寥数个地区还在艰难地传承着。据此背景可知,南通蓝染非遗技艺在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南通蓝染非遗古旧精品遗存流失严重
随着当地染坊老艺人的相继过世,许多民间传承的古旧蓝染技艺中的花样及花版随之失传,大批明清流传下来的优秀纹样也出现流失,只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搜集和整理中还保留着少部分经典纹样。蓝染中的古旧花版也受到保存环境不理想的影响,有的印版被长期搁置在床底或橱顶,通风条件不好,随着时间流逝,相当一部分纸版老化严重,加剧了自然损坏。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善,有些花版在搬迁过程中,可能被认为是落后的、无价值的东西而被随手丢弃。蓝染传承中传统花版数量的锐减,对于南通蓝染的历史发展情况研究以及蓝染纹样的完整性都是巨大的损失。
(二)劣质工业品损害并破坏蓝染的发展生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南通蓝染非遗技艺面临着工艺的改变和材料品质的退化。虽然相关部门针对蓝染技艺传承出台了扶持政策,但贯彻和落实的进度还是相对缓慢,对技艺的保护现状还不能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一方面,由于国外还原染料和国内靛蓝染料的大批量生产,冲击着植物制靛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类现代仿制蓝染制品充斥市场,使原本刚刚复兴的传统工艺又陷入困境,特别是江南很多旅游景点卖的小件仿制蓝染制品,只图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一味简化工艺、追求数量、降低质量、减少成本、提升利润,以致大量非手工印染、品质低劣的蓝染工艺品流入市场,破坏了蓝染工艺品的本真性和良性发展生态,严重影响了蓝染技艺的传承。
(三)手工蓝染逐渐脱离现代生活方式
蓝染技艺是随着棉纺业的兴起、靛蓝业的发展形成的刮浆印染工艺,蓝印花布作为我国传统民间印染纺织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是民俗生活的鲜明体现,表达了人们对审美的独特见解,传达了独属于百姓的视觉语言。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迅猛发展,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随之改变,蓝染在时间的更替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冲击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原有的老物件大多已失去实用性,而且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其原有的独特魅力不再那么吸引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使蓝染工艺的生存空间逐步缩小,蓝染因此逐渐走向濒危的境地。
(四)现代工业技术冲击传统手工艺
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我国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手工技艺造成了较大冲击。现代化的棉纺机器和先进的印染技艺所印制的各种彩色衣被面料迅速占领市场,吸引百姓们购买。在各种形式的印染技术的冲击下,从业者纷纷舍弃原有的木制棉纺工具,加入现代化工厂的棉纺制作中,这极大地挤压了蓝染的生存空间。尽管随着有关部门的重视,开展了对民间艺术的挖掘和整理,传统蓝染技艺再度走进农村、走进城市,蓝染技艺制成的工艺品逐渐应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得到人们的喜爱,但部分生产厂商图谋高额利润,用现代机械工艺仿制传统手工蓝染制品,进一步冲击了传统手工印染市场,影响了传统蓝染制品的销售。
蓝染制品曾经作为南通乃至江苏省、全国范围内流传广泛、传承悠久的传统印染纺织品而驰名海内外,但由于上文所述的诸多原因,其在当前已经渐渐淡出百姓的生活,亟须保护其传承和发展。
四、当代蓝染非遗技艺的保护策略
(一)保护与创新
藍染非遗技艺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关键在于其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20世纪50年代以来,蓝印花布逐渐打破作为传统农村家用纺织品的局限,蓝染纹样演变成一种传统艺术元素,在视觉艺术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前,南通蓝染非遗技艺通过不断创新和融入新的创作元素来制作蓝染产品,充分发挥蓝染的艺术潜能和优势,将创新和传承相互融合,使蓝染非遗与印染产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关系,并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在目前蓝染制品保护中还无法覆盖的偏远地区,则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引导当地村民形成保护意识,主动保护家中遗存的传统印花布,形成社会、集体、家庭共同保护传统蓝染制品的格局,避免蓝印花布濒危局面进一步扩大。
随着国家对民间传统工艺传承的重视,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名度不断提升,全国各地蓝染爱好者纷纷慕名前来。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大收藏研究力度,成为全国第一家集蓝印花布收藏、研究、创新、传承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当前,蓝染非遗技艺以及蓝印花布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已成为南通文化之旅的一张亮丽名片,前往当地的旅游群体也由此成为蓝印花布最大的消费者和传播者。
(二)培养传承人
民间蓝染需要安常守故地传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工艺,是抢救性保护还是自然发展,这是相关部门和民间蓝染传承人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基于此,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探索蓝染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要使蓝染技艺后继有人,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传承人。蓝染非遗技艺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承人的培养,一是保留传统染坊中师傅带徒弟的传承形式,二是在全国高等院校培养高层次传承人,三是以现存传承人为主进行家族内传承,四是在非遗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社会性传承。当前南通现存的蓝染染坊和传承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形成了一定的人才储备,但仍然存在场地设施不完善、培训不够系统化、规范化的问题,影响了年轻传承人的培养。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蓝染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在保留原有传承形式的基础上,推动高校传承和社会传承多元发展,形成健全完善的非遗人才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
五、结语
当前,南通蓝染非遗技艺在当地相关部门、基层群文组织、非遗保护中心和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使南通蓝染非遗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相关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要继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加深理论学习,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思维和方法,不断加深对南通蓝染非遗技艺的研发和运用,使其在当代焕发出崭新活力。
参考文献:
[1]余兰.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印染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09):21-23.
[2]李嘉盈,郑志远.非遗蓝染的工艺特性及其现代应用[J].参花(下),2022(11):60-62.
[3]吕倩.蓝染传统手工艺在高等院校中的非遗传承再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134-13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匠心筑遗,手作生活好物——大运河江苏段代表性非遗文化传播与文创开发”(项目编号:202310848009Y)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露,男,大专在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非遗技艺传承;曹晓丹,女,硕士研究生,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