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散文小辑)
2023-11-15郑明阳
这世间,光阴最无情。一转眼,定居长春已经第十三个年头了。
与长春结缘,其实要归功于十三年前那件“问路”的小事,也许,在对方心里,那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但于我而言,却意义非凡,始终念念不忘,每每想起来,内心都会温暖不已,心生感激。
那是二○一○年初春,春寒料峭,为了工作来长考试,提前两天动身投奔同学。清晰地记得,从火车站乘公交车到白菊路,到站下车后,打电话给同学,不巧他的电话一直通话中,那时候手机还没有导航软件,也不能傻等,无奈,只得问路。
街面上,行人寥寥,寒风不息。寻觅了一会儿,我鼓足勇气,朝着一位对向而来、精神矍铄的老大爷走去,结结巴巴地问了路。“小伙子,外地人吧?来长春啥事啊?xx小区啊,离这儿不算近……”老大爷连比带画,很热心地告诉我该如何走。
但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加之略有紧张,一时半会儿哪里记得住那么复杂的街路名称和七拐八绕的路线。老大爷见我有点懵,顿时了然,“跟我走吧,带你去,正好我也没啥事儿。”随后,竟然真的转身带路。我受宠若惊,忙跟了上去。
老大爷很健谈,小十分钟的路,同我聊了很多关于工作、关于长春的事情,我嘴拙,多数都是听,只是偶尔应答一两句。很快,目的地近在眼前,我连忙道谢,老大爷摆摆手,说了句:不用谢,就转身离开,只留下一道渐行渐远的背影。真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心里很暖,风吹在脸上也不觉得那么寒冷刺骨了。
长春人的古道热肠,由此可见一斑。也许正是基于这件小事,同年八月份,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做出了改变人生的一大决定:去长春发展。于是,和三五旧友道别,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决然地登上了去往长春的列车,开启了一段崭新的、茫然但无比坚定的人生之路。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打拼,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这里立了业安了家,后来,又娶了妻生了子,在这方厚重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回想大学刚毕业那几年,为了谋生计,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短短三年间,就辗转沈阳、长沙、北京、武汉、成都等多个城市,少则一两周,多则两三月,每个地方都是惊鸿一瞥,急匆匆来,急匆匆走,对城市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那时候,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是惦念着小小的家乡,忧虑着今后的生活,始終不得安生,真真是应了那句话:客子他乡居多,饮酒不敢一醉。
十余年久居长春,我用心感受着这座城市的一切,可以说,长春,虽然没有北上广那么繁华,却人情味十足,有种家的感觉。这样讲,有些片面,不是说其他城市不好,可能是我未曾深入地去了解她们。但较之其他城市,长春人的热情、不排外和包容是刻在骨子里的,和她相处没有陌生感,即便是短短的接触,也会让你很自然地熟络起来。就这样,我这颗漂泊不定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终于安静下来,渐渐地对这座城市的一街一巷、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慢慢地融入血脉中,再难以割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年来,闲来无事出门逛街、办事,有时候也会遇到陌生人问路。我也会像当年那位老大爷一样,详细、耐心地指路,偶尔遇到年纪大视力不好或方向感不强的,如果不是工作途中,也会亲自将其带去目的地。同时,工作中我也会将“指路精神”发扬光大,面对同志们尤其是新入职的“新手”,对于他们在业务上、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作为过来人,我也会及时指正、手把手耐心指导,传授人生经验,尽量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有时候,陌生人的一句问候或是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都足以治愈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会温暖、照亮一个人今后的人生,让你相信这人间值得,春风满面。
天上皎皎白月光,人间匆匆少年郎。如今,当年问路的那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不知不觉中已近不惑之年,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当年那位热心肠的老大爷现在怎样?近况可好?希望您老人家身体康健、长命百岁。若缘分未尽,他日我们定会再相见。
此心安处是吾乡。长春,我为之奋斗的第二故乡,“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实至名归!
旧书市场杂事二三
按时下的评价标准,我是个略有点枯燥无味的人,不吸烟、不喝酒,也很少玩手机游戏,闲暇时的爱好独独是逛旧书市场,买旧书来阅读,很另类。
旧书市场离家不远,骑自行车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跻身在一座高架桥下,桥上车水马龙,桥下人来人往,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旧书市场原址并不在这儿,由于市政规划等等原因几经易地,大概于2011年前后才辗转搬迁至此,已然十余年之久,不仅卖旧书,也有其他旧物,包罗万象,甚至还有早餐点,规模不大,却很热闹,朝气蓬勃。
自从十年前偶然一次机会发现这里,我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每逢周末,只要不加班休息在家,肯定会忍不住逛上一圈,“淘”一些旧书,收集些旧物。以前是自己一人,现在是带着儿子这个小跟班,也许是从小熏陶的缘故吧,他也很喜欢阅读,对文字充满好奇,在不影响视力的前提下,我和妻子对此都持鼓励态度,故经常带着他到旧书市场“寻宝”。
市场逢周末开市,卖书的人在地上铺块早已看不出来年代的大布,直接把书随意摆在上面就算正式开张,东一个西一个,零零散散有数十个摊位之多。买书的人形形色色,老中青少幼、工农商学兵,或结伴而行,或独自一人,早早汇聚于此,无一不低头在故纸堆里翻翻捡捡、认真寻觅,看到心仪的、品相好的,一番讨价还价后赶紧买下来,如获至宝,乘兴而归。未挑到的,也不气馁,低声询问摊主家中有无存货,或商议其他途径购买。买不买得到,都无所谓,毕竟,大家逛旧书市场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买书,而是怀旧情怀的一种体现,其实书籍本就有无皆可,“钓胜于鱼”,更多的则是对旧时光以及逝去青春的怀念。这个时候,我也同其他人一样,蹲在书摊前,轻轻地翻动着一页页泛黄的纸张,指尖传来阵阵厚实的触摸质感,一股岁月沧桑之感扑面而至,嗅着旧书独有的陈年墨香,用心感受着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历史重量,身心变得无比沉醉静谧。其实,每一本旧书背后都藏着一个精彩的故事,承载了人们对过往、对历史的记忆,细细体悟总能给我们以收获,尤其是不经意间发现书中夹的纸条卡片,以及其他如老照片、邮票、卡片、糖纸等“小惊喜”,精神更是为之一振,立刻就浸入其中,小心地猜想着这些小东西的“前世今生”。或看到书籍原主人在某一页做的心得笔记,也禁不住会在心里予以点评比较,来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对话,此中趣味,实难与外人道也。
时间久了,逛旧书市场的次数频繁了,就与不少书摊老板日渐熟络起来,也有了几个混得脸熟的顾客,交往接触下来,人都很不错,彼此间感情日益深厚起来,成了书友,也算是额外的一种收获吧。于是,再去和儿子“寻宝”,我都会拎上一个西瓜或者一袋瓜子,在闲逛之余,同二三相熟的书摊老板或书友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逗弄着儿子,一人一把瓜子、一块西瓜,听他们娓娓道来各自的欢喜忧愁,聊些陈年旧事和家长里短,不时插上两句,感受这人间的烟火气息,换一个角度感受人生,烦躁的心也渐渐地平静下来,惬意非常。有时候,会发现某个熟悉的面孔接连几周都没出现,询问之下,才得知是生病住院了,不禁会惦念数日,直到过些时日旧友重逢,方松了一口气,欣喜异常,连忙上前问候、唏嘘感慨一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古人诚不我欺。
说起旧书市场里的故人,老段算是印象深刻的一位。他是我在这里认识的第一位书摊老板,也是相处最久的一位。老段不老,五十出头的样子,在旧书市场里属于元老级人物,据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开始收书、卖书、藏书,涉足这个行业早,资历很深。说他特别,一是因为他卖书很“随性”,碰到不爽快、不识货的买主,价格一分不降,遇到投缘的、识货的主顾,多半不会纠缠于价格,通常是半卖半送了。二是因为他文凭不高,文化却高,看事情通透,评价问题一针见血:“这几年旧书市场的确越来越不景气了,一方面网络书籍对它的冲击很大,大家都喜欢用手机看电子书,新旧文化媒体一直在对撞、纠缠。另一方面,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也是制约性问题,总占地,总搬迁……但咱也理解,毕竟社会在不断发展……”“说它在夹缝中生存毫不为过,真害怕哪一天就突然没了,多亏有你们这些老人和不断加入的新人一直在支持我们……”“书旧,然而每个人都会从中读出些新的东西来……”
听听,这哪里是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人会说出的话,我自叹弗如。是啊,当今“快餐文化”、电子书阅读的兴起,对传统实体书阅读的方式、图书馆以及旧书市场产生了一定冲击,庆幸的是,喜欢阅读的人群总量并未减少,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有次我问他:“现在旧书市场生意不好,为啥不换个工作?谋个新出路?”老段停下手头的活计,嘿嘿一笑,眼角的皱纹里都溢出笑容:“一份工作恰巧是自己喜歡做的事,利润不低,又能养家糊口,何乐而不为?既然入了这一行,就要坚持到底。”不多的话语,字字透着市井小民的生活智慧、乐观与豁达。
还有个比较特殊的书摊老板,真名叫什么不得而知,周围人都管他叫“老犟头”。说他“特殊”,来自我俩一次“特殊”的相识:有次下班,我没换制服就来市场买书,左走右走恰巧就蹲到了“老犟头”的书摊前,挑了一会便拿起几本书询问价钱,他头也不抬说了个贵到离谱的价格。我当时就惊讶了:“老板,你这价有点贵了吧!我也不是第一次来,大爷,便宜点?”
“谁是你大爷,套近乎没用。看到你们就来气,就这价儿,爱买不买,不买拉倒。”对方语气生硬异常,态度不怎么友善。
我尴尬不已,差点就气笑了,心想:我咋惹你了?我这身衣服咋惹你了?不买就不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起身便要走。这时,旁边的书摊老板赶紧说:“同志,别和这倔老头一般见识,估计他是把你当城管了,之前被撵怕了……你是警察同志吧?”我恍然大悟,敢情儿我这是背黑锅了:“我是警察,不是城管……再说,现在城管也都文明执法了,您可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了。”说完,扬了扬手中的旧书,“还卖不?”
“卖、卖、卖,不好意思啊同志,关键是您这身衣服让我误会了,我还以为又来撵我了……”老头面色通红,不停地搓手。
自那以后,我就免不了经常光顾他的书摊,每次看到我买书,“犟老头”都会给我一个较便宜的价格,或许是一直为初遇的事愧疚吧。一来二去,彼此就熟悉起来,老爷子人很淳朴,就是性格有点儿犟,心直口快,心眼却不坏,我也乐意和这样的人交往,最后竟成了为数不多的书友。缘分二字,实在难以说得清。
后来慢慢得知,之所以叫他“老犟头”,是因为他早年间不慎将户口本遗失,却没当回事,一直没有补办,成了“黑户”。这几年“犯了难”,因为没有户口、办不了身份证,交社保、看病报销什么的都不成。且因为他这事年代久远、难度系数大,结果,就被耽搁下来。
得知这件事后,我悄悄联系了主管派出所,又陪着他走访了当年的几个老邻居,终于“核实了身份”,给他把“黑户”的问题解决了。当我把户口簿、身份证交到他手上时,老爷子激动得脸通红,说啥要拉我“喝上两口”,吓得我赶紧落荒而逃。
“小兔崽子,敢跑,给我回来……”走了很远,还能听到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声音,一如当年。
话说回来,每次“寻宝”后,倘若时间宽裕,我便会找个角落,和儿子靠坐在一起,心满意足地各自捧着一本喜欢的书,晒着午后的暖阳,静静地埋头品读,享受这一难得的父子独处、放松的时刻。这一过程中,耳边会不时传来儿子问这问那的稚嫩声音:“爸爸,千里昭昭(迢迢)是什么意思?”“爸爸,什么叫大回、小回?”“爸爸,一光年是多少时间?”……看着他充满疑问的大眼睛,轻抚着他的小脑袋瓜儿,在纠正读音错误和解惑答疑的同时,我总是在想:读旧书而养朝气,将来的某一天,他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带着他的下一代来到这里继续“寻宝”,一起学书中的知识,品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厚重的文字土壤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和营养,在求知欲得到满足后彼此相视,会心一笑——这也许就是文明的另一种形式的接续和传承吧!
时间偷偷流淌,不知过了多久,常常是在儿子的提醒下我才猛然回神,意识到时光已晚,忙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草屑、伸伸腰,心满意足地同书摊老板和书友们挥手道别,相约下一次见面时间,而后父子俩背着满满一背包旧书,沉甸甸的,迎着高楼间隙洒进来的一片片夕阳余晖缓缓骑行,背影长长,铃声阵阵,笑语声声,结束一天的出行,满载而归。
四季更迭,岁月轮转,买书的人、卖书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唯有旧书市场始终未曾改变,一如当年初见,还静静地守在那里,守护着旧时光,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进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市场中的各色人等,浮生众相,或行色匆匆,或驻足停留,都在用心寻觅属于自己的一方心灵净土和心灵寄托,何其有幸,我遇到了。
儿子的诗
儿子想写首诗,关于生活的色彩。
我给出建议,儿子,你可以写皑皑冬日的暖阳,秋季稻田里的金黄,春天拂过指尖的微风,以及盛夏蛙鸣的荷塘。
笔尖沙沙作响,儿子写下诗几行:生活的颜色,是爸爸渐渐爬上鬓角的白发,妈妈褪色的时装,是一桌各色的菜蔬,和放学路上那抹灯光的昏黄。更是放假大手牵小手,林荫路上,看天边白云舒卷,雁字两行。
儿子想写首诗,关于长大和理想。
我想说儿子,你可以写手握钢枪,骑马驰骋疆场;或身着白衣,救死扶伤;或做一名园丁,挥洒汗水,静待满园桃李芬芳。
手指跳动,儿子歪扭的文字跃然纸上:我的理想,是从现在开始,是不饿也不用吃饭。那样,就不会长大,爸爸妈妈就不会变老,永远是现在年轻的模样。
那一刻,我这个老父亲的眼角啊,一种叫做温暖的东西开始悄悄流淌。
儿子写了首诗,关于童年的幸福时光——诗里有蓝蓝的天,青青的草,促织捉对,高高的树上鸟儿在歌唱。有路上的石子,土里的虫儿,玩不够的伙伴,和永远充满新奇的课堂。还有妈妈的饭菜,爸爸的肩膀,午后身影忽高忽低,忽短忽长,一家三口追夕阳。
你看,儿子的诗,呵,因我们而不一樣。而我的诗,也长成了我最期待的模样。
阅读,是最长情的陪伴
最是书香能致远,古人诚不我欺。
不知不觉中,与书结缘已有三十载。驻足回首,是书和书中的人物、故事一直陪伴着我,走过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阶段,挺过了一次又一次风雨。
第一次看“课外书”,是小学三年级,在外地念大学的小姨放假带回的《神雕侠侣》,很多不认识的字,还要翻看字典。那个年代的农村,能接触到的书籍实在是少之又少,无疑,《神雕侠侣》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原来,书中的世界竟是这样精彩、这样广阔。这套书,后来小姨当作礼物送给我,一直被我珍藏在书柜里。
或许,正是从《神雕侠侣》起,我开始了读书之旅,也奠定了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做事要专一、专情,为人要信守承诺、急公好义,乃至后来选择了警察职业,也和它不无关系。那时,倒没这么多想法,只是喜欢看而已。
而今,已年近不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走来,随着阅历增长,对书和读书有了更多的感悟。
文字,或者说书籍,是有力量的。二○二○年特殊时期,因人手不足,我连着执勤几个月后,思念妻儿父母之心愈烈,加之工作压力,心情很是压抑,几度想放弃、想回家。这时,领导拿给我两本书:其中一本是《苦难辉煌》,一页页翻看过后,逐渐为书中人们那股坚韧不拔的精神所震动,工作虽苦,苦得过革命先辈们爬雪山、过草地?苦得过陕北农村?这样一想,那颗快要崩溃的心就仿佛找到了支撑点,一股不屈的信念油然而生,冲淡了回家的念头,让我心中充满了力量,更加有干劲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最终坚守8个多月才回家,创下了单位的“超长待机记录”。
书籍,就像一把有力的刻刀,一点点、一刀刀雕刻出我们的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我们从每一本厚薄不一的书中,每一个鲜活的人物身上,每一个精彩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养分和前行的力量,并最终锤炼出一颗无比强大的心灵。
读书,或者说阅读,是有温度的。孟德斯鸠说过: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高中时,家境不富裕,极少买书,翻看最多的,是借来的《平凡的世界》和《活着》。上课时,偷偷夹在课本中,手不释卷,如痴如醉,险些误了学业。虽然,彼时没有孙少平那么困窘,却多多少少也有些影子,智商不够,努力来凑,学着他咬紧牙关苦学,只为改变命运。三年寒窗,一个馒头,一本书,就能温暖一个又一个寂寞寒冷的夜晚,“有情饮水饱”,是孙少安和富贵一直陪伴着我、搀扶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坚持到了最后。
读书,如与良师同行,与益友为伴,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教人向善,给人正能量,在遇到逆境时,能有所参照、启迪,遇到挫折时,能有一个朋友倾诉、互助,笑着面对人生的每一次寒冷,迎来生命的春天。
精神,或者说信念,是有食粮的。2007年,如愿考上了大学,成了“读书人”,理所当然有大把时间读书。四年间,没交女朋友,没挂科,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富足。一有空闲,便泡在学校图书馆里,如鱼得水,文学名著、哲学、杂志……无书不读、从不“挑食”,真真是“三月不知肉味”。因幼时“书非借不读”,养成了一目十行的本领,读书速度极快,平均三五天一本书,读到酣处,或嘿嘿傻笑,或泪流满面,或猛然拍桌,往往惊吓到其他同学,久而久之,便有了“书呆子”的绰号。那时,收到最快乐的礼物,不是电子产品,也非大餐,而是同学们送的一本本早已想看很久,却一直也舍不得买的书籍。再后来,毕业了,工作稳定、有了经济条件,读书,也买书、藏书,还将所有书籍分门别类摆放,闻着书香制作表格,腰酸背疼却仍旧乐此不疲。
当阅读成为习惯,心灵就有了归宿,精神就有了寄托。郑成功说:至乐莫若读书,数年中,放下了烟酒,放下了电子游戏,却从未放弃阅读,仍旧“相看两不厌”,初心不变,感情依旧。闲暇时间,徜徉在文字间,信步在书海里,内心变得无比安静,无疑,是书籍为精神提供了最厚实的土壤和养分,并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花有重开日,年年如此,人无再年少,人人这般,唯有读书正当其时,不可辜负。愿往后余生,一路有你为伴,岁月不老,我们不散。
窃书贼
——窃书不算偷。当然,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平生无他好,读书,当作一个。做人也知自爱,“窃书”,算是“污点”一枚。
“窃书”,或者说偷书读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小学。同大多数家庭一样,那时父母管得严,为了学习,只能看课内教材,一些诸如小说之类的杂书、课外书想都别想。当然,撒尿和泥玩的年纪,也不知道还有这些东西。
一次偶然机会,无意中拿起小姨新买的一套《神雕侠侣》,只是翻看几页,灵魂就如同触电一般。原来,这就是课外书,小说的世界竟如此精彩!我一下就沉沦了,物我两忘,直至小姨抢过书,锁在她的书箱里,我还意犹未尽——那满满的一箱书籍,看得人心痒难耐,口水直流。自那以后,一有闲暇便跑去姥姥家,乘人不备溜进里屋,找到书箱钥匙,小心翼翼打开书箱,顾不得擦拭满是汗渍的手心,迅速拿出一本溜之大吉。看完一本《平凡的世界》,偷偷摸摸放回去,再拿出一本《红岩》……如此循环,从生疏到熟练,逐步成为一个“偷书”二百多本的“惯犯”“累犯”,直至初中毕业。好在,一直没被发现。只是疑惑,为何每次钥匙都那么好找?
上了高中,学校周边有很多租书店,只要五毛钱,就可以看上两三天,也就无须再“偷书”读了,终于“金盆洗手”,宣告“偷书”生涯结束。然而,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面前,由于课业紧张,几乎没时间可以看课外书,又抵不住诱惑,只能在某些自认为不重要的学科课堂上“偷时间”看,有时免不了被老师发现责骂,却不知悔改。现在回头看,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误了学业,入了歧途,更不该被鼓励。以致后来,磕磕绊绊上了大学,虽然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仍嗜书如命,文学名著、哲学历史、人物传记、诗词歌赋……无所不包,畅快淋漓,疯狂地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养分,不分日夜,好似要一下便偿还上此前所欠的一切书债。
对此,我知错、改错,但无悔。毕竟,青春,不就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吗?成长,更是一个逐渐学会自律的过程,为了心中所好,有所失是“罪有应得”。风过林梢,阳光正好,那时你我正年少——青春懵懂岁月,短暂而又美好,让人铭记终生。
毕业后,画风再变,工作不稳定,物质生活拮据,连“贼”都做不成,更像是“乞丐”。蜗居里,每个寒灯孤影的夜晚,只有书籍仍旧常伴左右,从不嫌我贫富,手中有笔,眼里有书,仿佛就有了“定心丸”,生活也不那么单调。精神上的富足让我灵魂得以安定,是书籍给了我慰藉,搀扶我走过那段窘迫的岁月。
时间一帧帧闪过,转眼间已至中年。有了一定可支配的時间和经济基础,终于可以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地读书了。最喜晚饭后,忙完一天的工作和家务,带着孩子,围坐在木桌前,品着墨香与茶香,以及儿子身上的奶香,放空身心,让灵魂在文字中漫游,简简单单就得到了一整晚的充实和快乐。
读至深夜,偶尔抬头看着满墙的书籍,回想起当年“偷书”读、偷读书的往事,唏嘘感慨不已。很庆幸,一路走来,仍旧与书相看两不厌。少年读书,书是对未知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教我扶摇直上、追星逐日;青年读书,书是渡我的航船,教我逢敌亮剑、一往无前;中年读书,书是心灵栖息的港湾,教我竹杖芒鞋、中正平和。那么老年呢?我很期待。
某一天,和小姨谈起了那段往事,说出心中疑惑。“你以为呢?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多读书、读好书不是件坏事,要不钥匙哪里总是那么凑巧被你找到。”小姨狡黠地回答。
原来,小姨一直都知道我是个“窃书的贼”,这个“共犯”,“害”我不浅!
作者简介:郑明阳,长春人。作品散见于互联网等媒体。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