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杨氏家庭泥塑生产性保护路径

2023-11-15丁年晨

参花(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杨氏泥塑生产性

一、引言

我国从2001年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相关保护,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多年。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已经找到了适于我国国情的整体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的方法。生产性保护的对象一定是可生产、可消费的,保护的内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过程指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技艺、服务等内容进行生产、展示、流通、交易的过程,它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过程。

宁夏隆德县杨氏家庭泥塑,以其鲜明的颜色、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泥塑形态,在我国西北地区享有盛名,既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特征的重要载体。杨氏家庭泥塑是在长期的泥塑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变迁中形成的,是口传身授传承至今的富有地方特征的手工艺品,将杨氏家庭泥塑的生产性保护作为其发展的关键,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因此,本课题对杨氏家庭泥塑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路径进行探讨,认为应在保持传统手工艺原貌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内生性”意识的培养,使非遗产品的价值和市场认可相对称,从而达到生产性保护的目标。

二、宁夏杨氏家庭泥塑概况

(一)宁夏杨氏家庭泥塑的历史沿革

隆德杨氏的泥塑艺术始于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初创者是杨魁山,此后由祖辈口传,经过六代人的传承发展至今。在《杨氏家谱》里有这样一段话,“族仪泥捏兴,荐其山为头(山为杨魁山),弃乡访师迹,修觅周风祖,苦报艺悟深,三载掌门人”。初创者杨魁山在陕西凤翔地区曾多次向大师请教,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民间木雕、彩绘、皮影戏等技艺,开创了“杨氏”泥塑流派。杨氏家庭泥塑历经七代传人,六代传人杨贤雄、杨贤龙、杨贤齐在继承杨氏家庭泥塑技艺的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民间美术长处,不断充实和完善泥塑的表现手法,逐步形成了杨氏家庭泥塑技艺,以传统宗教塑像为主体,同时兼顾多种材质和多种形态的结合和补充。

杨氏家族的泥塑工艺十分复杂,大致有二十几个步骤,包括选料、制泥、造像、彩绘等,保存了许多古代泥塑技术,特别是对颜色的运用,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故而,杨氏家庭泥塑亦有“立体年画”之称。

(二)宁夏杨氏家庭泥塑的传承方式

宁夏杨氏泥塑艺术有四种不同的传承形式。

一是家族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家族内部传承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承方式。很久以来技艺就是一个家族的财富,也是一个家族赖以生存的根本。杨氏家庭泥塑像的前三代传承都是家族按照口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以父子、叔侄传承为主。

二是师徒传承。杨家人把泥塑的工艺、流程等都写成了文字,让学徒们通过学习了解,便能明白塑像的步骤,并对塑像的选料、配料、框架、上彩等基本步骤了如指掌,而后在师父的教导下,对塑像的理解逐步加深。如今,“杨氏家庭泥塑”的五、六代传人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在宗教造像、文物修缮、反映时代主题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并在表现手法、创作风格、造型表现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革新与演变。

三是學校传承。近年来,作为文化传承与价值观传播的主要场所,学校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杨氏家庭泥塑第五、六代传人察觉到传统手工艺面临消亡的窘境,提出了“技艺共享”理念,并将杨家“泥塑”作为教学平台。

四是建立了“杨氏家庭泥塑”陈列馆。杨氏家族在传承泥塑艺术的同时,又进行了一次革新。“杨氏家庭泥塑”展厅内有杨氏六代人的实物资料,颜料样品,古籍,使用工具,代表作品,荣誉牌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表现出“物态化”传承者的记忆特征,被看作是传承者以外的一个“沉默的访谈者”。

三、宁夏杨氏家庭泥塑的传承与保护困境

(一)社会化传承困境

虽然杨氏家庭泥塑的后代们为了解决传承问题,做出了大胆的改革,他们提出了“技艺共享”理念,将杨氏家庭泥塑的制作方法、配方、制作过程等都公之于众,甚至还在学校进行了传承性尝试。与其他民间工艺相同,杨氏家庭泥塑也是一种工艺繁复、工序严谨,全靠手工制作的技艺,不仅需要有美术功底、审美层次,还需要有绘画、雕刻的基本功。此外,杨氏家庭泥塑制作过程十分烦琐,传承者无法在短时间内学会,因此,有部分人对此逐渐失去了兴趣。且杨氏家庭泥塑大多数为较精美的雕塑图案,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与精力去反复设计、琢磨,制作过程也较单调,因此,人们亦难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二)产业化困境

杨氏家庭泥塑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与很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杨氏家庭泥塑的市场前景良好,加之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市场需求量很大,但因为产能问题,无法满足市场化需求。“产”“供”“销”是市场运作的三大要素,而“生产”是其必要条件。杨氏家庭泥塑要想实现工业化,必然要面对内生矛盾,“质”与“量”无法兼得。杨氏家庭泥塑传承人一方面要保存和传承“杨氏家庭泥塑”,另一方面也要以“非遗”为品牌,以“非遗”为核心,以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为底线。一旦为追求更多的市场收益,采用工业化机械、流水线生产方式来替代传统手工艺,将手工艺人变成流水线上的工人,用标准化的、不用心的生产过程来替代用心的艺术创作,非遗的核心技艺、理念和生存空间便会慢慢消失。

四、宁夏杨氏家庭泥塑的生产性保护路径

当前,对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尤其是在与杨氏泥塑类似的手工艺保护上要及时转变理念,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创新传承保护策略。一方面要坚守传统精髓,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文化自信。通过扩展合作范围,使用创新型保护理念及方式,将传统手工艺文化应用到生活领域。

(一)坚持以人为本,拓展传承途径

生产过程应凸显以人为本原则,手工艺从业人员是开展生产活动的主体,在工作期间不仅要付出体力、时间以及脑力等方面的努力,还需要获得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收入,才能继续发挥出生产的积极性。同样,整个产业也要有足够的经济效益、充足的发展空间才能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加入传承保护队伍,使传统工艺更具活力。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拓展传承途径,提高传统手工艺人的经济收入以及技能水平。

(二)坚持相关部门引导,推进泥塑产业化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因此,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保护是首要责任。首先是价值引导,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应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遵循“本真性”原则,又要勇于开拓,为杨氏家庭泥塑文化注入新的要素与内涵,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其次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保护为目标,以发展为目标,发挥地域优势、文化特色,将杨氏家庭泥塑的生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调研摸清宁夏杨氏家庭泥塑的市场化潜能,并结合地方实际,在已有政策的支持下,对杨氏家庭泥塑的市场前景较好的产品实施生产性保护。最后是舆论导向,要积极开展舆论宣传,使有关部门、学术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生产性保护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并将其运用到文化管理、文化研究、文化产品创作中。

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动宁夏杨氏家庭泥塑的产业化进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在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实践过程中,各地方所面对的环境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程度和阶段也不尽相同。因此,人们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根据不同的非遗项目、传承模式和市场预期,采取不同的发展对策。此外,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生产,实现以产养产,以产促发展。

(三)引入设计方法,积极尝试创新

创新活动是最为直接的转变方式,大量的创新实践能够转变原有的生产弊端,比如在手工艺术设计上邀请众多设计师参与设计,汇集更多人的智慧,设计出来的产品才更具备创新性。重视创新理念,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将地方民俗特征作为设计的创新点,形成多样化的文字符号,使用创新材料及工艺,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将会产生显著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非遗传统手工艺文化及传承人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以及相关从业者也可从创新设计等方面入手,为传统手工艺发展拓展更多的生命力。

以宁夏杨氏家庭泥塑传统手工艺制作为例,这项技艺主要依靠传统手工技术生产,但同时要改进工艺和方法,创新生产方式和技术,与现代化生产理念相结合,设计出新的产品。以浙江龙泉古剑的创新发展为例,在古代,宝剑多是用来战斗的兵器,在现代这一功能不再具有实用性,因此,传统手工艺人在宝剑上创新设计一些纹路,让剑成为装饰艺术品,这一变化为古剑的现代化应用寻找到了创新的立足点,从而让古剑艺术焕发了生命力。传统泥塑工匠注重个人的手工艺传承,因此可以运用现代化设计符号来阐释杨氏家庭泥塑的造型美感及功能性,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前提下,对工艺类型、造型艺术、颜色图案等进行创新,使泥塑产品在功能以及外形上都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的实用需求,并且还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四)加强文化自信,艺术协同发展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让中国人民在面对世界文明时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文化意蕴以及精神内涵。传承和发扬传统手工艺现已成了全民共识,然而国内的高校却严重缺少与传统手工艺有关的课程内容,这对年轻人的审美理念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能反映出传统美学文化特色的手工艺术作品容易被忽视。由此可见,要想重振文化自信心,首先需要从革新教育与审美理念入手。

对此,学校教育应发挥出平台作用,可以把杨氏家庭泥塑这样的传统手工艺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当中,建立从初等到高等学科的教育体系,为学校设置文化艺术类课程,逐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当地院校可以在杨氏家庭泥塑文化所在地举办杨氏陶艺、泥塑文化讲座,设计类型多样的选修课程,为有兴趣学习杨氏家庭泥塑文化的学生提供学习场地与课程资源。除了在学校进行宣传,还可以在社区中进行外宣活动,运用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认识并喜爱传统手工艺文化,在社会中树立起传承保护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氛围。

五、结语

杨氏家庭泥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几代人历经浮沉,依然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力,继续着它的传承和发展。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杨氏家庭泥塑已经发展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与技术。因此,对杨氏家庭泥塑艺术进行深度发掘、保护与传承,不仅具有重大的人文与社会价值,同时也为宁夏及西北地区民间泥塑艺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对杨氏家庭泥塑而言,最具生命力的保存形式,就是生产保存。在对杨氏家庭泥塑进行保护时,在传承方式、传承种类、传承技术和传承内容等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创新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利用市场的力量,使杨氏家庭泥塑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这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不仅能让杨氏家庭泥塑的传承和保护更具时代价值,并且还能“以点带面”,推动其他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工作,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翁建伟.浅谈人物泥塑的艺术传承[J].天工,2023(06):58-60.

[2]杨旭民.生产性保护是非遗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话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会会长袁红[J].新西部,2021(05):44-46.

[3]賈冬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析——以壮锦织锦技艺为例[J].大众科技,2021,23(05):151-155.

[4]刘东亮.民俗学视野下传统泥塑的审美特质与文化属性——以宁夏杨氏家庭泥塑为例[J].民艺,2021(03):146-151.

[5]季中扬,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04):59-65.

[6]杨贤龙.杨氏泥塑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传承[J].民族艺林,2014(01):58-62.

(作者简介:丁年晨,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北方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民间美术)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杨氏泥塑生产性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泥塑玩具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