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学研究的新锐之作
2023-11-15张德明
内容摘要:《大海如镜——英美海洋小说研究》在井然的历史脉络下,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对英美海洋小说中的经典文本展开细读,并对其发展的三个时期作了精到的铺叙,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可谓国内海洋文学研究的新锐之作。全书以大海为“镜”,折射人性的丰富性和文体的多样性;以国家为“船”,阐释英美国家建构过程中个人、民族与国家之间复杂的商议、博弈和互动。该书超越了传统的纯文学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聚焦了文学叙事与身份认同的关系,不仅通过文本细读析出了现代性主体身份与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紧张关系,还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切入,进行了历史语境的还原,为海洋文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海洋文学;英美海洋小说;文学叙事;文化身份
作者简介:张德明,西湖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世界文学名著导读、写作与沟通等教学研究。
前不久在一次通识课上讲解《鲁滨逊漂流记》,开讲前我有意考考在场的本科生: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得到的回答几乎异口同声:960万平方公里。当我告诉他们这个答案不完整,应该再加上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时,大家的表情是既惊讶,又困惑。
这也难怪他们。笔者本人也是在十多年前开始从事英国旅行文学研究时,才知道12海里的领海基线是怎么回事。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文化观念的内向性,作为一个大陆国家的国民,我们的海权意识是相当模糊,甚至可以说是淡漠的。与此相应,传统文学中有关海洋的诗文也屈指可数,想得起来的不过是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直到19世纪后期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打开晚清中国的大门,从朝廷官员到民间野夫才惊叹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文人、学者、政治家和外交官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走出封闭的国门,频频出访西方国家。他们以异域的他者为镜像,比照华夏现状;记述下自己的观感,回国后整理出版。其目的不外乎借游记之名,拓宽读者眼界;启发和引导民众关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让古老的农耕民族汇入现代文明的潮流。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门的开放、经济的转型和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舰船开始从近海驶入远洋,国民对海外旅游、投资和移民的热情日益高涨。与此相应,文化和学术界对海洋文化的讨论和研究也全方位、多视角地展开。东南沿海的一些大學院校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率先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召开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讨论各种与海洋有关的议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出现了一批有质量、有内涵的学术成果。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张陟教授近期出版的新著《大海如镜——英美海洋小说研究》即是其中之一。
打开此书由浅蓝到深蓝过渡的封面,一股来自异域大洋的气息扑面而来。作者开宗明义,对两个与本书论题有关的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航海叙事(Sea Narrative,也称 Voyage Narrative)是人类航海活动的文字记录;海洋小说(Sea Novel或Sea Fiction)是作者对航海叙事虚构化和戏剧化处理之后的产物。与此同时,又对英美海洋小说的文化渊源和直接来源作了简洁的勾勒,认为前者来自荷马史诗和旧约《圣经》传统,后者发端于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全书在井然的历史脉络下,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对英美海洋小说中的经典文本展开细读,并对其发展的三个时期作了精到的铺叙,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可谓国内海洋文学研究的新锐之作。
是否有明确的议题和清晰的问题意识,是一部学术著作是否成熟的标志。在这方面,我认为作者做得很好。全书以大海为“镜”,折射人性的丰富性和文体的多样性;以国家为“船”,阐释英美国家建构过程中个人、民族与国家之间复杂的商议、博弈和互动。而作者的问题意识则聚焦于当下学界最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之一,文学叙事与身份认同的关系。根据我的理解,这种关系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是现代民族国家身份的建构与文学叙事的关系;中观层次,是同一国家内部不同民族或族群之间的文化认同与文学叙事的关系。微观层次,则是每个具体的个人与其所属的民族国家之间既和谐又紧张的认同关系,这是本书真正的关注点和切入视角,也是文学作为“人学”的最基本的研究目的。按照霍布斯鲍姆的经典定义,现代民族国家并非可触可摸的实体,只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离开了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对它的想象性投射和认同,它便不复存在。反过来,处在具体历史境遇中的个体,也要借助民族国家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使自己的身份合法化,利益最大化。
上述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本书必定要超越传统的纯文学研究,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切入,借助丰富的资料,尽量还原历史语境;并通过具体而微的文本细读,析出隐含在字里行间的现代性主体身份与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紧张关系。按照作者观点,上述关系在海洋小说中体现得特别清晰。因为远洋船上的水手往往来自不同的族群、民族和社会阶层,登上甲板成为同伴后,彼此之间既有着分工协作的必要,又有着不同的利益考量和身份诉求,产生矛盾和冲突乃势所必然。考虑到近现代英美这两个国家皆是由不同民族和族群磨合成为现代国家的历史特殊性,作者特别关注海洋小说中的主角们是如何在个人、民族与国家三者间左冲右突,竭力找到平衡点和认同感的。比如,在论及苏格兰作家斯摩莱特的《蓝登传》时,作者通过对小说主角的言行分析,指出“在斯摩莱特的自我想像之中,兼具正确信仰与忠实品行的苏格兰人不必因为贫穷与落后而在英格兰人面前自惭形秽,海外贸易与殖民拓展为他们创造了获得财富与尊严的机会,不列颠是苏格兰人的帝国,他们与英格兰人一样,同样是不列颠真正的主人”(张陟 387)。
而在论及非洲人埃奎亚诺的《生平自述》时,作者则进一步注意到自我建构和历史书写之间的关系,仔细分析了这位黑人奴隶/水手是如何对书充满好奇,希望与书交谈而得知万物起源的急切愿望,以及如何走出无法写作的困境,最终学会书写,并以之为手段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了英国社会变革的全过程。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展开文本细读时,不仅关注作家及其笔下人物的言行举止等显性的叙事话语层面,还能深入到更细微的、容易被人忽略的修辞学层面。作者通过对埃奎亚诺在其《生平自述》中运用的人称代词的变化,解读出他对自我身份的新的想像。刚上奴隶船时,他以“ 我” 称呼自己,因为当时的他只是一个被从非洲贩卖到美洲的无数贡品的一个,但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英国水兵中的一员时,他对自己的称呼从“ 我” 渐渐变成了“ 我们”,换言之,借助战争提供的机遇,他为自我打造了一种与帝国海员与士兵相应的新身份,成了为英帝国的尊严和荣誉奋力搏杀的“ 我们” 中的一员。本人认为,像这样的文本细读,才真正抓住了语文学的精髓,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学术符号游戏。
综观全书,作者运用历史语境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大写的、单一的“ 大历史” 的重重遮蔽之下,试图通过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和事件,返回历史现场,在众多社会现象与力量交锋的场域内重建复数的、差异的“ 小历史”。此外,本书还根据具体论及的文本特点,恰当运用了其他理论和方法。比如,在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时, 作者独具慧眼,将鲁滨孙与《奥德赛》中的忒勒马科斯展开比较,并引入人类学过渡仪式理论,借助两位主人公在海上追寻和冒险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来想象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解读不但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在古典与近代之间接续上了联系, 既凸现了荷马史诗作为西方海洋小说的文化渊源,又显示了《鲁滨孙漂流记》作为现代海洋小说直接起源的叙事功能。书中诸如此类的解读方法和出新观点随处可见,显示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他在海洋小说领域多年潜心深耕的实绩。
当然,作为一部新锐之作,本书也存在着尚可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比如,作者主要聚焦于18-19 世纪的十余部英美海洋小说作为解析的案例,但为什么是这些作家作品而不是另一些,其選择标准是什么?书中应有简要的、富于学理性的说明。又比如, 作者将英美这两个国家的海洋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历史渊源当然不言而明,是宗主国与前殖民地的关系,但对于两者之间具有的文学传统和渊源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从全书结构来说,作者在展开文本解析时,直接从第四章埃奎亚诺的《生平自述》接到第五章库帕的《领航人》,从非洲- 英国人的自我表征跳到美洲- 合众国国民的共和焦虑,无论是叙述和主题都显得有点突兀,中间应有适当的过渡文字加以说明。再比如,作者认为,《奥德赛》是英美海洋文化的文化渊源,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标志着现代海洋小说的诞生,是英美海洋小说的直接来源,但通观全书,作者对于这两者在后代作品中产生的具体影响语焉不详,若能在后文论及的作品中作适当照应和回溯,当使本书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论证更加充分。
写书和出书本来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难免有挂一漏万、顾此失彼的地方,对于一部在鲜少有人涉足的领域中展开研究的新锐之作,类似缺憾更是难以避免。总的说来, 这是一部质量高、创新性强、叙述话语通畅的学术专著,既值得本领域中的同行借鉴参考,也值得海洋文学的爱好者捧读和欣赏。作者在结论部分坦陈,目前的书稿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期待他在新的论著中就此论题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学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张陟:《大海如镜—— 英美海洋小说研究》。北京:中国海洋出版社,2022。
[Zhang, Zhi. The Mirror of the Sea: A Stud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Sea Novels.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2022.]
责任编辑:张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