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探究
2023-11-15陈小清
陈小清
摘 要:高效课堂追求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大化学习效果。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不断促进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同步发展。文章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整合传统文化元素的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如通过讲解传统文化背景、分析文章的文学特色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更好地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高效课堂;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7-0027-03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散文、曲艺等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完成语言知识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鉴于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整合传统文化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大化学习效果的课堂。高效课堂强调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学习和思考,避免时间的浪费和冗余。同时,高效课堂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目标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高效课堂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讲解、演示、练习、探究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1]。总之,高效课堂是教学效率更高的课堂,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价值
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审美情趣,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融入语文课堂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构建高校课堂,正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的一种有效方式。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学生要想有文化自信,首先需要对本土文化有认同感。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来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如在语文课堂上讲授本土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体验本土文化艺术,让学生对本土文化产生认同感。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化自信心的认知。学生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才能真正增强文化自信心。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可以向学生传授本土文化知识,如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程和写作课程,向学生普及本土文化知识,让学生逐渐了解和认知本土文化[2]。
最后,在初中語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性。文化的多样性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学生学会理解和包容其他文化,才能够真正增强文化自信心。由此可见,在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理解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语文是一门具有文化魅力的学科,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利于创设趣味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愉悦和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接受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时,可以通过布置优美的教室环境、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等方式,创设趣味化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3]。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和情感,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内容,降低文言文、古诗词的学习难度,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往往充满趣味和创造力,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写作、阅读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三)有利于拓宽语文视野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涵盖很多领域的知识和智慧。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增加语文课程的知识量。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如通过拓展阅读材料、增加语文知识点的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掌握更多语文知识。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扩大语文学科内容的涵盖范围。语文学科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的学习,还包括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4]。教师可以通过在语文课程中引入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最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利于引入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入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从而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
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是语文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写作文学评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效率。
三、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教师融入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的高效课堂,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体而言,在积极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传统文化元素,与课程教学活动结合。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为学生营造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语言知识学习中,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分析教学文本的特点,挖掘并整合传统文化元素
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传统文化内容、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引入传统文化名人的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效率。因此,要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首先要深入分析教学文本的特点,从教学内容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并将这些素材加以整合,提炼教育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达到高效教学的
目标。
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整合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开展。第一步,引入传统文化背景。《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以回忆和叙述为主的文章,涉及许多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传统文化,如家庭伦理、传统节日、儒家思想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第二步,分析文章的文学特色。《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文学作品,其语言有很强的文学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文学特色,如叙事技巧、语言表达、形象描写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第三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以回忆和叙述为主的文章,学生可以通过仿写、续写、改写等方式进行文学创作。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写作的主题和思路,同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设计互动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如设置小组讨论、课堂演讲、写作、朗读等,让学生围绕传统文化的主题或以传统文化为材料开展讨论交流,在积极参与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三峡》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借助传统文化设计互动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第一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讨论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教学《三峡》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方法,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古代文人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第二步,开展文学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推荐类似描写景物的文言文,通过阅读类似主题和情感的文学作品,深入体验文章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第三步,开展其他创意表达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具有中国绘画特点的插图,如采用工笔画、水墨画、泼墨画、白描画等。学生通过这个过程,能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抓住景物的显著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提高艺术创造能力。
(三)创新课程教学的方法,增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
高效的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文化的融入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PBL(问题驱动学习)、多媒体教学、探究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和成就,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背影》教学中,教师便可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提高课程教学成效。首先,设计PBL(问题驱动学习)教学活动。问题驱动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跨学科为特点的学习方法。“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提出一个与文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文章的情节和情感,也可以呈现与“孝道”
相关的其他诗词、文言文或书画作品等,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结束语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能够为语文课程教学带来新思路、新内容和新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立足语文教学的要求,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更生动、更实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以更自信、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总之,语文课堂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培养出一批具有文化素质、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马丹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2):113-114.
刘洋.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J].语文教育,2019(3):98-99.
王雨婷.创新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20(4):61-62.
周亚林.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探究[J].教师天地,2021(5):52-54.
作者簡介:陈小清(1972.9-),男,福建福州人,
任教于福建省长乐第七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