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外刊阅读教学实施路径探究
2023-11-15王彩萍
王彩萍,女,1975年9月出生,山西霍州人,任教于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曾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名师、首届全国中学教师(高中)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十佳教师、太原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还应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英语外刊阅读作为学生信息获取的媒介、信息处理的载体、信息输出的前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合理设置阅读课程来专门开展外刊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实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目标。本文以笔者过去三年的英语外刊阅读教学为基础,分析了英语外刊阅读教学的必要性,探究了2023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外刊化”趋势,最后总结了过去三年英语外刊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英语外刊的特点
在本文中,“外刊”是指“英美国家报刊网站或其他阅读网站的各类原版阅读材料”,可以分为新闻类、时事类、商业类、科技类、娱乐类等。此类阅读材料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地道的语言。外刊文本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包含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语法结构,能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环境。第二,多样的主题。外刊文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内容,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第三,实时性和更新性。外刊文本通常是新闻报道或时事评论,能够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国际信息。第四,跨文化视角。外刊文本来自不同国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语外刊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新教材及新高考的“外刊化”趋势导向下,越来越多的高中英语教师意识到外刊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为探究外刊阅读教学模式,不断丰富英语阅读教学内容与方法,许多专家学者在高中英语外刊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及阅读技巧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外刊阅读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外刊阅读教学的影响、外刊阅读教学成果的有效性及评估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仍有所欠缺。
三、英语外刊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作出明确规定:在必修课程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1500词,总计不少于4.5万词;在选择性必修课程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2500词,总计不少于10万词。但由于高中阶段学业压力较大,学生没有充足的课外时间进行阅读,课外阅读效果并不理想。为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充足且有意义的课外阅读,将外刊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十分必要。
当前,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首先,部分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忽视对语言功能的解析。其次,形式单一的阅读活动,造成了学生读与听、说、看、写等语言技能的割裂。再次,传统的高中英语教材和阅读材料往往无法持续提供多样的话题。最后,在日常的阅读实践中,学生接触到的文本有限,这限制了他们对不同语篇类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命制高考英语试题时,阅读部分通过精选具有时代意义的语篇,不断改进和优化设问方式,强化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阅读部分要求考生读懂选自英语原版书籍、报纸和杂志(含网络版)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通过研究202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的试题来源(见表1)可见,来自外刊、外网等的真实语言材料已经成为其主要题源。
四、英语外刊阅读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精选外刊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高考英语真题选材的主要源于以下几类:45%来自严肃媒体;16%来自专业刊物;26%来自生活类信息;13%来自都市小报的国外主流期刊网站等。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除了The New York Times、The Wall Street Journal、The Economics等严肃媒体及专业刊物,也可以将更多生活类阅读材料列入备选范围。
笔者则选取某教育软件的《每日外刊精读》栏目推送作为主要的外刊材料来源。但受制于篇幅长度、材料难度、课时限制等客观因素,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笔者首先在不改变篇章句型、词汇、语序的前提下,对文本进行删减,尽量保留语言材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二)挖掘标题内涵,创造阅读期待
新闻标题以高度浓缩的语言提示文章最主要或最值得注意的内容,为时间繁忙、匆匆浏览报刊的读者起“向导”作用。因此,在开展外刊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篇章标题作为导入。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中的篇章To Be Young and Pessimistic in America一文为例,“to be”说明文章着眼于现在或将来的某种现象,“young”与“in America”说明文章陈述主体为美国的青年一代,至于具体是何种现象,“pessimistic”就是答案。在开始阅读之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标题含义,一方面降低了后续阅读难度,形成了阅读期待;另一方面通过与文章内涵、与作者意图的互动,提升了阅读参与感。
(三)兼顾形式意义,巧用阅读策略
学生在开展外刊阅读时,词汇是基础,也是主要障碍。外刊中的词汇可以分为泛读词汇和精读词汇。对于泛读词汇,学生仅需要理解大意,教师可以在提供阅读材料前预先标注并附上其中文释义,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大致理解句子意义的基础上推测词义。对于精读词汇,学生需要借助专业词典进行探究学习。与直接提供释义相比,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各种资源理解语篇中关键词的词义和功能以及所传递的意图和态度等,并且在语境中理解具体词语的功能、词义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使用者的意圖和态度等,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对于阅读难度较大的外刊,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例如:
关键词提取,“Generation Z”“pessimistic generation”
“income inequality”等关键词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主旨;利用关键词猜测态度,“a shift in parenting from encouragement to fear”表示说话人认为育儿方式从鼓励式转变为如今的焦虑式,隐晦传达出说话人对现在教育方式的质疑。
(四)开展综合活动,全面提升能力
在外刊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语言问题后,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阐述、评估、批判及创造观点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发展语言技能,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在学生“读”完后,笔者通常将未经删减的外刊文本和朗读音频同步呈现,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检验学习成果。此外,通过细节的补充,学生也能获得更多想法,为提升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奠定基础。
输入完成后,一定形式的输出与表达对语言能力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为此开展了半控制性的口语活动,要求学生用文中“More likely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 to do sth., Generation Z ...”句式,表达自己认为Z世代与前几代人在态度上的区别,并提供相应的论据。通过这一口语活动,学生一来回顾了学习内容,二来参照文本观点,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思考,提高了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英语外刊阅读的重要性,努力探究外刊阅读教学模式,不断丰富英语外刊阅读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开展外刊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真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 作者/王彩萍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