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导师,开启育人方式变革新赛道
2023-11-15策划朱怡颖
策划|朱怡颖
日前,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要求将中小学全体教师按照一定机制与每一名学生匹配,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指导、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努力构建“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育人新样态。“全员导师制”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学校职能,转变教师职业角色,健全家校协同机制,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小学导师制已由点向面扩展,其内容和形式也愈加丰富,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那么,制约导师制顺利开展的症结何在?如何充分发挥“全员导师”的作用,真正实现育人目标?围绕相关问题,本刊邀请专家进行了讨论。
刘朋,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督导事务部常务副主任
《教育家》:当前,部分地区和中小学校已开启了对导师制的探索和实践。那么,导师制开展现状如何?制约导师制发挥效用的原因是什么?
刘朋:以上海浦东为例,浦东新区的中小学导师制起步较早,在试点的基础上已全面推行。自2020年12月下旬至2021年6月上旬,25所试点学校有950个班级、34611名学生和2605名导师,导师与学生之比为1∶13。试点学校教师、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悄然发生着变化——师生关系更显亲和、亲子关系更显亲密、家校关系更显亲近。在遇到困难时,95.11%的学生会向导师求助并得到一定的帮助,导师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021年9月,浦东新区教育局印发了《浦东新区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以“群育计划”“玩伴计划”和“谈心计划”为核心,全学段、全过程、全方位落实中小学导师制。“群育计划”以“亲师”为突破口,着力在师生之间建立正向情感连接;“玩伴计划”以“亲生”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生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谈心计划”以“亲子”为突破口,着力在亲子之间建立平等共学的情感交流。
区内各学校结合办学实际和已有工作基础,形成了《全员导师制工作学校实施方案》,明确本校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目标、组织结构、匹配机制、职责任务、工作要求、研训制度和激励保障等,涌现了很多典型经验与做法,如东昌中学的“网上填报”平台、复旦附中分校的“一人一课表”、进才中学北校的“谈心天地”“悄悄话”专栏、周浦实验学校的“社团有情”、东昌中学南校的“四步一议一点法”、南汇区第一中学的“学历案”、进才实验小学的“小飞鹰成长俱乐部”、南码头小学的“人生导师”征询单等。
从实施情况来看,制约导师制发挥效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是学校统整力度不够。多数学校导师制的开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二是导师匹配力度不够。由于导师资源配备的结构性失衡、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的权利难以保障、导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存在差异、导师工作的持续开展受限等,学生对导师的认同度有待加强。三是家长参与力度不够。受制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亲子之间缺乏“走心”的沟通,导师开展家访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四是评价激励力度不够。如何量化和评价导师的付出,相关的激励机制还存在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教育家》:在您看来,全员导师制的意义何在?
杨清溪:全员导师制对于强化学校育人职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全员导师制可以强化学校育人职能,推动全员育人。以往的教育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职责分工比较明确——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班主任被定位为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而其他任课教师更多地只需要负责课程教学工作即可。但在中小学阶段,引领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督促学生习惯养成等非课程教学任务所占比重很大,这些工作都压在了班主任身上,导致班主任负担重、压力大。全员导师制实施之后,除了班主任之外,每位教师都要承担导师工作,这就能从三个方面强化学校的育人职能。首先是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其他导师的加入将会分担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减轻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引领、行为管理,包括家校沟通等方面的工作负担,让班主任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思考本职工作。其次是强化学生指导的针对性和细致性。导师的专属性和长期性特征能让导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对学生开展更多、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是强化学校育人工作的整体力量。导师的加入改变了过去仅靠班主任单打独斗推动育人工作的局面,形成“班主任+导师”的团队育人新局面。同时,全员导师制的实行有利于调动任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醒他们在完成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承担起育人的责任,从而真正推动全员育人。
全员导师制是彰显中国基础教育特色、提供中国方案的重要尝试。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受到西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一度形成“农村学校看县城、县城学校看城市、城市学校看国外”的发展思路。比我们好的怎么做,我们也就怎么做,而不去深入思索为什么那么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要求我们审视自身情况,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发展是好的发展”,摒弃一味的模仿和借鉴,找到符合中国教育实际的解决方案,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之路。中小学全员导师制正是从我国基础教育的自身问题出发,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解决方案。在班主任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全员导师制,是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教育指导的特色做法的强化和升级,有利于构建“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育人新样态。
杨清溪,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刘朋:首先,全员导师制可以让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导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个性差异,落实育人责任,努力将做“经师”和做“人师”相统一。同时,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与导师协同合作的“导师团”,可以充分发挥团队的积极作用,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导师工作的集体研究讨论和对处境困难学生的针对性联合指导,充分体现教育性、人文性和发展性。
其次,全员导师制能够让学校、家庭、社会回归协同育人生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是全员导师制的三个核心要素。其中,在师生关系方面,导师能够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每位学生提供陪伴式的关怀与指导;在家校关系方面,导师能够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形成家校相互配合、支持的双向沟通模式;在亲子关系方面,导师可以指导家长与孩子建立朋友式的亲子关系,引导家长制定与孩子的“谈心”计划,重视对孩子的心灵养育。因此,导师可以作为中间人,通过与学生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实现校内校外互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真正落地。
《教育家》:如何加强全员导师制的建设与完善,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杨清溪:全员导师制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完善制度设计。之前很多地方也提出过全员导师制,有的为此取消了班主任制度,还有的出现了导师数量不足、分配不均衡的情况,比如学生和家长都想选班主任和主科教师做导师,不愿意选音体美等副科教师做导师,等等。针对上述问题,还需要通过更加完善的制度设计来避免和缓解。
首先,明确班主任和导师的责任分工。第一,班主任还负责原来的事务,仅增加与班内学生导师开展学生情况的定期交流工作;导师则要承担学生情况调查汇报、档案整理、学习和发展规划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任务。第二,明确规定班主任不担任学生导师,避免增加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同时也避免家长和学生倾向选班主任做导师的情况发生。第三,明确导师的工作量标准,按照工作量给予导师一定的补贴。第四,建立由学校、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模式,对导师的指导工作开展评价和监督,形成优秀导师表彰和问题导师退出机制。
其次,做好导师的培训工作。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资格和能力成为学生导师,要明确导师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等素养标准,对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考核,认证合格的才能上岗担任导师。
最后,设计科学合理的导师配备和确认流程。学校要统筹安排导师和学生,建立双向选择的导师配备流程,确保导师选择过程公正合理,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探索跨校配备导师。
刘朋:一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生涯指导”的总体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人本关爱,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科学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在师生关系重构、导师与学生团队建设、导师与家长沟通、特殊学生帮扶等方面加强指导,推动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助力家长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陪伴者,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健全师生双向成长机制。学校在全员育人方面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原则上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每位教师都要担任学生导师。学校在为学生配备导师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党员教师等德育骨干教师应优先承担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的指导工作。
三是优化“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在教育目标上保持一致,在时空上密切衔接、优势互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格局,使全员导师制的理念、政策、成效深入人心,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天真的童心、烂漫的童趣、快乐的童年,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四是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导师绩效考核机制,将导师的工作经历及成效作为职称晋升、创优评优的重要参考,强化导师工作的激励保障。教育督导部门应将全员导师制的实施情况纳入学校的督导评价体系,确保学校全体教师参与导师工作,全员导师制有机融入学校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