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放弃对读书的信仰
2023-11-14李政涛
今天,让我们谈谈读书吧。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我不打算抽象地讲一些“读书意义”之类的大道理,它早被古往今来的读书人讲“滥”了。
我准备回到课堂,回到始终在课堂里的“我”,和你分享读书的体验。
和大多数教师一样,在我的课堂生涯里,遭遇过很多非议和批评。我最在乎的批评,也是竭尽所能去避免的批评,是怕被说成三种人:不会教书的人、不爱读书的人、不会读书的人。这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不爱读书,就不爱教书;不会读书,就不会教书。
如果说,课堂是教师的脸面,那么,读书则是课堂的脸面。你读过多少书,读过哪些书,心中有多少书打底,自然会勾勒出你课堂的样子,展现出由读书而来的课堂格局与课堂气度。这就是读书的价值:读书,通过为心灵“美容”,进而为课堂“美容”。无论上过多少堂课,听过多少堂课,都替代不了课外的读书。课堂之美,美在读书。
教师最大的“丢脸”,首先是不爱读书,也不会读书。教师最大的“耻辱”,是读书太少,甚至不如学生……
一边教导学生要读书、会读书,一边自己不爱读书,也不会读书,这是教师最普遍的人格分裂。
我已无需再谈读书之于课堂的价值了,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读书?
首先,不要把“读教材、教参和杂志”当成“读书”。
我见过的不少教师,倘若要读书,就只读教材、教参和本学科的期刊杂志,那里有他苦苦追索的各种“教法”。长年下来,我发现,他们普遍长着一幅教材的面孔和一张教参的面容,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干瘪和干涩。这种读书方式,是教师的精神生活陷入枯竭、枯干的主要根源。
其次,不要用“看微信”替代“读书”。
我不知道“电子书”是否可以以及何时可以完全替代“纸质书”,但我可以肯定,碎片化的“微信阅读”永远无法替代“整书阅读”。微信在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潮水般信息的同时,也肢解了人的思维和心态,破坏了只有读书才可能带给人的纯粹整全的安宁与思考,使人成为“碎片人”。虽然,读书而来的古典之美正在快速流逝,但我坚持对这种美的追寻和呵护,理所当然,它也应该成为教师的课堂责任的一部分。
再次,不要用“忙碌”和“劳累”作为不读书的借口。
忙碌总是成为掩饰自己缺失读书兴趣和习惯的盾牌,“劳累”时常成为自我懈怠、自我沉沦的挡箭牌,它们其实都是一种“皇帝的新装”。是否热爱读书,具有读书的习惯,能否把读书当成自己的信仰,这才是关键。尝试一下吧,努力试着把读书变成自己的信仰,再让信仰变成习惯。就像穆斯林每天例行的五次祷告,基督徒每周末的教堂礼拜,他们用“雷打不动”诠释了“信仰”和“习惯”的真谛。
第四,不要匆忙“跳读”,要耐心“专读”。
跟着时尚选书,跟着流行读书,是不少人的习惯。如此变脸式的读书,如同沙漏,难把有价值的东西留存于身、扎根于心。所以,我一直倡导“专人读书法”,选定一位名师或一位学者、作家,如选定“苏霍姆林斯基”,然后用几年功夫,专心、耐心地读完他的全部作品。从此,他不仅是精神的根基,也是课堂的地基了。采用这种读书方式,需要的依然是“忍耐”,说到底,还是要耐得住寂寞。读书,从来都是一件寂寞的事情,需要广大的内心的寂寞。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其实质是走向内心的寂寞,居于寂寞,好好地忍耐,等待着收获之日一步一步地向自己的课堂走来……
第五,不要离书本太近离自己太远。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联结,在阅读中,我们得以连接他人和自己,连接熟地与异域,连接空间与时间……最有效的阅读,是连接最密切的阅读,因此,它必将经历两个阶段:进入书本,回到自我。多数情况下,阅读在作者那里流连忘返,在书本那里止步不前,同时却关闭了通往自我的大门。普鲁斯特曾言:“每位读者读书时,都是在读自我。作者的作品只不过是一件光学工具,目的是让读者看清某些东西,如果没有这本书,有些东西他自己可能根本领会不了。读者在书中得到的对自我的认识即是这个论断的证据。”这就是读书的自我价值:把读别人变成读自我,进而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如此,读书的第一要务,是建立书本和自我的连接,找到回归自我世界的通道。说到底,读书,就要和自我产生关联。远离自我的读书,书本最终也将远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