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IS-TLIF 手术联合针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2023-11-14李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变性腰椎针刺

李军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 南阳 473000)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指腰椎及椎间盘退变因素所致椎间孔、腰椎管狭窄,可对神经根、马尾神经造成压迫,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腰背部疼痛、坐骨神经疼痛、间歇性跛行等,部分患者伴有足背及小腿区域皮肤组织麻木、下肢肌肉萎缩等症状。手术为临床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常规方案,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MIS-TLIF)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轻微等优势[1~2]。部分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病情复杂,单纯采取手术治疗无法获得满意疗效,因此需联合其他治疗方案。针刺为中医特色外治技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改善气血运行、舒筋通络,有助于改善腰椎功能[3~4]。本研究选择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MIS-TLIF 手术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2022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收治的58 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依据病历号单双数分为研究组(n=29)、对照组(n=29)。研究组男17 例,女12 例;年龄48~67 岁,平均年龄(57.44±6.29)岁;病变节段:L3~L48 例,L4~L512 例,L5~S19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3 例;年龄45~69 岁,平均年龄(57.53±6.32)岁;病变节段:L3~L49 例,L4~L513 例,L5~S1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已获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字202221 号)。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符合《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14 年)》[5]中相关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中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型。入组前未接受治疗,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先天性或医源性因素所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其他腰椎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或针刺治疗。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MIS-TLIF 手术治疗。医师行全身麻醉,待麻醉药物发挥药效后,将患者调整为俯卧体位,腹部悬空状态,于病变椎间隙区域作长度约为3 cm 的手术切口。选择多裂肌、最长肌间隙区域内钝性分离至关节突,C 臂机辅助下置入定位导针,确认导针符合要求后取逐级扩张套管并妥善置入,操作后将Quadrant 通道系统准确置入,依据患者腰椎病变情况适当撑开,妥善连接冷光源,观察确认多裂肌位置并朝向内侧牵拉,充分暴露上位椎板、上下椎弓根进钉点,将部分上位椎板、同侧小关节及黄韧带切除,使手术侧神经根、硬膜组织暴露。完成上述操作后,医师妥善切除纤维环,并妥善处理椎间隙,避免损伤神经根。行减压操作期间修剪取下的关节突骨粒、椎板,使其大小与米粒接近,妥善完成椎间植骨,C 臂机透视下置入椎间融合器,确认位置符合要求后置入连接棒并锁紧,常规留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研究组采用MIS-TLIF 手术联合针刺治疗。MIS-TLIF 手术治疗方案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术后拆线后行针刺治疗,选穴包括秩边穴、阿是穴、腰夹脊穴、环跳穴、委中穴、昆仑穴、承山穴、膈俞穴、血海穴。妥善消毒穴位周边皮肤组织,采用毫针(0.35 mm×55 mm)直刺上述穴位,行针手法为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针刺5 次,共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标准 (1)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标准为《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7],评分项目包括腰痛无法久坐、下肢麻木、疼痛缠绵、神疲乏力,各项满分为3 分,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功能评分(JOA),VAS 评分分值为0~10 分,得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ODI 评分分值为0~100 分,得分越高则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JOA 评分分值为0~29 分,得分越高则腰椎功能越好[8]。(3)治疗3 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如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腰椎功能基本正常则为痊愈;如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腰椎功能好转则为有效;不符合痊愈、有效标准为无效[9]。总有效为痊愈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ODI 评分、JOA 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VAS 评分、ODI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ODI 评分、JOA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ODI 评分、JOA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致病原因复杂,患者主要病理特征为椎间盘及腰椎组织退变,导致椎间孔、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组织,使患者产生坐骨神经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部分重症患者无法正常行走。临床研究表明,腰椎管狭窄可导致大小便障碍、下肢肌肉萎缩等病变,因此需及早治疗[10~12]。

临床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常规方案为MIS-TLIF 手术,术中医师于患者椎旁间隙区域建立工作通道,精准完成手术相关操作,可显著减轻手术创伤,在保证手术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减轻手术创伤。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多为高龄人群,手术创伤可对其生理机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时间较长,并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为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效果,缓解疼痛等症状,需在术后联合应用其他治疗干预措施。针刺属于特色中医外治技术方案,其主要特点为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患者机体耐受度较高,适用人群相对广泛。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临床价值突出,其主要原因是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经络、肌肉筋脉失养,不通则痛进而诱发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通过对气血的调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腰椎生理功能的恢复效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有助于缓解多种不适症状。针刺治疗过程中,选择秩边、阿是、腰夹脊、环跳、委中、昆仑、承山、膈俞、血海等穴位,针刺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可强化经络的刺激,带动气血运行,进而改善腰椎区域的血液循环,松紧粘连,改善肌肉痉挛状态,减轻腰椎疼痛等症状,可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显著改善疾病治疗干预的总体效果[13]。与单一手术治疗相比,MIS-TLIF手术联合针刺治疗能够实现两种治疗干预方案间的协同作用,可解除狭窄的解剖结构,并可改善腰椎的气血运行状况,通则不痛,利于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且针刺治疗费用低廉,患者耐受度良好,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MIS-TLIF 手术联合针刺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效果,这与王吉庆等[14]研究结果一致。分析相关原因为,MIS-TLIF 手术具有微创的特点,通过手术操作可达到减压、固定、融合的临床效果,恢复狭窄区域正常解剖结构,且术中采用钉棒系统辅助完成操作,对血管及神经组织损伤轻微,可减少手术所致出血量,提升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度。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术后腰椎功能恢复周期较长,单纯行手术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15]。中医学认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为腰腿痛、痹症,病机与劳损、外伤、环境、体质衰弱相关,发病之本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加之外邪侵入可导致邪阻经络、营卫不和,进一步加重气血运行受阻情况,治疗应以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调理气血为主要原则。针刺为特色中医治疗方案,具有操作简单及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针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过程中,医师依据中医经络理论,结合患者病变特点选穴,通过对多个穴位的针刺可强化局部刺激,疏通瘀滞的经络,改善气血运行,并具有抗炎、消肿、止痛等作用,可有效缓解多种症状[16]。MIS-TLIF 手术联合针刺治疗能够实现中西医的协同疗效,可恢复腰椎管正常解剖结构,并可调理气血、舒筋通络,可改善疼痛及麻木等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罗容等[17]研究表明,MIS-TLIF 手术联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腰椎管狭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VAS 评分、ODI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具体原因为,MIS-TLIF 手术可恢复狭窄腰椎管的解剖结构,达到减压、融合的效果,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存在疼痛、麻木等症状,腰椎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不佳。MIS-TLIF手术联合针刺治疗,医师合理选穴,通过对阿是穴、腰夹脊穴的针刺可舒筋通络、调理督脉,恢复气血运行,使筋脉得到濡养,进而减轻疼痛、麻木等症状。通过对委中、承山、秩边、环跳等穴位的针刺能够有效激发足少阳、太阳经气,疏通少阳、太阳经脉,并可使针感传输至下肢,有效疏通下肢瘀滞的经络,进而达到活血止痛的作用,并可缓解肌肉组织痉挛,刺激运动时间,进而改善腰椎功能恢复效果[18]。

本研究结果显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MIS-TLIF 手术联合针刺治疗可获得相对满意的疗效,患者经治疗干预后腰椎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因此该方案具有推广价值。在此类方案治疗干预的基础上,医师需依据患者腰椎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协助患者活动腰椎及肌肉组织,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小腰椎活动的幅度,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负重运动,并自我监测腰椎恢复情况,如发现腰椎功能异常或产生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早就诊接受系统性治疗干预。同时,本研究选择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数量偏少,未进行多个中心横向研究对比分析,MIS-TLIF 手术联合针刺治疗的机制仍需要深入研究分析。

综上分析,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MIS-TLIF 手术联合针刺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变性腰椎针刺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征兵“惊艳”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