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士对卒中后抑郁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2023-11-14苗亚杰尹志科邓永梅
苗亚杰,尹志科,邓永梅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士对卒中后抑郁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卒中后抑郁培训及改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7个地域神经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卒中后抑郁认知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护士对卒中后抑郁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600名研究对象,不同性别、卒中护理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婚姻状况护士卒中后抑郁认知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有25%的研究对象接受过卒中后抑郁相关培训,且接受过培训的护士认知程度远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护士(P<0.001)。护士对卒中后抑郁诊断认知水平最低,对卒中后抑郁药物治疗认知不足(50.33%),对健康教育(90.33%)和心理干预(88%)两种护理干预策略认知度相对较高。
结论 神经内科护士对卒中后抑郁认知不足,可能与培训机会少密切相关,应提高对护士卒中后抑郁培训力度,通过推动医疗、护理、康复、中医、精神心理等多学科协作,指导护士开展临床护理实践,提高卒中护理质量。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常发生于卒中后的情感障碍综合征,以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兴趣缺失及睡眠障碍等为主要特征。PSD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加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增加卒中再入院率[1],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功能[2],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甚至增加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1]。相关研究报道PSD发病率为11%~41%[4],卒中早期PSD发病率(1年内,33%)相比于中期(1~5年,25%)、晚期(5年后,23%)相对较高且危害最严重[5]。基于以上研究,医护人员需对早期PSD患者进行筛查,以便及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但临床医护人员并未给予PSD足够的重视,这可能与临床工作繁忙,医务工作者更关注疾病治疗康复而忽略患者的心理感受有关[6]。因此,本研究旨在描述卒中护士对PSD认知水平,为开展护理PSD继续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8—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7个地域神经内科护士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执业证书;②在神经内科工作时间6个月及以上;③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进修护士;②非在岗人员(病假、产假及外出学习等)。
1.2 研究工具 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临床经验,由本研究团队设计调查问卷初稿,邀请本领域5名高级职称专家评价问卷表面效度,组织3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后,形成终版问卷。本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①一般资料,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从事卒中工作年限等流行病学信息;②护士对卒中后抑郁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分为PSD概念认知、影响因素认知、临床表现及危害认知、诊断认知、治疗认知5个维度,预实验测得Cronbach’s α系数为0.926。
1.3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星设置问卷,问卷说明中描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卷题目均为必答题,有填写漏项无法提交问卷,每个IP地址仅能填写1次。研究者发布问卷,护理人员采用不记名方式在线填写,最终研究者下载原始答卷。数据导出后进行双人核对,删除有异常值的问卷。共收集问卷622份,其中有效问卷600份,回收有效率为96.4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率描述,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年龄范围为20~58岁,平均年龄为(31.42±6.73)岁,其中女性582人(97.0%),男性18名(3.0%);婚姻状况为已婚429人(71.5%),未婚159人(26.5%),离异10人(1.7%),丧偶2人(0.3%);区域分布为江苏11人(1.8%),江西30人(5.0%),黑龙江72人(12.0%),北京73人(12.2%),河北96人(16.0%),四川115人(19.2%),河南203人(33.8%),详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护士对PSD认知总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score of PSD knowledge status among nurs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2.2 神经内科护士对PSD认知得分情况 护士对PSD认知问卷总分平均分为(37.84±10.96)分,概念维度平均分为(1.55±1.01)分,危险因素维度平均分为(13.09±3.36)分,临床表现及危害维度平均分为(15.22±5.05)分,诊断维度平均分为(4.54±3.21)分,治疗维度平均分为(3.44±1.38)分。不同性别、卒中护理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婚姻状况等的护士PSD认知总分比较详见表1。
护士对PSD认知得分最低的项目均属于诊断认知维度(表2),本研究调查问卷共纳入8种常见PSD筛查诊断方法,神经内科护士对HAMD认知度最高,对流行病学中心研究抑郁量表认知度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3。
表2 神经内科护士对PSD认知得分最低的5个条目Table 2 The 5 items with the lowest PSD knowledge score among neurology nurses
表3 神经内科护士对PSD筛查诊断的认知现状Table 3 Congnition status of neurology nurses to PSD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本研究调查问卷共纳入3种常见PSD治疗方法。神经内科护士对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治疗方案认知度较高,对PSD药物治疗认知度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4。
表4 神经内科护士对PSD治疗的认知现状Table 4 Congnition status of neurology nurses to PSD treatment
3 讨论
本研究选取我国7地域神经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1.42±6.73)岁,初级职称占72%,研究对象特征与蔡卫新等[7]对我国20余省市卒中领域护士的调查研究相一致,可见我国卒中护理人员整体偏年轻化。75.5%的研究对象认为PSD与临床护理工作息息相关,但仅有24.5%的研究对象认为掌握的PSD相关知识能够满足临床需要;有90.66%研究对象认为有必要学习PSD相关知识,但仅有25%的研究对象接受过PSD相关培训,且接受过PSD培训的护士对PSD认知程度远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护士(P<0.001)。由此可见,虽然PSD是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但临床护士接受PSD相关知识培训机会少,且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有待提高。郝雅丽等[8]对我国PSD护理研究现状分析指出护士对PSD的护理干预方法总体上认识不够深入,这与护士对PSD缺乏深度思考、透彻理解密切相关。因此,急需将PSD相关知识培训纳入神经内科护士继续教育项目中,提高护士的培训力度,指导护士开展临床护理实践,从而改善卒中护理质量。
目前,临床诊断PSD的方法主要是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特异性量表[9],HAMD在PSD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急性卒中患者中具有极高的筛查效能。在本研究中,神经内科护士对HAMD的认知水平最高,可见该量表更多应用于临床PSD筛查诊断,这与国内的PSD研究相关文献一致[10]。但护士对HAMD认知率不足50%,且研究对象对证据推荐级别较高的流行病学中心研究抑郁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9项量表等PSD筛查工具认知不足。PSD的发生可能有延迟性[11],应对卒中患者进行反复筛查,对卒中护理人员加强PSD筛查、诊断的护理教育,只有让护士掌握PSD筛查诊断知识,才能建立评估PSD的意识,对PSD患者早期识别,及早开展医疗护理干预,提高卒中护理质量。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胺类递质失衡、谷氨酸兴奋毒性、脑肠轴、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关,抗抑郁药物可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达到控制抑郁症状的效果,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PSD治疗手段[12]。诊断为PSD的患者应在无禁忌证情况下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护士需观察评估PSD患者抑郁程度的变化,并观察用药效果[9]。本研究中,仅有50.33%的研究对象自评了解PSD药物治疗,这可能与临床护士对PSD关注度不够,更关注与卒中疾病治疗相关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的作用机理与用药后护理观察要点有关;也可能与目前神经内科医师对PSD治疗意识不强,精神心理医师不足,临床实践中较少使用抗抑郁药有关[13]。
PSD非药物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运动干预、心理干预、物理干预和中医技术等方面[14]。积极的信息支持有利于降低PSD严重程度,健康教育可被视为PSD治疗的组成部分[9]。本研究中,90.33%的护士认知到对PSD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士的工作内容之一,对患者的健康起到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对卒中患者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PSD的诊出率、患者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依从性[15]。PSD患者的健康教育应包括卒中相关疾病知识、护理内容以及应对策略等,根据卒中患者疾病阶段、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以确保患者及家属正确理解教育内容。PSD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皮质醇水平升高,而运动恰好能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但应考虑患者的运动耐受程度,开展个性化康复锻炼计划,推荐PSD患者进行2~3次/周、持续4周以上的体育锻炼[14]。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作为心理干预的主要手段是PSD症状管理的一线治疗之一[16-17],其原因可能是CBT的应用指导、示范及纠正等技术能够协助患者认识自身的不合理认知行为,促进患者认知结构重建,进而缓解其心理问题。此外,CBT结合常规护理和治疗更有利于PSD症状的缓解[18]。本研究中,88%的护士支持心理干预对PSD治疗有效果,认知干预是护士最为关注也最为了解的护理干预方法之一[8]。PSD的物理治疗大多受到仪器设备限制且治疗费用高昂,治疗时需考虑患者疾病情况和经济能力;针灸一定程度可以改善PSD症状[19-20],但需要考虑患者对中医治疗的接受度和意愿。由此可见,可以加强神经内科、康复科、心理精神科、中医科的多学科合作,推动临床对PSD治疗方案的优化,对卒中护理人员加强PSD治疗相关知识的教育,使PSD患者得到早期、科学的诊疗,从而提高卒中诊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仅对7地域神经内科护士进行PSD认知相关的横断面调查,未来仍需大样本调查进一步分析神经内科护士PSD态度维度和行为维度水平。本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神经内科护士对PSD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未来可以对神经内科护士开展相关培训,并评价培训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