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挺方联合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后子宫脱垂临床研究
2023-11-14陈难
陈难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女性盆底支持组织因退化、创伤等因素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而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1]。孕妇在分娩时可因胎儿、产力、产道等因素的影响而使盆底支持组织紧张力减退[2]。此外,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作,或因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久蹲久站等促使腹腔内压力增加,哺乳期妇女因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等引起雌激素下降进而导致盆底内筋膜松弛,促使盆底支持组织变得薄弱松弛,以上原因均可导致子宫脱垂[3]。子宫脱垂属中医学“阴挺”“阴脱”等范畴,主要由气虚下陷、肾虚不固致胞络受损,带脉提摄无力,致子宫脱出。气虚下陷型[4]、肾气亏虚型[5]为子宫脱垂的临床常见证型。阴挺方为笔者在补中益气汤及大补元煎合方基础上改良而成[6-8],应用于临床,可取得较好疗效。笔者采用阴挺方联合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后子宫脱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的106例脾肾两虚型产后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年龄 23~40(30.07±3.80)岁;初产29例,经产24例;产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8(23.11±2.07) kg·m-2;Ⅰ度脱垂40例,Ⅱ度脱垂13例。对照组年龄22~40(30.28±4.22)岁;初产27例,经产26例;BMI 19~29(23.58±2.13)kg·m-2;Ⅰ度脱垂43例,Ⅱ度脱垂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妇产科学》[9]中子宫脱垂的诊断标准,且为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析法[10](POP-Q分类法)的Ⅰ~Ⅱ度,即Ⅰ脱垂最远端在处女膜平面上,>1 cm;Ⅱ脱垂最远端在处女膜平面上,<1 cm,即量化指>-1 cm,但<1 cm。
1.2.2 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中医妇科学》[11]阴挺脾肾两虚证的诊断标准。主症:有物自阴道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劳则加剧,伴有小腹下坠;次症: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面色少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主症具备,次症具备2项及以上,结合舌脉症即可确诊。
1.3 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2)年龄20~40岁;(3)产后42 d入院随诊时确诊入组;⑷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病例排除标准(1)生殖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2)产后阴道持续出血、恶露未净、再次妊娠;(3)阴道及子宫颈溃疡、严重生殖系统感染、子宫颈或子宫体有恶性病变;(4)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肝功能异常、恶性肿瘤、原发或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急性传染病;(5)产妇存在精神认知障碍。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使用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法国PHENIX,型号:USB4)及多系统治疗仪(江苏福瑞科技有限公司,型号:YS-P400),电极片置于会阴部,电刺激头置入阴道内,调节脉冲宽度为 320~740 μs,频率为8~33 Hz,使盆底肌肉被动收缩,诱导盆底肌肉神经反射,每次30 min,每周3次,3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停1周,待月经干净后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5.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阴挺方治疗,具体药物组成:黄芪、党参各60 g,熟地黄、杜仲各20 g,山茱萸、白术、升麻、柴胡各15 g,当归、枸杞子各12 g,陈皮、枳实、甘草9 g。每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温服,3周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止治疗,干净后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6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制定。治愈:子宫位置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子宫位置较前向上回纳但未至正常位置,临床症状缓解;无效:子宫位置未向上回纳、临床症状未改善。
有效率=(治愈+有效)/n×100%
1.7 观察指标
1.7.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将阴挺-脾肾两虚证的各项主症及次症按照严重程度分别计0~3分,各项证候积分之和为总积分。
1.7.2 盆底肌力及盆底肌电位采用改良式牛津盆底肌力评定分级[13-14]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地功能,盆底肌力共分为6级,即从0~5级,0级是最差,5级为最好,3级及3级以上的肌力是正常的。盆底肌肌力的测定是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做凯格尔运动,根据完成的次数以及收缩的时间来分级,具体分级如下:0级未感受到任何收缩;1级感受到阴道肌肉颤动;2级感受到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2 s,重复两次;3级感受到完全收缩,持续3 s,重复3次;4级感受到完全收缩,持续4 s,重复4次;5级感受到完全收缩,持续5秒,重复5次。观察盆底肌电位变化,记录盆底肌电位最大值及平均值。
1.7.3 性功能评估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指标(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15]问卷及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rief index of sexual function for woman,BISF-W)[16]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功能情况,FSFI问卷包括性欲、性交痛、性唤起、阴道润滑度及性满意度评分;BISF-W量表包括性满意度、性疼痛与情绪、性态度、性体像评分及性高潮评分。本研究主要评测性欲望和性生活满意度量表,并记录FSFI和BISF-W量表总分,得分越高,则性功能越好。
1.7.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阴道不适感、胃肠道反应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子宫脱垂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68%(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子宫脱垂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产后子宫脱垂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子宫脱垂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两组产后子宫脱垂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及盆底肌电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盆底肌电位最大值及平均值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后子宫脱垂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及盆底肌电位比较
2.4 两组产后子宫脱垂患者治疗前后性功能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性欲望、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及性功能量表总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后子宫脱垂患者治疗前后性功能量表比较 分)
2.5 两组产后子宫脱垂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出现1例阴道不适感,2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对照组出现2例阴道不适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脱垂最早记载于《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四·阴挺出下脱候》曰:“胞络损伤,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亦有因产而用力偃气而阴下脱者。诊其少阴脉浮动,浮则为虚,动则为悸,故令脱也。”李东垣《脾胃论》中提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气虚下陷,久泻脱肛。”首创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型阴挺,现在临床也常用来治疗气虚证子宫脱垂[18]。《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提出“升补元气,固涩真阴”的治疗原则,指出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致胞络伤损,系胞无力,方用大补元煎,补肾升阳,至今临床效果显著,得到一致认可。
本病病位在胞宫,与任、督、冲、带脉及脾肾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中气下陷、肾气亏虚、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提摄无力而子宫脱出。根据子宫突出形态的而属“阴菌”“阴痔”“葫芦颓”等范畴[19],因多发生于产后[20],故又有“产肠不收”之称。自拟阴挺方为补中益气汤及大补元煎合方辨证改良而成,根据阴挺“虚者补之,陷者举之,脱者固之”的治疗原则,方中重用黄芪[21],健脾补中、升阳举陷,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为补中益气要药;党参、白术、甘草,共奏健脾益气之功,增强君药补中益气作用;杜仲、山茱萸、枸杞子补肾气、升阳气;气虚肾虚日久,营血亏虚;熟地黄、当归养血补虚;陈皮理气和胃,使气血调和、诸药补而不滞,并佐以升麻、柴胡[22],均入脾胃经,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以效升阳举陷之力,常用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脏器脱垂;枳实具有理气升阳之效。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健脾、升阳、举陷之功。补中益气中药中有效成分对脾虚气陷型子宫脱垂具有双向调节细胞凋亡作用,可促进细胞再生[23],进而恢复盆底肌张力[2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实可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子宫骶韧带胶原蛋白的合成[25],可用于治疗子宫脱垂。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盆底肌电位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也高于对照组,表明阴挺方联合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子宫脱垂能进一步使盆底肌肉功能恢复,促进子宫回纳。子宫脱垂不仅使患者承受身体痛苦,也伴有性欲减退等性功能障碍[26],进而影响夫妻感情及家庭幸福,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性欲望、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及性功能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提示随着子宫脱垂症状的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也得会到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阴挺方联合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后子宫脱垂,可加强盆底肌群收缩力,缓解产后子宫脱垂的症状体征,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