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关键防治技术
2023-11-13武海波
武海波
一、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
(一)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该病菌不能在焦作市越夏。每年3月,我国西南、西北等菌源地的夏孢子就会大量向外扩散,如果侵入焦作市的菌源量大、春季降水多,就会造成焦作市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小麦赤霉病
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小麦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病菌以菌丝体在小麦、玉米轴上越冬越夏,春季形成子囊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子囊孢子成熟散落在花药上侵染小穗,就会造成穗腐,进而形成枯白穗。焦作市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就会大面积流行,显症期在5月中下旬。
(三)小麦茎基腐病
茎基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在焦作市呈逐年加重趋势。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厚垣孢子等形式在病残体或土壤中存活。11 月中下旬,受侵染的小麦叶片发黄,茎基部出现褐变;初春返青期小麦生长加快,抗寒力下降,此时容易诱发茎基腐病发生,4 月下旬至 5 月上中旬为茎基腐病多发期;小麦生长后期,因田间小麦植株密度大,温度高,湿度大加剧茎基腐病为害。
(四)小麦纹枯病
纹枯病是焦作市小麦常发性病害,该病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可以造成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进入越冬后,病情停止发展;春季2月下旬气温回升,小麦返青期,病菌在田间迅速扩展蔓延,病株率迅速增加;3月下旬,随着植株拔节生长,茎秆受到侵染,病情指数猛增;5月中旬以后,发病高度和受害茎数基本趋于稳定,发病重的会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五)小麦蚜虫
焦作市麦田发生的蚜虫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每年发生10~20代,以无翅成蚜、若蚜在麦田里越冬。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混合发生为害,有两个为害高峰,即11月中旬至12月初形成一个数量小高峰;12月中旬至翌年2月,处于休眠状态;3月后,随着气温升高,种群数量开始回升;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小麦抽穗灌浆时,达到全年最高峰且多集中在麦株上部及穗部;5月下旬后,随着麦子成熟,转移到田边杂草和其他作物上继续为害。
(六)小麦红蜘蛛
麦蜘蛛俗称火蛛,主要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焦作市以麦圆蜘蛛为优势种群,每年发生2~3代,以雌成螨或卵在麦株或杂草上越冬,以滞育卵越夏;翌年2月下旬雌成螨开始活动并产卵繁殖,越冬卵也陆续孵化;3月下旬至4月中旬密度最大;5月上旬以后,田间出现大量越夏卵进入越夏;10月上旬越夏卵开始孵化,侵害秋苗或田间杂草,11月上旬出现第二代成螨,形成一个小高峰,此代成螨产卵进入越冬阶段。
二、关键防治技术
(一)播种期全面推行种子处理措施
播种阶段主要是防治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预防土传病害(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孢囊线虫病)侵染,兼顾蚜虫、麦蜘蛛、小麦吸浆虫等。全面推行种子包衣(拌种)处理措施,大力提倡采用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与噻虫嗪等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也可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杀菌剂和杀虫剂配方或复配种衣剂,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
(二)秋苗期病虫挑治
秋苗期要做好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地下害虫、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动态监测,一般不需要防治,局部發生较重的,开展病虫挑治,保护小麦壮苗越冬。
(三)返青拔节期病虫早控
小麦返青拔节期是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和麦蜘蛛等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对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15%的田块,选用戊唑醇、噻呋酰胺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对小麦茎基腐病病株率达5%的田块,选用丙硫菌唑、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药剂防治。对小麦红蜘蛛,当33 cm行长平均螨量达到200头时,选用联苯菊酯、阿维菌素、哒螨酮等药剂喷雾防治。
(四)抽穗扬花期全面预防赤霉病
按照“见花打药,主动预防”的策略,确保预防工作做在赤霉病发生流行之前。要掌握好防治时机,施药最佳时期在小麦扬花初期,对高感品种或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2~3 d,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齐穗期,用足药液量,施药后3~6 h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病害流行,第1次防治结束后,需隔 5~7 d再防治1~2次,确保防治效果。
(五)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
小麦灌浆期(5月上中旬)是多种病虫发生为害高峰期,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控制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等多种病虫害,起到一喷多效的作用。
(责任编辑 刘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