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探索
——以科普类说明文为例

2023-11-13黎运记

英语教师 2023年16期
关键词:说明文群文科普

黎运记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其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应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教育部2020)。

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一种重要途径。所谓英语学习活动观,即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通过一系列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学习策略和发展多元思维。群文阅读以多文本为起点,确定研究方向,强调横向对比和纵向思考,鼓励学生集体建构,最终归纳共识。群文阅读有利于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的弊端,突破日常零碎化、功利化和表层化的阅读教学瓶颈,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鼓励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面,基于群文阅读理念,以科普类说明文为例,探索群文阅读教学新方式和新思路。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一)内涵

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具有多文本阅读、开放性议题、集体建构和达成共识等四个特点(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2013)。群文阅读虽然是相对单篇阅读而言的,但是并非对多个语篇的简单叠加,而是师生共同选定具体讨论的话题,通过一系列融合语言、文化和思维的活动,获取、阐释和批判语篇意义和表达观点,最终达成一致结论的过程。所谓议题,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开放性话题。集体建构虽然源自建构主义,但是不完全等同于建构主义,因为更加强调群体在与文本的互动中形成结构化知识,即共识。这种共识应是一元和多元认识的辩证统一。因为在集体建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群体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下最终形成一致见解。

(二)理论基础

关联理论和窄式阅读可以指导教师开展群文阅读。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过程是人们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推理的过程。交际者会更加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任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符合“可理解性输入”(林才回2015)。窄式阅读指读者有针对性地阅读同一主题、同一作者甚至是同一体裁的作品。同质性文本能够提供强大的语境,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通过文本的特征复现,产生关联和想象,更好地理解、分析和批判文本,达到深度阅读。关联理论和窄式阅读理论启示教师要筛选合适的文本,设计群文阅读理解教学,改善阅读效果。

下面,基于群文阅读的内涵、关联理论和窄式阅读,以刘和水(2021)提出的群文阅读PACE 模式,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该模式由激活(Pooling)、分析(Analysis)、建构(Construction)和拓展(Extension)构成,用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由师生共同分析文章内容、语言和结构,生生参与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实现深度学习。

二、群文阅读的优势

(一)提高阅读量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完成必修课程时,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5 万字,完成选择性必修课程时,不少于10 万字。然而,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个学年仅能涵盖20—30 篇的文章阅读,且教学侧重背单词和讲语法,脱离阅读语境,忽视了文本主题意义和思维发散,造成学生阅读量过少、积累不足、视野受限和阅读素养低的现象。显然,这不符合《课程标准》对阅读量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群文阅读可以从主题语境、写作风格、多种体裁或表达方式等角度,组合3—5 篇文章,鼓励学生开展多文本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

(二)构建结构化知识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逐句直译文章,脱离语境讲解语法、词汇和长难句,对思考与分享的关键内容一带而过,导致学生“一头雾水”。这种零碎化和表层化的“灌输式”教学,忽略了信息的整合,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知识。群文阅读强调结构化阅读,取材多样,鼓励集体建构,由知识“灌输”转向寻求共识(戚小辉2021)。学生可以基于某一主题、体裁、表达方式进行深度分析,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避免零碎化学习。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

显然,“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的学习模式不符合《课程标准》提倡的“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的理念。群文阅读强调师生选定议题和生生集体建构。学生可以针对具体议题,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解决议题的过程中,学生获取、阐释和批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语用能力。从这一点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和《课程标准》的理念一脉相承。

三、基于科普类说明文的高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案例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表层化、内容讲解碎片化、思维培养浅显化,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道而驰。群文阅读作为新兴的教学理念,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结合群文阅读的PACE 模式,以高考英语真题阅读理解的科普类说明文为例,探索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一)多文本分析

三个文本均来自高考英语真题,属于科普类说明文。高考英语真题文章取材新颖,表达地道,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林钦 2021)。其中,第一个文本来自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III 卷,文章话题是“猴子能算算术”;第二个文本来自2021 年高考英语全国乙卷,文章话题是“适当的噪音对人类专注力有益”;第三个文本来自2022 年高考英语浙江6 月卷,话题是“适度工作能带来良好成果”。在宏观层面,三个文本均是“总—分”结构,开头第一段通过一个主题句表明研究结果,而后分部分阐释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或有研究发现的分析。在微观层面,三个文本有一些共同的表达方式,如researchers、study、tests、found/show/suggest that 等。同时,直接引用、举例子和作比较是科普类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手法。

(二)学情

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较为扎实,学习动机很高。教师结合平时阅读教学和阶段性测试分析,发现学生比较畏惧说明文,特别是科普类说明文。大部分学生表示,科普类说明文篇幅较长、生词较多和逻辑性强,晦涩难懂。为了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教师决定通过高考英语真题文章,引导其学会分析科普类说明文,掌握语篇结构、表达方式和说明方法。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通过定位主题句,获取和梳理三篇科普类文本的主旨大意;

2.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归纳文章事实性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

3.通过分析思维导图,赏析“总—分”的文本组织结构、常见表达方式和说明方法;

4.借助思维导图,理解和分析高考英语真题中的推理判断题;

5.通过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

1.背景激活(Pooling)

教师先呈现三篇科普类说明文的云图(见图1—3),并根据云图的关键词,引导预测文章主旨大意;然后,提问学生:“What is the most likely genre of the three texts?”,引出科普类说明文。同时,师生集思广益,归类整理有关科普类说明文的常见词汇, 如researchers、study、participants / subjects、experiment、method、test、find(found)、show、note、conclude、examine、indicate、suggest 等。可视化云图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帮助其预测学习内容,为后面群文阅读作好准备。

图1:第一篇科普类说明文云图

图2:第二篇科普类说明文云图

图3:第三篇科普类说明文云图

2.内容分析(Analysis)

内容分析是吃透阅读理解的重要策略,包括课前分析和课中分析。在课前,教师为三个文本添加部分注释,降低阅读难度,分发给学生,要求其预习文章,通读全文,扫清生词障碍,理解大意;在课中,教师以2019 年高考英语全国III 卷“猴子能够算算术”为例,通过问题链的方式,如提问“What’s the function of paragraph 1?”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得出研究结果;提问“What does paragraph 2—3/4/5—6 mainly talk about according to the given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归纳研究步骤、研究发现和研究分析三大部分;提问“How did the author support the research findings?”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直接引用的说明手法支撑研究发现的;提问“What is the text patter of this passage?”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见图4),归纳文章的“总—分”文本组织模式。

由于学生比较畏惧推理判断题,教师借助云图和思维导图,突出推理判断题的解题指导和技巧。例如,第14 题:

14.How did Livingstone’s team find about the monkeys?

A.They could perform basic addition.

B.They could understand simple words.

C.They could memorize number easily.

D.They could hold their attention for long.

本题干最重要的词是find,即对应研究发现,学生应快速定位第三自然段“The researchers noted that...,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performing a calculation...”。其中,calculation 对应选项A 的basic addition,故答案为A。借助思维导图呈现的语篇结构化知识和关键词定位,能够准确锁定关键信息。

又如,第15 题:

15.In which section of a newspaper may this text appear?

A.Entertainment.B.Heath.

C.Education.D.Science.

通过云图强调的关键词汇如researchers、scientists、experiment、trained、tests 等可知,学生能够快速推断文章为科普类说明文,故选D。

3.内容建构(Construction)

所谓建构,即生生集体建构,归纳科普类说明文的共性。在上一步骤中,教师已经引导学生分析了文章。在构建阶段,教师让学生四人一组,按照同样的思路,分析其余两篇文章的内容。教师提问:“What are the common parts of these three passages?”学生发现,科普类说明文大体上按照“总—分”结构展开说明。开头总起,说明研究结果,然后从研究步骤、研究发现展开论述。有的文章还包括对研究发现的分析,即研究分析。在语言表达上,学生一致认为,抓住文章主题词及各个部分的关键词是核心;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作比较和直接引用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2021 年高考英语全国乙卷的第34 题,该题为“What makes an open office unwelcome to many people?”即对研究分析部分的提问。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见图5),快速锁定尾段,并根据关键句“The problem may be that...”定位答案。再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2022 年高考英语浙江6 月卷阅读理解C 篇的第27 题。该题为“What does Ellen Langer’s study show?”,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见下页图6),快速锁定文章首段为研究发现,关键词是“But research has found that...”,能够正确选择D 选项,即“Moderate effort produces the best result”。

图5:2021 年高考英语全国乙卷阅读理解D 篇思维导图

图6:2022 年高考英语浙江6 月卷阅读理解C 篇思维导图

通过可视化云图、思维导图、问题链及生生自主探究的方式,群文阅读理解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梁慧慧2021)。基于科普类说明文体裁,学生可以对此类文章形成结构化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4.主题拓展(Extension)

在拓展阶段,教师提供2018 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D 篇说明文,文章话题是“过时的电子设备耗能高”,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在课后独立完成文本分析,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文章的语篇模式、说明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在下堂课,教师邀请三位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选定一个角度,分析其他语篇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等)的文本,归纳共性特征。

结语

群文阅读起源于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而后逐渐被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中。实践证明,群文阅读蕴含着巨大的育人价值。群文阅读“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驱动学生回归阅读本源,享受阅读乐趣,培养良好的阅读素养。同时,群文阅读教学能融语言、文化和思维为一体,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建构结构化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思维导图是进行群文阅读的高效“脚手架”,不仅为学生搭建语言和思维结构,还使其通过思维导图分析语篇结构和整合关键信息,深化阅读理解,提升阅读思维深度和高度。英语教师应主动学习群文阅读的相关理念,实践群文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设计深层次的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其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聚焦科普类说明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期待后期能基于其他文章体裁,组织学生分析与建构群文,归纳共性特征,形成结构化知识,实现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说明文群文科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说明文阅读专练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科普达人养成记
群文活动
科普连连看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科普连连看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