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机耦合:“技”与“艺”的碰撞与共生

2023-11-13包新宇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6期
关键词:播音员主播主持人

包新宇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AI 是一种全新的技术科学,该技术不仅降低了工作难度,而且还提升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能够丰富播音主持的样态,但是同时也为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AI 主播对真人的学习和“仿真”是一次技术对艺术的高度模仿。但是,AI 主播虽然凭借技术进行模仿,却很难跨过艺术的鸿沟。在“技”与“艺”的碰撞下,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给播音主持领域带来的影响,并与之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对播音主持行业的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 AI 主播的优势与不足

2018 年11 月,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发布全球首位AI 合成主播。随后,虚拟主持人与智能语音播报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今,AI 主播频繁在各类节目中亮相。例如,2021 年虚拟数字主持人“小漾”首次亮相湖南卫视,2022年央视频推出AI手语主播“聆语”助力北京冬奥会,2022 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超仿真主播“AI 王冠”等。AI 主播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1 AI 主播的优势

1.1.1 海量信息即时播报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受众渴望接收到更全面、更感兴趣的信息。AI 主播依托强大的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和分析,其具备的大数据功能又能使其从信息储备库中快速检索出受众所需要的信息,并自动进行整合、编辑,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即时播报。

1.1.2 全天候高效播报

AI 主播具有24 小时不间断播报的特点,而且不会受到环境、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它语言标准规范,不会出现错字、漏字等播报错误,可实现“零差错”播报,这是真人播音员主持人所不具有的优势。AI 主播的高速导入与高效输出,不仅提高了报道时效与工作效率,还能够满足受众对于信息量的需求。

1.1.3 多语种播报

在语义识别与分析、语音合成及语音翻译等智能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多语种AI 主播横空出世。如多语种AI 主播“小晴”就为2019 年“两会”提供了包括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多语种的新闻播报。AI 主播“小晴”的多语种播报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信息传播中的影响力[1]。

1.2 AI 主播的不足

1.2.1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AI 主播虽然可以模仿人的声音、外形,并在数据库中检索所需信息内容,与受众进行问答式的互动,但它缺乏人类所独有的思考能力,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追问。一旦话题脱离数据库,AI 主播便难以作出有逻辑的回答。因此,AI 主播无法赋予信息深刻的思想内涵。另外,在临场反应和决策力等方面,AI 主播也不具备优势。

1.2.2 缺乏艺术创造性

从艺术的角度看,播音创作从感受到表达,从情感引发到表现,具有某些艺术属性,又是一项艺术创造活动[2]。因此,播音的实质是关于美的创作,具有艺术性。而播音与主持工作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去调动自身的多方感官和知识储备,更需要感知力和情感介入。AI 主播虽然可以通过技术赋能去完成基本播报,但仍依赖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等技术,通过庞大的数据库和复杂的算法组合向它“灌输”相应的规则,才能进行“艺术创作”。另外,在如何进行深度挖掘、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即兴口语救场、如何引导采访对象进行话语表达等方面,依然无法与传统播音员主持人相媲美[3]。

1.2.3 缺乏人文情感

有声语言表达需要情、声、气的结合,需要把控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要具备对审美、情怀、表达的感知力。因此,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是有温度的,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能够运用情感和情绪来感染受众,所起到的传播效果和产生的社会能量同样是充满温度的。AI主播虽然可以模仿播音员主持人的表情、动作,却无法拥有真正的人文情感和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2 播音员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与面临的挑战

在AI 主播的强力冲击下,传统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着诸多挑战。“AI 主播是否会取代播音员与主持人”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虽然AI 主播具有诸多优势,但传统的播音员主持人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2.1 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的挑战

2.1.1 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为了保证节目的播出效率,新媒体时代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需要集采、编、播于一体,但难以保证百分之百的工作效率。而AI 主播凭借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的采编与播报。相较AI 主播来说,播音员主持人在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与全天候播报等方面的工作效率略逊一筹。

2.1.2 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播音主持工作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具有较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尤其是新闻主持工作,非常重视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和控制失误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水平参差不齐,节目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2.1.3 生理极限与心理因素难以突破

人类生理极限、心理情绪等方面也会对播音员主持人造成影响。比如,身体的疲惫感与病痛、情绪的波动等都会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甚至导致节目的收视率下降。而AI 主播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

2.2 播音员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

2.2.1 “深度感”,极具思考力

“深度感”一方面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在节目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独特的视角,通过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信息,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启发和思考。另一方面,无论是广播电视节目还是网络新媒体节目,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会立足于当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发声,秉持正义准则,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受众进行正确的判断。

2.2.2 “温度感”,极具共情力

首先,“温度感”是指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文情怀。与AI 主播相比,播音员主持人更能为观众带来温暖。比如,董卿在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时,百人团中有一位选手的父亲双目失明,但多年来依然坚持阅读,董卿便引用了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诗,“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既体现了董卿的文化素养,也彰显了她的人文关怀。其次,“温度感”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能够给予受众的心理上的触动。受众在接收信息、观看电视节目时,他们的求知欲、参与欲和认同欲都需要依靠播音员主持人来实现。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董卿采访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时,由于许老腿脚不便,所以在采访期间他一直坐在台上,董卿则数次蹲下身,以跪地的身姿与许老交流,并附耳提问、专注倾听。这一幕给观众带来的感受与触动,是AI 主播所达不到的。

2.2.3 “力度感”,极具感染力

“力度感”主要体现在播音员主持人面对突发事件和紧急状况时的即兴口语表达与处理上。例如,在《开讲啦》节目中,张信哲当众被台下观众质问害不害怕“过气”两个字,站在一旁的撒贝宁说了这样一席话,“就像你现在非要让乔丹回到篮球场,去跟现在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去拼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总冠军,不科学,但是这不影响乔丹仍然是NBA 的‘神’”。这不仅有力地化解了“尴尬”的场面,更使现场变得无比温暖。这种“力度感”是播音员主持人历经长期的学习与实践积累来的经验,是AI 主播无法做到的。

2.2.4 “风度感”,极具吸引力

在生活中,有很多观众因为被某位播音员主持人吸引,而喜欢他所在的栏目。一名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在节目播报中体现其人格魅力与独特个性,这便是“风度”,而AI 主播是无法模仿这种“风度”的。主持人撒贝宁拥有北京大学法学专业的学习背景,他在《今日说法》节目中给人以严肃、专业、可信之感。而在综艺节目《大侦探》中,他凭借微表情与恰当的体态语等副语言交流,塑造了“搞笑段子手”的形象;在《开讲啦》《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中,我们看到的则是稳重、大气、亲切的撒贝宁。由此可见,撒贝宁的形象是丰满的,是有“风度”的,也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

3 播音员主持人与AI 主播的“人机耦合”

随着AI 主播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播音主持的智能化进一步优化了信息采集、制作和传播环节,加快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赋予受众多样化的体验;AI 主播的出现与升级进一步满足了受众的可视化要求,打破了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在时空方面的局限。因此,“人机耦合”成为必然趋势。

在“人机耦合”中,“人”是指真人播音员主持人,“机”则是指AI 主播,同时也涵盖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人机耦合”便是指机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人类解决计算密集型、感知智能型的问题,真人播音员主持人在机器处理的结果上,进一步完成机器所不能处理的问题[4]。在当前AI 主播被广泛应用的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不仅应发挥“人”的特性,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且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AI 主播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3.1 播音员主持人要做专业能力的“提升者”

随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激烈竞争,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广泛应用,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准入门槛与职业标准也随之提高。因此,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任务。

播音员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与现场互动能力等是AI 主播的短板之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实力,才能抓住核心竞争力,守住自身优势。此外,播音员主持人还需积极扩展知识面,尤其是对“垂类知识”的掌握,并增强自身的人文底蕴、社科精神、价值判断、审美意蕴等通识素养的建构,以弥补相较AI 主播自身通识素养不足的情况。只有如此,才能将人工智能技术和自身优势有效结合,更好地顺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

3.2 播音员主持人要做海量信息的“把关人”

播音员主持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判断力的,是具有价值观念的社会个体,这是AI 主播无法代替的。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社会,海量信息不断地涌入受众的视线,且媒体环境不断开放,大量的流量信息、不良信息日趋泛滥,虚假新闻等新闻乱象层出不穷。AI 主播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把关社会信息,以弥补人工智能技术的不足。

3.3 播音员主持人要做人工智能技术的“真学徒”

在人工智能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需要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潮流,从而真正实现思想和能力的与时俱进,避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5]。

播音员主持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素材收集、新闻编辑制作等工作,这不仅能够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制播效率,还能减少节目内容的失误率。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积极学习新技术,更新知识储备,进一步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技术性优势并为己所用,融合各类信息化技术,改变以往循规蹈矩的旧思想,这样才有可能利用新技术、引导新技术,补齐自身的短板。与此同时,利用新技术也可以使自己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创作新的节目。

3.4 播音员主持人要与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合作者”

在日渐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下,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在进行职能重构与升级的同时,还需要利用AI主播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与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合作者”。例如,AI 主播具有超强的学习力、计算力和记忆力,有助于高效地完成节目制播,播音员主持人则可以侧重新闻的内涵挖掘和节目的深度访谈与互动等工作;AI 主播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在经济类、科普类节目中拥有优势,能够为观众普及知识,播音员主持人凭借思考力、感染力、共情力、吸引力等优势可以深耕需要灵活多变、情感与思考的节目类型[6]。

由此可见,在二者的合作中,AI 主播可以利用海量数据与信息处理技术,分析和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播音员主持人便可以将精力投入信息的深层挖掘开发、情感的交互与共鸣、节目的创新与制作等工作中。“人机耦合”便是技术与艺术的碰撞、理性与感性的交融、高效与灵活的融合,既能够保证信息的广度与深度,还能够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4 结语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机耦合”必将成为趋势。在此“技术”与“艺术”的互补共生之下,AI 主播将不断完善其技术系统,以更高的智能度、更快的信息处理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在传媒行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时,播音员主持人也需着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并合理运用人工智能促进观念更新和转型升级,使播音主持这一职业更富有创造性,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播、艺术创作,从而为受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

猜你喜欢

播音员主播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第一次做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