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新闻的“破茧”之路
2023-11-13陈国胜
陈国胜
(作者单位: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随着5G 网络建设的迅猛推进,我国已大踏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而来的一个现象是,提到媒体,很多民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各种带有资讯功能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而不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提到新闻报道形式,年轻受众会脱口而出微博热搜、微信推文、抖音视频、快手直播,而不是专题、评论、系列报道、现场直播。依托于传统无线电波传播的广播新闻急需找到适合自身的转型之路,以重新成为受众获取资讯的主流选择。
1 媒体融合时代传播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多方调查数据显示出广播作为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困境。专业媒体调查机构——赛立信媒介研究发布的关于2022 年中国广播市场分析的报告显示,2022 年,广播媒体接触率下跌3.3 个百分点,中国广播媒体受众规模为6.58 亿,是近五年来最低;从人均收听广播的时长来看,全年人均收听总时长为69 小时,较2021 年减少11 分钟,平均每周仅有1.33 小时,其中,每天收听广播的听众不到1/3。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一组数字:截至2022 年12 月,中国网民规模为10.67 亿,较2021 年12 月新增网民3549 万;手机网民规模为10.65 亿,较2021 年12 月新增手机网民3 636 万。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7 个小时,是收听广播时长的20 倍。赛立信在2022 年中国广播市场分析报告的开篇就直言不讳地指出:“2022 年是广播人近十年最为步履艰难的一年。”
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等具备强信息发布功能的应用日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加速塑造新的传播生态。同时,各媒体之间的界限日渐淡化,媒体融合从自发变为自觉。但是也应看到,在新媒体、自媒体不断涌现的当下,被定位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其受众总数依然保持相对稳定——接近全国总人数的一半,其中,一周收听4 至6 次的重度听众占比达38.3%。广播新闻依然是受众接收新闻资讯的重要权威渠道。
2 广播新闻受众诉求的迁移与落点
根据《广播电视新闻学》所下的定义,广播新闻是指“以广播为传播手段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在传播介质上,广播新闻主要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在传递信息的方式上,广播新闻运用的是声音符号体系;在呈现形式上,包括广播消息、广播特写、广播系列报道、广播现场直播、广播连线、广播专访、广播新闻评论等。广播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党和人民声音的重任,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在新闻报道上实现创新,走出一条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自我“破茧”之路。
2.1 广播新闻受众诉求的变化
传播介质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数字化、事件时效的趋零化及媒体融合的深度化让广播新闻的受众诉求出现较大变化。首先是使用场景转移,收听广播新闻的主要场景已从居家收听转为开车期间,赛立信媒介研究所做的2022 年全国受众调查显示,车载收听广播的人数占全部收听场景的51.5%,占据极大优势。其次是广播新闻受众人群的变化,由以学生和老年人为主,变为以中青年上班族群为主。再次是广播新闻的收听时间有固化趋势,主要时段从以前的6点至8点、12 点至13 点变为7 点至9 点、17 点至19 点这两个上下班高峰期。最后是收听设备选择喜好的变化,从以收音机为主变成以车载广播、智能车机、智能手机为主。
2.2 受众对广播新闻的诉求落点
载体和使用场景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受众对新闻报道的需求。进入流量时代,“爆红”周期只以“天”计,“黑”“白”反转在朝夕之间。传播渠道的泛在化造成信息权威性的弱化,“人人都是报道者”的另一面可能是“人人都是不明真相者”。诸多自媒体为获取流量,摒弃了对新闻真相的追求,只在意迎合受众需求和特定群体立场,因此,饱受无效信息轰炸之苦的受众对高品质的新闻报道的需求没有改变,反而更显强烈。“广播作为专业媒体,记者作为专业报道者的优势在信息芜杂的新媒体空间中迅速扩大影响力。”[1]客观、公正、权威的新闻报道产品是受众对广播新闻的诉求落点,也是广播新闻的应有之义。
3 广播新闻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转型策略
移动互联全面渗透,新兴媒介层出不穷,使用场景高频变化,这是广播新闻在媒体融合环境下需要直面的转型震荡。要想在新时代实现“破茧”和“蜕变”,广播新闻需要在增强自身优势、拓展传播方式、创新报道形态、重构生产流程四个方面深耕细作。
3.1 进一步增强广播新闻的独特优势
在资讯获取渠道日渐多元的环境下,广播新闻有着难以被替代的优势,即专业性和权威性强、收听便捷、伴随性强,且容易让听众形成收听惯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依然具有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能力和生产能力,依然具有内容传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然具有稳定的主流价值观和舆论引导能力。”[2]因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的调整入手,强化广播新闻的独特优势。
第一,在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和保密纪律的前提下,广播新闻的报道选题可更多地向公众关切的政策调整、经济发展、民生热点等领域集中,借助与党政机关、政务部门、公安交管、医疗教育等单位长期建立的较为深厚密切的联系,形成常态化的时政报道、财经报道和民生报道集群,用权威、严谨、专业的数据和表述来建立区分于自媒体的“资讯护城河”。
第二,在编排上打破固定化节目流程,根据新闻的重要性和时间点,在直播新闻节目中增加动态新闻报道的场景和频次,在节目设计时为突发新闻留足时间余量。同时,新闻节目的编辑除了提前编排好节目内容之外,更要实现对节目的全过程跟进和全流程掌控,保持与外场记者、直播间主持人的三向实时对接,做到重要新闻随时编排插播,即时现场跟进,缩短信息报道的时差。
第三,根据车载用户的收听特点,重要新闻可采用短平快、递进式的现场滚动连线报道,通过记者的声音和事件现场音响,实时播报新闻事件。在连线报道的内容方面,无须要求外场记者一次性将所有的新闻要素播报完,而是要求每次连线都能有来自新闻现场的实时有效资讯,以吸引听众一路跟进、参与新闻报道,通过碎片化的传播为听众构筑起新闻事实的整体框架。由此,逐步形成受众“有大事听广播”的资讯接收惯性。
3.2 采用更易触达的新传播方式
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化,推动资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和扁平化,这为广播新闻提供了扩大传播边际的可能。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媒体可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方式,更加主动地在移动互联网上建立新闻传播渠道。
第一种方式是打造移动终端音频应用程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依托广播自身技术力量或者外包团队,建设自有广播新闻类手机App 或小程序,植入原有的新闻音视频素材库,使之成为传统无线电波和网站之外的又一官方资讯权威发布平台,集中展示自身海量而专业的新闻知识,进而通过主题性、类型化、分时段的归整、集纳和编排,实现新闻素材的二次甚至多次加工与呈现,让受众可以在专属手机App 或小程序中一站式获取主流媒体信息。
第二种方式是在大型社交平台经营官方账号。相对于自建手机App 或小程序,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既有社交平台开设广播新闻的官方账号,从硬件建设和成本角度来说无疑更为经济。广播新闻从业者可通过精研不同社交平台的发布、使用、获客规则,有针对性地精选有“爆款”潜力的自采新闻,加以重新制作包装,将其从单一的广播音频转化成适宜各社交平台展现的多媒体形态,如推文、短视频、H5 等,目的在于通过单条精品内容的广泛传播来提升节目品牌、频率品牌的影响力,通过高质量融媒体新闻产品的不间断输出,塑造节目品牌,进而吸引移动端受众的持续关注。
通过以上两种主要方式,广播新闻可进一步丰富和新时代受众的连接渠道,有望在存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拓展受众。“随着互联网传播呈现移动化、社交化的发展态势,信息传播在内容、渠道、受众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总之,广播新闻要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打破传统的集成式、定时化的播出框架,采用化整为零、重点推送、定向引流、多元传送的模式,使受众人群更为精准,收听更为灵活,触及更加广泛。
3.3 创新广播新闻报道形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新闻报道需要改变录音报道、新闻专题、系列报道、现场直播等传统形态,立足于智能手机、平板设备、智能车机等接收设备,转换视角打破条框,实现真正的迭代创新。在新媒体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除了写作能力之外,还要掌握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平台使用技巧,展现媒体风格,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4]。广播新闻从业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传统报道形态进行创新。
第一,在最常出现的广播录音报道上,除了现场音响外,可加入新闻现场视频,使之以“短音频+短视频”的形式来呈现,并分别在传统广播和移动终端音频应用程序、大型社交媒体经营官方账号上播发。考虑到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快节奏的浏览习惯和新闻的时效性要求,广播融合报道中的短视频不必像传统电视新闻一样要求特别工整的构图、不时切换的场景、流畅的转场等,最主要的是呈现出重点新闻要素,让受众对新闻有记忆点,再配合现场音响和适当的文字解说,即可让广播录音报道要素更为丰富,形态更加多元。
第二,在展现广播电台官方观点和新闻底蕴的广播新闻评论上,可采用主持人直播间出镜加社交媒体现场交互的形式,以口述论证配合音视频采访论据,让论点更为鲜明、更有说服力,进而增加评论的深度和热度。同时,针对传统直播间与评论嘉宾的时空距离问题,可充分利用5G 网络和日益成熟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移动网络平台开设虚拟广播直播间,让所邀嘉宾可以无障碍地与主持人、受众同步交流、发表观点。
第三,在重点制作的广播专题和广播系列报道上,可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宣传要求,对节目形态进行融媒体转化,即在原有的音频节目之外,配套精制的图文、短视频、动图、H5 等,从单一的音频节目转化为微信推文、微博、抖音视频、小红书笔记等移动互联产品形态,以多种展现形式让报道整体更为丰富多样。
第四,在长时间、大体量的广播现场直播上,可充分利用5G 技术将电波和移动端、新闻现场和直播间、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一并融合起来,消除原有广播现场直播“听得见、看不着”的媒介短板,最大限度地提升受众的现场感和参与感,通过移动设备实现可听可视可互动的全息直播,打造出新时代具有开创性的融媒体直播产品。
总之,在媒体融合环境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受众“争夺战”,报道形态的创新是广播新闻实现突破的关键一环。“广播媒体必须要摒弃传统模式,汲取新媒体的优点,运用新媒体技术,二者共同努力,既能实现对新闻的收集,又能有效地组织和传播信息资源。”[5]对从业者而言,既要在观念上自我突破,克服广播只靠声音来展现的传统思路,勇于探索多元化、融合化的新闻报道形态;又要在技术上紧跟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运用新的传播手段,综合考虑声音、视频、图文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用新技术实现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新技术,让广播新闻从单一的“可听”变成“可听、可视、可感”,从而实现广播新闻报道形态的迭代创新。
3.4 重构广播新闻生产流程
在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从业者必须以受众对新闻资讯的多元化、即时化、便捷化、立体化需求为着眼点,坚持融合传播导向,重构广播新闻生产流程。对广播新闻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打造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生产流程。
首先,在确保新闻真实性并遵守宣传纪律的前提下,从接到新闻线索的那一刻,广播新闻的编辑即可第一时间以快讯、图文、短视频的形式组织在广播电波、移动端进行首轮分发,线索来源可以是专业记者,也可以是普通受众;线索形式可以是电话、文字信息,也可以是现场资料、音视频采集设备的声音、图像等。
其次,记者可在现场以广播连线、视频直播等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行进式报道,对新闻背景加以展现,对新闻细节加以核实,对新闻进程加以关注。同时,编辑在后方可适当引导社交媒体的互动讨论,并将受众关注点反馈给现场记者,记者再根据受众关心的问题对新闻事件进行更具针对性的采访和报道。
再次,在新闻事件结束之后,记者、编辑、评论员等可以公众号推文、短视频等形式,对热点新闻加以点评分析,对事件后续进展加以追踪报道。同时,以留言区、弹幕条等形式为受众参与话题讨论提供空间,进一步增加新闻声量,增强用户黏性,由此实现广播新闻报道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新的完整闭环。
这种全新的广播新闻生产模式,不仅是对原有广播新闻报道时程的重构,也是对传统的连线、录音新闻、现场直播、评论等报道形式的突破与融合。
4 结语
在新时代,站在党的舆论宣传工作前线上,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是广播新闻的必由之路。媒体融合,对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广播新闻要在坚持导向、内容为王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时代对宣传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模式,以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增加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立足于独特优势的坚持发扬、传播手段的与时俱进、报道形态的不断丰富和生产流程的迭代优化,广播新闻完全可以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实现“破茧”和“蜕变”,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全面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