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媒体视域下《黄河文化大会》的创新之处

2023-11-13何明瑞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6期
关键词:黄河大会文化

何明瑞 肖 畅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传媒学院)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电视事业迎来了飞腾时期,尤其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化类综艺节目是将文学、艺术、历史作为核心内容,结合竞赛、纪录片等诸多环节,融合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节目形态[1]。2014 年,《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发布,要求各广播电视单位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节目[2]。2021 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指出,要深入推进大数据、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创新推动广电建设[3]。2022 年,山东广播电视台牵头沿黄河九省区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黄河文化大会》,意在展现丰富多彩的黄河沿岸文化。该节目以融合化的节目内容、多元化的主体设置、跨时空的叙述表达和科技化的舞台呈现,入选2022 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与“2022 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名单,并在各流媒体平台斩获496 个热搜,全网话题阅读量和播放量破7.98亿,成为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秀代表[4]。

1 “文化+娱乐”:融合化的节目内容

《黄河文化大会》与《中国诗词大会》等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涉及文化面广且形式活泼。

从节目内容而言,它既有与君同饮黄河水的传统文化,也有富于朝气的说唱文化。在第2 期节目中,“飞跃黄河”对京剧戏曲与说唱文化进行了融合化表达。“飞跃黄河”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京剧演员的独唱;第二部分是说唱歌手和伴舞的表演;第三部分为京剧演员和说唱歌手的同框表演。三个部分将两种不同文化的唱词、曲调互相融合,用说唱的节奏吟唱京词“黄河奔流入海口,志若不成誓不休”,把两种看似无直接联系的文化通过拼接联系在一起,使京剧的浩然正气、唱腔的字正腔圆,与说唱的轻快节奏与韵律相互融合,为节目定下了以说唱文化视角探知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独特基调。

从表现形式而言,山东广播电视台借助“主持+开场秀”的方式,灵活地将黄河文化与流行文化互通互融,实现了1+1 >2 的艺术效果,令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独具一格、生机勃勃。例如,在第3 期节目中,开场秀《大河之舞》结合摇滚流行元素和蒙古民族舞蹈,使富于节奏的摇滚乐鼓点契合蒙古舞的动作韵律,呈现出蒙古舞蹈的豪放与粗狂。同时,娱乐的主持形式也赋予了节目情绪调节功能。节目会在各个竞答单元间隙插入主持人、学者和嘉宾的互动环节。例如:在第10 期节目的“山西面食文化”竞答单元中,主持人与山西面食非遗传承人王张龙比拼吹面气球,作为嘉宾的郦波也在现场对山西刀削面文化进行解读和科普,使节目节奏张弛有度。该主持形式将观众短暂抽离竞答现场,使其沉浸于节目互动之中,既能有效缓解观众的观看疲劳,也能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与心理期待,从而有效调控观众的观看情绪,提高节目的完播率。

“文化+娱乐”的融合化节目内容,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娱乐至死”时代的浮躁与狂欢,让观众以冷静理性的视角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传承其文化精神;另一方面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型连接、共振,拓展传统文化的受众面,增强文化传播力。

2 “素人+名人”:多元化的主体设置

《黄河文化大会》主体设置呈现多元化特征,每期节目既有素人(指相对于明星、网红而言的普通人)参与,也有名人坐镇。参赛者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素人,也有小有名气的博主(网络流行词,博客的主人)和诗人,甚至有来自不同国度、民族的黄河文化爱好者。职业、知识和地域的差异,使他们对黄河文化的领略视角各不相同,既有阳春白雪,亦有下里巴人,让黄河文化得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

多元化的主体设置使黄河故事更具文化共鸣力。来自中国台湾的阿嘉历时两个多月,从山东一路向西到青海,开启“黄河溯源”计划,寻找中华文化的根源。守护在治黄一线的李涛是治黄四代,历代为治理黄河、护理黄河奉献了青葱岁月。节目中的99 位参赛主体虽来自五湖四海,却向往黄河,共同加入《黄河文化大会》的知识浪潮中,彰显了黄河文化的感染力与感召力。多元主体的不同背景,能够赋予观众欣赏黄河文化的不同文化视角,让黄河文化的叙述具有跨越时间、空间的文化共鸣力。对于每位观众而言,既能够拉近与节目的距离,也更容易发掘潜藏在血液中的文化印记,强化文化认同。

文化名人的嘉宾设置让黄河文化更具传播热度。这些名人的微博拥有很高的关注度,微博内容被大量评论和转发,其经常在舆论中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充当议题的发起人和影响力核心,影响着媒介的议程设置[5]。杨雨现任中南大学教授,郦波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明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二人曾作为点评嘉宾和主讲人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百家讲坛》,二人微博账号的粉丝量分别超过9 万和135 万,具有较为丰富的节目经验与广泛的受众基础,成为黄河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的意见领袖,能够将传统文化中相对主流、权威的信息传递给观众,并引导观众吸收与接纳,进而形成一种文化共识,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播。郦波和杨雨在《黄河文化大会》中通过与选手、观众、主持人进行游戏、点评等互动,增添了节目的趣味性、游戏性,如此既能满足观众获取知识的需要,也能迎合观众的娱乐需求,使观众更主动、热情地接收黄河文化知识。例如,在第10 期的《黄河大合唱》竞答中,郦波对歌曲背景进行了介绍,并与现场众多嘉宾合唱歌曲片段,引得现场掌声不断,节目气氛也被推向高潮。文化名人的影响力和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是无形的文化生产力,在促进传统文化知识传播的同时,亦能利用“名人效应”获得更多流量,助力节目品牌的打造。

3 “纪实+再现”:跨时空的叙述表达

《黄河文化大会》的纪实化叙述,一方面可以消解竞答节目中所固有的紧张感、局促感,避免观众对长时间答题的环节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能赋予黄河文化以叙事感、故事感,更容易被观众接纳。“人物述说不仅包括被采访者的讲话内容,还有包括讲话人的身份和在纪录片中的地位、讲话内容,虽然是对纪录片信息的客观阐述,它是被采访者主观化了的客观信息。所以它是一种精神作品。具有情感性和逻辑性的双重属性。”[6]例如:在第2 期和第6 期节目中,通过历史片段的播放,纪实还原漂流队队长于忠元漂流黄河的故事与青岛海洋所博士后张尧驻扎黄河三角洲助力生态保护的科研状态。节目通过于忠元和张尧直面式的人物述说,能够使观众真实地感受主人公的所思所想,产生情感共鸣。这不仅符合节目的叙述逻辑,也能将蕴藏于黄河漂流的拼搏精神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研精神被观众所感知。《黄河文化大会》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基础上,增添纪录片“纪实化”元素,较好地权衡了娱乐和严肃的关系,令节目氛围轻松愉快,节目内容也更具知识性和文化深度。

此外,《黄河文化大会》也借助展演题、外景题等多种竞答方式,再现历史图景中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在第6 期节目中,舞蹈演员宁萌通过展演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呈现了敦煌舞女“反弹琵琶”的优柔身姿,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外景题《登鹳雀楼》中,通过航拍鹳雀楼、特写雕塑等方式,再现了盛唐时期诗人王之涣伫立黄河边,斗墨诗百行的文人气派。此外,还有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马踏飞燕”“敦煌沙画”和“奤奤面”等各类外景题,通过借助短片再现历史文物、艺术壁画等多种方式,对青铜文化、绘画文化、面食文化等各类黄河文化类型进行了详尽的现实再现,实现了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文化叙述,给予了黄河文化新颖、有效的传播方式,为黄河文化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黄河文化大会》的纪实化叙事与展演、外景问答等答题方式相结合,实现了跨时空的文化表达。节目从历史和现在两个时空维度交替叙事,回溯过往的短片与聚焦当下的展演题、外景题交织呈现,搭建起黄河文化的纵向与横向的历史空间,共同塑造现代人对黄河文化的价值认同。

4 “虚拟+沉浸”:科技化的舞台呈现

“电视综艺节目舞台所有元素的组合影响着电视综艺节目的风格走向、意义传达以及合理搭建叙事框架。”[7]《黄河文化大会》借助科技优势,在节目形式、节目内容和节目包装等方面更符合观众的审美预期,通过打造视听文化盛宴,让节目信息得以有效传播,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的又一大亮点。

4.1 “VR+AR”技术增强节目主题统一性和视觉效果

《黄河文化大会》竞答环节分为三大版块,即“百舸争流”“泾渭分明”和“黄河入海”。开启新一轮竞答时,每个版块前均会呈现“VR+AR”技术的实时动画。例如:“泾渭分明”版块,青石色和土黄色的河水相互交织,从天上滚滚而来,象征着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黄河入海”版块,毛笔点破黄河溯源之地,伴随黄河奔涌,缓缓展开黄河文化的灿烂画卷。该节目用“VR+AR”技术点明黄河文化要素,增强视觉效果,从视觉、听觉等维度营造沉浸空间,使节目更具主题性和整体性。在舞美设计方面,节目使用了大量青色与黄色进行包装,赋予舞台主题感与方向感,突出黄河文化的文化命题。在裸眼3D 技术的加持下,节目形式更为活泼,黄河文化元素得以全方位、沉浸式展现,节目更加规整。

4.2 LED 舞台增强节目主体与黄河文化的交互效果

在《黄河文化大会》“黄河入海”版块,LED 舞台实现了参赛者与黄河文化的双向互动,直观地展现了参赛者立于沿黄九省区地图之上争取版图的答题风采,黄河经九省奔流入海,亦显现出黄河文化的广博与深远。对观众而言,LED 舞台地板屏营造了具有包裹感、氛围感的舞台效果,弱化了“第四堵墙”的隔阂感,增强了舞台的沉浸感。例如:第8 期节目开场舞《婵娟此豸》,通过LED舞台的变幻,舞者从综艺舞台穿越到大漠塞上,又穿越到华美丝绸营造的虚拟空间,科技化的舞台让观众以贴近舞者的视角,体悟大漠舞韵之美,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观众对于黄河文化的接受度和理解度。

4.3 依托科技优势构建沉浸式文化场域

《黄河文化大会》依托“AR+VR”、裸眼3D、LED 等科技优势,建构起一个基于黄河文化,极具历史亲历感和文化仪式感的沉浸式黄河文化场域,提升节目在传播黄河文化与精神内涵时的传播阈值,唤起现代观众与黄河文化贯穿古今的民族记忆。受众从被动的文化“他者”观看、接受,逐步变成主动的“自我”欣赏、内化。《黄河文化大会》在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激发了观众构建自我文化认同的意识。

5 《黄河文化大会》的发展启示

5.1 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

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增强传播效能。《黄河文化大会》线上节目预告、节目片段基本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山西广播电视台等沿黄九省广播电视台的短视频账号发布,平台较为单一、传播指向性较弱、范围存在局限性。因此,可通过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使同一报道见之于多种终端,使新闻报道更加立体、全面[8]。首先,可采用“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和手机客户端)、“小屏”转动“大屏”等形式,拓宽节目的传播渠道,扩大节目的传播范围,吸引目标用户,增强用户黏性。其次,可以通过百度指数与微博指数,实时掌握节目话题热度与流量数据,结合网络热点、社会时事进行内容创新,让节目更具话题度。再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官方客户端等平台,全方位推送节目信息,拉近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最后,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算法等了解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根据用户喜好,调整节目内容和传播渠道,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增强传播针对性,提升节目的吸引力。

5.2 赋能黄河文化新意义

通过节目赋予黄河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向心力,使节目更符合当下文化价值导向。《黄河文化大会》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媒介,在展现底蕴丰厚、类型多样的黄河文化的同时,更是为黄河文化注入了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含义。一方面,节目通过文化名人的再诠释,为黄河文化赋予新意。例如:在第5 期节目中,旅居西安的日本友人茉莉与中专教师徐栩表演古琴《关山月》,郦波借古琴的君子之乐,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诠释中日韩以及东南亚国家在儒家文化内核上有众多心有灵犀之处,强调不同国家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并落脚于人类文明命运,颇有“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大格局;另一方面,节目通过竞答题目设置内嵌文化新寓意。例如:在第7 期节目中,设置了关于黄河上游可可西里生态保护的题目,并综合运用短片和解说等手段,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弘扬索南达杰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的英雄事迹与坚守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节目未来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贴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导向,创作出既能充分满足观众期待,又能体现中国新时代文化精神面貌的文艺作品。

猜你喜欢

黄河大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声讨大会
谁远谁近?
大会选举
第39届ISO大会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