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屏话民生
——用短视频传播城市万象
2023-11-13娄瑞瑞
娄瑞瑞
(运城市广播电视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3 年3 月对外公开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10.67 亿,同比增加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 亿,达到了10.12 亿,且短视频平台的用户使用率高达94.8%。同时,艾媒咨询对外公开的《2023 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运行状况监测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短视频市场经济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短视频传播蔚然成风。对此,电视媒体工作者可紧跟短视频发展趋势,巧用短视频优势传播城市民生万象,更全面地呈现城市形象。
1 基本概念
1.1 短视频
短视频主要指时长为3~5 分钟,主题鲜明,内容凝练的简短视频。相较于长视频,短视频具有明显的短平快特征。“短”表现为视频时长短,视频内容不复杂,视频内容主旨理解难度低,便于受众在碎片化休闲时间里接收完整的信息。“平”即公平公正。任何群体、任何个体都可通过互联网、智能设备接收和观看视频,或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已编制完成的短视频。“快”表现为视频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由于短视频具有短平快特征,不少人都喜欢通过拍摄短视频来分享当下的所见、所感、所知、所思和所想,从而加速了短视频的普及。目前,不少电视媒体都已开始利用短视频传播城市民生万象,宣传城市文化,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
1.2 城市民生
城市民生包含广义与狭义两方面定义。其中,广义上的城市民生主要指跟民生有关的城市现象,包括城市人民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家庭生活、就业旅游等。该定义下的城市民生具有高度综合性,涉猎范围也较为广阔。狭义上的城市民生主要指人民的基本生存生活状态、基本发展机会与能力、基本权益的受保护状态等。然而,不管是广义的城市民生,还是狭义的城市民生,其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形象的塑造都有着重要作用,值得重点关注。本文在论述观点时,主要选取的是广义的城市民生。
2 应用短视频传播城市万象的优势
2.1 跨界“破圈”,题材易得
短视频在内容呈现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基本涵盖民生百态,包括娱乐消遣的脱口秀、疏解压力的搞笑情景剧;强话题性的访谈;以热门电影、经典电影为对象的电影解说;追求潮流的时尚美妆介绍;色调清新的文化习俗展示;吸引流量的歌舞厨艺;休闲享受的才艺表演;传播知识的专业讲解;节奏快的技能演示;幽默风趣的动画演示……就此而言,短视频在内容方面有着跨界“破圈”的特性。而且,上述题材获取难度都不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可得。
2.2 操作便捷,随手可播
目前,主流短视频平台开通了短视频拍摄功能,方便人们在看到某种民生现象时随手拍摄并上传。例如,在端午节举办赛龙舟等活动时,人们可立即打开抖音、快手,实时拍摄赛龙舟的热闹场景。随后,调用平台开放的视频美颜功能、背景音乐选配功能、视频剪辑功能等,对赛龙舟的视频进行优化,同时还可添加解说字幕,对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进行简要说明,从而让观看赛龙舟短视频的受众仿若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赛龙舟这一活动的热闹程度,为城市庆贺节日的方式而点赞,并将短视频转发给其他亲朋好友。因此,在传播城市民生万象时,可适当地采用短视频平台进行拍摄和传播,借以增强民生万象传播的时效性。
2.3 裂变传播,全民可及
短视频短小精悍,符合抖音、微博、视频号、微信、快手等短视频传播平台的视频发布要求,且抖音等平台的用户量大,利于短视频裂变传播,实现全民可及。裂变传播,即上述平台中的某位用户对短视频感兴趣,并将短视频分享到其他几个平台上给其他用户观看,倘若其他用户也对短视频颇有好感,用自己的账号将短视频再次分享到其他平台上,则又会出现一批参与观看和分享短视频的受众。以此类推,短视频被分享的次数将不断增多,短视频的传播范围将不断扩大,从而使广大民众都可发现、观看和分享短视频,实现全民可及。所以,应用短视频传播城市万象、反映民生百态时,可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裂变传播,实现城市宣传视频的全民可及。
2.4 内容凝练,要点集中
短视频的时长一般会控制在3~5 分钟,内容精要凝练,便于受众在碎片化时间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其应用于城市民生现象传播时,能使城市人民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最新民生现象,知晓自身周边正在发生的事情。例如,某座大桥正式竣工,预备开放通车时,电视媒体工作者可将该座大桥的地理位置、长度、结构、外观、设计特点、安全性表现、开放通行时间、通车具体要求等相关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短视频,并通过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传达给广大受众,使广大受众在日常休闲时间打开短视频时能充分了解这座大桥的基本情况,对照比较自身是否符合大桥通车行驶要求,避免违背要求通车,造成个人时间、精力的浪费。所以,在传播城市民生万象时,可巧用短视频短小精悍的优势,使工作忙碌、休闲时间不足的城市市民能在碎片化时间里快速获取民生资讯,了解民生事实,增强自身的城市归属感与认同感。
3 应用短视频传播城市万象的“四重门”
3.1 内容同质,形式过重
内容同质化是与短视频平台相伴而生的顽疾。纵观当下,同质化问题正侵蚀着短视频,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基本无一幸免。具体表现:一是部分短视频的主题、文案、图片、画面背景、场景、拍摄手法、配乐相似或者完全相同,几乎不曾进行过明显的改动;二是部分短视频仅简单置换原创视频的标题、文案或背景音乐,其他视频要素直接搬运原视频;三是部分短视频在原创视频基础上添加讲解配音,以第三视角分析原创视频内容,看似有所创新,实则依然是新瓶装旧酒;四是部分短视频对某部长视频进行分段裁剪,形成多则短视频,再配以特效或者背景音乐,完全不具新意。长此以往,短视频受众将被困在拥挤的信息茧房中无法喘息,接收、分享短视频的热情也将大幅下降。故而,在应用短视频反映民生、传播城市万象时,要尽可能避免内容同质化[1]。
3.2 逻辑老旧,创新不足
短视频摄制逻辑往往会直接影响短视频的传播力。目前,不少短视频的摄制逻辑都偏老旧,明显缺乏创新力,以至于传播范围有限,无法激发受众反复观看的热情。具体表现:一是剧本化逻辑。先提前策划好短视频的主题、内容呈现步骤、人物对话、配音及背景音乐,再邀请演员进行表演,形成一则中长视频,最后将长视频剪辑成时长不超过5 分钟的短视频。二是故意“短化”的逻辑。将节奏紧凑的中长视频剪辑成多个时长在5 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并配以“观看完整视频点击下方链接”的说明吸引受众,试图让受众继续观看下一则视频。三是片面化逻辑。只从某个角度摄制视频,或者对某个群起激昂的片段进行裁减,不关注事件本身的全维度表达,导致受众断章取义,对短视频所述事件形成片面看法。四是非逻辑性逻辑。每帧画面生硬拼接,上句文案与下句文案不关联,整个短视频的严密性被破坏,颇有多种视频内容大杂烩的观感,不存在创新要素。
3.3 偏重娱乐,缺乏深度
纵观当下,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推送的许多短视频都非常注重采用娱乐化的形式来反复刺激年轻人的感官。比如,采用节奏强烈的背景音乐过分渲染某个旅游景区,让受众在观看短视频时眼前一亮,产生在周末时间到该景区打卡的想法,却不曾对该旅游景区的整体风貌进行展示,更不曾深入挖掘和展示该景区所具有的深层物质文化,让受众对旅游景区形成相对较全面的了解,以致人们被短视频吸引到旅游景区打卡后对旅游景区大失所望。同理,在遇到某类城市民生现象时,人们多侧重于拍摄民生现象本身,甚至采用短视频平台开放的滤镜功能对民生事件发生过程进行美化渲染,试图用美观的视频吸引受众,而不注重深入现象背后,挖掘现象背后的民生文化、原理或者规律,导致部分不了解城市民生现象全貌的受众对短视频内容产生误解,对事件当事人甚至是城市产生不良印象。
3.4 依赖数据,不重视实际需求
随着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视频创作者能随时随地搜索、查找、总结最受平台受众关注的短视频类型,从而针对性拍摄、传播“平台受众喜爱”的城市民生视频。久而久之,一些短视频创作者越来越喜欢依据大数据算法指导,重复拍摄所谓的“平台受众喜爱”的城市民生视频,如地区美食视频、网红打卡地视频等,而不注重出街随机询问群众,没有去了解城市各个角落正在发生的民生事件以及市民对这些民生事件的看法和建议,这不利于真实完整地呈现城市民生现状,不利于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
4 应用短视频传播城市万象的策略
4.1 回归民生,着眼细节
用短视频传播城市万象,全方位反映民生状态,必须着眼民生小细节,关注老百姓的需求,传递民生牵挂[2]。这也是破除内容同质化、提高短视频质量、真正掌握流量密码的关键手段。首先,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冷暖,聚焦现实生活中的真挚情意、温馨感人事件和平凡人的互助瞬间,寻找细微之处的感动,将其转化为适用于传播的短视频,激发广大短视频受众的情感共鸣,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其次,关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城市美的变化,比如更有趣的活动场所、更便捷的出行方式、更优美的居住环境、更干净的城市街道、更清新的文学艺术……让市民从城市发展的小细节、小变化中感受到城市的美好,充分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再上新台阶。再次,关注蕴含真善美的正能量,比如志愿者行动、劳动模范、医护救助、法律援助、公益活动等,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真、善、美,给予人们生活的希望与期盼,提升主流价值影响力,逐步凝聚城市人心,为有爱的城市的建设夯实基础。
4.2 慢工细活,响应诉求
短视频内容是否契合受众需求,是否能赋予受众良好的观看体验,将直接影响短视频的传播力。故此,在摄制反映民生、传播城市万象的短视频时,要突破原有逻辑局限,破除流量重围,以老百姓现实需求为切入点。首先,采用问卷调查、街头采访、随机采访等方式,调查本地居民经常观看的短视频的类型,充分把握本地居民的视频偏好,以便拍摄制作的城市万象传播视频能快速击中受众需求,让受众深入了解城市民生与城市变化。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挖掘受众的痛点,包括受众感兴趣的文案、动画、图片、内容类型等,进而设计多元化主题,巧用视频形式以拍摄优质的短视频,有效响应不同受众的不同诉求,提升短视频的收视率、点赞率与分享率。再次,深度分析已发布短视频的收视、转发情况,明确内容采编方向与形式选择,重新优化调整民生短视频的拍摄逻辑、对象与方式,切实提高短视频的质量与吸引力,避免短视频的形式重于体验[3]。
4.3 关注万象,丰富视角
城市民生包罗万象,且每种城市民生现象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市民的现实生活。因此,在利用短视频传播城市民生、塑造城市形象时,要积极拓展视频拍摄视角,从不同角度呈现城市民生,反映城市民生万象。首先,回归城市发展历史,了解城市文化,包括城市发展形态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及精神文化,为深入挖掘城市民生现象背后的历史根源提供支持,切实提高城市民生短视频的深度,着力强化短视频受众的历史获得感。其次,纵观城市民生发展现状,用镜头语言真实地记录城市的地道美食、传统民俗、特色非遗文化、独特建筑风格、城市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市民就业、学生教育助学、百姓安居等一系列的事实民生,使受众能从不同视角了解城市的发展,并从真实记录城市民生事件或现象的短视频中学到可用的知识或技能,为改善自身生活提供新思路。唯有全维度展示城市民生,让老百姓整体认知城市现象与城市文化,才能吸引老百姓主动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助推美好城市塑造。
4.4 主动互动,触达全民
反映民生,传播城市万象短视频的核心是“民”,推动短视频裂变式传播,使短视频快速触达全民的核心也是“民”[4]。所以,利用短视频传播城市万象时,要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首先,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实时互动功能,邀请本地广大青年民众参与提供民生热点、最新民生事件或者反映民生诉求,为民生短视频贴近百姓的心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在拍摄短视频的过程中,根据视频内容设计互动性提问,允许观看短视频受众以弹幕、评论、私信、微博、投票等各种形式参与作答,并给回答最优的受众赠送一份大礼,逐步增强受众的黏性。再次,将拍摄完成的短视频投放到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一系列社交平台上,并开放一键转发功能,以便对短视频深感兴趣的受众能快速分享短视频[5],让更广大范围内的受众接收和反复观看短视频,充分了解和记忆城市万象,甚至产生到城市一游的兴趣,从而为城市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5 结语
短视频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之所,理应承担起促进人类高质量精神交往的责任与义务。所以,在应用短视频反映民生、传播城市万象时,新媒体人要尽可能将民生短视频与一般的知识性短视频区分开来,从民生细节、民生诉求、专业系列、全民互动等视角出发深度挖掘“趣味点”“萌点”“知识点”等[6],着力提高短视频内容的“浓度”与“海拔”,有效激发受众收看兴趣,探索出一条应用短视频传播城市万象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