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广播电视学专业影视类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2023-11-13马雨婷
马雨婷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2016 年至2020 年间,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到2017 年教育部提出“十大育人体系”,将“课程育人”放在首位,以及2020 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不仅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再到同年11 月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都显示出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专业建设的迫切需求。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如何更好地将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融合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媒体融合时代,我国舆论生态系统、媒体格局和信息传播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社会需求来看,影视媒介当前正展示着其强大的传播能力,对于人才的要求在原先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升级。从专业设置来看,广播电视学专业是为广播电视等媒体和机构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甚至可以说广播电视学专业生发于传统新闻专业,同时又向视听媒体,甚至是新兴媒体靠拢,属于二者的中间学科。因此,该专业也需要侧重培养学生在摄影摄像、影视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除新闻采写、新闻评论等新闻类核心课程外,还需要兼顾广电媒体编辑、制作、编导等相关内容。该专业既需要保持传统新闻媒体的特性,同时也需要与时代、技术接轨,“传统新闻+传媒技术”成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特征。最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专业目标,适应更加广泛的社会需求。
在这种政策、时代和专业特性的驱使作用下,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在传统新闻与传播课程的基础上,影视类课程在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的比重增大,这类课程包含实践、理论两个部分,与时代紧密接轨,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思想的复杂性,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难度较大。然而保证思想的先进性,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未来向各个行业输送的处在媒体行业关键位置的广播电视人才,可以在科技进步、数字传播技术普及、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工具都日渐平民化的今天,深度挖掘真正优质信息,客观公正对待网络舆论,因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成为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项与必选项。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广播电视学专业影视类课程迫在眉睫,这不仅符合时代要求,也同样符合专业建设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广播电视学专业影视类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分析
1.1 延续老旧案例,脱离时代发展
在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会涉及如中外电视史、广播电视概论等影视类课程,这类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往往放置在大一或大二上学期,也成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专业课程。
从大学生群体来看,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他们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有着属于自己时代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受到更多元的思想、文化的影响,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而刚刚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适应阶段,其思想、观念、信仰等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特别是在全新的环境中,接触到的新专业、新领域,对他们来说都具有较强的新奇感。
因此,在这个“新的开端”中,“专业第一课”要能够引发学生对于专业的好奇心、归属感,专业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至关重要。但是,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影视类课程,当前却沿用往年老旧的教材。在这类教材当中,其所运用的语言较为晦涩,概念较为老套,案例经常也因年代久远而无法呈现,更不用说跟紧时代、更新概念。如此,既让学生因难以找到自身专业价值,逐渐丧失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成为专业引入之痛,也让当代思政教育无法与该类课程结合,成为思政融合之硬伤[1]。
1.2 重视视听经典,忽略价值引领
影视类理论课程,除以上所提到的史论课程之外,还有一类课程,如视听语言、电视节目赏析等。这类课程自身的学习门槛较低,同时趣味性十足,因此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极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的案例素材会更加偏向于行业内在影视制作技巧上的经典之作,关注专业中视听符号的选取,淡化了对于影视作品意识形态的关注,所以往往会忽略案例素材选取上的价值引领的作用,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了强有力的引导。因此,无法将专业技巧讲解与思政教育有机地统一在课程讲授环节当中,从而造成只重视视听经典,忽略案例给学生提供的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作用,影响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地。
1.3 强调技术实操,忽略素质培养
在影视类课程当中,实践、创作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这类课程内容中,提高学生的技术是重中之重,对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就业方面有着一定的良性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这类课程的过程中,会将更多的重心放在技术难度的攻克上,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和价值引导,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去“功利主义”的影响。
这种在实践、创作类课程中只看重技术,忽略学生的思政引导和素质培养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和专业建设都会产生一系列的限制作用。例如,微电影创作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如何创作一部微电影”,最基础的就是从如何挖掘故事入手,但是挖掘什么故事、什么故事值得被挖掘,这都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政治敏锐性和价值导向性。尤其对于广播电视学专业来说,该专业属于新闻学科大类,在选取新闻内容、制作新闻内容、传递观念上都更加需要提升学生的素质,让其建立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闻人才。这不仅有利于专业的良性发展,也能为行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1.4 片面理解思政课程,模式生搬硬套
当前,虽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已成为高校育人道路上的必经之路,课程融合思政也成为各专业教师共同的认知,教师也不断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各种问题。再加上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除拥有较高的活跃度、自由度之外,还受到专业内容的影响,其思维会更加发散,更具有思辨性,更加需要新颖的、潮流的内容贯穿于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他们对于固定的、程式化的内容兴趣较低,这就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思维认知上对于思政融入专业课堂并未完全接纳,对于思政建设的认识不足,育人目标还简单停留在“培养专业人才”即可,而未关注到当前社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囿于“专业课程”的舒适区,只关注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内容,缺乏对于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的挖掘,导致专业课程无法与思政课程协同推进,成为一纸空谈,学生难以在专业课的课堂中形成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健全的价值观念。第二,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专业课堂中积极融入思政内容,但是又会因为自身片面学习、理解思政内容,或者是将“融入思政”简单处理成“携带思政”等多方面原因,使思政教育与课堂专业教育形成“两张皮”的效果,学生开始产生对专业课程的抗拒感,甚至是对思政教育的疲乏感。而学生的消极反映也会导致教师直观感受到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过程中的反馈较少,教学获得感、成就感降低,消解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
2 广播电视学专业影视类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2.1 协同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
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与“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中,都将教师的思想政治内容放在了首位,说明当前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已不再仅仅停留在成为“教书匠”即可,而是应该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大先生”,即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尤其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灵魂,在完成专业知识教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信仰,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与思想认同,自觉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相融合。由此可见,当前广播电视学专业影视类课程思政建设急需打造一支专业性强、政治素养高、教学能力突出的专业课教师队伍。首先,提升教师思想认识。专业课教师要深刻理解《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与“四有好老师”要求等相关文件的内涵,意识到“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认识到思政育人、课程思政的价值所在。教师政治素养的不断提高,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起跑线”。其次,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师除了从专业角度理解、讲授专业课程内容,还要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熟悉专业相关的热点事件,深挖与专业课程相关且具有时代性的案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再次,提升教学能力。专业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思政融合能力,要让思政潜移默化地进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保证专业课程的专业性、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政治敏锐性[3]。
此外,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仅笼统地依靠专业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效果微乎其微,还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广播电视学专业特性,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计。
2.2 细分类型,深入各环节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第一,在理论类课程中,要从理论教学、案例选取、课程练习等环节出发,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例如,在广播电视概论、中外电视史课程中,可以依托教材中涉及的概念、历史等,拓展延伸当时社会环境的政治、文化背景,梳理理论脉络,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在视听语言和与其相似的以试听符号内容为主的课程中,不要仅以各试听符号的特征选择相关教学案例,还要在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引导、价值引领等多维度的考量,整理相关优秀案例,在案例的熏陶中,不断帮助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在此类理论课程中,由于教材内容的局限,大多数课堂都是教师主导型课堂,学生的兴趣不是很高,所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变成“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形式,让学生在“翻转课堂”、课堂活动、课程小练习等环节中实现专业能力及思想素质的双重提升[4]。
第二,在影视创作类课程中,要从创作前期、中期、后期成果展示等环节入手,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首先,在前期讲授、选题环节中,扎根中国大地,选取符合中国主流文化、传递中国精神、展示中国面貌的相关案例,在案例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实践选题,传播主旋律。其次,在中期创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应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规范学生的实践过程,在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提高政治觉悟,引导其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理解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再次,在后期学生作品成果展示中,要在作品评价体系中融入思政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标准,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作品内容价值重要性的认知[5]。
3 结语
广播电视学专业影视类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仅仅只停留在课堂,这一个系统的、多维度的工作,需要高校内各部门,甚至是社会协同合作。各高校应完善教师思政教育机制、拓宽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交流的渠道、完善思政课程建设的奖惩机制等各方面,最终实现思政建设路径的良性循环,让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在保证教师教学热情的同时,唤起学生学习的活力与兴趣,最终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