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探究
——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

2023-11-13陆春连王子雯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人才专业能力

陆春连,王子雯

(广州华商学院,广东广州 511300)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探索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探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为该专业毕业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我国乡村发展正在实现现代农业市场化,一些专业人才紧缺,尤其缺少微型农业建设人才。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如何构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1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1.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通过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手段,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精神的人才。在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最初单一的课内教育模式发展为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再到当前产学研深度融合、“专创融合”“赛教融合”等综合培养模式。

近年来,政府部门和高校制定多项政策,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相关研究表明:采取全面、系统、适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竞争力。

1.2 乡村振兴战略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高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地,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其次,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建设乡村实践基地提供了契机。高校应该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建设更多高质量的乡村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高校要关注所服务地区的乡村振兴计划,并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提升学生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及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艺术设计学科,旨在让学生能够准确展示创意,并用视觉设计的方式让观众了解作品所包含的信息及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大批精通视觉传达设计的人才。因此,该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充分考虑专业的特点。一方面,教师应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加强对学生设计素养、设计语言、设计手法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学生需要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广泛的设计领域和应用场景,从而满足各类乡村设计的需求。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校需要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学校还需要加强对人才的选拔,建立评价机制,以保证高校毕业生具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并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更加适应实际工作。同时,学校也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使学生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探究

2.1 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而产教融合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产教融合模式强调实践性与实用性。在该模式下,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企业实际的生产和管理环境,准确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产教融合模式使高校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体系。通过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高校可以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从而产生更为优质的科研和实践成果,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经济发展。最后,产教融合模式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跨界性。高校之间、学院之间的合作,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交叉,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2.2 基于实践教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实践教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适应时代发展,注重教育质量和学生实际能力提升的有效模式。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培养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该模式适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为了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学院积极推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引导和监管。首先,学校应设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设计场景,营造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例如: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江坳村的绿聚来农庄盛产增城迟菜心,增城迟菜心是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属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是该产品在增城区以外的影响力还较小,周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可以与绿聚来农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从翻地、播种、淋菜、摘菜、迟菜心包装、迟菜心广告宣传等方面体验实践过程,教师以及基地的研究人员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根据每个实践步骤的效率、效果等进行思考、总结、创新,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知名度。其次,学校应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实践,提升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参与度和责任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后,学校应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

2.3 基于课程设置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精准培养尤为重要。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有针对性的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创业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体来说,该课程可以包含特色乡村文化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内容,以帮助学生掌握从创意到实践的全过程。

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置面向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比如,增城区众多乡村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大部分项目都没有一套完整的视觉设计。附近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可结合当地“非遗”项目开设实践类课程,如乡村“非遗”品牌形象设计、乡村“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乡村“非遗”文化广告设计等,让学生体验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锻炼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完成创业项目的能力。

最后,学校还可以开设大量的案例研究类课程。通过研究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

3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实验研究

3.1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首先,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用来了解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对于实践课程的期望和建议等内容。其次,课题组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不足,对于实际操作的理解不深入,操作技能也不够熟练。因此,课题组在实验中加强了实际操作,并引入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最后,课题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际操作方案的引入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较好效果,学生的自主探究、审美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课题组设计的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2 实验结果分析

在本实验中,课题组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构建了一种精准培养模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首先,学生在课程中学习了乡村“非遗”品牌形象设计、乡村“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等实用知识,对于创业的基本概念和要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其次,课题组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讲座和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创业者成长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最后,课题组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实践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核。总之,通过实验模式的设计和落地实践,课题组初步探索了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为高等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行路径。

3.3 实验结论

首先,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在创意思维能力、创意实现能力以及创业意愿等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这表明本研究中采用的精准培养模式在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次,考核方式的改变也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实验组在期末考核中加入创新创业能力考核项,对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4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实践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广州华商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究

在本案例中,广州华商学院采取了以“课程融合、产学研衔接、实践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该模式的成功实践表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和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首先,广州华商学院教师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文创产品设计、品牌设计等课程中,教师引入了与增城区合作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广州榄雕旅游文创产品活化研究项目”,使学生既能够学习专业知识,也能够接触实际项目,锻炼实践能力。此外,该校还注重学生产学研衔接,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

其次,该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实践中,教师利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让学生在参与比赛过程中充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此外,该校还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采用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赛和创业。

4.2 案例二:某企业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的评价反馈

(1)介绍该企业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的评价。该企业长期致力于视觉设计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对该专业的培养模式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和较成熟的评估标准。

(2)着重分析该企业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考查方面。该企业强调将学生送入社会,把创业教育融入校内教育,培养具有实际行动能力、领导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3)分析该企业提出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该企业强调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设计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实习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增强创业意识。

(4)结合该企业的实际应用场景,探究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方向。该企业认为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大国际合作力度,促进学生跨国流动,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高校还应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系统,加强新型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5)结合前文的分析和结论,该企业指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的优势和潜在问题,认为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就业率,有利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5 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实践的优势与不足

本研究课题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从实践效果出发,对该模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总结。首先,该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该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然而,该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该模式的特殊性,一些高校缺乏实践教育的经验,导致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不充分,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效果。其次,在资金、人力等方面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实践创新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未来的实践中,高校应该加强教育环节的设计与组织,注重学生自主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力支持,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的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6 结语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课题组构建了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养模式,其对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培养学生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模式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人才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