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旅游发展:货币循环视角

2023-11-12左冰伍姣

旅游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重差分法

左冰 伍姣

[摘 要]从货币循环的视角,构建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旅游交互作用模型,揭示了人民币参与国际旅游经济循环的过程以及国际旅游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文章进而以与中国签订人民币直接交易协定的10个“一带一路”国家作为实验组,其他49个国家为对照组,采集2002-2019年相关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检验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对于出入境旅游的影响,并计算其路径效应和社会福利增量。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可直接促进中国出入境旅游的发展,同时通过进出口贸易对国际旅游形成间接拉动效应,且贸易引致的间接效应显著大于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入境旅游的直接效应,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更多地利好因商贸往来而引致的出入境旅游。人民币国际化以不对称的方式影响出境和入境旅游需求。签订人民币直接结算协议后,实验组国家访华旅游人次平均上升了0.012%,而其接待的中国出境旅游人次平均上升了0.089%;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境旅游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国际旅游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应用场景和渠道,有助于增强人民币计价结算和计价交易功能,缓解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过高风险,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新动能和抗风险机制。人民币国际化极大地增进了社会净福利,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需要确立基于入境旅游的币缘发展战略,推动贸易友好国入境旅游,加快制定与签订人民币直接交易协定的国家间的互免签证政策,为疫情后国际交往复苏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做好准备。

[关键词]货币资本循环;货币国际化;离岸市场汇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币缘战略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784(2023)03-0025-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1]。这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更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结合、有效对接。其中,畅通国际大循环的突破口在于积极利用国外的要素、产品和需求来提升生产现代化水平,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在推动国际循环畅通和促进双循环有效对接的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是其必然要求。人民币国际化对于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跨境经贸合作、助推中国在全球范围合理布局供应链和产业链、维护资产安全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畅通的国际大循环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手段,可为人民币国际化再上新台阶创造重大历史机遇。主权货币国际化的本质在于货币职能向世界范围延伸[3]。作为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人民币在国际循环中流动是货币国际化的关键。但人民币国际化在当前面临着许多問题。2022年我国贸易顺差为4 175亿美元,仅次于2008年的最高值,基础货币发行面临膨胀压力;2023年1月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为21.62万亿元人民币,创2015年10月以来新高[4]。在新冠疫情冲击和地缘局势升温的背景下,美元再次成为避险货币,通过贸易与直接投资流出的人民币被大量兑换为美元等主要货币[5]。随着离岸市场人民币规模的上升,离岸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可能会对中国宏观政策的自主性带来严重的冲击,影响境内外人民币金融市场的稳定。

出入境旅游对于构建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增加人民币国际使用场景和黏性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旅游是人民币在国际上流通和使用的重要运用场景,也是推动国内外经济循环接轨的重要通道和途径[6]4。从2003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许可周边国家或地区在特定贸易情景中采取人民币结算[7]。2019年,中国大陆出境旅游达15 463.25 万人次,出境旅游支出超过1 4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同年入境旅游14 530.7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 30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四位[8]。即使是在中国政府长期采取人民币非国际化政策时期,人民币也通过边境旅游、边境贸易等途径向中国毗邻国家和地区少量流出[9]。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政策演进与现实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旅游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在学界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民币国际化能否推动出入境旅游发展,反过来,国际旅游发展能否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两者之间存在何种相互影响机制等重要问题仍然悬而未决。疫情之后,全球许多国家逐步向常态化经济发展回归。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多重发展机遇。针对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为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亟须结合中国国情,剖析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对于中国出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同时考察国际旅游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循环的作用;在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浪潮及全球产业布局分散化、区域化背景下审视国际旅游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践路径,也应思考疫情后推动国际旅游复苏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策略。

本研究首先从货币国际循环的角度提出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旅游交互作用模型,揭示人民币作为国际旅游支付手段在国际市场输出回流的整个循环过程与途径,进而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106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采集2002—2019年相关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检验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对于出入境旅游人次的影响,并通过路径分析计算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出入境旅游所引致的人民币在岸输出与离岸回流效应,论证国际旅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内外循环有效接轨的重要功能。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国际经济循环与人民币国际化

国民经济循环是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的有机统一。其中,实物经济循环指的是社会总产品不断实现,从而推动社会再生产不断进行的过程。货币资本循环指的是产业资本从货币形式 G 出发,依次采取生产资本P(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商品资本W(生产商品与服务)的职能形式,最后通过售卖回到货币资本形式,并实现价值增殖(G'=G+g)的运动过程,表现为“G-W…P-G'”的基本形式[10]。经济是在循环中实现增长的。货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而且终点上的货币量大于起点上的货币量(假定价格不变)。可见,产品生产只是第一步,销售出产品从而使商品或服务转换成货币才是更为关键的一步。保持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在于不仅要完成实物商品的循环,而且货币资本必须完成其价值的循环,才能让社会总产品在社会再生产中得以实现。只有经济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过程可顺利完成,社会总产品才可能得到实现,国民经济循环才能保持连续和畅通,整个经济体才能实现经济增长。

跨越国界的商品流通和服务贸易同样由一个个实物-货币循环过程组成,只不过这些交换发生在不同国别之间,使用不同的货币和支付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化的货币或主权货币在国际上的循环流动是完成实物循环和价值循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有效统一的载体,是促进国内国际商品流通交换和国内外经济循环,推动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实现,获得经济增长的关键。

我国在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中长期采用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但美元的过度特权带来各种交易成本的日趋提升。据中国科学院2013年发布的《国家健康报告》,美国通过铸币税、国际通货膨胀税、债务收益、汇率操控等10个渠道从国际市场攫取的红利累计占其GDP的52.38%;其中,中国人均损失霸权红利达2 739.7美元[11]。2014年,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70.7%,导致人民币发行成本高昂、人民币信贷被动快速拓展等金融扭曲现象。截至2021年末,央行外汇储备约为3.25万亿美元,约占央行总资产的六成[12];截至2022年11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张至8.68万亿美元以上[13]。在美联储超额印钞和降低利率的影响下,中国大量外汇储备出现汇兑损益和购买力缩水,外汇储备的保值和安全性受到严重的挑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为防范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潜在风险,我国于2009年正式启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系统,开始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即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以及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达到一定的比重的过程[14]2。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外循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主动选择,它有助于中国掌控货币主权,寻求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货币地位,提高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十余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政策从最初的贸易结算试点拓展到经常项目结算,进而拓展到资本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人民币与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都建立了直接交易的机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可在中国银行间市场直接与人民币交易的货币有美元(USD)、欧元(EUR)、日元(JPY)、港元(HKD)、英镑(GBP)、林吉特(MYR)、卢布(RUB)、澳大利亚元(AUD)、加拿大元(CAD)等9个品种。截至2022年1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升至3.2%,在全球跨境贸易金额中排名第四位;2022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达2.88%,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15]。人民币在不同职能方面的国际地位均有显著提升。

1.2 人民币参与国际旅游经济循环概念框架

学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之间的关系、人民币国际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同时,基于十多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成果,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挑战,并给予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者普遍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国贸易与金融交易无须通过中介货币,减少了交易的步骤和节约了交易的成本,进而促进进出口贸易[16]64。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可使缔约国政府或企业的债券更容易获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可,降低债券发行费用与利息支付,从而降低国际贸易成本[17]。随着货币国际化的推动,各国贷款、投资和商品、服务的购买都可通过该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进行,这有助于该国金融部门收益的增加与整合成本的下降[18];同时,减少货币发行中的外汇占款,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提升本国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外贸企业的结算与成本若以人民币计价,可大大减少因世界经济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14]3。上述研究成果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政策的完善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但相关研究到目前仍然局限于宏观经济总体层面,客观评价人民币国际化政策的实证文献较为匮乏,同时也缺少对具体部门或行业的关注。

国际旅游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应用场景和途径。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是随着出入境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境外的。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最初阶段,表现为由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带动的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19]。据统计,2008年人民币在越南的累计存量为38亿元,通过旅游渠道在越南的境外人民币存量稳定在8亿元,约占越南人民幣存量的21.1%;2001年中越边境人民币结算额为11.7万美元,占当年中越边贸额的4.3%,到2018年这一占比已增长至34.5%[20]。中国游客在其他东盟国家使用人民币的额度与频度也高速增长,增强了东盟国家旅游及相关企业对于人民币的接受能力[21]。如为了吸引中国游客,柬埔寨政府于2016年7月批准中国游客在柬埔寨商店和餐厅使用人民币和银联卡结账,部分商家在商品标签上增添了人民币价格[22]。

尽管上述国际贸易实践反映出国际旅游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交互促进关系,然而对于两者关系的学理分析和实证研究极其匮乏。由于世界主要货币(如美元)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就扮演着世界货币的角色,而欧元自诞生起也具有国际货币的色彩,这导致中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均缺乏对主权货币国际化与国际旅游之间发展关系的关注。大量研究集中于汇率制度、汇率变动、政治关系和其他因素(如新冠疫情对于国际旅游需求的影响)[23]165,[24],只有少数研究者探讨了旅游发展导致的发展中国家高美元化问题[6]5。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如何参与国际旅游经济循环的整个过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旅游产品(作为商品资本)与人民币(作为货币资本)之间的转化和循环关系,这些重要的问题均未得到解答。需要从学理上对主权货币国际化与国际旅游之间交互作用的机制进行系统化的认识,并对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出入境旅游所引致的人民币输出与回流效应进行量化评估。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除了推进“本币自由兑换模式”,也在同步推进“本币跨境支付模式”,即用人民币直接进行跨境支付购买境内外的商品和资产。图1从货币循环的视角展示了人民币可用于跨境贸易和投资直接结算后直接参与国际旅游经济循环的概念框架。本文的分析从出境旅游开始:

首先,中国和他国(如图1中B国)签署货币直接交易协定后,两国在贸易中可直接使用双方货币结算,这可减少两国在外汇市场兑换美元货币的损失、简化结算流程,降低交易成本[25],提升中国出境游客的购买力,从而促进出境旅游。当贸易成本有效减少后,其福利效应便将辐射至出境游客群体中,出境对象国的商品、服务出售成本也将随之下降。这相当于增加了本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为货币发行国带来额外的福利[26],产生收入效应。此外,货币国际化通常还将带来短期货币升值与持续升值预期[27],这也将产生积极的收入效应,提升本国出境游客的购买力,促进出境旅游。从规模效应来看,实际贸易支付额越大,货币兑换费用越少,规模经济效应越强,从而对出境旅游的推动效应越大。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提升游客出境游意愿。汇率是影响国际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采用本币结算能大大减少因世界经济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14]3,降低跨境旅游企业套期保值等规避汇率风险的不必要支出[16]53。随着货币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汇率风险的逐渐减少,直接使用人民币有助于获取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产品供给,产生消费和投资方面的网络效应,为国际旅游、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企业跨国投资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23]165。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境旅游人次有正向影响(基于收入效应和汇率风险降低)。

中国游客出境B 国旅游相当于中国进口了B国的产品与服务(B国商品资本W),同时输出相应的人民币货币量(G)。此时人民币就成为滞留在他国的离岸人民币。B国持有的人民币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直接用于购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通过货物贸易或入境中国旅游回流中国;二是作为外汇储备以备未来交易所需。B国将人民币G 分配用于储备、货物贸易以及入境(中国)旅游的比例结构受到本国外汇储备需求、贸易结构以及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

从 入境旅游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也将从两大方面利好入境旅游。从直接效应来看,在双边旅游往来中,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国旅游产品价格相对下降,提高入境旅游的便利程度[28],使缔约国居民获得收入效应,从而吸引B国产生更多游客入境中国旅游、购物消费。从间接效应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下B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增加本身也将成为商务旅游的直接驱动力,带动出入境旅游需求的增长[29-30]。并且,与中国贸易的扩大也是一种宣传中国的方式,它可能给B国消费者带来与中国相关的广告宣传,提升其对中国的兴趣与关注度[31],从而提高B国出境中国旅游的意愿。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人民币国际化对入境旅游人次有正向影响(受收入效应、兴趣与关注假设以及商务旅游的联合影响)。

B国居民入境中国旅游,实质上是中国通过出口旅游商品与服务(中国商品资本W)回收人民币(G)的过程。通过中国与缔约国的双边出入境旅游,双方国内所生产的旅游商品与服务通过游客的流动而完成了从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社会产品分别在双方境内得到价值实现,形成国际经济循环。与此同时,人民币基于其国际支付与结算功能,也完成了从货币资本G 到B国商品资本W(出境旅游),再到中国商品资本W (入境旅游)并回到货币资本G的循环过程,即:W→G→W→G。在这一循环过程中,G(离岸人民币)→W(中国商品资本)的转型至为关键。如果人民币不能回流,则中国商品和服务无法出口,国际经济循环将无法实现。并且,大量离岸人民币的存在将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造成金融风险[32]。离岸市场人民币规模越大,离岸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中国宏观政策自主性的冲击就越大,也就越难以保证境内外人民币金融市场的稳定[33-34]。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既要使人民币能出得去,又要保证境外人民币能回得来[35]。而入境旅游是一种有效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它是当前境外居民持有人民币的主要使用渠道。通过入境旅游不仅可以直接回收离岸人民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离岸币值的稳定和高升值预期,这将利好他国选择人民币结算,从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入境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将对离岸市场汇率稳定性产生影响。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3:入境旅游对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正向影响(通过回收人民币)。

離岸市场的汇率往往会对结算货币的选择产生影响。风险厌恶心理的存在导致人们对于币值稳定的货币抱有更强烈的使用意愿[36]。出入境旅游的稳步发展可以为在岸市场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提供缓冲带、避免因骤然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37],也可以为本土部分机构牵头办理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境外对接点,是引导消费者选择人民币结算的一种有效途径。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4:离岸市场汇率稳定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正向影响。

上述分析框架表明,国际旅游为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提供了长期动力,并可显著改变离岸市场人民币交易规模。但现实中,这一动力有多强,对交易规模的改变有多大,不仅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还取决于缔约国的现实条件。例如,假设H2人民币国际化对入境旅游人次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人民币直接交易后获得的收入效应,还依赖于缔约国与中方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商务旅游+兴趣与关注)以及缔约国美元外汇储备量。与此同时,中国能否提供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对于入境旅游市场发展也极其重要。此外,各国的金融交易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人民币国际化也会产生一定的网络效应。与中国金融市场直联的经济体越多,产生的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就越大,网络外部性也将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更多的国家持有人民币并使用人民币交易,这种正反馈机制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2 计量模型与数据

2.1 计量模型

基于假设H1~H4构建DID 模型的方法[38],建立如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其中,Otouristit 表示中国出境他国的旅游人次;policyit ×timeit 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变量;IMit表示中国进口他国的贸易额;Itouristit 表示他国入境中国的旅游人次;EXit 表示中国出口他国的贸易额;Fexrateit 表示离岸市场汇率波动指数;ORIi 表示人民币离岸指数;Xit 表示其他的控制变量;αi 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γt 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δit 表示随机扰动项。

2.2 变量与指标

本文的核心被解释变量有4个,分别是:离岸市场汇率波动指数(Fexrate)、他国入境中国旅游人次(Itourist)、中国出境他国旅游人次(Otourist)、人民币离岸指数(ORI)。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国际旅游是指一国居民离开本国到其他国家所进行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由于本研究关注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因此本文对中国出入境旅游的讨论局限于出入境中国的外国游客,不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出入境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游客。解释变量2个,分别是:他国入境中国旅游人次(Itourist)和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policy×time)。控制变量11个,分别是:消费价格指数(CPI)、就业率(Employ)、中国出口他国商品的贸易额(EX)、汇率(Exrate)、中国进口他国商品的贸易额(IM)、国际贸易(Intrade)、人均GDP(Pgdp)、人口(Popula)、风险指数(PR)、利率(ROI)和服务业占比(Serv)。一般认为,签证制度以及国际通航情况是影响出入境旅游的重要因素,但签证开放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如在与中国签订人民币直接交易协定的国家中,共计6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互免签证或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证。并且,出入境旅游人次与国际航空通达性也存在较强的内生性(互为因果且与时间相关)。将这两个变量纳入模型可能导致较强的共线性,故而未将两者作为协变量纳入模型中。为检验是否存在遗漏变量问题,研究将使用Selection Ratio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各变量与指标解释见表1。

2.3 参数估计方法与数据来源

由于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旅游发展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法(PSM-DID)进行参数估计以控制内生性的影响。从研究问题出发,本文对于样本的选择需要同时满足旅游研究和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两方面的需要。首先,从旅游研究的角度来看,根据UNWTO 发布的旅游统计年鉴,与中国有国际旅游往来的国家共计136个,其中“一带一路”国家106个,覆盖了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次,从人民币国际化来看,人民币直接交易是人民币在国际市场承担计价职能和交易职能的重要表现,是一国货币真正实现国际化的标志[46]。目前,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已率先与中国签订人民币直接交易和结算协定。因此,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106个国家为研究样本,选取其中同中国签订人民币直接交易的12个“一带一路”国家作为实验组。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选取其余49个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但未签订人民币直接交易协定的国家作为对照组。表2列出了12个国家的具体信息,包括协议签署时间和2019年银行间外汇即期交易量。阿联酋和匈牙利两个国家因缺失出入境旅游数据而被排除,最终的实验组选定为马来西亚、俄罗斯、新西兰、新加坡、南非、韩国、土耳其、沙特阿拉伯、波兰、泰国10个国家。截至2019年底,中国与上述10个国家的人民币交易量总计1 653.86亿元。

中国出境他国旅游人次(Otourist)和他国入境中国旅游人次(Itourist)源自UNWTO 官网;中国进口他国商品的贸易额(IM)和中国出口他国商品的贸易额(EX)源自WTO 官网;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Policy×Time)数据源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离岸市场汇率波动指数(Fexrate)、汇率(Exrate)、消费价格指数(CPI)、服务业占比(Serv)、人口(Popula)、国际贸易(Intrade)、就业率(Employ)、人均GDP(Pgdp)、利率(ROI)信息源自CEIC数据库;风险指数(PRit)源自美国政治风险服务集团(PRS)发布的世界各国风险指数;人民币离岸指数(ORI)源自Wind数据库。

研究使用2002—2019年各国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59个国家共计1 062个面板数据。在缺失值处理上,对只有个别年份缺失的国家的数据采用平均增长率进行数据插补,如缺失2002-2019年全部数据,则按空缺值处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3。

3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3.1 描述性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为消除量纲差异,对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表3描述了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标准离差率、偏度、峰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出境旅游人次、离岸市场币值稳定指数、中国—他国出口贸易、中国—他国进口贸易数据离差率较大、峰度较高且出现向右的长尾(峰度高于50,偏度大于6),各国非均衡发展态势明显,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加robust稳健标准误进行参数估计。

3.2 基准回归结果

3.2.1 倾向得分匹配处理与检验

PSM 检验的目的是给实验组样本匹配出合适的对照组样本。以控制变量作为协变量,经过反复测试,确定以汇率、价格指数、服务业占比和国际贸易4个变量为协变量,为10个实验组国家匹配出35个对照组国家。为保证匹配质量,进一步将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4)表明,匹配后的样本协变量t 值均不显著。这说明匹配后的实验组基本消除了变量所带来分组的差异。

3.2.2 双重差分回归检验(DID)

将匹配后的样本进行双重差分回归,为避免时间和地区异质性的影响,控制双向固定效应,具体结果见表5。表中第2列以中国—他国的出境旅游人次为被解释变量,签订人民币直接交易协议和时间的交互项为核心解释变量。结果表明,人民币直接结算政策对出境旅游人次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签訂人民币直接结算协议后中国-他国的出境人次上升了0.089%,假设1得到验证。中国-他国的进口贸易对出境旅游人次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进口贸易每提高1%,出境旅游人次增加0.063%,也证实了贸易对于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

表5第3列以他国—中国的入境旅游人次为被解释变量,签订人民币直接交易协议和时间的交互项为核心解释变量。总体上,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对入境旅游人次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签订人民币直接结算协议后入境旅游人次上升了0.012%,假设2得到验证。具体来看,中国-他国的出口贸易对入境旅游人次的影响更加显著,出口贸易每提高1%,入境旅游人次增加0.068%。这说明人民币国际化对于入境旅游的推动主要得益于双边贸易往来引致的商务旅游增长。此外,客源国经济发展水平、汇率和利率也有助于推动访华旅游需求增长,尽管其积极效应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与以往的经验知识相符。

对比出境旅游发现,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境旅游的推动效应大于入境旅游。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签订人民币直接结算协议后出境旅游人次上升了0.089%,假设1得到验证。一方面,中国公民可以直接携带人民币出国旅游,而外国游客入境中国所需人民币要从外汇市场换取或通过与中国的贸易获得,这会对外国游客的购买力造成损失,导致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境旅游的效应大于入境旅游。另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避险资产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持有美元的企业能获得更高的利润[47],这导致部分从事入境旅游经营的企业回收人民币的热情不高,因而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对出境旅游的影响更大。

表5第4列分析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对离岸市场币值的稳定指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入境旅游每增长1%,离岸市场汇率波动指数降低0.467%,由于离岸市场币值汇率波动指数是一个负向变量,这意味着离岸汇率的稳定程度增加了0.467%。这说明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入境旅游发展会使中国的离岸市场汇率更加稳定,假设3和假设4也得到验证。

3.3 稳健性检验

(1)缩短时间窗口检验。将研究时段由之前的2002—2019年变为2008—2019年,以验证基准检验结果是否稳健,结果见表6。缩短时间窗口后,人民币直接交易的政策效应对出境旅游人次的影响未发生变化,其对于入境旅游人次仍有积极影响,但不显著。入境旅游货币回收对离岸汇率波动指数的影响依然显著为负。

(2)控制同时期政策效应检验。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国政府不仅与他国签订了人民币直接交易协议,同时还与他国签订了人民币结算协议,且这一协议对进口贸易和出境旅游人次的影响同样重要。本文搜集了在研究时段内与中国签订人民币结算协议的“一带一路”国家及其签订时间,然后按照相同的方法设置人民币结算政策变量,将两项政策作为虚拟变量同时放入模型[48]。从表6模型2中可见,人民币直接交易对出入境旅游人次的影响,以及对离岸汇率波动指数的影响均未发生变化且显著。入境旅游货币回收对离岸汇率波动指数的影响依然显著为负,说明基准回归的结果是稳健的。

(3)遗漏变量检验。使用selection ratio方法对方程(1)和(2)进行遗漏变量检验,结果显示,selectionratio检验值均大于1,分别为1.199和1.554,说明模型稳健,不存在遗漏变量问题。

3.4 效应分析与货币增量计算

3.4.1 效应与路径分析

PSM-DID所得参数反映的是研究期内的平均总效应。根据图1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和中介机制检验。图2呈现了人民币参与国际旅游经济循环的路径与交互影响;表7呈现了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图中各条路径系数均显著。其中,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境旅游的直接效应(收入效应)为0.134,中介路径1条(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 中国—他国出口贸易→出境旅游人次),间接效应(贸易推动效应)值为0.211,呈部分中介效应,总效应为0.345。人民币国际化通过进口贸易的中介作用对出境旅游的间接效应(0.211)大于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境旅游的直接效应(0.134)。

人民币国际化对入境旅游的直接效应为-0.068,并且非常显著。说明人民币国际化对他国居民产生的收入效应为负,原因在于人民币国际化导致离岸汇率升值从而对入境旅游造成负面影响。已有研究指出,在其他因素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入境中国旅游的人数将下降2.71%[49]。

此外,国际旅游更多地受到目的地吸引力和营销的影响。根据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与旅游服务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签证要求较为严格且一些地区旅游设施不够完善是制约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50]。近年,来华旅游人数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51],这也与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不够便利有关。我国旅游宣传机构没有开通国外民众常用的Twitter、Facebook(Meta)、Instagram、YouTube或Tik Tok 等SNS社交媒体账号,无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文化输出与形象传播,也无法建立用户数据库对外国游客进行画像与消费行为分析。这些因素是共同导致出现近年来入境旅游一路走低的原因。但是,“人民幣直接交易政策→入境旅游人次”的间接效应为正,中介路径共4条,均为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261、0.025、0.016、0.116,总效应值为0.350。这说明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出口贸易的中介作用仍然对入境旅游产生了间接的拉动效应,且其效应数值远大于直接效应,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更多地利好因商贸往来而引致的入境旅游。“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中国-他国出口贸易”的直接效应为0.124,中介路径共3条,均为部分中介效应,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278、0.027、0.017,总效应值为0.446,“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中国—他国进口贸易”的直接效应为0.364。从系数上比较,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大于进口,并且人民币国际化对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也大于出入境旅游。

人民币直接交易后,因出境旅游和进口导致人民币在离岸市场流通规模增大,给在岸市场带来稳定币值的压力。由图2可知,“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离岸市场币值波动指数”的中介路径共4条,并且需要通过出口或者入境旅游两个中介变量实现。其效应分别为-0.208和-0.027(-0.068*0.401),总效应为-0.235。这再次证明入境旅游发展有助于稳定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汇率。“离岸市场币值波动指数→人民币离岸指数(ORI)”效应为-0.472,说明离岸市场币值稳定对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作用,假设4得到验证。疫情之后,中国可以通过大力提振入境旅游作为回收人民币、对冲贸易顺差的有效机制,以降低离岸市场波动对在岸的金融冲击。

3.4.2 国际旅游贸易净增量计算

按照图1的理论框架,人民币直接交易可推动形成旅游与货物贸易国际循环,人民币货币量将从G(输出)增加到G(回流),实现资本增值(g=G-G),实现经济增长。为验证此假设,假定价格水平不变,以当年实际进出口贸易额和出入境旅游数据为基础,计算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实施后引致的出入境旅游贸易净增量及其引发的进出口总贸易净增量,如图3所示。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国际旅游贸易净增量=(α2 ×IRtourist)-(α4 ×OEtourist),即人民币国际化后入境旅游回收货币增量和出境旅游支出增量的差值。其中:α1、α2、α3、α4 分别表示人民币直接交易政策对出口贸易额、入境旅游额、进口贸易额、出境旅游额的边际总效应,分别为:0.446、0.350、0.364、0.345(表7)。图3显示,中国与10个国家实施人民币直接交易以来,总对外贸易净值(含货物和旅游)迅速增加,从2010年到2019年的10年间交易净额增长了6倍。其中,货物贸易带来的净增量远远大于国际旅游净增量,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说明人民币国际化切实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增强了国内和国際两个市场的联动效应,提升了贸易合作水平。进一步对比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入境旅游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图4),可以发现,人民币国际化引致的出境旅游增量大于入境旅游增量,且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入境旅游的直接效应均低于因商贸往来而引致的出入境旅游间接效应。这说明研究期内,人民币国际化更多地利好商贸旅游,且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货币升值对非商务旅游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采取措施提振非商务型入境旅游以稳定离岸人民币币值。

4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4.1 研究结论

任何商品经济社会都包括两大循环,即实物循环和货币循环。在实物经济中,实物循环占主导地位;而在货币经济阶段,货币与实物合二为一。在开放的国际经济循环中,货币循环起着主导作用,其本身就包含了实物循环流通和市场实现。本文从货币资本循环的视角,揭示了在人民币直接交易背景下,人民币参与国际旅游经济循环流通并实现增殖的过程及其中介路径,并选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的106个国家为样本,搜集2002-2019年数据,采用PSM-DID 计量方法对路径效应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

(1)人民币国际化可直接且显著地促进中国出入境旅游,同时通过进出口贸易对国际旅游形成间接拉动效应。国家间共同使用人民币进行直接交易结算可以减少汇率波动影响和交易成本,带来收入效应进而促进双边旅游发展。这与欧元区(EMU)内的跨境旅游类似[52]。国家间进出口贸易也因受到收入效应的影响而增长,进而可间接推动双边商务旅游以及基于兴趣和关注的出入境旅游增长。由于贸易增长而引致的旅游增长间接效应大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直接效应,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更多地利好因商贸往来而引致的出入境旅游。

(2)人民币国际化以不对称的方式影响出入境旅游的需求。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签订人民币直接结算协议后中国入境旅游人次上升了0.012%,出境旅游人次上升了0.089%。人民币国际化可以看作是推动中国出境旅游的一项利好政策。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货币升值对基于兴趣与关注的入境旅游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不过这一负面效应可被因商贸往来引致的入境旅游的强劲增长所弥补,因而人民币直接结算政策对中国入境旅游的总效应仍然是积极的。

(3)国际旅游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应用场景和渠道,有助于增强人民币计价结算和计价交易功能,缓解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过高的风险,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新动能和抗风险机制。

首先,出境旅游可直接输出人民币,有助于扩大人民币离岸交易规模,带来规模效应,同时通过间接效应带动贸易进口。出境旅游需求越大,中国对于人民币合作国家的国际贸易的影响越大。根据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模型[53],中国作为主权货币国家的货币政策影响外围国家的程度越大,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的话语权就越大。

其次,入境旅游回收的货币有助于维持人民币离岸市场汇率的稳定。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币值稳定与坚挺。如果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过高,可能诱发国际金融投资者的投机性行为,加大对在岸市场的引导,增加金融风险[54]。发展入境旅游可形成人民币自然回流市场,是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过高时的有效缓解机制,可避免在岸市场投机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金融衍生品逆回购人民币,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币值产生的负面影响,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

最后,入境旅游可让缔约国的广大居民和非金融投资者使用和持有人民币,增强人民币国外持有的黏性,增加持有者的数量并分散持有者,防止国际市场上热钱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的破坏。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越大,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交易量越大,越需要发展入境旅游以增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稳定性,以避免国际冲击和危机传播。

(4)人民币国际化在总体上推动了经济增长。通过减少货币国际循环中的流通和交易成本,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促进出入境旅游和进出口贸易实现了货币增值循环,增进了社会净福利,对于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首先,基于马克思货币资本循环理论,建立了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旅游交互作用理论模型,揭示其中介途径,推进了旅游与金融研究的整合,为研究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场域,开拓了旅游金融研究新领域,丰富并发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证研究成果。其次,论证了国际旅游作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和新动能的潜在价值,明确提出了“基于入境旅游的币缘发展战略”主张和当前的实践路径。这不仅加深了对旅游的经济功能的新认识,也可为我国在疫情后调整相关的出入境旅游政策,夯实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民意基础提供科学建议。

4.2 管理建议

新冠疫情暴發和地缘政治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但中国对外贸易仍逆势增长,海外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量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提高,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越大,越需要发展入境旅游以有效缓解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传播。与此同时,发展入境旅游是将国内生产融入国际消费市场的重要方式,有助于释放过剩的接待能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目的地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时期,中国需要高度重视推动区域化的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把握疫情后国际游客消费倾向的变化及其偏好,为疫情后提振入境旅游做好充足准备。

(1)确立推动贸易友好国入境旅游为基础的币缘发展战略。近年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的部分亚洲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缅甸、越南及蒙古国等国家已经跻身中国入境旅游人数排行前十,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应借助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时机,着眼于这些贸易友好国家客源市场,加快梳理和研究近年来入境旅游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制定贸易友好国家入境旅游发展战略计划。此外,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与31个国家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且与其中的23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服务贸易协定;但目前仍处于有效期内的贸易协定分别为19个和7个。如能进一步推进或延续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协定,可进一步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

(2)加大对签订人民币直接交易协定国家公民入境中国的签证的开放度。截至2021年1月,与中国签订互免持普通护照签证的国家(地区)有15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持普通护照免签入境的国家(地区)有18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办理落地签证国家(地区)有40个[55]。在这些国家中,除新加坡、阿联酋、老挝、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外,其余与中国签订人民币直接交易协定的国家尚未与中国实施入境互免签证或落地签证政策。中国可实施缔约国公民15天免签政策,或团体旅客免签政策,亦可实施144小时中转免签政策,扩大缔约国入境旅游规模,推动免税退税,激发境外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与广泛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同时,应加快推进与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或落地签证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埃及等国之间的人民币直接交易协定,形成人民币国际化与入境旅游相互利好的局面,并可围绕这些经济体建设人民币经济区。

(3)重视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保持汇率的稳定,减少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是维持国际游客流量的决定性因素[56]。疫情冲击3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势下依旧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导致人民币走势偏强。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进一步推高了人民币的汇率。如果人民币币值持续保持高位,势必对旅游部门的产出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疫情后入境旅游的复苏。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6 686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923亿美元(其中旅游贸易逆差1 052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1 000亿美元[57]。贸易顺差越大,越需要推动出境旅游以释放外汇储备高企风险。国家需要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调节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国际旅游是有效构筑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载体和网络体系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有效衔接、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疫情之后,更需要积极推动国际旅游复苏,拓展人民币交易的场景和渠道,通过高效的民心相通夯实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民意基础。本次研究中未能涉及的部分调节机制和中介效应,还需要结合国家间贸易结构进行分析;未来亦可在此框架下进一步探究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与国际旅游之间的交互影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张建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繁荣我国经济的路径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9): 12-19.

[3] GOPINATH G, STEIN J C. Banking, trade, and themaking of a dominant currency[J]. The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2021(2): 783-830.

[4] 中国人民银行.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2023年) [EB/OL]. (2023-03-10)[2023-03-12]. http://www.pbc.gov.cn/diao chatongjisi/resource/cms/2023/03/2023031310355388557.pdf.

[5] BHAR R, MALLIARIS A G. Modeling US monetarypolicy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lessons forCovid-19[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21(1):15-33.

[6] 左冰. 旅游与金融: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J].旅游论坛,2021(3):1-22.

[7] 国家外汇管理局. 关于印发《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03]113号)[Z]. 北京:国家外汇管理局,200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20.

[9] 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R].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9.

[10]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738.

[11] 杨多贵,周志田,等.国家健康报告第1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17.

[12]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报[R].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23.

[13] 孙立鹏.中期选举后美国经济形势评估[J].当代美国评论,2022(4):26-38.

[14] 李稻葵,刘霖林.人民币国际化:计量研究及政策分析[J].金融研究,2008(11): 1-16.

[15] 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M].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22.

[16] 高海红,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J]. 国际经济评论, 2010(1):46-64.

[17] 张宇燕,张静春.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J].当代亚太, 2008(2): 9-43.

[18] BOZ E, GOPINATH E, PLAGBORG-M?LLERM. Global trade and the dollar[R]. NBER WorkingPaper, 2017.

[19] 巩勋洲,尹振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国际化实践及启示:以韩国、新加坡为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6):84-88.

[20] 钟伟.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管理世界, 2008(1): 165-166.

[21] 程成,周泽奇,鲁建琪.中国—东盟旅游流空间分异与优化策略[J].经济地理, 2020(9): 204-212.

[22] 郑国富.“澜湄合作”背景下中柬经贸合作的成效、问题与前景[J].国际关系研究,2018(5):132-143.

[23] 杨劲松,赵小丽.面向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旅游企业跨国投资促进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 2012(7):165-167.

[24] SU J J, PHAM T D, DWYER L. Political relationsand bilateral tourism demand: the case of China andJap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22(3): 337-346.

[25] FRANKEL J.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andhistorical precedents[J].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12(3): 329-365.

[26] KANNAN P. On the welfare benefits of an internationalcurrency[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9(5): 588-606.

[27] 姚大慶.汇率预期、门槛效应与货币国际化:基于网络演化博弈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8(7):25-37.

[28] 肖丹丹,范爱军.“走出去”战略引导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讨[J].统计与决策, 2009(13): 126-128.

[29] KATIRCIOGLU S. Tourism, trade and growth: the case of Cyprus[J]. Applied economics, 2009(21):2741-2750.

[30] 陈乔,程成.“一带一路”文化贸易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J].经济经纬, 2018(5): 23-29.

[31] KULENDRAN N, WILSON K. Is there a relationship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travel? [J]. Applied economics, 2000(8): 1001-1009.

[32] MCKINNON R, SCHNABL G. China's exchangerate and financial repression: The conflicted emergenceof the RMB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J].China & world economy, 2014(3): 1-35.

[33] 何帆,张斌,张明,等.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现状、前景、问题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 2011 (3):84-108.

[34] 余永定.再论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经济评论, 2011(5): 7-13.

[35] 潘大洋.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5 (3): 31-37.

[36] MIYAJIMA K, MOHANTY M S, CHAN T. Emergingmarket local currency bonds:diversificationand stability[J].Emerging markets review, 2015,22:126-139.

[37] 乔依德,李蕊,葛佳飞.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互动[J].国际经济评论, 2014(2): 93-104.

[38] 程贵,张小霞.“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检验[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0(10):80-95.

[39] DE VITA G. The long-run impact of exchange rateregimes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 flows[J]. Tourismmanagement, 2014(12): 226-233.

[40] LIU W, CAO Z. Positive role of marine tourism oneconomic stimulus in coastal area[J]. Journal ofcoastal research, 2018(1): 217-220.

[41] 谢朝武,黄锐,陈岩英.“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出境游客的安全保障:需求、困境与体系建构研究[J].旅游学刊, 2019(3): 41-56.

[42] 盛斌,景光正.汇率波动、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J].财贸经济, 2021(10): 132-146.

[43] 蒋依依,刘祥艳,宋慧林.出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兼论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异同[J].旅游学刊,2017(1):12-21.

[44] 徐胜,朱晓华.人民币汇率与物价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傅里叶函数和滚动因果检验[J].金融发展研究,2015(8): 3-9.

[45] 闫帅.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动态影响机制[J].国际贸易问题, 2017(6): 140-154.

[46] CHINN M D, FRANKEL J A. The euro may overthe next 15 years surpass the dollar as leading internationalcurrency[R]. NBER Working paper, 2008.

[47] 張红力.金融安全与国家利益[J].金融论坛,2015(3):3-14.

[48] 司春晓,孙诗怡,罗长远.自贸区的外资创造和外资转移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21(5): 9-23.

[49] 王良举,李万莲.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评估:基于扩展旅游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旅游科学, 2012(5): 38-44.

[50]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9 tourism competitivenessreport [R]. Geneva: World Economic Forum,2019.

[51]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19[R].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20.

[52] GIL-PAREJA S, LLORCA-VIVERO R, MART?NEZSERRANOJ A. The effect of EMU on tourism[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2): 302-312.

[53] REY H. International channels of transmission ofmonetary policy and the Mundellian trilemma[J].IMF economic review,2016(1): 6-35.

[54] 张春,蒋一乐.央行应该考虑离岸流动性操作以保证宏观政策自主性和金融稳定[J].国际金融,2021(5):50-57.

[55] 中国领事服务网. 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前往有关国家和地区入境便利待遇一览表[EB/OL].(2021-01-30)[2023-03-01]. http://cs.mfa.gov.cn/zggmcg/cgqz/qzxx_660 462/202110/t20211030_10404169.shtml.

[56] SANTANA-GALLEGO M, LEDESMA-RODR?GUEZF J, P?REZ-RODR?GUEZ J V. Exchange rate regimesand tourism[J]. Tourism economics, 2010(1):25-43.

[57]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 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R]. 北京: 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3-03-31.

[实习编辑:吴宇玲; 责任编辑:吕观盛]

猜你喜欢

双重差分法
我国人口迁移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农业产业贸易的影响研究
DRGs试点的住院费用控制效果分析与推行建议
自贸区设立与区域协同开放
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降低水污染强度了吗?
“营改增”影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研究
开征房产税能够降低房价并替代土地财政吗?
低碳城市试点效果实证分析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点的碳减排绩效评价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重点县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