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赋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优势、挑战与对策

2023-11-12关靖云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虚拟现实技术

摘 要: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等教育生态的重大变革。通过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西部边疆地区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优势、挑战和对策,显示虚拟现实技术在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促进教学公平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在实践教学目标、硬软件建设、特色资源、教师教学及学生认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从课程体系重构、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整合及师生数字教育素养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西部边疆地区高素质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高校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不仅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在产业融合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已呈现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向复合的“信息密集型”产业转变[1],旅游行业就业岗位也逐渐向多样性、技术性、复杂性转变[2],复合型、智能型、国际型的旅游专业人才是未来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向[3]。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支撑,对培养与市场接轨的旅游人才至关重要。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应该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4]。然而,限于课程体系设置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实践设备落后、场地和资金有限等因素,应用型高校目前的旅游人才培养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已经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市场对新型旅游人才的需求,这在西部边疆地区应用型高校尤为显著。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5]。它通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创造出真实的“人工世界”,允许用户通过特定设备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进行交互,获取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身临其境的感官刺激。作为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兴教育技术,VR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逐步成为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驱动力[6-8]。然而,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在西部边疆地区应用型高校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本文从虚拟现实技术赋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角度,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挑战与对策,以期为“新文科”背景下西部边疆地区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势

(一)有助于丰富旅游教学资源,增强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情景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情景教学多通过文本、图像、音视频等方式传递信息,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和认知主要通过视听器官完成,这些信息多缺乏立体感和临场感,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疲劳。VR技术独特的想象性(Imaginat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沉浸性(Immersion)等特征[6],赋予其将抽象、枯燥的理论通过虚拟场景直观、逼真再现的能力。通过VR技术构建虚拟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在教室再现“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构成要素,还能提供导游实训、模拟考试等多种教学资源。此外,VR技术还能再現历史事件、还原历史遗存,这对于丰富教学资源,促进西部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VR技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信息通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开创实践教学新模式,有效弥补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实践教学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最有效的方式,是学生适应市场对新型旅游管理人才要求的重要途径。旅游管理教学中有大量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如:旅游资源调查、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规划、导游实训等。传统的实地实践课程通常其成本较高,学校需要在出行、住宿、行业导师聘请及与实践单位沟通等方面付出较高的成本。同时,实地实践还易受诸如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疾病防控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因此,许多西部边疆地区高校对这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多存在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VR技术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仪器设备、虚拟实验室、虚拟实践基地,创造接近于实际的技能仿真训练环境[9]。一方面较好地解决了实践课程成本较高、易受突发案事件影响的问题,实现实践教学时空的自由化。另一方面,实现了理论知识与校内虚拟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弥补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可以促进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由于许多西部边疆地区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比例和质量与市场需求依然存在脱钩现象,致使学生对专业实践兴趣和深度都大打折扣,毕业生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就业岗位。基于VR技术构建的实践教学系统能将“看不见”的理论转换为“看得见”的场景[10],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绩效[6]。通过综合实践训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实践经验的积累,还能提升就业的综合竞争力,缩短岗位适应时间,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

(四)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进一步促进教学公平

“公平而有质量”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新使命[11]。基于VR技术构建的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实现开放共享,能够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8]。在“互联网+”时代,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共享和技术赋能,正在逐步推动教育资源均等化。实践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不仅有利于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避免了同类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此外,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对于促进西部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用型高校构建多样、创新、开放、集群与智能发展的教育体系建设及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虚拟现实技术赋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不健全

新时代旅游产业需要有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12],然而,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离“系统的专业化理论学习和训练”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3]。西部边疆地区部分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不健全,市场导向和理念创新滞后。特别是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在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严重不足,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及新技术的驾驭能力的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此外,实践教学比重和质量较低,导致部分实践内容被大量压缩,实践环节含混而过,学生仅以实践报告作为实践课程考核主要标准,实践课程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数字技术应用滞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课程比重及质量较低等问题难以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实践教学硬软件配套建设薄弱

硬件及软件资源是虚拟现实技术有效运行的重要物质保障,关系到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西部边疆地区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场地不足、资金支持有限、制度保障不完善等,严重制约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深度应用。现有的VR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多局限于旅游资源展示、旅游产品营销等环节,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及学生端硬件设备严重短缺。这导致部分实践教学课程流于形式,实践课程“被迫”上成了理论课程,严重制约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特色实践教学资源有限

西部边疆地区拥有独特的无垠沙漠、辽阔草原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旅游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学生对于区域特色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目标意义重大。然而现有教学体系对区域特色资源的挖掘不足,实践教学对民族文化、沙漠文化及草原文化特色的教学不够重视。基于VR技术开发的相关实践教学资源很少涉及区域特色文化,优质特色实践教学资源短缺。

(四)教师面临数字技术应用及教学模式创新的挑战

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大量应用与高校专业教学过程,对教师数字技术的应用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会对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模式产生冲击。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实践教学变革。此外,尽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在一些西部边疆地区应用型高校,对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的应用和开发深度不足,目前依然缺少成熟、高效、易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改革逐步总结经验,探索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五)学生认知负荷加重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创造沉浸感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实现了“人、机、物”的虚实结合,提升了学习者的感知能力。然而,这种沉浸性体验往往采用诸如声音、图像、文字甚至力感等多元信息传送方式,多渠道的信息传递、丰富的刺激容易提高单位时间内工作记忆的认知负荷,造成学生认知负荷超载[14],进而使学生难以在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此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设计的实践教学系统通常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来指导操作和应用,这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四、解决虚拟现实技术赋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挑战的对策

(一)推进课程体系重构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鼓励支持高校开设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以培養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及实践能力。以此为契机,西部边疆地区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推进现有课程体系的重构,以市场导向和理念创新为导向,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新的培养课程要更加注重开放性和互动性,推进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的课程及配套教材建设,加大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旅游管理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力度。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引入赋予了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新的活力,为新时期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应用型高校要瞄准未来文旅市场企业岗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融入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在培养目标上要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方式上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围绕区域特色,依托虚拟情景实践教学资源,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工学交替”“赛教融通”等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促进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旅游市场的接轨,以实现学生从业地方、服务地方。

(三)开展教学改革与示范应用的探索和实践

鉴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教学的应用尚不充分的现实,以数字技术深入推动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和示范应用对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形成创新、高效、易推广的高质量虚拟现实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数字化教学设计、实践及反思的能力,逐步因地制宜设计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高校应集中优秀师资力量,围绕《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地理》《旅游线路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打造一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教学“金课”。通过“金课”建设及应用示范,不断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深度,形成实践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模式持续优化的长效机制。

(四)大力整合多方教学资源

虚拟现实技术赋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离不开优质的教学资源。高校要积极与相关教学资源富集部门开展合作,大力整合多方教学资源,多渠道开展虚拟现实教学资源的建设。其中,旅游企业及对口援建高校是最大的潜在合作对象。随着数字技术在文旅行业的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旅游营销的新模式,许多旅游企业引进了大量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硬、软件设备以实现虚拟现实与旅游营销的深度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研发具有区域特色的虚拟情景教学资源,通过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双向流动以实现企业经营和旅游人才培养的“双赢”。此外,丰富对口援建高校的支援模式,充分利用对口援建高校相关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五)提升师生数字教育素养

数字技术时代对师生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教育素养的加强成为促进师生综合知识、能力素养的变革和发展的进阶方向。教师层面,首先要加大虚拟现实技术教学能力的培训。从专业知识、实操能力、创新思维及价值导向等层面全面提升教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适应和应用能力。此外,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系统的不断更新。教师要对新技术保持充分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实践教学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有效融合,通过动态诊断学生学习效果,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层面,要借助“数字原住民”对新技术、新方法高度敏感的特征,扩大学生接收虚拟现实技术学习的机会,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数字技术、团结协作及实践创新等方式助力实践技能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高校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西部边疆地区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尚面临诸多问题。随着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创新、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实践教学资源的丰富及师生数字教育素养的不断提升,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将更好地赋能西部边疆地区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徐建国,李梓.“互联网+旅游”背景下旅游人才需求变化及职业教育应对策略研究[J].天津经济,2022(9):32-38.

[2] 赵明辉,张营营.产业融合及数字经济发展时代背景下的旅游人才培养探析[C].202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旅游人才建设与青年人才培养,2022:828-834.

[3] 郭璇瑄,黄文韬.文旅融合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旅游人才需求特征、趋势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2,43(3):53-58+66.

[4] 韩福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3):146-150.

[5] 高媛,刘德建,黄真真,等.虚拟现实技术促进学习的核心要素及其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10):77-87+103.

[6] 崔钰婷,赵志群.虚拟现实技术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基于59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20(11):59-67+77.

[7] 赵一鸣,郝建江,王海燕,等.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12):26-33.

[8] 乔志明,俞卫博,赵然,等.虚拟现实技术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难点剖析[J].科教导刊,2022(17):39-41.

[9] 李勋祥,游立雪.VR时代开展实践教学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7):116-120.

[10] 何付霞.虚拟现实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实现路径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2,6(10):185-188.

[11] 胡小勇,孫硕,杨文杰,等.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愿景与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1):5-15.

[12] 薛涛,李晓义,黄青.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文科建设下的“双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旅游学刊,2022,37(8):9-10.

[13] 严旭阳.旅游教育的困境和旅游学科的使命[J].旅游学刊,2022,37(4):1-2.

[14] 刘德建,刘晓琳,张琰,等.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潜力、进展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4):25-31.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地方需求的新疆高校旅游管理专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XJ2019GY41)

作者简介:关靖云(1991- ),男,甘肃平凉人,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虚拟现实技术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