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阶研修:以教育叙事提升教师反思力

2023-11-11潘芙蓉余胜兰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9期
关键词:四阶研修育人

潘芙蓉 余胜兰

基于课题研究提出运用教育叙事,引导教师经历“行—思—研—知”的四阶研修路径,实现以行促思,以思助研,以研提知,增知调行,旨在形成培养教师实践反思能力的研修路径,助力幼儿园不同能力层次的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思想及行为,辨析儿童成长的轨迹与特点,支持教师真正意义上按照自己的节律增长实践性智慧,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获得反思能力的个性化成长,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

四阶研修 本研究借鉴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结合“知行思交融原理”,提出教育者更多地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情境学习建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教师在经历了“行—思—研—知”四阶研修后,其个体专业成长的心理机制的实质在于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的意义就在于促进教师的有效反思,使他们在反思中形成教育思想和观点。一是行中会察,察后有记—把好实践中循证的方向盘。教师在捕捉关键事件中敏锐发现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事实证据,师幼互动中感悟学教方式的智慧证据,发现教育契机点与课程生成点,有效提高观察能力。二是行后有思,思中有研—画好循证与理论链接路线图。教师通过撰写教育故事进行梳理与反思,画好循证与理论链接的路线图,从已知建构新知,借助碎片化的经验在撰写故事的过程中分析知与行的逻辑关系,从做到思,提升专业理论。三是思后促研,研中有学—形成观点碰撞的同伴互助圈。在融合教研中分享真实事件案例,故事成为共话共研的聚焦点,由个人的独立思考变成了同伴互助同频共情共话,观点在共鸣中碰撞,分享故事成为一种独特的共学共研方式。四是学后有知,知后有行—新观点应用实践的再循证反思。“三观”(儿童观、游戏观、评价观)的巨大改变,重塑了教师的支持者形象,使教师收获了职业幸福感和自信力量,能够以肯定和欣赏的态度评价幼儿的成长,教师撰写“教育叙事”的水平逐步提高。

教育叙事 实践者从问题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和模式,如故事、案例、演讲、讨论等,灵活开展教育叙事。其内涵包括动态互动历程记录,也包括对教育过程中的感受、情感与反思的抒发,探索方法,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方案和实施教学行动,深入了解学科知识和教育规律,对自己的认知世界和表达方式进行反思和修正。

基于“行—思—研—知”四阶研修路径框架图(如图1),针对教育叙事研究,搭建多元平台,激发学前教师发现、撰写、分享、拓展育人故事,不断与自己、同伴、幼儿、名师之间的教育实践开展“对话”,生成具有教育意义与价值的精彩教育故事,致力于不断拓展他们应对新问题和新情境的知识与能力,从培养反思意识、技能、习惯三个维度,从“关注形式”逐步过渡到“内涵发展”,从“感觉研究”逐步过渡到“专业研究”,更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新样态,支持幼儿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行:以教育随笔案例为起点,回归自身教育场景,洞察有价值的育人故事 聚焦儿童教育关键问题,以教育随笔为载体,增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观察力。借助课题引领教师观察儿童成长中的关键问题,并通过撰写教育随笔,有目的地记录教师与幼儿的行为表现。我园充分借助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区基地培训项目等平台资源,发挥园长作为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名师引领作用,以研究为抓手,以教学为核心,以课题为引导,协同助力教师队伍实现新的质变,使专业水平达到新高峰。从外显的课程故事到内隐的课程链—“研课程生长路径,促幼儿深度学习”主题研修案例,将师幼亲身体验的历程以教育故事的方式进行整理和记录,成长的轨迹变得清晰起来,每一步能听到清晰而又有力的声音。在对各类教师的教育故事进行分类、评价、再完善的基础上,将其发布在公众号上,在反复分析中进一步提高教师捕捉关键性教育事件的敏感性,提高教师梳理故事发展中的逻辑链的反思能力。推送故事撰写帮帮团、案例辩论赛、名师面对面直播、演讲成长故事等多形式研究,以教学为核心,以课题为引导,协同助力教师队伍实现新的质变,使教师的专业水平达到新高峰。教师通过此平台进行教育理论分享与实践经验交流,推动教育叙事的普及和应用。

思:以撰写育人案例为焦点,提炼育人故事,剖析教师育人思维的精准度 提炼儿童成长核心故事,以故事提炼单为载体,提高教师教育案例的撰写提炼能力。课题研究小组将教育随笔提炼成教学案例,并引导教师将碎片式记录性随笔形成有研究价值的教育叙事案例。此外,将教师撰写的班本课程故事择优在园所微信公众号分期连载,这既是一种记录和传递教学经验的经典留痕,也是相互启发与拓展思维的过程,助力实践型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基于典型事例,引发更多疑问和讨论,这正是师幼学习的原动力。

研:以发掘育人价值点为核心,分享育人故事,赋能教师育人素养的增值度 研讨教育叙事本质内涵,以故事大讲坛为平台,提增教育叙事分享交流能力。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组织教师定期分享儿童成长故事,找到儿童行为与教育行为之间的本质关联。

一是项目自评,领域教学享提升。采用“个人成长评价表”及“团队评价总表”开展领域教学观摩评价,对幼儿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展开观察、点评、互评、剖析、优化。教师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事件中,从行到思,提炼出观点与思想;共享教学历程,领悟教育智慧,应用到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不断提高和优化。实践证明,围绕集体教学团队研修活动的执行和评估,对组内教师的贡献度进行评分,促进其自评及同伴评鉴,激发并强化每个研究对象的主体性,符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强调的“过程性”评价要求。

二是镜面互评,深度教研乐反思。教师通过教育叙事,认识自我、发现问题、完善自我、反思实践、分享经验,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问,坚持个人反思与小组共研相结合,构建自身“教、学、研”同期互动的内在机制。例如,将常规教研活动“分享班本故事”“教研组课程故事展示”等贯穿于园本教研中,旨在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发表自己的教育见解。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通过教育叙事、经验交流、教育辩论会、观点报告等邀请一线的教师分享智慧。同伴间的知识经验分享促进了相互学习,教师的个人学习和研究也得到同伴们的鼓舞与认同。以教育叙事促进教师反思性实践研究,服务于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享受到了专业分层发展的价值体验,真正地找到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综合教研目标、动机、方法和结果四个要素,将教师参与程度相对划分为低—中—高—深四个层次,教研质效明显提高。实践证明,了解、征集基于课堂实践的关键问题,组织领域教研组骨干教师形成智囊团,帮扶梳理,寻找真实的研究基点,对教师教育故事进行评比与筛选分类,使教师以“当事人”的态度参与到下阶段的教研活动中来,有效提高了他们捕捉關键性教育事件的敏感性和撰写教育故事的水平。

知:以数据驱动为育人评价的落脚点,实施课堂观察,提升教师优化行为的反思力

运用课堂对比观察研究,以对比分析表为载体,促进教师改进儿童教育的调整行为。课题组引导不同研究小组开展课堂对比观察研究,分析行为改进后面的机理,促使教师学会理性地调整教育行为。在教研论坛活动中,每组派代表阐述观点,帮助教师建构更直观的经验,善于多方查证自己预设的知识点是否正确;名师引领教师带着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课堂研讨,激活教师“教、学、研、知”观点重组的内驱学习机制,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内涵。例如,邀请省名师全程参与互动研讨,开展专题讲座,引导教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为理论参考书,及时激发教师深度思考,善于链接理论知识,帮助教师进一步提炼研修策略:通过撰写并分享亲历的班本微课程故事,多种形式分享教育叙事,引导教师发现、整合自身亲历的教育实践中的微课程故事。真正做到了“看得见儿童,看得见老师,看得见学习”,实现了“基于儿童需求生成课程的价值取向:温度—互动—生长—游戏”。实践证明,以教育叙事促进教师反思性实践研究,服务于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享受到了专业分层发展的价值体验;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需要,真正地找到職业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教师个人的主动优化来达到群体优质。

以教育叙事为研修载体,引导全园教师经历“行—思—研—知”四个研修阶段,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和教学调整能力。教师通过对典型教育事件的连续性跟踪实践,反思能力在叙事研究中加速提升。同时,实现了教育修行道路上的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外延内化,智者对话;内敛汲养,初心依然,形成了智慧与幸福并存的教师群体良性循环互动机制。

提升了教师的反思能力,让教师成为课程有温度的践行者 实践证明,四阶研修促进教师反思能力提升研究,为教师搭建更好的专业发展平台,服务于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享受到了专业分层发展的价值体验,既发挥了名优教师的辐射作用,又带动了各层级教师在原有基础上的卓越成长,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效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走进“课程故事”,教师伴随着一个个故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专(专业)”的成长之路,逐步从根本上厘清了“行—思—研—知”四阶研修的逻辑结构,看到了幼儿学习的生长力,体验到了自身建构课程的生长力,探寻到了幼儿深度学习的操作路径,实现了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最终,学校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发展自我,促进了不同层次的教师动态成长,多位教师成为区域内外的科研草根专家,园内教师成功进入区学前教育系统“三段·五阶”人才培养体系,获奖率占比较高,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教师搭建更好的专业发展平台。

物化成果从量变到质变,教科研呈现高质量发展趋势 在课题实施周期内,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显著提高,课题立项取得了新突破,立项层次及立项率较高;成果获奖取得新提升,成果质量和获奖率较高;区域科研取得新进展,区域推广研究成果影响大。课题负责人出版专著2本,课题组成员发表相关课题成果有4篇,课题组成员参与本课题相关的各级各类论文、案例、微课等获奖73篇。课题组成员以教育叙事为载体,参与撰写和指导课程故事21篇,在胜蓝之声公众号线上连载推送;形成了《三段·五阶不同层次教师代表教育叙事个人成长案例集》,创建了丰富的课程故资源库《主题背景下课程与教学活动生成经典案例集》。

推广辐射研究经验,打造教˙学˙研互助共同体 推广交流课题成果91场,公众号连载发布21篇课程故事,创建课程故资源库《主题背景下课程与教学活动生成经典案例集》;推广辐射研究经验,打造教·学·研互助共同体,辐射同行3000人;顺应幼儿发展需要,让幼儿成为主题课程的主人。在2023年区首届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发布会做现场分享,为区内外教师队伍培训提供更多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成就教师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园保育教育高品质发展。

综上所述,四阶研修:基于教育叙事的学前教师反思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让叙事研究“看得见”“做得了”“写得出”“说得好”,使教师能够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解决基本问题,不断与自己的教育实践开展“对话”,使内隐的与外显的教育行为由低层次表现向高一层次优化,推动了教师按照自己的节律增长实践性智慧,获得专业能力的自我生长。

【本文系浙江省教师教育规划立项课题“四阶研修:基于教育叙事的学前教师反思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YB2021360 )的核心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四阶研修育人
四阶p-广义Benney-Luke方程的初值问题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带参数的四阶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四阶累积量谱线增强方法的改进仿真研究
基于四阶累积量和简化粒子群的盲分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