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基于佛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
2023-11-10李飞星
肖 威, 李飞星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财贸学院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300)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要方式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根据 Statista 的统计,2020 年全球数据产生量达 64.2 ZB(ZB代表十万亿亿字节),并预计将在 2025 年增至 181 ZB(见图1)[1]。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关键变量。数字化转型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企业和政府的互动方式[2]。
图1 全球数据总量变化趋势[1]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贸易应运而生。数字经济拓展了国际贸易的深度与广度,贸易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经历了传统贸易和价值链贸易之后,国际贸易将进入全新的数字贸易时代[3]。作为发展外向型数字经济的主要载体,数字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成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加速器”、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及区域新一轮竞争的“新焦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业态、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目前,数字贸易已经进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在广东省“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推动传统贸易数字转型,支持企业不断提升贸易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4]。据商务部门统计,2022年佛山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 637.8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居珠三角九市第一;新设外资企业727家,实际利用外资73.14亿元,同比增长1.2倍,增速同样居珠三角九市第一[5]。跨境电子商务是当前数字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佛山是全国制造业重镇,“佛山制造”遍布全球,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有着独特优势。统计显示,2022年佛山海关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清单及报关单3 398.2万票,其中跨境电商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占外贸出口比重超10%[6]。佛山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要在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上展现新作为,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加快建设广东自贸区佛山联动发展区,加大对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支持力度,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海外营销网络,大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7]。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的背景下,佛山大有可为。
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8]。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有研究结果表明,佛山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根据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陈荣等学者对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显示,佛山位列第三,落后于深圳和东莞[9]。在此形势下,佛山奋起直追。2022年年底召开中共佛山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重点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抢抓制造业当家的重大机遇”[7]。在2023年开年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佛山市委书记郑轲表示:“不走老路、勇蹚新路,把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干成稳中求进、走在前列的升腾景象”[10]。紧接着2023年3月,佛山市正式发布《关于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的行动方案》,从构建崭新形态、提升创新能力、优化空间载体、推进品牌建设、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吹响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体系的号角[11]。
数字贸易是新一轮区域竞争的焦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贸易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流形式,而制造业及相关产业也将逐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12]。因此,积极探索数字贸易赋能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进展
目前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1.1 数字贸易内涵及其发展的研究动态
早期的数字贸易(digital trade)范围仅限于数字产品与服务。作为正式概念的提出,最早追溯到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在2013年发布的文本《美国与全球经济中的数字贸易(第一版)》[13],其后在2014年的第二版进行了修正,概念得以确立[14]。该定义属于“狭义”的数字贸易定义,强调“数字交付”,剔除了大多数实物商品交易。OECD和IMF(2017)依据交易方式的差异,从贸易的属性、交易的对象和涉及的参与者三个维度,得到“广义”的数字贸易内涵[15]。为了更好衡量数字贸易规模,OECD、WTO和IMF在2019年发布第一版《数字贸易衡量手册》(Handbook on Measuring Digital Trade,Version 1),首次正式定义了数字贸易的统计方法,指出:“数字贸易是所有以数字方式订购和(或)以数字方式交付的国际贸易”[16]。在第一版的基础上,IMF、OECD、UNCTAD和WTO于2023年7月发布了第二版手册,进一步澄清与数字贸易有关的概念和定义[17]。
如图2所示,《数字贸易衡量手册(第二版)》提出数字贸易是由“数字订购”和“数字交付”两大模式组成,并强调了这两个概念下数字中介平台(Digital intermediation platform, DIP)的重要性。手册根据该概念框架,提出了目前比较可行的测度数字贸易的一般方法。
图2 数字贸易的概念框架[17]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学者对数字贸易领域的广泛关注,相关文献逐渐丰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数字贸易兴起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冲击(马述忠等[12],2018;盛斌等[3],2020);二是对数字贸易规模的测度(姚战琪[18],2021;贾怀勤等[19],2021;杨晓娟等[20],2022);三是数字贸易所面临新的壁垒和规则挑战(江涛等[21],2022;孙安琪[22],2022);四是数字贸易产生的经济效应(方昊炜等[23],2021;全盼[24],2022;杨慧瀛等[25],2022)。由此可见,数字贸易领域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1.2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动态
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高质量发展的提法具有中国特色,目前的研究主要以国内学者为主,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厘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丁志帆[26],2020;任保平[27],2020;余东华[28],2020;李晓钟[29],2022);二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进行测度。如何评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现有文献主要用单一指标或综合指标进行衡量。单一指标主要从增加值率、全要素生产率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等角度来衡量(陈丽姗等[30],2019;余泳泽等[31],2019;陈昭等[32],2022)。综合指标则较为全面,一般包含创新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资源环境、质量品牌、两化融合和结构调整等。代表性的文献包括江小国等(2019)[33]、杨浩昌等(2019)[34]、曲立等(2021)[35]以及汪芳等(2022)[36];三是对于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建议包括: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平台经济和新业态经济、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持体系等,以此驱动高质量发展。代表性的文献包括任保平(2020)[27]、余东华(2020)[28]、张志元(2020)[37]和李英杰等(2021)[38]。
1.3 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动态
国外研究侧重数字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分别从数字技术影响就业水平(Falk et al.,2017)[39]、企业生产率(Viollaz,2019)[40]、全要素生产率(Castiglione et al.,2013)[41]以及价值链(Rymaszewska et al.,2017)[42]等方面进行研究。此外,Bertschek et al.(2013)认为宽带互联网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43];Giudice (2016)的研究则显示,数字技术能促进制造业创造价值、调整产业结构[44]。国内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丁志帆(2020):认为数字经济可以从微观层面(关键要素成本递减与网络效应)、中观层面(产业创新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融合效应)和宏观层面(丰富要素来源、改善要素配置效率和资本深化效应)三个渠道推动高质量发展[26]。实证方面的文献目前尚不多见,部分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赋能效应显著,还能够通过人力资本、产业升级、创新能力的传导效应间接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刘鑫鑫等[45],2021;肖远飞等[46],2021;王瑞荣等[47],2022;李史恒等[48],2022)。另有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具有非线性关系(闫涛、陈阳[49],2022;秦建群等[50],2022;李娜等[51],2022)。金泽虎、蒋婷婷(2022)则基于长三角的样本检验,认为数字贸易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2]。这是为数不多以数字贸易作为研究视角,探讨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实证的文献。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现有文献对数字贸易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主要集中在数字贸易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水平规模、影响渠道等,实证部分多数基于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方面。因此,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先,以数字贸易的视角研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文献比较少,特别是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佛山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其次,对数字贸易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效应方面的讨论尚不系统、不充分。
2 数字贸易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对佛山企业的考察
数字贸易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和全球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对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变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下文通过研究佛山龙头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分析数字贸易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传导机制。
2.1 直接作用机制:数字技术驱动“数字贸易+制造业”深度融合
数字贸易的底层架构是数字技术,由于数字技术具有高度灵活性、渗透性和兼容性,可以通过“数字贸易+制造业”的方式深度融合。当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使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流程和组织、交易、订购、支付模式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沉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会利用大数据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和强化,通过不断迭代,挖掘数据价值,提高生产效率,扩展海外市场。
以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简称:维尚家具)为例,这家企业凭借长期在数字化等领域的投入与自我革新,实现在全国家具制造业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经过数字化处理订单和大数据调度生产,维尚家具突破了行业难题,实现了个性化定制家具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拓展海外板块是维尚家具的一条重要赛道,通过对国外合作工厂的数字化赋能,将生产模式复制到海外。维尚家具早在2017年,就与泰国一家在当地排名前三的传统家具企业合作,采用“维尚模式+泰国制造”的方式,通过对泰国企业的制造车间、生产系统进行改造,将维尚家具自身的技术向海外企业转移。在这一模式下,海外工厂接单后,需要将生产需求发回佛山,从而生成一个电子指令,再发回海外工厂才能开展生产应用。目前,维尚家具按照“一个条码一美元”的方式收取服务费,在泰国市场的业务量约为8 000万元[53]。
维尚家具是通过数字贸易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海外的合作企业在当地用维尚家具提供的设计软件为客户提供服务,设计方案传回佛山,由维尚总部进行数据处理后生成生产计划、生产指令的二维码,再发回当地工厂加工,进行后续的安装及售后服务工作。所有数据变成了每一块板材、零件上的二维码。机器经过扫描,便可以自动识别二维码的“指令”进行加工[54]。两家企业形成一条隐形的生产线,跨国实现虚拟制造。通过对海外企业产线的改造和车间的变革,维尚家具化身为数字技术的服务商,进而推动海外定制家具产业的大规模生产,并带动原材料出口,由此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2.2 间接传导机制:数字贸易促进新环境和新生产要素的变革与创新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生产要素开始产生,传统生产要素的地位有所下降,数据和信息成为关键要素。在新的环境下,制造业面临“高端上不去,低端白热化”的两难境地,如何通过数字贸易赋能生产要素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须破解的难题。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数字贸易通过间接方式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第一,通过促进产业升级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和数据信息被广泛应用渗透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生发出数字订购、数字支付、跨境电商等多种数字贸易产业业态。这些新业态能激发制造业活力的新动能,引导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数字化改造,实现制造业结构升级,助推其高质量发展。
陶瓷产业是佛山的重要产业,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佛山建筑用陶瓷出口额居全国首位,达102.7亿元,占全国的22%;出口数量累计465.45万吨,占全国的44.33%[55]。在2003年以前,粗放型的陶瓷制造带来了高污染、高能耗的代价,空气质量和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政府下决心改进这一局面。2007年,佛山提出要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陶瓷等传统产业。2015年,佛山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落户在陶瓷企业集聚的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在数字贸易赋能、数字化转型的加持下,佛山陶瓷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5G通讯、数字孪生等技术进行全产业链的改造升级,从研发、采购、制造、销售服务、仓储物流、广告营销等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运营。在制造环节,建立了从工厂、车间、产线到设备层精益生产与管理体系,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绿色的发展目标。在RCEP等贸易协定生效后,佛山陶瓷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方式成功将产品打入了东南亚市场,实现出口的高速增长。
第二,通过创新商业模式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数字平台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平台经济、数字产品交易、跨境直播等新兴商业模式。由数字贸易创造的开放式创新环境,产生了以客户为中心的C2M(反向定制)等商业模式,更好地满足“小批量、多批次”的制造需求,实现“消费—制造—信息”高度融合。
2016年,由建陶行业34家企业抱团成立佛山众陶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众陶联),共同打造以“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为核心的中国最大的陶瓷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众陶联逐步形成集采供应链、智慧物流、跨境电商、金融供应链、技术创新与认证等一系列相互镶嵌的子平台体系,打通产业上下游,构建协作共赢的生态系统,被誉为是“陶瓷产业的阿里巴巴”。众陶联不断探索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信任桥梁,利用物料台账、物流台账、资金台账和交易台账,采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原始凭证数据,经过线上线下交叉验证,开发出防篡改、防抵赖、可追溯的“交易证据链证书”,帮助陶瓷企业获得成本认定和完税途径,综合税负降低34%,成为数据要素化的成功典范。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佛山照明)是佛山知名上市企业,以生产销售LED和家居灯饰产品为主。LED照明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低,为了能在国际竞争中突围而出,佛山照明加大了产品的科研投入,以照明产品搭载各类传感器和通讯模块开发智能产品,成为开拓出口市场的主力。2021年佛山照明与广州汝粤供应链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出口品牌的建设和线上传播、定制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双方以东南亚市场条件较好的5个国家为主要目标,用自主研发的“EJ(EJoint电商机器人)+DMP(数据银行)+SCRM(新一代智能CRM)”三大战略性辅助工具,为佛山照明提供全球数字化科技新营销服务。
第三,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对技能人才数字化能力的更高要求。从事制造业贸易行业的劳动者,除了传统的技术技能、语言沟通和人际协调能力外,还需掌握必备的数字技能。通过加强数字技术培训,帮助劳动者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人力资源支撑。
2021年,佛山市成立了“对外数字贸易产业促进会”(简称:数贸会),以推动佛山国际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佛山制造品牌出海,提升数字贸易开放水平,增强佛山品牌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2022年7月,由广东省贸促会指导,佛山市对外数字贸易产业促进会、广东贸促国际商事认证中心等单位联合制定的《数字贸易(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与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份标准填补了数字贸易(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标准的空白,标志着广东省数字贸易(跨境电商)人才培训流程、内容、评价指标机制等进一步规范化,有利于推动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助力企业完善数字化交易流程规范。目前,数贸会举办了多期的培训班,培养高素质的数字贸易行业人才。
2023年8月,佛山市跨境电商人才创新创业园正式开园,计划打造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跨境电商网红人才培训基地和跨境电商直播基地,现已开设有主播、短视频运营、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课程。创业园以跨境直播人才培训为载体,搭建面向整个跨境电商采购营销、平台对接、供应链服务等环节和业态延伸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3 结论与对策
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进一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和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必然选择[38]。数字贸易是在现代信息网络、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数字贸易带来各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催生了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国际贸易的新亮点。另一方面,数字贸易的强数据属性,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共治,“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56]。
通过对影响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贸易通过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传导机制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直接效应体现在:由于数字技术具有高度灵活性、渗透性和兼容性,以“数字贸易+制造业”的方式融合发展。当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使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流程和组织、交易、订购、支付模式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沉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会利用大数据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和强化,通过不断迭代,挖掘数据价值,提高生产效率,扩展海外市场。间接效应体现在:通过促进产业升级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商业模式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些结论对佛山制定相关政策具有丰富的启示:
第一,加大对数字贸易的支持力度,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发展及其与制造业各环节的深度有效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多措并举,支持鼓励数字贸易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激发制造业活力,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标准谋划建设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链聚合,提升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效益。依托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和简化通关流程,完善跨境支付体系,提高资金结算速度和效率,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
第二,把握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创新和拓展商业模式,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区域内高标准宽带网络、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降低技术使用成本,为企业减负。支持本地数字贸易平台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跨境电商头部平台,链接本土的中小企业,以新型商业模式倒逼产业转型和组织变革。加强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监管水平,保障数据安全,营造良好的数字贸易发展环境。
第三,积极培育和提升数字贸易人力资本水平,为贸易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等单位的优势资源,大力培养既懂贸易又懂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产业的人才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对高层次数字贸易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提高经费支持力度,优化生活配套措施以及人才培养晋升机制,使人才能够“引进来、留得住、能发展”,从而更好地打造数字贸易的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