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新”教学原则的师资竞赛价值探析

2023-11-10古新扬杨平玲杨方方吴德庆王劲松

现代医院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三新年限职称

曹 捷 古新扬 杨平玲 马 猛 杨方方 吴德庆 王劲松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广州 510030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兴国必先强师,师资队伍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在医疗卫生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学教育师资的培养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讲授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2-3]。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4]。创新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广东省人民医院以医学创新和创新医学人才培养为己任,坚持以“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为教学原则,以新理念“创新、高效、卓越”引领教学改革创新、以新思维“医教研协同发展”推动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5]、以新方法“翻转课堂、PBL、TBL、CBL等”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三新”理念的教学原则在新时代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鉴于此,广东省人民医院举办基于“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为教学原则的师资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教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本研究统计分析影响“三新”教师教学竞赛成绩的主要因素,同时调研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参加广东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2021年7月25日—2021年8月15日“三新”教学竞赛的27名中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均来自临床专业基地,主要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和本科带教师资,其中男性12名(44.44%)、女性15名(55.56%)。收集他们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截止至此教学竞赛前)、培训次数及竞赛成绩等信息,上述信息的人数、占比、成绩及统计值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基本情况的参赛师资的教学竞赛成绩比较

1.2 方法

1.2.1 参赛形式 “三新”教学师资竞赛可选择四种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参与竞赛,四种教学方法分别为: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团队式学习(team-based learning, TBL)、案例式学习(cases-based learning, CBL)和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为小讲课、技能操作教学等其中一种。

1.2.2 参赛单位 比赛根据主讲教师所在住培专业基地或教研室分为7个组别。每位参赛师资组建一支参赛队伍,含领队师资1名,3~5名队员。参赛队员须为目前在我院省医的住培学员或实习学生。

1.2.3 教学竞赛评审内容及占比 教学竞赛主要由教学方案设计和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两部分组成。教学方案设计需与授课录像对应,评分占比40%,评审内容主要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反思。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则为参赛课程的录制视频,评分占比60%,评审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要求、创新性、高阶性及挑战度。竞赛的评审内容及占比等具体信息见表2。

1.2.4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不同教师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与竞赛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明确教学成绩分别与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之间的依存关系。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教师的教学竞赛成绩比较

随着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的提升,不同带教教师的整体教学竞赛成绩呈逐渐增高趋势。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参加师资培训次数教师之间的竞赛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学历教师之间的竞赛成绩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带教师资一般情况与教学竞赛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带教教师的学历(r=0.304,P=0.027)、职称(r=0.482,P<0.001)、工作年限(r=0.523,P<0.001)、既往带教人数(r=0.602,P<0.001)、参加师资培训次数(r=0.705,P<0.001)与教学竞赛成绩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依次增强;而性别与竞赛成绩相关性不大(r=0.185,P=0.067),见表3。

表3 带教师资一般情况与教学竞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 教学竞赛成绩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教师的竞赛成绩作为因变量,以教师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作为自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计算共线性结果。共线性诊断结果为:R2=0.705,F=39.073,P=0.000,提示回归效应显著,适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教师教学成绩的主要因素从弱到强依次为: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参加师资培训次数(P<0.05),而性别非教师教学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3。

2.4 通过教学竞赛发现存在的问题

通过教师在教学竞赛中的表现及评委的评审意见,发现带教师资的整体教学水平及素养较高,但部分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教学设计层次性不强、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该院可着重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师教学素养,保障临床带教质量。

3 讨论

3.1 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教师的教学竞赛成绩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教师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越高,其整体教学竞赛成绩则越高,原因可能是随着学历增高,带教老师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更长,视野更加开阔,教学素养更高,故竞赛成绩越高。而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则寓示着高工作年资,工作年资越高其教学经验一般更丰富,而接受师资培训次数越多则表明接受教学培训的时间更长,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技巧更能熟练运用,故而竞赛成绩更高。②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教师之间的竞赛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对教师竞赛成绩影响较大。艾婷等[6]研究也表明,不同职称者的授课比赛成绩往往相差较大,与本研究结果相类似。而性别、不同学历教师之间的竞赛成绩不具显著性差异,提示性别、学历对竞赛成绩的影响相对较小。王姝侠的研究提示不同性别、学历教师之间的教学质量无明显区别[7],刘联团队也发现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在性别、学历上无显著差异[8],此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分析可知,通过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职称、多参与临床带教工作对师资竞赛成绩有提高作用。

3.2 带教师资一般情况与教学竞赛成绩的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①带教教师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培训次数与教学竞赛成绩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依次增强;而性别与教学竞赛成绩相关性不大。②影响教师教学成绩的主要因素从弱到强依次为: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既往带教人数、参加师资培训次数;而性别非影响竞赛成绩的主要因素。考虑原因是带教是一份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与从业年限密切相关,而培训次数、既往带教人数、工作年限意味着教龄更长,工作年限越长、既往带教人数越多、培训次数越高,一般教学经验更为丰富,故其与教学竞赛成绩的相关性更为密切,对竞赛成绩的影响也更大。也有调查研究发现,教龄较长的教师,其教学质量往往较高[9-10],与本研究结果类似。教学竞赛成绩主要基于教学经验的积累,男、女教师在此方面相差不大,故性别对竞赛成绩的影响及相关性不大。而职称、学历更多与晋升体系相关,与从教经验的相关性相对较小,故它们对竞赛成绩的影响及相关性低于培训次数、既往带教人数和工作年限。

3.3 临床带教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教学竞赛结果表明带教师资的整体教学水平较高,这可能与广东省人民医院作为高水平医院医学教育底蕴深厚、全面多层次展开师资培训有关,不过也发现部分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存在欠缺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11]。基于上述问题,并结合我们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如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岗位胜任能力[12]。常态化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发展一批有教学热情、教学水平高、有教学科研能力的骨干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外出参加教学会议,完成国家住培政策对师资培训的要求。另还可定期举办授课比赛和临床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发现和培养骨干师资[13];同时也可邀请国内和国际医学教育的著名学者授课,拓宽师资视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实施师资动态管理和评价机制,完善师资遴选、准入、聘任、定期考核及退出机制[14]。建立以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及教学能力为指标的师资评价机制,对师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15],保障教学同质化,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推进教学绩效改革[16],将师资参与的各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竞赛、教学成果产出等予以量化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指标,教学绩效与职称晋升结合,将教学工作量纳入医师系列人员晋升高级职称的要求中,并设立教学突出贡献人员职称优先晋升名额,建立健全教学激励体系,有效调动师资积极性。

以培养质量为导向,推进教学体系建设[17]。按照“分年度或分阶段递进”的原则,积极建设具有学科特色螺旋上升式的课程培训体系,第一年的课程体系以巩固临床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夯实理论基础;第二年的课程体系要求逐步实现独立诊疗能力为目标进行培养,提升临床思维和技能;第三年注重岗位胜任力的提升[18],提高教学科研综合能力,加强医患沟通、团队精神培育,积极探索科学的分层递进课程体系。

4 小结

基于“三新”理念的教学竞赛可较客观反映并提升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助发掘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参加师资培训次数、既往带教人数、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是影响教学竞赛成绩的主要因素。提高教学师资培训次数、提升师资岗位胜任能力、将教学绩效与职称晋升结合、推进教学体系系统建设,有利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三新年限职称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