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政理念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目标探究

2023-11-10金阿芳热依汗古丽木沙富荣昌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5期
关键词:思政目标工程

金阿芳,热依汗古丽·木沙,富荣昌

(新疆大学 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教育部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项目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提出将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进行结合,实现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流体平衡和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而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侧重于用流体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加强学生的工程概念。作为专业技术类课程,“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思政的要义就在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

1956年,布鲁姆等人提出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经典教学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他将教学活动的整体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三大领域[3]。在认知学习领域,教育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六个层次。该分类系统一直被国内外教育界所采用,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之一。本项目对应布鲁姆的认知学习理论,将课程思政内容从课堂内外的不同方向进行结合,如图1所示。

图1 布鲁姆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与课程思政的结合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思政目标主题为“工匠精神”和“中国梦”,以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为主线,将课程思政内容无形地融入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中,写入课程大纲,进行教学实践。

(一)知识目标

课程思政教学的知识目标是希望在学习工程流体力学的课程中,除学习必要的课程知识外,还能对“工匠精神”“中国梦”等相关思政方面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把自我学习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能力目标

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步骤。从能力目标视角审视,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还存在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实践创新能力欠缺、能力考核标准弱化等问题。现阶段要提高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坚持能力本位理念,着力提升教师自身能力,加强全方位思想教育引导,还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积极夯实社会实践活动,注重能力考评。教学实施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运行环境优良;考核评价注重行业主导和学生应用能力表现。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要培养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价值目标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而高校是培养建设人才的主要基地,因此将工匠精神和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知识体系中,以期达到从根本上立德树人,全方位、高质量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价值目标。将工匠精神和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知识体系,有利于丰富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内涵,提高教学效果,让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形成敬业、执着、专注的优秀职业素养,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达到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的价值目标。将工匠精神和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知识体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引领当代劳动者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为建设现代化智造强国而奋斗[4]。

二、课程思政实现途径

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分三步走,各个阶段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如图2所示。

图2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思政建设技术路线

针对如上课程思政建设路线,要全面实现课程思政全方位、全过程贯穿教学活动,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造思政师资队伍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非常重视教师思政方面的培训,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特别是加大对新引进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熟悉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内容,找到思政内容的切入点,润物无声地把思政内容及思维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形成思想品质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二)颁布基于思政教育的各类教学文件

对教学内容中每一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凝练知识难点和知识重点,设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课件和教案。新的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体系注重彰显知识脉络,有机融入思政内容,便于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在课程内容上融入综合创新性实验、大作业等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运用雨课堂与课前、课上、课后学习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要求上,将工程流体力学课的知识点延伸到其他专业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

(三)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注重应用和实践能力,全面、客观、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过程性考核内容,将平时成绩和课堂中穿插的小测验成绩比例进行相应的提高。在课程和测试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课程思政内容相关考题,做到思政内容无形融入教学全过程。

(四)核心价值的培养

结合课程特点和专业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有效地融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工程流体力学”思政标杆课程组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兼备、教学效果优秀的师资队伍。通过思政教学大纲的编写,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以及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课程组科研成果显著。教师的科研水平带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提高和丰富了教学资源,形成了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课题组还制作了符合新疆大学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课件设计时加强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综合性实验和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以及雨课堂平台与工程力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好奇心、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设计和学习方法

基于思政理念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设计及学习方法可分为三类。

(一)自助型学习

对于学生的自助型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进行问题驱动,BOPPPS教学模式从课程引入部分便开始进行问题驱动。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动画、故事、问题以及热门话题等各种方式进行导入,创设场景,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欲望,调动其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展示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构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5]。最后,通过BOPPPS教学模式的课后测验,提出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一步步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最终培养自助型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参与型学习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在教学中运用了“参与型”学习模式。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作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式和探索式学习,将重结果的学习转变为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态度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算是完成了真正的学习。作为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要不断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研究型学习

研究型学习模式注重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研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宗旨和目标,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研究型学习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基于信息时代的研究型学习更侧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更新的学习资源,并通过网络环境交流观点,解决问题。这也更加符合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现代教学改革的趋势所在。

结语

本项目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入方式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课程思政在素质塑造、能力培养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可见,本项目所实施的基于思政理念的教学目标的设立及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思政目标工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子午工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