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融合德育教学实践研究

2023-11-09石蕾蕾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郑振铎养猫共情

石蕾蕾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猫》这篇课文,现在请同学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把这三只小猫的故事讲出来。老师先做一个示范:“我们家养的第一只花白猫,是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的毛,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很是活泼可爱,大家都很喜欢它。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它居然没过多久就病死了。”下面请两名同学来给我们讲讲第二只猫和第三只猫的故事。

生:我们家养的第二只小黄猫是从舅舅家要来的。它浑身黄色,比第一只猫更活泼更有趣,在我们家很受宠爱,但之后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

生:第三只猫是只流浪猫。它毛色花白,很不好看。它不活泼,也很忧郁,不被大家喜欢,在家里若有若无,最后死在邻家的屋顶。

师:故事讲得非常好,你们不仅能够把猫的活泼、有趣讲出来,注意到语气和语调的变化,还能在老师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真是讲故事的能手!

二、推宗明本

1.第一只猫的亡失——天灾

师:从大家刚刚所讲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所养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面对这三只猫的亡失,郑振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

(板书:猫的亡失。)

师:我们先来看看他对于第一只猫亡失的情感。

生:“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师:哪个词能够直接表现作者情感?

生:酸辛。

师:正是因为“一缕的酸辛”,所以郑振铎能平静而理性地安慰小妹“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这说明他认为“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是可以由其他猫来替代的。第一只猫的亡失,不过是生命新陈代谢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失可以说是正常的,是“天灾”,是没法避免的。

2.第二只猫的亡失——人祸

师:他对第二只猫亡失的情感呢?

生:“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师:哪些词能够直接表现作者情感?

生:怅然、愤恨、诅骂。

师:这些情感词与上一次相比怎样?

生:更加深重。

师:相比较第一次的“天灾”,这次却是“人祸”,这样的事是本不该发生的。所以作者怅然地,愤恨地,诅骂夺走了我们亲爱的同伴,夺走了我们挚爱的小猫的这个人。

3.第三只猫的亡失——偏见

师:第三只猫呢?

生:“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师:很好,哪些词能够直接表现作者情感?

生:难过、暴怒、更难过。

师:第三只猫较前两只猫相比不仅长相难看,而且性情忧郁懒惰,在家中可有可无,照理来说它的亡失不应该让作者内心感到悲痛。可为什么偏偏这么一只可有可无的猫让作者说出“我心里十分地难过”以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样的话?

生:因为他错怪了/冤枉了那只猫。

师:为什么会冤枉那只猫?假设换成第二只大家都挚爱的猫,你认为作者还会那么轻易地认为是它咬死了芙蓉鸟吗?

生:不会轻易认为。

师:因为大家对于第三只猫都有?

全:偏见!

(板书:偏见。)

师:说得真好,正是在这种偏见之下,郑振铎并没有进行理性思考,而是妄下断语。作为人,如果我冤枉了你,你还能跟我辩论一番,可是这是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郑振铎当时对于这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采取了什么手段?

生:暴怒、虐待。

师:而这些暴怒、虐待的行为如今却成了刺伤他良心的针!让他的良心不安!正是作者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会进行真诚而深刻的忏悔和反思。

师:我们一起来把第30小节读一下,体会郑振铎的痛苦和忏悔之情。

(生读。)

师:作者仅仅是因为冤枉了这只猫而感到难过吗?他更难过的是什么?

生:他更难过的是当他发现自己冤枉了这只猫,想要去补救的时候,猫却死了。

师:是啊,作者冤枉了它并且永无改正的机会了!当郑振铎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并竭力想去弥补时,猫却死在邻家的屋脊上。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作者的内疚、忏悔之情达到了顶峰。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停顿2秒)我想一般人自责一段时间也就过去了,而郑振铎却说出“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话语。其实在说到第二只猫亡失时也有类似的一句话:“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两种感情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好久不养猫”是因为挚爱,面对第二只猫的亡失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抚平,一时半会是无法走出来的。而对待第三只猫,郑振铎反省了自己的过错并且想弥补时,却永无改正的机会。所以“永不养猫”其实就是永不原谅自己,是对自己良心的惩罚。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把课文的第30—34小节朗读一遍,体会作者的悲痛和忏悔之情。老师来给大家朗读一遍,注意听好老师朗读时的重音。

(师范读。)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再次感受作者的忏悔之情。

(生齐读。)

师:作者这种忏悔、反省自我的精神就是中国知识分子非常推崇的高尚精神——自省精神。

(板书:自省精神。)

三、知人论世

师:郑振铎就是这么一个具有自省精神的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有关他的介绍。

(生齐读。)

师:“振铎”不仅是警示世人,更是警示自己。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自省精神,才显现出郑振铎人格的伟大。只有对自身要求非常高的人,才会时时自省。接下来请同学们再一次把课文的第30—34小节朗读一遍,感受大师的自省精神,也希望你们能够通过朗读,让这种自省精神在心里真正扎根。

(生齐读。)

四、反躬自省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篇课外阅读——鲁迅的《一件小事》,再次感受中国知识分子身上难能可贵的自省精神。

(生默读。)

师:鲁迅先生与黄包车车夫在路上遭遇车祸,当时他觉得没必要理会,但是车夫还是主动扶起老太太去巡警分驻所,这时鲁迅突然发现自己与车夫相比太自私了。面对这件小事,鲁迅竟然如此反省和解剖自己。这就是一种自省精神,而高尚人格的培养就是源于自省精神。

师:从《猫》《一件小事》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不止一位作家具有这样的自省精神。这是否也唤醒了你的自省意识呢?接下来请大家闭上双眼,静静地想一想。

(生闭眼反思。)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值得自省的事情还有很多。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大家尊重每一个生命,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也希望大家能逐步培养自省精神,让自己成为像郑振铎一样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教学反思】

笔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立足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内化语文德育功能。

1.培养学生的共情力

通過对三只猫亡失原因的探讨,分析作者及家人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发现第三只猫的亡失最让人无法释怀。作者的自省和呐喊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情。弱小动物的题材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共情力,而文章的力量,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共情力。

2.发挥语文的育人力

《猫》这篇文章除了让我们知道要爱护小动物、尊重每一个生命外,还力透作者忏悔的原因——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可贵的自省精神。在课堂的最后部分,笔者让学生将课堂内容内化到心灵,去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观照自身。这样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想情感的迁移和内化,润物无声,水到渠成,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语文的育人力。

猜你喜欢

郑振铎养猫共情
十二点钟
养猫还是养狗,这是个问题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郑振铎炒股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狗和养猫,哪家主人幸福
郑振铎虚心接受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