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行动”:擘画名师工作室美好图景
2023-11-09陈铁梅
陈铁梅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家精神”,号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大力量。强教必先强师,带着美美与共、成人之美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2009年至今,笔者领衔省、市、区三级名师工作室,形成“五五行动”运行机制,以推动区域美术教师专业成长和美育均衡发展。
一、五类培育成员,因类施培
为了以美术教师整体性成长促进区域美术教育整体性发展,本工作室依据不同类型教师的发展需求,实行因类施培。
工作室核心成员由省、市级骨干教师遴选而来,他们有情怀、有理想、有经验,但在专业发展高原期,同样会出现职业倦怠。因此,工作室重在唤醒他们的生长潜能,带领他们拓展专业智能,提炼教学主张,形成教学风格,辐射年轻教师,成就自己,成全他人。优秀青年教师是工作室核心成员领衔的二级工作坊成员,他们朝气蓬勃,但缺乏恒久的教育热情。工作室采用师徒结对形式,让核心成员引领、陪伴、敦促这些青年教师树立教育信仰,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水平,朝卓越教师迈进。乡村骨干教师是乡村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但由于缺乏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他们在慢慢消耗着教学创新力。据此,工作室遴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助力他们发现专业特长,激发教育智慧,形成富有个性色彩的美术教育品牌,继而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兼职美术教师是专职美术教师的有益补充,但他们对美术知识和技能认识还不夠完备,为此,工作室开展普及性基本功研训活动,为他们更高质量地开展美术教学夯基赋能。此外,由于工作室两位核心成员是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工作室还将师范院校的学生纳入研训系统,正苗拔节,助力成长。
二、五维靶向目标,全域育美
工作室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建立靶向目标,引领成员生长智慧,丰盈思想,共同描绘工作室的集体群像。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每位成员当立报国之志,践爱国之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既是对工作室成员的底线要求,也是每一位成员的至高追求。第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每位成员应自觉锤炼师德修养,笃行不怠,“师垂典则,范示群伦”,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以美育人为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有德之才。第三,拥有扎实的学科素养。每位成员都要学习国家相关美育文件,领会新课程和新课标精神,夯实专业技能,积累丰厚的知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美术思维,提升艺术素养,升华审美品质。第四,践行先进的育人理念。成员们要不断淬炼,研习前瞻性育人理念,把握时代脉搏,创新以美育人的方式方法、策略路径,形成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丰盈教学主张的内涵和外延。第五,要有公益情怀。爱满天下、一心助人是成员应有的品质,工作室开展公益送教、“城乡牵手”活动,进行结对帮扶,让美术及其教育惠及更多学校和学生。
三、五组定制行动,破茧赋能
针对美术教师感性思维重于理性思考、实践经验多于理论经验等现状,工作室开展五组定制行动,为成员破茧助力。
定制成长规划。成员加入工作室后需填报“个人发展规划”,为行动指明方向。“个人发展规划”实行一年规划与三年周期规划相结合,工作室整体部署与成员个性化规划相结合,全体成员集中要求与成员个人量身定制相结合,旨在让规划成为成员成长和工作室发展的加速器。
定制共读共练。共读是指成员集中开展专业阅读活动,由领衔人和成员共同协商确定领读人以及要领读的工作室专属阅读书单中的具体章节。成员撰写阅读心得,并在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旨在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共练是指工作室集中研练基本功。共读、共练扩容了成员的教育视域,夯实了成员的教育品质、品位。
定制教学主张。成员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学密码,所以工作室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帮助成员聚焦、剖析教育问题,把握、梳理学科特质,追索教育本质,对理论与实践进行双向建构,继而在丰富变幻的教学情境中作独特的表达,形成有价值、有内涵的教学主张。例如,成员黄凯针对美术教学浅表化等现实问题,提出“觉美立心”教学主张,并梳理其教学特质、实施策略等,由此开启他的教育登顶之旅。
定制特色课程。生活的丰富性造就了美术课程的丰富性,成员兴趣的个性化又缔造了美术课程的个性化,这既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性学习,又为成员树立了专业品牌。所以,工作室鼓励成员研发特色课程,例如,成员陈旦基于孩提时期玩泥巴的深刻记忆,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研发了“快乐泥塑”课程,包括低年级的“黏土花园”,中高年级的“江风海韵”,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阶梯课程,以帮助学生充分感受泥塑世界的无限创意。
定制研究课题。课题研究应当成为教师的基本功,它能锻造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梳理能力,也是教师教育思想的孵化器。据此,工作室在“个人发展规划”中设置了课题研究专项规划,在“名家讲坛”中邀请专家作课题专题辅导,在“我形我秀”展示中进行课题专门讲述,在年度考核中设置课题专栏评估,通过“目标、辅导、行动、考评”一体化,敦促成员在别人都停下来的时候再努力一下,在别人都停下来的地方再前进一步,助力成员认识全新的教育世界。
四、五项保障措施,稳链助研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微型单位,需要建设内外呼应的系列保障措施,将成员、环境、学生、制度等散落在四周的“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生命蓬勃的专业成长共同体。
文化立魂。通过标识、核心价值、理念目标等文化系统的共同设计、共同诠释,将成员的所有智慧、能量汇聚成一股强劲的力量,推动工作室朝卓越奋进。工作室在建设之初,就集体商议,建立“每一个学生都有美术才能”的学生观,“每一位艺术教师首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的教师观和“每一节美术课、每一次美术活动都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历程”的教学观。同时,成员以花和叶为意象设计工作室标志,构建满庭芳华的工作室文化。
建章立制。工作室建立了学习制度、研讨制度、交流制度、经费制度、奖惩制度、考核制度等。工作室的规章制度是成员们共同商议的结果,协商的过程也是唤醒的过程,成员只有知道自己为何来到这里,将走向何方,才会勇往直前。
分工协作。群策群力,才能聚沙成塔。工作室以自愿申报为原则进行职责划分,策划部、通联部、课题部、设计部、档案部,各司其职。同时创新工作室运行方式,为9名成熟的核心成员成立“工作坊”,以此减少成员在工作室活动中出现的“无力感”,为成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带动更多教师共同成长。
每月一事。稳定的运行模式能帮助成员保持节奏性的研训状态。工作室特制“每月一事”和“十个一”行动系统,即每月一次活动,每次活动开设一堂课、一个讲座、一场研讨,每学期组织一次观摩,深读一本书,组织一趟采风,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每周期组织一项课题或者项目,每次活动后设计一辑《简报》。
双师导航。导师是工作室最宝贵的财富,借由他们的肩膀,成员才有机会登高望远,所以工作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双师制”。一是理论导师,邀请著名学者周建忠教授等担任,对成员的课题、项目以及成长方向进行把脉诊断,指引成员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二是实践导师,除领衔人外,邀请省美术教研员丁悦、省特级教师周宏等专家在美术创作、教学、科研、活动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
五、五位一体平台,合力谋篇
正如一棵树的生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工作室的成长还需多方平台合力谋篇,外淬里啄。
如学校、单位是成员成长的根基,只有扎根在学校沃土中,才能生长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智慧,所以工作室将“教学工作量饱满”“学校贡献度”作为考核首要内容,引导成员心怀大我,服务师生,奉献学校;研修中心是教学智慧、教育咨询、教学品质的集散地和集优区,因此,工作室与南通市教科院、教师发展学院和海门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密切联系,邀请研修员听课、磨课、评课,主动承办教研活动,倒逼成员成长;科研部门以辽阔的视野引领教师触摸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本质,研究教育方法,而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己任的名师工作室及其成员,必定要紧紧依靠如省市课题规划办公室、领导小组等部门,关注教育科研信息,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命题,永葆旺盛的教育生命力;学术团队凝聚着权威学者、领軍人物,他们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一场讲座、一席对话、一段点评都能给予工作室成员深刻的启迪,所以,工作室借助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市名师培养工程导师团力量,邀请导师到工作室设坛开讲,成员在聆听、反思中,汲取智慧,启悟教育人生。此外,还有一些高等院校,如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与工作室合作成立“审美人生教育研究所”,联合开展美育实验和探索;工作室还参与师范生的培育,提升成员教育情怀和育人水平。
“五五行动”机制推动工作室开展205次持续研训,助力工作室两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区域19人次获评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58人次获国家、省级基本功等赛事奖项。由此,“我”和“我们”以美术为笔,以美术教育为画纸,共同描画了一幅浓淡相宜的师生成长画卷。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物(教学名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初中美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任职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