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助推幼小科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
——以项目式学习“童话校园节”为例
2023-11-09王惠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
王惠怡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
一、案例概述
2021年4月初,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科学的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国家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本案例聚焦如何强化小幼协同,通过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通过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完善共育机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强化科学导向,形成良好教育生态,推动科学衔接、有效衔接。
二、活动背景
幼小衔接是人生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能解决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的问题,更能积极地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让他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做人的自信。我校于2022 年成立,第一年招收的学生为一、二年级,这些孩子年龄小,对于新学校,他们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学校文化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我校作为一所新办校,学生均为一、二年级,学校文化的建设,从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和谐发展,到凸显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提高学校竞争力等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纵观现今的校园节日,小朋友主体地位缺失,成人色彩足,无法凸显儿童立场。学校希望通过让孩子们以共同设计校园节日为任务,让学生自主设计、组织、实施和参与属于自己的节日,基于儿童的立场,打造儿童喜欢的童话般的文化节,给每个孩子童话般的童年,加深学生对校园的文化认同。
在此次项目式学习中,首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心愿自主设计节日,接着老师会根据所有学生的设计进行分类。其次,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节日进行深度加工,完成节日策划书及海报。最后,通过校园投票的方式,遴选出校园节日,完成个性化校历。
学生在项目实践中,通过节日“策划绘”、海报设计、校历制作等一系列任务,提升了思考力、行动力、创造力、沟通力、协作力和变通力。这六力凝聚为“主见”与“合作”,是学校“方圆教育”理念中培养新时代学生的根本体现。
三、活动过程
(一)寻找对应课程内容和标准
1.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知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
2.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1.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将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二)制定项目目标
1.学习传统节日,了解节日的概念,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校园节日海报以及节日策划书。
2.在项目过程中开展生生互动,加强学生合作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整合、反思与重建的能力。
3.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
(三)设计问题和任务框架
1.单元核心任务
如何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2.单元驱动问题
(1)你希望学校开设一个什么节日?
(2)如何设计一个校园节日,并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3.单元问题串和任务群
(1)《传统节日》有哪些?这些节日有什么特点?
(2)如何完成一份节日策划书?
(3)如何进行海报以及校历的设计?
(四)开展项目研究
1.项目启动:志趣相投——形成校园节日创意小组
“你希望有什么校园节日?”当教师向全体学生询问时,学生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对于校园节日的憧憬。
当教师公布了驱动性问题以后,学生们知道了本项目最终是需要分组完成一个校园节日的“策划绘”,包括校园吉祥物小琮宝的专属设计以及相对应的海报,最终汇总到一起,完成2023学年校历。
4 月10 日,学校公众号正式发布校园节日征集令,面向全体师生展开校园节日征集(见图1)。
图1
最终学校共收到307 份征集表,占学生总数的90%。随后学校根据学生设计的节日活动,完成分组,最终有着共同志趣的孩子们走到一起,形成了涵盖阅读、体育、音乐、自然、美术五个大组和若干个小组。与之相对应的学科教师也进入项目组,根据KWL表调研,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并根据第一次活动表现,从倾听、发言、组织等各方面观察学生表现,完成组内分工,引导组长带领组员构思本组的设计。经过思考与讨论,最终所有的小组共同总结出最终的节日设计作品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一个富有童话趣味的名字;
一个与节日主题对应的小琮宝形象;
一张体现节日基本信息的海报。
以上三点要求既是引领学生深入项目的钥匙,又是学生们自我评价的标尺。
2.项目实施:从想法到策划,完成校园节日“策划绘”
要想如期达成最终任务,首先需要将其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学校将总驱动性问题拆分为三个单元问题,并设计了四个相对应的活动:
①解析完成节日策划的要素,并完成初稿绘画;
②讨论“策划绘”的合理性,并完成修改;
③根据“策划绘”,进行海报设计;
④校园节日投票。
(1)解析完成节日策划的要素,并完成初稿绘画
要完成一个节日的策划,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节日有哪些基本元素?怎么完成一个节日策划?通过问题串的解决,学生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
为了了解节日有哪些基本元素,学生打开课本,在书上寻找答案。一年级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春节童谣》,知道了在过年前后人们的活动。
二年级学生通过课文《传统节日》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七个传统节日的习俗,知道了这些节日背后的意义。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有特定的时间,同时也要有特定的活动。
学生们创意无限,结合童话的主题,首先确立了各自的节日名称。例如,阅读小组以《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灵感,设计了“漫游书境节”,希望自己也能像爱丽丝一样在书本的世界里漫游。体育小组设计了“森林运动会”,想象自己在森林王国中,能像小动物一样拥有他们的技能,比一比谁跑得快、谁跳得远、谁蹦得高。要设计一个校园节日,就需要翔实可行的策划。各小组对自己的节日活动做了细致规划,并在讨论中不断丰富策划。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够,如何完成一份策划书并且能让别人一目了然,了解自己的设计意图呢?通过头脑风暴,大家一致决定采用书、画结合的方式,完成一个策划绘本,图文结合,将节日的策划完整地呈现。
(2)讨论“策划绘”的合理性,并完成修改
完成“策划绘”后,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节日策划书中环节设计的合理性。一、二年级的学生梳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师提供了梳理方法,引导学生横向从人员分工、场地安排、活动名称、规则公约等方面梳理,纵向从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学生修改后的策划书因此变得清晰明了。
(3)根据策划书,进行海报设计
如何设计一份简洁、美观的节日宣传海报?学生们搜集了解海报设计的要点,知道海报构成的三大要素,分别是文字、图案和色彩。
大家根据各自的节日名称,结合童话的主题,纷纷展开设计。吉祥物的个性修改完成后,大家就一起将这些元素整合,进行海报设计(见图2)。有的学生和家长一同参与,让家长将自己的设计进行调整;有的向美术老师请教,了解配色的相关知识,还有的向数学老师请教,调整小琮宝的大小比例……
图2
(4)校园节日投票
完成最终海报设计后,学校将所有小组的海报进行了集中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介绍,通过校园遴选的方式,选出2023年5大校园节日:漫游书境节、森林运动会、自然探秘节、劳动创美节、小小艺术+(见图3),还有2个年级节和9个班级节。年级节这天也设立为零作业节。学生表达、沟通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图3
3.成果展示:从固定到变化——2023校历的诞生
节日遴选以后,学校组织各小组组长一同参与设计2023 学年校历。本阶段旨在提高学生对学校集体活动的规划能力,这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任务,其中既蕴藏着对有限时间、空间、材料等的合理分配,又富含各小组的配合和合作。为了办出大家心中都喜欢的校园节,孩子们一起反复商议、贡献智慧、群策群力。在数学老师的协调下,大家根据自己的节日特点,将一学年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完成了最终的校历设计(见图4)。
图4
4.项目结项:“成长关键词”——小组对活动过程的回顾和反思
此阶段,教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整个项目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一位同学都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和体验,最后每组就项目过程中的成长用一些关键词来进行总结和回顾。
(五)完善评价量规(见表1、表2、表3)
表1
表2
表3
四、活动效果与反思
作为新时代学生,首先应该有主见,不随波逐流,有坚定清晰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人类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有主见不是一意孤行,而应该海纳百川、合作共赢。一个会合作的新时代学生,以沟通促协作,在协作与沟通中学会变通。
此次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们亲自参与了学校节日的设计,真真切切体会到自己是校园的小主人,感受到校园童话生活的美好。本项目结合了多门学科,通过“设计校园节日”这个主题有效串联了学校两个年级。把学生的学习体验、探究放在首位,把实践视作内核,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来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各种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审美、动手、思考、表达、探究等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用切实的实践去解决驱动性问题,真正走向综合性学习,而这些也都与学校“方圆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学生们参与设计的节日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如何替换和增补新的节日?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继续探寻解决之法,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寻。
问需于童,尊重儿童,立足儿童视角,才能引领儿童的发展。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小学年段的孩子探索欲望很强,他们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索来了解世界。此次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需求,巧妙地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幼小衔接过程整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新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锻炼了沟通、合作等技巧。未来我们还将沿用这种教育模式,进一步做好有效衔接工作,实现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