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耕文化的小学主题综合实践课程探索
2023-11-09张翀宇上海市闵行区马桥文来外国语小学
张翀宇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文来外国语小学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上下五千年的农业生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诞生与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孕育农耕文化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为了学习和传承农耕文化,我校因地制宜,实施推进了农耕文化主题下的“‘稻’梦文来”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展开了对新时代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一系列探索。
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正式发布,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面落实“双减”任务的大背景下,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亮点。劳动教育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
学校地处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在这里可以探寻“上海之本”的文化底蕴,也可以感受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因此学校计划将劳动教育课程本土化,将所处地域的优势资源转化为学校的课程资源,将农耕文化融入学校的特色综合课程构建当中,这样有利于学校课程的发展、学校整体办学特色的创建,更能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传承文化,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也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情感。
一、立足根本任务和学校实际,确立课程目标
(一)以农耕文化传承使命,坚定未来接班人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并要求广大中小学校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统文化教育应贯穿学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学校的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和国家的号召,以农耕文化的传承坚定未来接班人的文化自信之基,努力培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新人。
(二)以市级课程建设要求,深化学校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其综合性能力的一门课程。上海从2017年11月开始试点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采用体验、探究、游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体验和活动经历。我校有幸成为第二批试点校,并随之推出了基于农耕文化学习与实践的“田间课程”。课程第一年在二年级8 个班级中进行试点,之后在校级层面整体推进,引领学生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认识、发展自我,参与并融入社会,亲近并探索自然,初步形成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习惯。
(三)以学校办学发展需求,丰富学校校本化课程的建设
学校自2015 年开办,立足打造“星教育”校园文化,旨在“为孩子们打开眺望世界的天窗”。学校的“星教育”是以最适合的方法培育最美的人格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一颗闪亮的星”的教育,是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个性化实践样态。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会表达,有童心;会探究,有想法;会交往,有礼貌;会审美,有情趣;会玩耍,有自信”的“星少年”。
2021 学年,学校新增第二校区,2023 学年新增第三校区,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在育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的共同需求下,一校三区的建设需要有丰富的课程来引领。借助于学校所处马桥镇的区位优势,以农耕文化为基点设计探索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契合学生实际,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多类课程一脉相承,逐步推进,成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基于以上研究的现状,我校从四个维度出发制订了课程实施的目标:
①从学校层面设计并实施符合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南,契合学生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对中国农耕文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的了解;
②探寻农耕文化在各个年级学生中的学习路径,以“五育”为背景,结合自然节气、生物生态、环境科学,依从农时农事,形成相关课程序列;
③通过课程的实施,拉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④利用区位优势,加强社校互动,创设学生校内校外学习空间,衍生“爸爸课堂”“妈妈课堂”,发挥家校共育价值,实现协同育人追求。
二、把握地域资源和学生特点,确立课程内容
根据学校周边的耕地资源、校内外的师资力量,学校基于“一体两翼”的课程模式设计了课程内容,即以“田间课程”为主体,以“学科融合”“特色活动”为两翼构建田间活动特色课程群,将农耕文化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做深、做实。
主体课程:以“水稻”为主要劳作对象,组织各年级开展基础通识课程、探究实践课程和稻田基地实践课程,整个学年共涉及18 项课程、63 课时(见表1)。在基础通识课堂上学习水稻与农时相关知识,在探究课上动手制作稻秆拼贴画、生物净水机、飞蛾诱捕器、大地景观等作品,在稻田基地体验施肥、播种、育秧、插秧、割稻等农事活动。
表1
学科统整:在基础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善于创造,积极推进“学科间统整”,努力形成学校全新的综合课程文化(见表2),让学生经历更多精彩的学科活动。在班队课中,根据不同年段特点,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在美术课中,绘制稻草人,激发学生无限创造力;在自然课中,通过拓展探究,了解田间昆虫的世界,感受种子的力量;在音乐课中,模拟大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感受农家自由闲适的生活;在体育课中,模拟插秧、秋收,体悟农事劳作的苦与乐。
特色活动:学校将课程的理念渗透到校园节庆活动中。在数学周活动中,融入对“一亩地”的探究;在艺术节上,将田间课程的活动场景搬到了庆“六一”的舞台,展现劳动之美;在运动会上,趣味运动项目再现田间课堂上你追我赶的劳动场景;在科技节活动中,“我与苗苗共成长”小种植活动将田间课程的理念融入植物生长培养中,感受生命成长的力量。同时,在校园文化布置中也凸显田间课程的元素,利用教学楼中空间资源,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有机地展示出来,随时让学生徜徉浸润其中……
三、推进课程实施和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荀子·王制》中说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开展田间农耕课程,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横向关注学生年段序列,纵向关注小学五年的成长规律。
以一年级为例:9 月,学生在学习准备期间通过班队课了解中国粮食现状,知晓节约粮食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吃到”“吃饱”到“吃好”是祖辈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每一个中国孩子需要努力养成的美好品质,结合丰收节评选学校“节粮星少年”。10 月,学生通过在音乐课堂上学唱“新学堂歌”《悯农》,体悟歌词的意境和中国农民的朴素情感。11 月,学生通过年级层面通识课“稻米的一生”了解稻米成长的过程,真切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12 月,学生在体育课上开展有趣的“种子快跑”体育游戏,全班学生通过头饰表示稻米的不同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进入第二学期后,3 月,谷雨时节,学校组织一年级学生前往基地开展“谷子旅行家”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取土、筛土、播种、浇水、搬运、盖膜……真正体验了育秧全过程。4月,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绘制创意画《我是一粒米》,赋予了大米形象丰富的生命力。5 月,学生在通识课“营养粮仓”中知晓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和膳食五大类的基本组成。6 月,学生在自然课上,通过小队分工在校园里以九宫格的形式开展探秘活动,完成“自然‘BINGO’”的连线活动。
学生在一年丰富的综合课程中,劳动技能、科学素养、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以稻田基地实践课程为例:五年的基地实践课程遵循学生在校五年的成长规律,让学生体会人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一年级入学阶段,学生通过育秧埋下辛勤劳动的种子;二年级学生在每年的秋收过后,到田间去扎稻草人;三年级学生在完成“土壤研究所”通识课的学习后,一起前往基地参与插秧前的施肥;四年级学生在芒种时节一起下田插秧;五年级的学生以“水稻收割季”开启最后一年的毕业课程。
同一片耕地,联结着五个年级学生共同的劳动成果。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内涵,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成长大课。
四、聚焦课程联动和特色创建,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一体两翼”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从2022 年开始学校启动了对应课程读本的编写。在不断的更新迭代中,作为学校“五星课程”中劳动教育主题特色课程,学校农耕文化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夯实了学校课程底蕴,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落地,提供了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新路径,将思政课从校园开到田间,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逐步推进劳动教育的内涵与路径,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
课程的实施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衍生的实践类家长课程,也丰实了学校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地处的马桥社区,既有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发展趋于成熟的商业服务、逐渐智能化的小镇建设等优势,更有历史底蕴的马桥文化,有运作比较成熟的农业科技指导力量。学校农耕文化主题综合课程的不断深入开展也得益于社校有效合作,专业设计和无缝衔接的服务,使我校的田间课程更趋于科学性、合理性,实现社校协同育人。2021 年,特色课程的创建也得到了马桥镇教委的关注,并进一步将学区内学校的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实现学区化管理。目前,在马桥镇教育一体化格局中,田间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已成为各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核心素养下的课程实施求新求变,我校农耕文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未来,我校仍将不断挖掘各类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力求使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感受劳动之美,鼓励学生从知识的课堂走进实践的课堂,从“书本的世界”走入“生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