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理”与“趣”
2023-11-08郎春花
郎春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使其掌握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有理据、负责任地表达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阅读教学中理应受到重视。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阅读教学在注重理性分析的同时,也应关注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思辨性阅读教学“趣”的表现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学生首先产生学习的兴趣,再习得学习学问的方法,是所有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以“趣”为形的学习活动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专注,从而在积极参与中获得真实生长。可以说,思辨性阅读教学活动只有以“趣”为形,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向“理”的内核。
(一)思辨性阅读教学应聚焦问题之“趣”
学贵有疑,思辨始于疑问,可以说问题是思维发展的驱动力量,思辨性阅读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综观新课标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各学段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该学习任务群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聚焦文本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建立其与学生真实生活的联系,转换成更符合儿童兴趣特点的学习任务,以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思辨性阅读教学应强调学法之“趣”
新课标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第三学段的学习内容中提及:运用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辅助阅读和表达,体会猜想、验证、推理等思维方法,学习创造精神,感受哲人智慧。可见,新课标强调学习思辨的方法要多样化、可视化。教师应在有趣、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理性思维,让学生在“趣”为形,“理”为核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思辨性阅读教学应重视表达之“趣”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可以说思辨性阅读与思辨性表达相互作用,相生相长。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厘清思辨性文本的内在逻辑,提升其理性表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把表达的“理性”误作言语实践方式的“理性”,前者的理性是指清晰的思维路径,严密的思维逻辑,这种较为抽象的过程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应设计有趣的表达情境,将其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勾连,给予学生支架,助力他们在“趣”中说“理”。
二、“理趣”,思辨性阅读的应然落点
统编教材五下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显然,本单元的教学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因此,笔者将以本单元《田忌赛马》的教学为例,阐明如何使学生习得思维方法的过程更有趣,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一)学习方式新鲜有整体感
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方式的新鲜度。以字词教学为例,若按照从纠正读音到词义理解的惯性流程进行教学,学生必然无法投入热情。因此,教师应深入研读文本,发现本课生字词的特点,巧妙设计,让字词教学成为活跃课堂的切入点,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以《田忌赛马》为例,笔者把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与字词学习融为一体,以具有挑战性的“智慧考验”活动教学字词,又用字词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关系,整体感知故事。这样具有新鲜感的学习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帮助其迅速进入理性思考的过程。字词教学片段设计如下:
1.看动作猜成语——摩拳擦掌
(1)关注字形:四个字中都带有“手”。
(2)放入句子读一读,读出你对这个词的理解: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听句子猜成语——“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1)仔细听,这一句话里可藏了两个成语,看谁能发现?
出示:胸有成竹、出谋划策。
(2)再请一位同学胸有成竹地读一读。
3.句中相机学习——赢
(1)正音:赢,是后鼻音。
(2)范写:赢,笔画多,有五个部件,写的时候要紧凑。
(3)临写: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也工工整整地写一个“赢”字,注意写字姿势,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4)理解:“赢”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胜(跟“输”相对);二是获利。
请选择合适的意思,把“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换一种说法。
“看动作猜成语”的设计抓住了“摩拳擦掌”的字形特点,帮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形象化理解成语含义,识记字形。“听句子猜成语”更是让学生通过老师读句子的语气,形象地感受了“胸有成竹”,通过句子中的“主意”联想“出谋划策”。在学习成语的同时渗透了“听”的学问:既要听内容,还要会听语气,可谓一举多得。更可贵的是这句话中还包含了本文的重点生字“赢”,引出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赢”的教学没有到此止步,在后续环节中,笔者继续围绕“赢”设置问题。“读孙膑这句话,看这个‘赢’字,谁再来给这三个人物重新排排位,并说说原因。”这一步与初读课文后要求学生按身份来排列人物形成呼应,不仅把学生的认知向前推了一步,更以“赢”字为中心,结合三个人物梳理出了《田忌赛马》的故事脉络,并引导学生认识“双赢”。随着教学推进,笔者最后抛出思辨性话题:这场比赛,田忌和孙膑实现了双赢,那齐威王是不是就是输家呢?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笔者还通过链接《围魏救赵》的故事,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其思维再次被引向新的高度。
整节课,笔者用特别的字词学习方式开场,通过关键字“赢”把悬念一直留到课堂最后,这样新鲜有整体感的学习必然让学生觉得有趣,并保持学习兴趣。
(二)学习活动完整有参与感
好的阅读课应在完整而稳定的情境中设计连贯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容地阅读、思考、发现、表达,思维由浅入深,步步推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体验深度学习的趣味。《田忌赛马》的学习主任务为“探一探孙膑‘赢’的秘密”,这一任务符合儿童的思维兴趣点。儿童热爱游戏,他们的好胜心与生俱来,当这节课探究“赢”的秘密时,自然就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围绕这一任务,教学分为两个连贯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默读第10至14自然段。
1.连一连,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
2.想一想,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
活动二:默读第2 自然段,思考:孙膑是怎么想到这个“赢”的办法的?
1.在学习单上用关键词记下你的发现。
2.与小组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第一个学习活动中思考孙膑为什么用这个方法,在第二个学习活动中探究孙膑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层层递进,学生思维被引向更深处。这样的探究具有一定难度,教师要避免单一、枯燥的分析,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体验感。
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使其在赛马情境中理解文本片段,形象直观地感受孙膑方法的巧妙。在第二个活动中,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式的表达让孙膑原本隐在行为背后的思维路径慢慢得以呈现。学生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摆一摆、赛一赛,逐渐从孙膑反败为胜的方法中,理出一种面对困难时更具迁移价值的思考方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设计与故事情境相关的言语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思考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后,是如何把办法告诉田忌的。活动中学生转换身份,以孙膑的视角来指导田忌,以“之所以……是因为……”等关联词为支架,不仅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故事情境也为言语表达增加了情趣。由此,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得以共生,理性思维也在有情有趣的体验式学习中得以培养。
(三)学习成果迁移有实用感
核心素养的精髓在于真实性,即能将课堂所学迁移到真实生活中。就《田忌赛马》而言,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知道了孙膑的思维过程,应该再往前走一步,从“活动一”理解孙膑的思维结论到“活动二”学习孙膑的思维方法再到迁移使用,使孙膑的思维方法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产生关联。
“那孙膑的智慧对于今天的我们有没有帮助呢?”一个更开放的问题不仅是对本单元人文主题的回应,也让本节课的学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产生有意义的联结,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再往前、往深推了一步。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谈孙膑思维方法的运用,对其生活、长远发展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
思辨性阅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这必然建立在教学过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求知欲的基础上;而有趣的学习情境创设及有趣的学习活动设计则必须目标明确,紧紧围绕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的培养展开。有“理”无“趣”与无“理”取“闹”的课堂都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意义。“理”为核,“趣”为形才是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应然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