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教师主体认知,在立德树人实践中涵育师德师风
2023-11-08黄艳梅
黄艳梅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中小学常抓不懈的核心任务。长期以来,各地各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突出规则立德,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加强警示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坚守师德底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中还要进一步唤醒教师主体认知,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提升立德树人的效能感,在享受职业成功与幸福中提升师德境界。
一、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理解师德师风时代内涵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蕴含了指导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结合新时代、新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教育部印发《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分别提出关于中小学教师的针对性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关爱学生、公平诚信、言行雅正、廉洁自律等方面,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坚持价值导向,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
中小学教师要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理解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拓展对师德师风时代内涵的新认识。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角度理解师德师风新要求,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二是遵守社会公德,践行核心价值。自觉爱国守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遵守社会公序良俗。三是恪守职业道德,潜心立德树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廉洁自律,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四是修炼个人私德,塑造良好形象。严于律己,自重自爱,举止文明,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养成良好习惯,完善个体人格特征。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有着深厚的内涵要义,这为中小学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广大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梳理师德师风建设问题,明晰师德师风建设底层逻辑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政治大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方面,绝大多数都有较高的站位、认识和修养。中小学教师积极践行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赢得普遍尊重。但是,也总有少数教师触碰师德师风的“高压线”,损害自身利益和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师德是教师内在的精神品质,师德师风建设获得教师内心深处的接受认同才更有成效,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还要进一步激发教师主体认知,聚焦教书育人,精准施策,引领教师进入立德树人的理想境界。
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已经形成了严的基调、氛围和态势,但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有待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在具体操作上强化了主客体认识论,强调外部制约,使教师处于“被建设”的客体境遇。一是重外部管控,轻内部驱动。建立师德师风多元督导体系、严格的考核机制及严厉的惩处通报制度,这些外控措施是必要的,但不可忽视教师主体的内在驱动力。学校如果一味强调外部他律,缺乏对教师主体的尊重与理解,有时还会引起教师的厌倦、反感甚至抵触。二是重热点问题的集中加压,轻日常的情感滋润。一旦发生师德失范热点事件,学校就会利用这样的反面典型再三警示教师,集中加压的确有强化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警示震慑作用会减弱。日常教学、师生关系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师德养成应根植于生活,浇铸于习惯。三是重精神感召,轻策略指导。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为什么”讲得多,究竟“怎么做”讲得少。“宽而浅”的师爱故事讲得多,缺乏“少而深”的师德精神建构,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感有待激发。
教师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主体,师德师风建设要以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在发挥外部力量的基础上,分析师德师风建设主体缺失的现实原因,构建外在约束与内在驱动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人天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自我管理的倾向性,要增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体意识,满足教师对于自我道德完善的内在诉求。主体自律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和底层逻辑,要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一方面从思想认知上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意义、价值作用,一方面从技术技能水平上赋能,从而提高教师立德、育人成效。创新师德教育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实践育人等形式,释放个体动能,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
三、回归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立德树人能力水平
教师专业起点较高,在学校工作中的敬业精神和付出程度有目共睹,但是为什么有的教师师德失范呢?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素质能力结构分析,或许能找到具体问题症结所在。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育对象是人,是千姿百态、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师生互动,教师的劳动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以往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在认知领域发力,聚焦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而忽略关于人的知识、学的知识的研习和探究,因此教育教学中遇到复杂问题就会捉襟见肘、简单粗暴。教师关于人的知识匮乏及育人能力不强值得关注。师德师风建设要回归教书育人的日常,引导教师加强自主管理、改善交往关系、提升育人技能,在立德树人实践中锤炼高尚师德,涵育优良师风。
加强情绪管理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一把钥匙。不管什么工作,只要涉及人际互动,员工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有效的情绪管理在强调人际交往的工作中十分重要,关乎相关岗位工作的成败。教师情绪劳动的特点被长期遮蔽,有的教师甚至人到中年还因为情绪失控爆发粗口或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而碰触师德红线,这部分教师往往也是工作极其认真、兢兢业业的,师德失范事件不仅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对教师个体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生涯也造成很大的伤害,对教师群体来说增添了职业不安全、不确定感,削弱了教师的从教热情和职业幸福感受。情绪劳动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展现较强的情绪认知和情绪管理技能,比如识别情绪,识别自身的情绪以及发现他人的感受;运用情绪,环境的特定方面如何影响情绪,哪些行为方式可以改善情绪状态;理解情绪,关注情绪体验,思考产生这些情绪的潜在原因以及导致情绪变化、消失的因素;管理情绪,负面情绪有哪些,可以运用哪些策略来管理负面情绪?大部分的负面情绪都来源于人们对事件的消极认知,可以通过改变对事件的认知,从而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教师情绪管理得当,可以消除师德失范的潜在风险。
教师不仅要成为情绪管理者,还要学习专业交往,有效经营各类关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懂得关键期理论,了解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能够包容学生特定发展阶段的情绪表达,构建真诚、互信、和融的师生关系。怎样与家长交往,携手另一股教育力量?很多教师是没有角色系统概念的,把家校交往简单理解为家长服从、支持学校的管理需要,甚至成为教师的工作帮手。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缺少方法,动辄请家长到校配合,这样做有时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酿成严重后果。其实,教师要厘清两个角色系统,一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属于社会关系,其靠规则运行;一个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属于亲缘关系,其靠情感联结。家校交往中,教师要尝试走进家长角色系统,而不是让家长走进教师角色系统。教师要积极倾听家长,以同理心接纳家长,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的劳动以人际互动为主要方式,情绪管理、专业交往、构建协作关系等社会与情感能力,应该成为教师立德树人的“新基本功”,而这些能力又是在立德树人实践中积淀、历练的。当前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立德树人怎样更好地回应时代关切,教育教学怎样更贴近人性逻辑,教育效果怎样更落地有声,中小学教师要重建自我认识,发挥好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拓展专业发展之路,以整全的人格、饱满的情感、精湛的技艺支撑自己从“经师”走向“人师”,以更高的职业幸福感和育人成效,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四、讲深讲透典型师德故事,营造潜心育人良好社会氛围
良好的师表形象需要自塑和他塑共同着力,要充分尊重与信任教师,将教师看作一个个发展中的、具有多种可能的育人主体,给予教师全方位的支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引”着教师,讲好师德故事,驱动价值建构。师德故事要选好优质素材,避免把故事讲“浅”,讲“老套”,要超越耳熟能详的教师一味付出的保姆式照顾,而讲出师德故事的时代意涵和育人价值。比如关爱留守儿童,不仅仅停留在悉心关照上,还能深入到教师行为对乡村儿童生活方式的影响,体现师爱的价值,更好地启迪教师立德树人。
“帮”着教师,提供学习支持,助推教育创新。当今青少年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立德树人面临新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为教师提供学习、发展条件,拓宽教师视野,促进教师提升育人技能。广大教师要勇于破解现实难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扶”着教师,师德师风评价要兼具力度和温度。健全中小学师德师风综合评价机制,明确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加强师德师风评价过程管理,教师违反师德要求,要有刚性约束和问责处罚。鼓励教师呈现真实的自己,开放心态接纳成长,重塑职业信念。关注教师队伍内部关系,建构主体间对话,加深理解教育行为,增强教师之间的互助意识与合作意识,推动教师教育情感养成和道德发展。
“立”着教师,健全以人为本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师德师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教师发展理念。突出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从坚定理想信念、注重自我完善、加强师德管理等方面系统发力,潜心实践教书育人。凝聚教师主体合力,将立德树人任务、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使教师成为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把人的现代化放在基点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坚持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相结合,坚持教师自律与规则他律相结合,坚持价值驱动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坚持策略提升和行动规范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师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涵育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情怀,引导广大教师自发、自主、自为和自成,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