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评邹理的《周立波年谱》

2023-11-08廖婧文岳凯华

新文学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周立波年谱出版社

廖婧文 岳凯华

周立波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他创作的《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一直为读者所喜爱,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上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然而,长期坚守从事周立波研究的学者却不多见,除老一辈学者胡光凡①、庄汉新和中青年学者佘丹清之外,邹理是其中非常勤奋的一位年轻女学者。自2008年以来,邹理先后主编过《百年周立波》《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等文集,并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学术专著《本土经验与世界眼光:周立波与外国文学》。如今,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她主持的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周立波年谱》,可见其对周立波研究的钟情和专注。这一新著在学界大多注重周立波小说创作成就的阐发和论说而对作者本人生平事迹以年谱方式详尽勾勒、描述和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的语境中,更艰显得独特和重要。也就是说,在《周立波年谱》之前,虽然尚有庄汉新1981年和1982年期间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上刊登的《周立波创作年谱》②和胡光凡、李华盛主编《周立波研究资料》中类似年谱的“著译系年”③,甚至有了周立波的传记如胡光凡的《周立波评传》④,但事实上专门的周立波年谱目前学界基本上还没有。当然,已经出现的这些学术成果自然成了邹理完成《周立波年谱》的重要资料基础,但作者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周立波研究有了新的路径开掘。

关于作家年谱的重要性,学界早有论说和强调。譬如,陈思和在给《〈东吴学术〉年谱丛书》作序时说:“编制年谱,功在三个方面:一是详细考订谱主家世背景、个人遭际、思想著述、亲友关系等史料;二是对于谱主经历的历史事件的深入探究;三是对其人其书的整体研究的推进。”⑤而武新军在《关于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年谱编撰的几点想法》中也提到:“成功的‘年谱’,在叙述谱主的家世、履历、交友和创作时要尽可能‘详尽细致’;其次,年谱对作家履历的介绍要尽可能‘宏博’;第三,年谱在叙述作家履历时,要善于‘选精择粹’,而不要变成对作家生活起居的繁琐记载;第四,严格按照年、季、月、旬、日的顺序展开叙述。好的作家年谱,应该具有目录索引的功能。”⑥事实上,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年谱成果也出版了不少⑦,但邹理于2020年7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部《周立波年谱》依然别具风采!其考订事迹之详博,排定年月之细致,几乎将以上要求全部做到。

一、谱主家世背景、亲友关系、个人遭际、写作著述史料的详细考订

《周立波年谱》补序中提到邹理从事比较文学和周立波研究多年,并受到北京大学孟华教授治学严谨品质和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影响,这在该著中确有体现和反映。该著采用了大量全新史料,对于文中需要进行说明、考证、补充、评述的史料都以按语形式严谨出现。作者细致考察了周立波生活、活动、写作的轨迹,挖掘出了更多的历史细节。对周立波的家世背景,作者从其族谱着手,查询其祖上的具体信息,从其曾祖父一辈开始详细描述直系亲属的关系,何时搬来益阳定居,使读者能够对周立波家庭背景、成长境况有基本的了解。同时,该著对其亲友关系调查也颇为详细。年谱中作者将周立波的妻子、老师、好友的大致生平,以及他们与周立波相知、相识的原因和他们对周立波的影响做了细致解说,如该书21页对周扬和周立波相识过程的描述。像周扬这样对周立波一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重要人物,在书中做出详尽叙说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即使是在周立波身边出现次数不多的人物如第23页写到的曾三,甚至只帮助过周立波一次的人物如第23页提到的张尚斌,作者也力所能及地对他们的生平做了大致概括。

此外,作者对于谱主个人遭际与写作著述的情况更是做了详细调查。作者利用绪论写了一篇《周立波传略》,对全著来说有提携纲领、统领全局的作用。在文中,作者把周立波的人生轨迹大致划分为上海、前线、延安、鲁艺四个时期,将其个人遭际做了基本梳理。而在正文中,作者更是按年、月、日清晰罗列,以纵横交错的形式进行编年纪事。纵向方面,将周立波一生的动态历程、创作活动、工作过程、重大事件等,按照逐年逐月逐日的顺序进行年谱编写;横向方面,记录周立波所处历史时代发生的与周立波有关的重大事件,展现出他的社交活动、思想变化和文学创作的宏阔的时代背景。至于写作著述,文中从周立波小学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1929年以小妮为笔名在《申报·本埠增刊》发表首篇散文《买菜》后所写一系列散文和翻译作品,再到1941年6月6日发表短篇小说《牛(一)》对小说创作的初步尝试,最后到《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等小说的出版,都记录得十分详细。即使周立波的一些零碎发表在杂志期刊上的文章,作者也予以了广泛收罗,一一被记载其中。

二、周边人物评说、回忆谱主等材料的如实记录

在《当代作家年谱和当代作家研究》中,李雪说道:“年谱在记述作家身世、家乡、早年经历等方面基本依凭作家自述,年谱记述作家的童年及青少年阶段时,他人的声音基本是消失的,作家自己的说法具有了唯一性,而作家的讲述多少带有在追忆中建构和修饰的成分。”⑧其实,并不仅仅是当代作家的年谱是如此,大多数并不完善的年谱都有此不足。而《周立波年谱》不仅以周立波日记、创作、翻译、评论作品、来往信札等一手资料为主要依据,同时更为显著的特质是作者在按语中如实记录和呈现了大量其他与谱主周立波相关人物的声音。

如沙汀对周立波一次又一次劝阻他迁往青岛、力劝他应留在上海坚持工作的回忆资料:“知道我快要动身去车站了,他还又一次到我家里劝阻,力劝说我应该留在上海坚持工作。”⑨又如沙汀回忆起两人居住相隔不远的情形:“一九三六年春我们都在辣斐德路住家,两个弄堂相隔不远,所以来往也较多。因为他一个人住,多半是我跑去看他。如果他刚写好一篇文章,我总会得到一份先睹为快的权利。有时读到一些充满机趣和有独到见地的段落,我会忍不住停下来提谈两句,或者望他笑笑。于是他也紧接着哧哧哧地笑了,眉宇间流露出亲切、朴质的喜悦。”⑩有了沙汀这样一些见证者发出的声音和提供的材料,就足以映现周立波正直、友善、倔强、亲切的为人个性。这种回忆性的声音和材料出现,既使得关于周立波的生平史料更为客观,也使读者更能从侧面了解周立波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从而对谱主的性格更为了解。

《周立波年谱》虽然少写谱主的私人生活,但在按语的补充中却呈现了与大众印象中不同的周立波,有公开场合、文坛活动中严肃发言的周立波,亦有私下与友人谈天说笑的周立波。而周立波这些个性特点,恰到好处地通过年谱所收集的周边人物的评说等材料来体现,从而使这部年谱更加具有了人文色彩。

三、 着意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中审视谱主

清代史学家张学诚说过,年谱作为一种文体,“有补于知人论世之学,不仅区区考一人文集也”。也就是说,年谱不仅仅只是反映谱主一个人的文集,在其中更要反映谱主当时的生活经历、人际关系、文学创作情况,同时还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坛动态。《周立波年谱》作者深谙其味,她在绪论中认为:本谱着眼于“对周立波的生活经历与创作成就的叙述,更注重考察周立波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互渗关系”,通过“透视周立波和历史时代之间的深刻关联,可以呈现出他所处的复杂的时代背景,并且可以通过周立波这个典型镜像,折射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化性格和历史命运”。正是这种有意把谱主和历史时代联系起来的行为,使本书有了更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周立波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又处于特殊的历史文化时期,必然会受到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思潮影响。同时,作家的行为也会对当时的文化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者撰写周立波年谱之际,绝不是孤立地从谱主入手,而是置其于中国现当代社会的整体格局中进行考察。如周立波从原本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后面积极投身革命,就是受到周扬的影响。后又因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怀有革命理想的周立波才远赴上海准备投身革命。谱主这种人生经历,这也反映了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年轻的读书人都或多或少受到政治变化的影响。又如在周立波创作起步之时,他与周扬、沙汀、鲁迅、夏衍、艾芜、叶紫、舒群等人的交往,这些史料的详尽呈现足以彰显与文人的交往对周立波的创作所带来的很大影响,这种作用对于从事创作的人们而言是有启示意义的。

作者不只是用史料再现社会对周立波的影响,而且也搜罗材料来体现周立波对时代、对文坛所产生的作用。如1935年12月周立波发表的论文《关于“国防文学”》,号召中国作家“建立崭新的国防文学”,这在文艺界引起轩然大波,日后更上升到了成为联结中国文艺工作者统一抗战的文学口号。又如周立波描写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描写合作化运动的长篇作品《山乡巨变》等,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描述和论说了周立波创作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产生的影响,尤其别有见地地认为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与同时期的丁玲所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道在鲁迅、沈从文所建立的乡土文学传统基础上,一分为三地有了乡土文学的三种写作风貌。

总而言之,作者在年谱中较好地把握和呈现了周立波创作发生、风格转变的原因,努力凸显了周立波创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产生的影响,反映了周立波所处时代的社会动态和文坛关系,可由谱主的人生轨迹映照和折射出其他作家的生活状态和当时文学创作的动向与文坛的气候征状。

四、 注重阐述地理空间的转换对谱主产生的影响

武新军在《中国当代作家年谱编撰的问题与对策》中强调年谱写作需要“注意到地理空间的转换对作家的影响”,但对少数年谱写作的这种注意仅仅“局限于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空间颇有不满,认为多数年谱“由于缺乏明确的空间意识”,从而“对作家行踪的阐释越写越少,尤其是作家成名之后,几乎很难看到地理空间(居住、生活、工作、写作)的转换对作家精神世界、文学创作的影响”。这种不足,邹理的这部《周立波年谱》予以了规避,而是在时间的横轴上和空间的纵轴上,巧妙地书写了谱主周立波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地理空间上的各种转换,深入论说了这种地理空间的转换对于谱主人生所产生的影响。

周立波的一生,经历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左翼文化运动、抗战文化活动、延安整风运动、八路军南下战斗、东北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运动等重要阶段,这也决定了他不能做一个安于一方的作家。他决定来到上海投身革命,这就开启了他今后忙碌奔波的一生。因“一·二八”战争,周立波发起罢工而被捕入狱。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初,周立波在华北担任八路军随军记者兼翻译,陪同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到前线采访,从西安至山西。1938年,周立波陪同苏联塔斯社驻华军事记者瓦里耶夫去战地访问国民党高级将领顾祝同和共产党新四军副军长项英。1939年,周立波赴延安鲁艺教学。1944年,抗日战争结束前周立波参加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担任该部队司令部秘书。1946年,周立波到黑龙江省尚志县元宝镇领导土地改革,写下《暴风骤雨》。1951年2月到1954年,周立波先后三次去北京石景山钢铁厂深入生活,创作《铁水奔流》。1955年9月,周立波举家迁往湖南家乡益阳,推出长篇小说《山乡巨变》。

由此可见,周立波一生辗转多地。而在不同地点的转换中,周立波的思想状态和创作风格也在变化,这在年谱的史料中得到了深入剖析和详尽呈现。如初到延安不久,周立波写下了《麻雀》等文章篇什,这些作品善于抒情,故事的浓厚抒情气氛和微妙表现手法得到了严文井这样的评价:“这个短篇比他以后受某些条条框框束缚写出来的某些作品,更为动人,更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年谱对这些论述史料予以了详尽摘录。而在鲁艺整风运动兴起后,知识分子开始改造思想,周立波写下两篇文章反省自我,继而选择跟随八路军南下,以实际行动开启了改造之旅,由陕至粤,又转湖北,在解放区及敌后根据地,周立波行军一万五千里。路途艰难苦险,他见识了沿途的风光,也参加了诸多战斗,更加贴近了工农兵的生活,于是将三五九旅南征的事迹写成了报告文学集《南下记》《万里征尘》。归来后,周立波投入土地改革运动,写下经典的土改小说《暴风骤雨》。经过这次南下,周立波的思想和创作都从带有小资情结完全向着站在群众中间为群众发声转变了。空间的转换,作品的创作,思想的变迁,风格的变化,这在邹理的这部年谱中得到了详尽体现,不再像之前的周立波研究成果那样比较零碎、表面和浅显,而多从周立波的生活历程着手,把谱主放在不同空间转换的进程里,把握其思想变化过程和创作风格转变,从人生经历和文学渊源等方面对周立波及其创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整体把握。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作为国内首部完整的周立波年谱,它对与谱主各种有关史料的选择在“详尽细致”的基础上做到了“选精择粹”,以敏锐的问题意识挖掘史料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必将在推动中国现当代作家史料的收集、积累方面具有较高的文献功能、学术价值和示范意义。

本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9年一般委托项目“加强和改进理论阅评工作研究”(项目编号19WTC04)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胡光凡:湖南省益阳人,历任湖南日报社编辑、记者,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湖南省文联第五届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第四、第五届理事。他的周立波研究主要著作有《周立波研究资料》(合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周立波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2018年修订版)、《中国现代作家评传·周立波》(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战士、作家、学者——首次周立波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合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周立波文艺讲稿》(整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等。

②庄汉新:《周立波创作年谱》,《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参见《周立波生平与创作》,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225~250页。

③胡光凡、李华盛主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53~590页。

④胡光凡:《周立波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2018年版。

⑤陈思和:《序言》,刘琳、王侃:《〈东吴学术〉年谱丛书:余华文学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

⑥武新军:《关于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年谱编撰的几点想法——以〈韩少功研究资料〉为例》,《文艺争鸣》2013年第10期。

⑦举其要者有商金林:《叶圣陶年谱长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胡宗刚:《胡先骕先生年谱长编》,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曹聚仁:《鲁迅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廖久明:《高长虹年谱》,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李桂玲:《莫言文学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陈星:《丰子恺年谱长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柳亚子等编:《苏曼殊年谱及其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闻黎明、侯菊坤:《闻一多年谱长编(增订版,上下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三晋出版社2014年版;张光芒、王冬梅:《铁凝文学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张旭、车树昇景:《林纾年谱长编(1852—1924)》,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何平:《范小青文学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黄乔生:《台静农年谱简编》,海燕出版社2015年版;梁鸿:《阎连科文学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刘琳、王侃:《余华文学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王文政:《潘漠华年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张学昕:《苏童文学年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曹树钧:《曹禺晚年年谱》,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陈星:《丰子恺年谱长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李维音:《李健吾年谱》,北岳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林甘泉:《郭沫若年谱长编(1892—197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武新军、王松峰:《韩少功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徐强:《汪曾祺文学年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邢小利:《陈忠实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郦千明:《沈尹默年谱》,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版;廖述务:《韩少功文学年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郑锦怀:《林语堂学术年谱》,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张东旭:《贾平凹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景李斌:《欧阳予倩年谱》,中国戏剧出版社2020年版;王炳根:《冰心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⑧李雪:《当代作家年谱和当代作家研究》,《文艺争鸣》2019年第12期。

⑨邹理:《周立波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42页。

⑩邹理:《周立波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53页。

猜你喜欢

周立波年谱出版社
证肇经先生年谱(续8)
我等待……
读《郭沫若年谱长编》的几点思考
从波波到涛涛,周立波终于活成了玛丽苏
朱彝尊年谱新考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清钱编年谱》(英文原版)订购方法
石油工业出版社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