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世纪扶贫小说中的社会同情与道德经济
——以贺享雍的“时代三部曲”为例

2023-11-08胡志明龚梦姣

新文学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同情道德情感

胡志明 龚梦姣

对于文明社会的顽疾“贫困”以及反贫困史的书写,历来都以乡土作为主战场。周新民指出:要将贫困书写置于一个比较深广的文学史或是历史视野中去考察,才能发现在精准扶贫语境下的乡村书写乃至贫困书写的重要意义①。川籍农裔作家贺享雍继“乡村志”系列乡村文本之后,迅疾用笔墨对“精准扶贫”国家战略做出回应,推出了“时代三部曲”(即《燕燕于飞》《春暖花开》《土地之子》),作家将“贺家湾”这一具有原乡意义的空间重置于“精准扶贫”乡土写作新语境下再度书写,反映了贫困(包括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对人民生活方式及精神结构造成的影响。乔燕、张岚文等扶贫干部深入基层,在“同情”情感下大刀阔斧地开展扶贫工作,表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追求,而农村贫困问题的追根溯源与精准识别过程,蕴含了作者对合宜性的贫困治理模式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模式的思索与探讨,体现了作家的道德经济意识。

一、“同情情感”与精英视点的互证

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无论你认为人是如何自私,但在其本性中显然还存在某些天性,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并把他人的幸福当成自己生活的必需,虽然除了看到他人的幸福所感到的快乐之外一无所获。”②这种天性被认为是一种同情禀赋,是一种原始的感情以及旁观者的心理作用机制,反映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及阅读接受中,是创作主体同情情感的宣泄与接受主体的想象性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史诗性记录大国扶贫壮举的“时代三部曲”,其作者贺享雍少时家贫,深知贫困的艰苦,四十年有余的务农经验与丰富的基层从政经验,使其能从农民的视角对日常生活领域的疑难杂症进行推本溯源,也能从知识分子及基层干部的视角去反思非日常生活领域的沉疴痼疾。“贺家湾”这一具有原乡意义的空间意象,正是作者在同情情感的驱动下塑造的。但这种同情情感是否构成精英的启蒙症候呢?

诚然,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精英,在很多问题上,通常会有一套“关于世界一以贯之的总体性观念,即一种社会构想(social vision)”③。这样构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曾以“现代性”的启蒙意识渗透文学的各个场域,以至叙述主体在揭示所谓的现实真理的过程中伴有一种诉说的“焦虑”。这种“焦虑”与“同情”相比,存在一定的通性,都携带一种社会学的情绪,企图揭示并销蚀社会的不良现象,在这个意义上,焦虑与同情同时指证作家的“良知”。刘旭认为贺享雍祛除了绝大多数“写农民的”和“写过”农民的作家加在农民及乡村之上的他者化阴影,且认为其对农民充满了来自儒家的仁义与革命的“解放意识”相结合的悲悯与同情④。可见,贺享雍扶贫小说属于“反启蒙叙事”,其同情观有别于精英的启蒙意识。

“时代三部曲”采取的叙事视点是“外来者视点”,外来者视点的选取与“第一书记”的嵌入式行动逻辑有关。刘恒从马克斯·韦伯的行动理论视角分析了“第一书记”嵌入精准扶贫场域的行动类型与行动策略,指出作为行动者的“第一书记”可以分为“科层行动型、价值合理型、村庄能人型与目的合理型”⑤四种行动类型。若按这四种类型的结构性差异进行界限严格的区分,主人公乔燕在驻村脱贫的工作实践中能动地解决过多种问题:通过发动妇女、化验自来水、制作幻灯片、组织义诊、安排监督来整治村里的环境卫生,通过经济补偿、情绪安抚、苦心劝解、动情晓理等方式解决吴芙蓉与贺勤的盗窃纠纷以及情感纠纷,帮助他们摆脱在评定贫困户时的边缘化困境,并提出举办千人团年宴以及文艺联欢会等凝心聚力的集体活动。这些创造性举措排除了行动逻辑僵硬的科层化色彩,尽管隐含作者为乔燕的身世添加了“农裔”因素,但她并非土生土长的村庄能人,她主动请缨非为获取名利声誉,也不是基于回馈乡村的乡愁情怀,而是出于对扶贫事业的高度认同,这种服务乡村的利他动机与自觉的价值诉求,属于“价值合理型扶贫行动者”。

亚当·斯密在阐释其同情理论时将同情禀赋作为一个分析起点,阐释了他的合宜美德论,关注的重心是由同情产生的道德行为的合宜性。价值合理性行动具有道德行为的自洽性,其行动逻辑需要依靠同情的力量。这种“同情情感”并不是无私的仁慈,而是有节制的激情,突出表现为一种关心他人福祉的美德。小说中,乔燕的同情来自村民现状与自身条件对比下直击灵魂的差距,并且这种情感随着访贫问苦的展开逐步加深。费孝通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本身是一个“差序格局”,而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关系联系所构成的网络”⑥。乔燕作为一个外来的“嵌入者”,精英的优势、政权的支持以及改造乡村贫困面貌的强大欲望,决定了其以启蒙者的眼光去看待乡村。乔燕要想深入贺家湾的基层结构,就必须在整个“网络”中制造“推”势,与贫困户建立私人联系,这种联系需要通过同情的力量来实现他人困境在自我内心重现来建构。但是,感同身受的情感追求必然伴有情绪上的波动,当同情情感无法协调或者调控失当时,这种情绪明显会处于激昂的状态,那么主体在道德行为上就带有冲动性,比如乔燕见老人罗桂珍独自一人在家抚养三个孙子,直接打电话数落外出工作的刘勇夫妇;比如洪涝灾害下,和尚坝石拱桥被洪水冲垮,乔燕夸口三个月内还村民一座新桥;又如乔燕在得知吴芙蓉的公婆不让她改嫁时,气愤之下欲通过法律来解决阻碍;再如乔燕当众质疑罗书记提出的在贺家湾规模化发展核桃种植的提议等。这些冲动性情感的表达有一部分因素与启蒙者对乡村现实的片面理解有关。可见,外来者视点的选择与启蒙者同情情感的表达存在一个互证关系。

以往作者笔下的小说形象,以“小人物”形象突出,追求普通人尤其是底层农民个性价值与历史价值的统一,而乔燕等第一书记群像的建构蕴含了中国传统的英雄史观与青天观念,这极大地丰富了贺享雍小说创作的美学风格。当然,这种崇高的气质与脱贫攻坚主旋律对于国家形象的主体性构建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国家形象的呈现需要富有责任意识的创作主体”,另一方面,也需要创作主体“以蕴含正能量的国家形象为表现内容,传播崭新的中国形象”⑦。辜鸿铭认为中国人最大的精神特质是“温良”,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⑧。可见,“温良”作为一种国家形象以及文明的精神特质,本身就发轫于同情。因此,“第一书记”在“同情情感”的驱动下大刀阔斧地开展扶贫工作,这种群像的塑造,是作者对大国形象的有意建构。

二、“同情信誉”与贫困治理的冲突与绾合

同情弱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贺享雍笔下曾展示了一群处于社会底层的“弱者”的生存境况,比如夹缝中的“末等官”,无奈而有为;战乱下的“豪门”妇女,荒唐且凄惨;赋税重压下的农民,丰收却无望;地震灾害下的难民,挣扎中自救。作者对这些经历苦难的弱者寄予满腔的同情,这种同情情感与底层民众汇通,使得叙述主体在观察底层时容易倾向于去表达民间的心情与弱者的心态。脱贫致富的外在显性过程,也是“弱者心态”的祛除过程。

“从情感社会学的同情理论来看,扶贫的过程是他人向贫困者表达同情情感和贫困者接受同情情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扶贫对象的同情信誉至关重要,影响着扶贫事业的顺利进行。”⑨由此可知,同情情感的互动性对同情获得者而言存在着一种人性考验。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种“佯装弱势”的农民,他们主要出现在非贫困户之中,通过隐瞒、制造假象、提供虚假信息等途径占用贫困户名额,比如贺世坤想让父母得到贫困户的名额,伙同全家隐瞒自己在城里买了电梯房的真相,遭到了同村人的匿名举报。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开工仪式上,非贫困户贺老三、贺四成等因利益问题带人闹事,乔燕通过自暴身世,表明其自愿放弃优渥城市生活下乡扶贫的真心,问题才得以解决。可见,同情信誉值低的人以贫困的名义去争取更多物质利益的心理,在作者眼中是一种弱者的心态。而乔燕的解释之所以能消解群众的不平衡之感,正是因为她主动示弱的真挚获得了更高的同情信誉额度。

除此之外,作者还叙述了一种沉溺于自暴弱势的农民,利用舆论声讨或制造声势的方式达到所谓“维权”,比如乔燕的生父贺勤在故事初期总以一种等靠要的类乞讨形象出现在文本中,这种自封弱者的精神与无限度的同情索求直接消耗了同情信誉的额度,可见,苦难所带来的同情信誉从时间上来说是有限度的。土地流转中的“钉子户”贺世东也是自暴弱势者,给人以顽固不化之感,作为非物质困难者,他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守着早已闲置的土地,实际上仍将自身置于弱者地位,等待第一书记及村干部们采取应急机制,细究之,原来他的不通情达理之下也有苦楚,他早年在筹资修路的集体活动中因出不起修路款而使尊严受损,因此执拗地阻碍土地流转以期换来一句道歉,作者并没有对他的“报复”大书特书,而是极力挖掘农民背后的隐忧及症结,突出农民在生存弱势与精神弱势境遇下忍辱负重的内心情感与普遍经验。可见,普通农民的同情信誉能跨越时空界限,是可待挖掘的。

李云雷认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书写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将其视为作家在“影响的焦虑”下力图突破的一种题材创新,对“苦难叙事”及其在创新中表现出来的“美学脱身术”持肯定态度,另一种是将苦难叠加、堆积,推向极致⑩。扶贫题材的创作是新世纪文学与政治的又一次联手,但作者贺享雍对于这种题材的书写并不是空穴来风、追赶时髦,扶贫叙述是底层文学书写的一个维度,从这个意义上,贺享雍对于合宜性的贫困治理模式以及底层脱贫致富经验的书写与当下现实语境相结合,是一种题材的探索与艺术的创新。

小说中众多人物的苦难,作者是感同身受的,这当然离不开作家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现代媒体为研究方便多方报道过作者童年的生存弱势,把苦难当成灌溉作家文学沃土的肥料,但细读文本会发现,作者贺享雍并没有对苦难进行大肆渲染,而是以满腔的同情细细道来,突出其中感人肺腑的一面。文中有一情节十分感人:乔燕给哑巴贺大卯与其妻曹彩霞拍照,一听说要给他们拍照,贺大卯便拿梳子发夹给罹患精神病的妻子梳妆,拍照时,乔燕看见这个时而呆滞时而傻笑的女人“眼里飞出两道明亮的光芒,温顺地依偎在丈夫的怀里”,这个场景的描绘采用了白描,惆怅酸楚之中带着温馨与希望,显示出贫困农民虽遭遇种种不幸,身处生存弱势,对生活的热情依然不减的心态。一个真正同情底层的作家,既不忽略现实,大玩“美学脱身术”,也不忘在关注底层现实中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

三、脱贫攻坚语境下的道德经济观建构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这是道德政治的一种施行策略。从良知与道义层面来讲,扶弱济贫是人性善的表现,而“弱者不值得同情”的说法更强调弱肉强食竞争机制下的自警作用,道德经济的建设同样需要“绥德”“抚仁”。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价值观,“道德经济指市场经济主体自觉地遵守伦理规范并用伦理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的经济形态,既是一种关于经济活动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以伦理价值观为指导的经济行为”。可见,从认识论和价值论上来说,道德经济观是一种人性化且具备伦理底蕴的经济价值观。周建民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文本的研讨会中指出,要回到中国市场经济这一独特历史语境去书写我们所面临的贫困问题,才是一种积极建构历史的主动行为。“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精准扶贫下的乡村文本创作提供了一个新语境,也决定了扶贫文学新美学建构的历史着眼点。贺享雍对于精准扶贫主题的书写,关注“三农”问题,关注当下农村的经济形态,其小说人物关系的构造以及社会现实的反映等都体现了一定的道德经济观。

道德经济建设关乎国家、企业、家庭以及个人,表现在小说文本中,作者的道德经济观首先体现为对扶贫叙述主体的架构。可用“第一书记+村领导+村民+资源”来表示,其中村领导班子有支持与阻挠两股势力,村民有原乡村民与返乡村民两类群体,而“资源”从字面上理解是政策、福利、项目、技术等的支援,但也可理解为提供资源的成功人士,比如小说中的陈仁凤、蒲毅、贺兴仁等企业家,表现为真公益与假慈悲两类人物形象。按照此种架构方式,扶贫叙述的主体与道德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不谋而合的。

其次,作者的道德经济观体现在小说对于当下农村经济形势的聚焦上。早在作者的成名作《苍凉后土》中,作者就曾通过叙述种粮大户佘中明老汉增产难增收而陷入困境的故事,展现当时务农成本的大幅提升和基层干部瞎指挥的现象,批判了层出不穷的坑农、骗农现象,而在《土地之子》中,小说主人公乔燕同罗书记关于土地规模经营与家庭农场两种经营组织方式的争执,同样涉及农村产业发展大计,作者以贺家湾为例辐射整个乡村社会,对大资本下乡的利弊分析、对土地经营方式的思考等,都是在对农村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上做出的理性分析,乔燕带领返乡的村民开发精致现代农业,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建设家庭农场,修建聚缘文化广场,修复古建筑,发展旅游业……种种措施都体现出作者扶贫小说创作的经济意识,但作者并没有把经济活动的描述置于首要地位,而是突出强调扶贫事业中道德伦理对于经济行为的指导意义,比如作家对基层干部追求政绩忽略实际的作风进行了审视;对承包集体工程却从中谋取私利的村干部进行了揭露;对企业家为营造名声而行假公益之事进行了批判。

作者的道德经济观还体现在故事的叙述策略中,在《村暖花开》中,作者的叙述策略是“人像展览式”的,每参观一个地方,或每出现一个人物角色,就引出一个勤劳致富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比如周小莉生前的英雄事迹、杨英姿脱贫救儿的报道、养猪大户余文化的先进事迹、蒲毅的修路故事、陈仁凤白手起家的经历等,都被乔燕作为道德模范或模范经济激励非贫困户,每一个劳动模范事迹的叙述都带有报告文学的“影子”,这种影子是现实主义传统影响下的非虚构写作,与此同时,作者又把这些人物故事串联在道德教育之下,提倡对贫困农民进行有组织的道德教育,也提倡农民自觉进行道德修养以习得进步的、发展的经济。作家的道德经济观,强调道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规导作用以及促进作用。小说中“拉赞助”环节耐人寻味,乔燕为给返乡创业的刘勇争取项目,以“第一书记考察团”的名义去土城坝菌香园蘑菇种植基地考察,王老板因其人多气势大,且是县上组织的考察,弗敢怠慢,但是乔燕借此“幌子”对他薅了一笔羊毛,最后,双方竟达成了一个义利双收的协议,可见,作者的道德经济观,并不把经济行为道德化,也并不消解生命个体的逐利本性。

综上所述,新世纪扶贫小说创作关注的重点不仅在于展现扶贫地区社会环境的优化,还注重追求群体(帮扶者与被帮扶者)社会情感的优化。帮扶者同情情感的表达与其对合宜美德的追求具有自洽性,同时与精英启蒙叙事中外来者视点的选取存在一种互证关系。社会情感的优化要求被帮扶者在贫困治理中培育真实可靠的同情信誉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贺享雍将道德经济观的建构放在脱贫攻坚语境下进行书写,将真实乡土的书写与时代命脉的把握紧密结合,体现了作家创作的时代意识与现实关怀。

注释:

①哨兵:《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文本研讨会会议纪要》,《芳草》2019年第01期。

②亚当·斯密著,赵康英译:《道德情操论》,华夏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

③托马斯·索维尔著,张亚月、梁兴国译:《知识分子与社会》,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93页。

④刘旭:《东方化文学的可能性研究——20世纪乡土文学传统中的贺享雍小说》,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第3页。

⑤刘恒:《“第一书记”嵌入精准脱贫场域的行动类型与行动策略》,《重庆行政》2021年1月22日,第50~51页。

⑥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8页。

⑦徐放鸣、李雍:《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家形象构建的三个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6期。

⑧辜鸿铭著,李晨曦译:《中国人的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3页。

⑨侯秀丽:《论贫困治理中的“同情信誉”——基于情感社会学的同情理论》,《社会科学家》2020年11月5日。

⑩李云雷:《新世纪“底层文学”与中国故事》,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102页。

猜你喜欢

同情道德情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她的委屈,没有同情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不该有的同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理解即同情——以明清以来限制对外交往为例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