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能终端的体育家庭作业模式建构及实施策略

2023-11-07朱越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8期
关键词:三动家庭作业跳绳

朱越强

(广州市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广州 510520)

1 建构模式的意义

基于智能终端的“一体四化三动”体育家庭作业模式建构对推进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锻炼内容的结构化整合、重组、转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根据模式设计匹配的活动方案、评价机制和实施方法,对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1],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推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校内外体育活动时间奠定基础。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实施能够创造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机会和时间。其对解决体育家庭作业中难留、难做、难收、难判等难点[2],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建构模式的过程与方法

2003 年起把社团资源与学校资源和理念相结合,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经历了18年7个阶段,即初步的思模、探模、建模、修模、研模、定模、用模等阶段,每个阶段均建立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之上,即以学校特色项目的推广为抓手,以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家庭体育作业为纽带,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主题活动、专项训练、课题研究、作业研究为载体来建构体育家庭作业模式。

体育家庭作业模式研究见表1。

表1 基于智能终端的“一体四化三动”体育家庭作业模式研究进程表

在实践中根据国家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大背景,对理论运用、研究方法、实施策略等进行适时调整。教育部发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按照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推进以大观念为引领的课程结构化整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纵向强化教学内容结构化进阶设计,横向加强课程目标要求、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情境、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一体化实施[3]。

3 建构模式的路径

3.1 “一体四化三动”体育家庭作业模式提出

体育家庭作业模式(Pattern)是指在体育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运用相应理论对内容布置、过程管理、学练评价、方法指导、家校协同环节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操作体系。运用总结归纳、演绎、综合等方法,对“社团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体育特色建设模式进行完善,运用团体动力学、组织行为学、社会文化认知观等理论,依据布鲁纳、施瓦布的学科结构化及实践课程理论,根据《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的大观念理念建构基于智能终端的“一体四化三动”体育家庭作业模式,该模式在遵循专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以智能终端为平台,以“一绳一垫”居家锻炼课堂、“513”欢乐跳绳、“每周一赛”为载体,运用练习内容结构化、“学、练、赛”一体化、家校协同化、线上线下融合化策略,实现校内外一体推进的体育家庭作业模式,并运用智能终端大数据技术、练习过程存储、数据挖掘及学习过程分析技术形成模式,其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智能终端的“一体四化三动”体育家庭作业模式

3.2 “一体四化三动”体育家庭作业模式建构

3.2.1 开发“三动”方案,落实学、练、赛教学要求

加强内容结构化建设,开发各年级跳绳技能学练课程,课外团队跳绳组织方法,亲子锻炼课程,“一绳一垫”居家锻炼作业,线上“一绳一垫”示范课例视频,线下校内跳绳主题系列微课等资源。在课堂教学、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中掌握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跳绳专项运动技能,结合智能终端的优势开发“一绳一垫”居家锻炼课堂,“513”欢乐跳绳、“每周一赛”等活动方案,明确“学、练、赛”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要求。

3.2.2 优化“四化”策略,建立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

在实践基础上优化基于智能终端的“学、练、赛”一体化、练习内容结构化、家校协同化、线上线下融合化四项体育家庭作业推进策略,建立孩子与父母参与的共同体,提升家长参与水平及对孩子身心健康关注意识。开发父母共同参与锻炼的方法,使孩子和父母个体之间以及形成团队之间相互依存,构成锻炼组织。围绕智能终端开发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的指导、监督、管理、评价等技术方案。“锻炼组织”根据方案计划,参与跳绳文化宣传、跳绳技能提高、课堂练习规划、线上线下练赛、家庭体育作业、交流展示等机制,达到培养体育品德的目的。

3.2.3 建构“一体”体系,推进校内外一体化的技能学练与运用

利用智能终端设备记录、收集、储存、统计、反馈等功能[4],建立校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利用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专项训练、课后托管服务等进行系统化的学练,帮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跳绳专项运动技能。校外运用校内掌握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跳绳专项运动技能参加“一绳一垫”居家锻炼课堂,“513”欢乐跳绳、线上练赛等活动,切实落实校内外1h体育锻炼的政策要求,实现校外体育锻炼是校内学练的巩固、拓展和延伸。

4 模式的实施策略

4.1 构建校内外衔接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方案

根据“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切实提高校内外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效果,开发义务教育各年级的进阶式跳绳课程,明确各年级目标、内容和学业要求。校内参加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跳绳专项运动技能、团队协作课程的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储备体能[5]。校外通过“513”欢乐跳绳、“一绳一垫”居家锻炼课堂、“每周一赛”活动运用和提高校内掌握的运动技能,在校外运用校内所学知识和技能继续锻炼,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技能,根据智能终端设备记录、收集、储存、统计、反馈的数据提出改进措施,建立校内外衔接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方案。

4.2 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513”体育家庭作业小程序

开发“513”体育家庭作业小程序,小程序由学生端、校园端、家长端组成,学生端依托智能硬件采集数据,通过小程序处理和分析数据,并上传至系统平台。校园端通过系统平台,集中反馈学生锻炼数据,从平台接口连接电脑端体育家庭作业系统和“513”体育家庭作业小程序,实现学校管理者、教师操作使用。后台把学生锻炼数据实时同步到小程序家长端,家长通过端口打开“513”小程序实时在线数据管理。通过小程序后台跳绳数据实时反馈学生的运动量、技术运用、体能分配、完成质量等情况,为教师反馈、分析和指导提供科学依据,解决体育家庭作业“难留、难做、难收、难判”等难点问题。

4.3 设计“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家庭作业体系

体育家庭作业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巩固、拓展和延伸,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把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4 个阶段,学生在技能形成的泛化和分化阶段,容易出现不协调、不连贯甚至出现错误动作或由此造成运动损伤等问题[6]。体育家庭作业往往是在缺乏专业人员的示范讲解和指导的学练情境中完成,因此,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内容须与学校体育课堂学习有关,并要求熟练掌握,达到专项运动技能发展的巩固或自动化阶段。运用智能终端设备开展课堂教学、大课间、跳绳运动会、嘉年华、专项训练等体育活动,提高过程管理和指导的精准性,利用数据的存储、分析等功能建立“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体育家庭作业体系。

4.4 建立基于智能终端的体育家庭作业激励机制

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版)》要求及“21 天养成习惯”理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机制,从育人的角度设计评价量表,量表包含体现核心素养和智能设备运用的7 个维度22 项内容,每项内容赋予一定分数,总分为100 分,评价时可根据需要采用学生自评、家长评、教师评或者三方综合评价的方式[7],最后根据各项得分之和给予等级评价,85~100 分为A 等级,75~84分为B 等级,60~74 分为C 等级,59 分及以下为D 等级(详见图2)。实践中为了发挥评价表的激励功能,作业开始的第7 天、第15 天、第21 天、第30 天分别举行“每周一赛”活动,针对比赛结果给予反馈及奖励。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精神奖励可通过校会、宣传栏、公众号等宣传表扬,宣传内容须推送家长。例如:结合学校阳光少年评价体系,把锻炼情况转化为量化积分,阶段练习结束后,根据评价体系兑换阳光币,以阳光币的多少予以文明班评比加分,并获得纪念章奖励等。

图2 基于智能终端的“一体四化五三动”体育家庭作业评价表

说明:(1)评价得分与相应等级:A 级(85~100分)、B 级(75~84 分)、C 级(60~74 分)、D 级(59 分及以下);(2)在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中只要获得2 个A 总评为A 等级,2 个B 总评为B 等级,2 个C 总评为C等级,2 个D 总评为D 等级;A、B、C 各1 个时总评为B等级;(3)关于综合评价,根据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得出总评等级,评价时在相应等级后面空格打“√”。

5 结语

基于智能终端的“一体四化三动”体育家庭作业模式能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推进“学、练、赛、评”一体化实施;有利于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管理、监督、评价指导,解决体育家庭作业困境,推动“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形成覆盖校内外锻炼的体系,增加运动时间和机会。实践过程中要全面把握新时代对体育教学“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掌握“学、练、赛”教学模式的内在关联和推进机制,强化校内体育教学内容在校外体育家庭作业中巩固、拓展与延伸的关联性。开展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大任务式的体育家庭作业内容、学练、评价结构化的组织形态研究。

猜你喜欢

三动家庭作业跳绳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跳绳
巧用“三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探究
“三动”,生成词语教学的精彩
催发智慧的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