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环境下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建设研究
2023-11-13张宏达张庭
张宏达 张庭
(湖南工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健美操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的综合性运动形式,具有塑造形体、愉悦身心、增进健康等多重作用[1]。健美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柔软体操、健美舞蹈。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健身教练杰克·邓肯(Jack Duncan)将体操与舞蹈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名为“班托”的健身方式,奠定了现代健美操的雏形。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卡洛斯·山达(Carlos Sanda)、简·方达(Jane Fonda)的改造下,健美操正式诞生。健美操于改革开放初期传入我国,最初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流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健美操影响力剧增[2]。1992年,中国健美操协会成立,并于同年成为世界健美操协会成员。之后,开设健美操课程的高校不断增加,健美操在大学生体育学习与全面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俱乐部是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新载体,而具身认知理论则在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建设中发挥着指引作用。对此,要从具身认知环境出发,加强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建设,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品质。
1 具身认知理论概述
1.1 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历程
具身认知,翻译自英文Embodied Cognition,是一种以身体参与为核心的认知理论。具身认知是第二代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以皮亚杰(Jean Piaget)等认知心理学家的理论为基础,对身体与心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将具身认知思想发展为知觉现象学,奠定了具身认知的理论基础[3]。1999 年,莱考夫(G.Lakoff)、约翰逊(M.Johnson)出版了《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将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并列,以身心一元化为基础,从身体、认知、情境合一的角度阐释了具身认知的内涵。至此,具身认知理论正式形成[4]。
1.2 具身认知理论的特点
具身认知是以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为核心的认知,其特点主要有以下3点。
第一,具身性。具身性是具身认知与离身认知最主要的差别,也是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具身认知理论将身体,如神经、感官、运动以及身体感受等,视作认知产生的基础,实现了认知中身与心的统一。正如心理学家西仑(Esther Thelen)所言,“认知来自于身体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心智依靠独特的知觉和运动的身体所生产的经验”[5]。
第二,情境性。环境是具身认知的核心要素之一,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个体认知的形成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认知过程中,身体感知外部环境,并将感知到的观点投射到外部环境中,使身体与环境具有同一性,并促进主客观合一情境的生成。从这个角度而言,身体的认知过程便是身体与外部环境耦合的动力学过程。
第三,生成性。具身认知理论反对由外而内的机械式的认知论,认为认知是人类身体自主生成的产物。身体的结构、感觉以及运动系统,共同构成了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媒介,并扮演着人类意识生成者的角色。身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与耦合中,动态化地生成认知。
1.3 具身认知的教育应用
具身认知颠覆了传统认知,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认知与教育的关系,决定了教育领域是具身认知理论最为主要的应用领域。Garbarini等反对传统教学中将认知与身体分离的做法,突出强调了身体经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主张构建一种具身性、情境性的新型教学模式[6]。感官作为身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身体感知外部世界的媒介。Ivinson 从具身认知出发,主张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身体为核心,协同发挥好多种感官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体验性[7]。具身认知传入我国后,在理论界、实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者将具身认知理论作为教育教学变革的基本理论,一方面,主张从认知活动的具身性出发,以学生身体的深度参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要求做好情境创设,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学生、情境三者间的互动。
2 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及其与具身认知的关系
2.1 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简介
以往高校健美操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讲授式教学模式则是健美操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作为健美操的讲解者与传授者,向学生普及健美操的理论知识,展现健美操的动作要点,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学习活动。基于讲授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因此,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推进高校健美操教学深入开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从教学理念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以兴趣为导向,将激发、维系学生的健美操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从教学目标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淡化了对成套技术动作标准性、规范性的要求,更加注重健美操在学生身心健康中的作用[8]。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中心,教师从健美操教学的主导者演变为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的指导者。
2.2 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与具身认知的关系
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是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新载体,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与具身认知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体现了具身认知对健美操教学的要求。
2.2.1 健美操俱乐部中的身体具有主体性
具身认知理论将身体视作积极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健美操作为身体性活动,以身体练习、技能学习以及体能消耗等为主要特征,学生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便是身体形成认知、建构意义以及强化自身主体地位的过程。以往的健美操教学,对身体的主体性关注不足,多对学生的身体活动进行规范与限制,如强调技术的规范性、追求整齐划一的动作等,给学生的身心体验带来了负面影响。健美操俱乐部由学生缔结而成,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学生身体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动作的精确性,强调身体活动的效果。
2.2.2 健美操俱乐部中的身体具有互动性
健美操属于体育的范畴,而对体育教学而言,身体是其有别于其他教育,如智育、美育、德育等的重要特点。教育者的身体承载着健美操的知识与技能,并在向学生演示的过程中,传递着健美操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达成教学意图[9]。从具身认知的角度而言,健美操教学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互动性。传统的健美操教学互动性较低,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健美操俱乐部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训练为中心,为学生的身体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且推动了身体互动从原先的线性互动向网状互动转变。
2.2.3 健美操俱乐部中的身体具有体验性
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身体体验是认知活动的源头,身体在特定的时空内,依托身体图式、运动技能,对外部世界形成初始体验,并催动认知活动形成认知。在健美操学习中,学生以身体为媒介,体验健美操的运动形式与技术要点,如通过眼睛来观察健美操的动作形态,通过耳朵来倾听健美操音乐的节奏,通过肢体动作来体验健美操的技术特征。理想状态下的健美操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具身体验,让学生在具身体验中学习健美操。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则为学生的具身体验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场域,契合具身认知理论的要求。
3 具身认知理论在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建设中的意义
3.1 协调学生生理感知与心理感知
健美操学习涉及生理感知、心理感知两个维度,二者均以身体为基础。从生理感知的角度而言,无论是下肢的跳动,上肢的摆动,或是腰腹部的收缩、放松,均是身体对当下信息的反馈。从心理感知的角度而言,身体感知会体现到心理活动中,带来心理感知的变化,如在音乐律动与身体节奏的协同作用下,心理上会产生愉悦、舒适的感觉。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身体、心理、环境具有统一性,相应的,生理感知与心理感知本质上也是统一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建设能够引导学生构建衔接生理感知与心理感知的通道。生理感知与心理感知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具身认知理论下,身体与心理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生理感知与心理感知的协调能够增强学生的身心统合感;另一方面,生理感知与心理感知的协调也具有情绪调节的作用[10]。
3.2 助力学生身心健康
健美操在践行健康第一的理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不少大学生存在近视、肥胖、体能素质下降等情况,健美操可以增加学生的运动量,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体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4个方面的内容。健美操不仅在学生身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举例而言,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不少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并出现了诸如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健美操以活泼的动作、欢快的音乐为主要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情绪,从而助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身认知理论密切了身心关系,其在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建设中的应用可以助力学生身心健康。
3.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健美操在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德育的角度而言,健美操多采用团队的形式开展,并且,一些动作需要学生的相互配合,对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团队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从美育的角度而言,健美操在动作中吸收借鉴了舞蹈动作的特点,有一定的审美性,并且健美操有专门的伴奏音乐,具有体美融合的特征。这使得健美操在创新学生美育形式,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中也有着独特的价值。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健美操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4 具身认知环境下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的建设路径
4.1 创设俱乐部情境
情境性是具身认知的重要属性。学生的认知心理、思维方式决定了仅凭理论讲解难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对此,要高度重视情境创设,以真实、具体、可感的情境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发挥健美操俱乐部在学生健美操学习中的作用。首先,强化情境的教育性。情境创设是健美操学习的手段,必须服务于教育目标。很多时候,一些教师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仅仅注重情境的激趣作用,而忽略了情境的育人价值。对此,要强化情境的教育性,利用经典赛事、标杆人物来创设情境。其次,加强新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处于动态化发展中,一些新的技术,特别是元宇宙,在情境创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作为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元宇宙全景式地呈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愿景,即在现实世界外,以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构建一个平行的虚拟世界。
4.2 坚持多感官联动
感官是身体的一部分,也是身体获取外部信息的一部分。不同的感官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具身认知环境下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建设要坚持多感官联动。音乐与健美操之间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健美操训练中的音乐伴奏以健美操为本体,以音乐伴奏为辅助,音乐伴奏的选择必须从健美操训练的内容与要求出发,这就需要全面深入分析健美操本身,了解健美操中的动作特点与审美特征。健美操训练中的音乐伴奏并非健美操与音乐伴奏的简单拼凑,相反,健美操与音乐伴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什么样的健美操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音乐伴奏,而音乐伴奏的选择与应用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健美操训练的效果。因此,在健美操训练的音乐伴奏中要树立整体性的训练思维,凸显音乐健美操的融合性。健美操训练中的动作较多,不同的动作在性质、特点、规律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伴奏音乐的选择也要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4.3 丰富开展形式
当前,健美操开展中面临着开展形式单一的问题,导致活动机械、僵化,不利于学生持续性投入健美操活动中。因此,要着力丰富开展形式,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增强健美操的开展效果。比如,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健美操中的许多动作需要学生相互配合来完成,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可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健美操活动,丰富和发展健美操的开展形式,提高健美操开展效果。又如,开展健美操竞赛活动。竞赛是健美操开展的重要形式,竞赛具有竞技性、团体性、紧张性等特点,可以弥补常规形式的不足,更好地发挥健美操的作用。校园体育竞赛包括两类,一类是有严格组织者和赛程的竞赛;另一类则是穿插于教学活动的微型竞赛。对此,要协同发挥好两种不同竞赛的作用。一方面,在平时的健美操开展中,增加竞赛性元素,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健美操竞赛;另一方面,从健美操蕴藏的巨大价值出发,打造健美操竞赛系统。
4.4 变革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仅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难以适用于健美操俱乐部中。要立足具身认知生成性的特点,树立过程性评价理念。传统的教学评价仅以学生为被评价的对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难以实现教学评价的多重价值。因此,要从多元参与的角度出发,拓展评价主体。首先,鼓励学生自评。反思能力是学生项目化学习不可或缺的能力,在持续提高学生学习表现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自我评价则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关键环节。要鼓励学生从预设的学习目标出发,开展自我评价,分析、诊断项目化学习中的问题。其次,引导组内评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俱乐部既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便利,也为内部评价创造了条件。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组内互评,让学生围绕健美操学习的内容、任务,从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合作意识等方面,对成员开展评价,在俱乐部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5 结语
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引,建设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不仅可以协调学生生理感知与心理感知,助力学生身心健康,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要立足具身认知理论的内涵、特征,从创设俱乐部情境、坚持多感官联动、丰富开展形式、变革评价方式4个方面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