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史”“情”“观”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

2023-11-06王瑞瑞

西部学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唯物史观纲要

王瑞瑞

(蚌埠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蚌埠 233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之一,承担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课程自2005年开设以来,其独特的历史教育功能在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我们值得思考且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将从“史”“情”“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史”“情”“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必要性

(一)体现课程性质和实现课程教学目的的要求

从“史实”出发进行教学,是体现课程性质和实现课程教学目的的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双重特性,既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历史课”。具体而言,“它是一门历史科学,侧重于对历史传统教育的传承和发扬,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也就是说,课程兼具历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功能,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教育,从而培养正确的“三观”。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2]11可见,无论从课程性质,还是从课程内容学习目的方面来看,“思政性”和“历史性”缺一不可。“没有思政性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不行的;同样,没有历史性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是不行。”[3]没有思政性质,则无法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从而失去了课程设置的意义,而没有历史性质,则无法实现其历史教育的功能。

(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的要求

以“情感”投入教学,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共鸣。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和学的关系,还应该充分融入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如此。师生的情感投入程度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情感涵养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基础”,思政课教师必须把对党、祖国、人民、学生之深厚情感融入教学过程[4]。情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教学的顺利展开,又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情感投入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和学生双方,只有教师以真挚的情感投入教学,才能感染学生全身心投入课程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内容更易被学生吸收。此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就像一部历史作品,师生作为读者,是有感情的。就历史人物而言,他们对其中涉及的伟人具有敬仰之情,对好人有赞许或感激之情,对恶人有鄙夷、憎恶之情,对不幸者有怜悯之情[5]。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师生双方都将情感融入到教学之中,才能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感,最终完成课程的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任务。

(三)培育好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必然要求

寓唯物“史观”于教学之中,是培育好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必然要求。“历史观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6]当代大学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固树立唯物史观,才能“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警惕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2]12对学生而言,用错误的历史观,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不能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还会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从而使自己出现思想混乱,无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对个人成长及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消极作用,甚至会阻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只有正确的历史观,才可以帮助学生坚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立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7]。学生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与历史发展趋势,揭示各种错误的史观,并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史”“情”“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具体路径

(一)增加“史料”,丰富教学内容

史料的充分利用,能极大丰富教学内容。近代史料的数量远远超过古代,以第一手材料为主,还有大量外国记载可供利用,且档案逐渐被重视[8]。从课程教材内容来看,包括了1840年以来一百多年的史实,内容较多,教材中所出现的史料,以文字类为主,仅有少量的历史图片。因而,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史料,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历史在鲜活的史料作用下“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真实的“历史体验”。将目前保存下来的中国近现代史上大量的历史档案、名人日记、回忆录、文集、地方志、报刊、图片及影像资料等,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恰当应用于教学之中。其中,图片、影音等资料在传递历史信息的同时,相比文字史料,直观性更强,弥补了文字史料的不足,更能将学生直接带入“历史现场”,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此方面资料。

同时,也要注意史料的挖掘工作,充分关注各省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教学服务,用好校外历史文化资源,实现校内、校外相结合。例如,对学生各自家乡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参观家乡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搜集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历史人物、发生的历史事件等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寻访家乡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的革命英雄事迹和模范人物的资料,通过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峥嵘岁月,并结合调研和寻访,形成关于红色故事的调研报告。此外,邀请革命老前辈给当代大学生们讲述曾经的亲身经历,“不但可以增强历史真实感,而且也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和对革命家的敬佩和崇拜之情。”[9]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当代大学生,很难体会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先辈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程教学目的的理解十分必要。

(二)激发情感,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提升教学效果。“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2]1学习这段历史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因而情感深入是对师生的共同要求。对授课教师而言,除了要求必备的专业知识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把有声、无声语言结合,“使学生融入一种充满激情的教学氛围之中,实现最佳教学效果。”[10]教师用自己饱满的情绪,丰富的情感,真实而生动地为学生讲授课程具体内容,即通过自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之情传递给学生。

同时,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互动与传递。“采用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照片、图表、歌曲、动画、影视作品等多种教学材料立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进而产生以境生情、以情感人的积极效应。”[11]借助多媒体技术及设备,不但能使播放教学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等得以实现,还能使专题探讨、演讲、辩论、历史情景剧表演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更好地呈现,内容更丰富,效果更佳。让学生深刻了解国史与国情,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从而促进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做到情感深入,并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使教学过程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此外,在网络发达的当今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尤其是教学软件,来辅助课堂教学,打破师生情感交流的时空限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开展好实践教学,利用校史、地方史及实践教学基地等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接受教育和学习,更利于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培养。例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史纪念馆。每个高校的发展史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对本校历史的了解,尤其是校史上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具体事迹的了解,更能激发学生树立爱校情怀,并将爱校之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简言之,师生情感的深入,为课程相关历史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三)融入“史观”与融入“史实”“情感”相结合

“史实”“情感”“史观”有机结合,才能使三者共同融入教学之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无论增加史料丰富史实,还是情感的融入都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牢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课程教育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课程教育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树立、运用唯物史观[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从史实出发,增加史料以丰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一定要融入唯物史观。教学过程中,师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讲授教学内容,尤其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与评价,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如果不加分析将史料堆砌,历史的观点则会掩埋在一堆史料中,无法得到相应的历史结论,也看不到历史现象所反映出的历史真实。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以理论观点代替史实,只作纯理论的分析与推理,也往往易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和抗拒心理。”[13]因此,史料融入与史观融入相结合,在反映史实的同时,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避免了理论堆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资料浩如烟海,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才能对史料作出正确的取舍。例如,中国共产党人所办的报纸、期刊,革命者的日记、文集、诗文、回忆录等文字资料,以及对各地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这类史料的选取与利用,在发挥历史教育功能的同时,可以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性。

情感融入与唯物史观密不可分。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情感融入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教师才能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立场的同时,更好地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情传递给学生,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经历的苦难无比深重,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最好的国情教育,它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民族特征。”[14]期间,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教师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充满感情地对英雄人物事迹进行讲授,自然而然地将英雄们的爱国、爱人民之情传递给了学生,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对英雄人物充满敬仰和赞许。反之,对出现的民族败类,学生们会充满鄙夷和愤怒之情。因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史观”与融入“史实”“情感”有机结合,既避免了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又增加了史实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牢唯物史观,从而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结论

概言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融入史实、情感、史观有其必然性,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丰富史实增强了课程内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情感的融入,有利于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三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这是培育好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必然要求。

当今时代,由于网络资源的发达,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且速度加快。然而,大学生由于思想还不够成熟,对各种思潮鉴别能力不足,容易受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只有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不断拓宽其人生道路。“青年作为时代最具活力的主体,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培养大学生树立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神圣的使命,也是高校教师艰巨的任务。”[15]因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之一,需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实现课程教学目的。与此同时,课程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握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向,更好应对多元化价值观的挑战,从而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唯物史观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