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训练中的应用实践

2023-11-05林婕沈娟秦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9期
关键词:赛项竞赛标准化

林婕 沈娟 秦慷

[摘 要]目的:在高职院校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选手训练过程引入SSP,并综合评定其效果,以期为后续赛项训练模式的完善及改进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选取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竞赛训练期间担任SSP的51名志愿者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训练学生标准化病人志愿者服务评价问卷调查。结果:在赛项训练中引入SSP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赛项的认知,并提升赛项相关知识及能力,赛项训练引入SSP的完善意见建议凝练出“多元优化培训模式”和“完善SSP管理机制”两个主题。结论:在赛项备赛中引入SSP具有其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议后续通过多方面优化SSP培训模式及完善规范SSP管理机制,助力赛项训练有序开展,保障赛项训练效果。

[关键 词]健康与社会照护;竞赛;学生标准化病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9-0126-04

健康与社会照护技能项目创建于2007年,属于世界技能大赛中,社会及个人服务职业类别下设的比赛项目,健康与社会照护竞赛要求选手在不同的场合(医院、长期照护中心、日间照护中心及家庭)直接为有需要的照护对象提供服务,满足其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整体需求,从而使服务对象身心健康且愉悦地生活。2020年,我国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首次设置该赛项竞赛,并于2021年将其设置为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该赛项竞赛过程中,模拟真实照护场景,结合标准化病人配合机制,标准化病人使用事先设定的案例脚本,完全模拟真实照护对象进行交流和互动并完成整体照护过程。因此,标准化病人在该赛项竞赛及选手训练过程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P),是指通过标准化、专业化的学习,能够准确表现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从而稳定、真实地还原临床实践情景的模拟病人,起到病人、评估者和反馈者三个重要作用[2]。学生标准化患者(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SP)是简易标准化病人中常见的一种,是通过一定培训的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某种疾病或某个情景案例的模拟患者,帮助学生开展实践学习或训练。与标准化病人相比,SSP具有培训成本预算低、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培训时间短、认可度高等优点,尤其在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训练过程中,与指导老师相比,SSP可发现训练学生的模拟真实感、实操规范度、沟通自然性、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参训学生,有助于夯实训练成果,提升竞赛成绩[3]。因此,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选手训练过程引入SSP,并综合评定其效果,以期为后续赛项训练模式的完善及改进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竞赛训练期间担任SSP的51名志愿者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45人,男生6人,护理专业45人,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5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22+0.86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SSP培训并考核合格,在赛项训练过程中担任过10次以上的标准化病人。

(二)研究方法

1.SSP招募

SSP招募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1)竞技部及实训部成员,由学校社团公开发布招募通知,接受成员自愿报名。(2)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志愿者,开设赛项志愿服务项目,并由学工部门公开发布招募通知,接受学生自愿报名。

2.SSP培训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指导教师团队拟定详细的SSP培训计划,并开展阶段性培训。第一阶段为基础培训,召开SSP集中培训,由指导教师讲解赛项竞赛形式、内容、考核要点等赛项规程中的重要内容;明确SSP的主要职责及基本任务,并组织观摩训练选手基于竞赛案例的标准化病人照护过程。第二阶段为提升培训,主要以分组案例照护观摩及模拟练习形式完成,将SSP分为2~3人一组,使用赛项竞赛案例结合标准化病人脚本,开展逐个案例熟悉及模拟练习。

3.SSP应用

SSP兼有模拟病人、评估者和反馈者三种角色,在赛项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三种角色作用,主要体现如下:(1)SSP充当模拟病人。SSP根据赛项照护案例要求呈现照护对象的相应生理及心理状态等,配合训练选手模拟建立关系、评估、发现问题、尝试干预、评价效果的完整照护流程。(2)当训练选手完成实际照护过程以后,SSP对训练选手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及打分。(3)SSP针对训练选手实际照护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给予反馈及指导。(4)通过SSP、训练选手及教师三方讨论,总结案例照护表现,发现不足,并指导后续训练改进。

(三)效果评价

结合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竞赛SSP志愿者服务现状及赛项对标准化病人的规范要求,设计了“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训练学生标准化病人志愿者服务评价问卷”,对担任SSP的志愿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引入SSP开展赛项训练效果评价以及SSP完善意见建议三部分,其中效果评价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从非常好、好、一般、不好、非常不好分别计5~1分。完善意见建议以开放性问题书写为主,为保护隐私,研究结果采用匿名方式,并以数字编码替代调查对象姓名。

(四)统计学方法

调查问卷中量性资料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变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计数变量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完善意见建议等质性资料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對SSP完善建议进行分析,以内容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编码分析,提取主题词,直到不再出现新的主题词。由2名研究者参与以保证分析质量。

二、结果

(一)SSP一般资料

51名参与SSP志愿者服务的学生,其中女生45人,男生6人,护理专业45人,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5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22+0.86岁,担任SSP参与赛项训练的时长在1个月12人(23.53%),1至3个月23人(45.1%),3至6个月及以上16人(31.37%),担任SSP累计次数在15次以上45人(88.2%)。

(二)SSP效果评价

在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训练中引入SSP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学生普遍评价SSP的培训经历及担任SSP的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其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够加深其对赛项的系统认识,激发其学习赛项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后续参加相关赛项的竞赛意愿。

(三)SSP完善意見建议

通过提取51名学生对赛项训练引入SSP的完善意见建议开放性问题描述中的主题词,直到不再出现新的主题词。凝练出“多元优化培训模式”和“完善SSP管理机制”两个主题,每一个主题下又包含分主题。

1.多元优化培训模式

采取多元化方法优化SSP培训模式,在学生的意见建议描述中被多次强调,主要包括实地观摩及见习、引入产业兼职教师指导以及多角色扮演等。首先,SSP培训模式的优化建议中,很多学生强调了理实一体化培训的作用,SSP 12建议:“由于扮演的病人多数为老人,希望后面可以安排我们跟真实的老人见面,比如到老人家里,去看一看他们的生活,或者到养老院看一看,这样在扮演病人的时候可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SSP 26也有类似的意见,她希望在SSP培训中增加见习的环节,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等真实体验护理人员的照护过程,从而在担任SSP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贴近实际。

其次,有SSP提到在培训过程中希望有更多临床老师加入,SSP 50建议邀请养老院的老师参加培训授课,她这样描述道:“这样能够通过他们的工作经验分享,让我们对养老院中老人的生活,如何照护他们有更加全面的理解。”类似的,SSP 4在建议中这样描述道:“希望在课堂中,可以邀请临床老师来上课,他们可以给我们讲解更多更实用的知识和技术,这些都是我特别想学习的东西……”SSP 8、11、17也都有类似的意见,他们不仅希望能够走进医院、社区以及养老机构,而且也希望能有那里的老师进行操作的示教、见习的带教,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加直观、系统及完整地认识对真实病人的照护过程。

最后,还有SSP建议能够在培训过程中增加更多的角色扮演机会,这样在真正加入赛项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模拟病人的作用,SSP 30这样描述道:“希望能够在培训过程中增加案例模拟,增加扮演病人的练习机会,这样我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后面担任模拟病人的任务。”SSP 29也有相似的观点,她建议道:“在前面的上课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对于一些操作的练习还是比较少,希望可以增加这些练习,尤其是扮演病人,接受护理操作的练习,这样的话在后来担任模拟病人的时候,能够更加称职……”也有SSP进一步建议开展如角色互换,除了担任模拟病人,作为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担任照护人员,站在训练选手的角度,这样对赛项能够有更加立体化、全面化的体验。

2.完善SSP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SSP管理机制,在学生的意见建议描述中被反复提及,主要针对SSP引入赛项训练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首先,在赛项训练中引入SSP的过程中,一定的激励政策不仅能够有效吸引更多的学生持续担任SSP参与赛项训练,充分发挥其模拟病人、评估者和反馈者的重要作用,而且在稳定SSP团队结构,保障有经验的优质SSP持续参与赛项训练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SSP的意见建议中,有一定数量的SSP学生提到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SSP 6在意见建议中描述道:“作为竞技部的成员,希望担任SSP的经历能够纳入竞技部的考核中,或者有一定的加分……”参与志愿者服务项目招募的SSP也有类似的意见建议,SSP 18希望可以在现有志愿者服务给予一定志愿学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奖励规则,根据服务频次及时长给予相应的奖励。也有SSP提到物质奖励,SSP 43在意见建议中提道:“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参与的积极性。”SSP 23更进一步提道“希望能够有成文的规范及规定,明确各种激励政策以及奖励的等级及形式”等。

其次,在赛项训练过程中,SSP在模拟病人的同时,又可以作为评价者对受训选手给予合理的评价,因此SSP队伍的质量尤为重要,而如何正确评价SSP的质量,完善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在SSP的意见建议中,希望建立较为完整的评价机制被反复提及。SSP 36建议:“我们在分组培训以及当模拟病人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相互评价,这样可以互相点评,一起进步……”SSP 42也有相似的意见,希望能够在每次担任SSP以后,可以综合SSP点评、指导老师点评以及训练选手点评等多方评价,对SSP质量及训练效果进行综合评价。SSP 48、SSP18等都在建议中强调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意义,希望除了培训以后的阶段性考核,每三个月或者半年都设置一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表现不佳或者经常无故缺席的SSP取消资格,以后不再担任SSP。另外,有部分SSP强调了考核的形式,建议可以结合理论考核、操作考核、SSP表现考核等多种评价形式,保障评价的合理性及公正性。

三、讨论

(一)SSP经历有利于深化赛项认知,提升综合知识及能力

SSP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师理论讲授、操作示教等具有其明显的优势,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考核及评估等[4-5]。在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训练中,引入SSP担任模拟病人,同时利用针对性问卷调查,从SSP自身角度评价该经历对其赛项认识及赛项相关核心能力的影响,对后续针对性完善SSP培训模式,夯实SSP参与赛项训练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另外,训练过程中SSP充分发挥模拟病人、评估者和反馈者的作用,照护过程中与训练选手进行互动,在照护完成后参与评价总结,这样的过程及经历不仅使参训选手在实践工作中所应具备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创新和创造能力、评估需求和规划服务对象照护能力等健康与社会照护服务中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得到充分锻炼,SSP的相关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值得一提的是,SSP的经历有助于学生对赛项的全面认知,同时提升其后续参与赛项训练及竞赛的意愿,这些都对后续优质种子选手的选拔及持续训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

(二)多措并举优化SSP培训模式,保障赛项训练满意效果

SSP质量在保障赛项训练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系统的培训在提升SSP质量中至关重要。结合SSP完善意見建议调查中,主要针对完善培训模式的意见再次表明,后续在培训过程中,需要继续优化培训模式,开展多样化、系统化及整理化的培训。

首先,可以结合各专业核心课程的集中及分散见习,以及课外的志愿者拓展等活动,结合SSP培训中赛项相关实践内容,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等开展各类健康促进社会服务,多维度拓展课程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社会服务动能,助力健康老龄化。

其次,除学院专职教师作为赛项指导老师,参与SSP培训以外,不断优化培训教师团队,组建包括赛项专家、养老机构专家、专兼结合的培训团队,分工合作,取长补短,保障SSP培训效果。

最后,开展多样化教学方法改革,除了如SSP建议中提到的多角色扮演,也可以充分利用高仿真模拟人结合案例模拟、虚拟仿真软件练习关键技能等方法,进一步夯实SSP对赛项相关关键知识及技术项目的领会和掌握。

(三)不断规范完善SSP管理机制,助力赛项训练有序开展

SSP的稳定性与其相关管理机制的完善密不可分,尤其是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由于其受到就业及毕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往往低于其他标准化病人,一个合格的SSP通常只能服务1~2年[6]。所以,学生标准化病人数量及质量的稳定是保证SSP服务赛项训练持续开展的基石。

因此,后续需要制定并完善系列管理机制,如继续依托竞技部及实训部成员以及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志愿者开展SSP招募,选拔优秀学生担任SSP,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招募及培训规范。另外,逐步建立规范的激励及评价机制,综合利用志愿者学分、相关课程实践成绩附加分等多种手段提升参加积极性。同时,持续开展过程评价、阶段总结性评价、多主体评价等,同时也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激励及评价管理规定。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选手训练过程引入SSP,构建SSP学生对该赛项的全面认知,提升赛项认同,同时学习相关知识及技术,培养赛项相关综合能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及需要完善之处,建议后续通过如SSP实地观摩及见习,引入产业兼职教师指导以及多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优化完善SSP培训模式,保障培训质量的同时,继续制定并完善如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SSP管理机制,落实规范化管理,从而进一步助力赛项训练有序开展,保障赛项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嫣.世界技能大赛健康类项目对我国护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J].上海护理,2021,21(4):1-5.

[2]张娜,刘雨佳,吕岩.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23):2319-2320.

[3]黄利飞.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技能竞赛培训中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2):64-65.

[4]王伟,罗晓丽,杨小利,等.新形势下实施“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紧要性与推进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4(1):137-139.

[5]赵彬,杨赫,李保龙.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康复评定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22(10):114-116.

[6]刘洪秀,李珍.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中职康复评定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6):170-172.

猜你喜欢

赛项竞赛标准化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在我校成功举办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标准化简述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圆满落幕
我看竞赛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创新思维竞赛(3)
亲历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类赛项在江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