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3-11-05王学谦
王学谦
[摘 要]为切实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學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彻底改变以往因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匮乏造成的不利局面,计算机教学应大力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托。阐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特点,以及对计算机教学的影响,分析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为实现计算机教学的高质量建设,就如何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 词]计算机教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高质量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9-0158-04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决定国家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因素中,人才质量与人才培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催动着现代技术的蓬勃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项目,正在以强而有力的姿态引领着生产建设,信息技术正朝着多领域、多角度渗透发展,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鉴于此,当务之急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水平人才梯队,以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种种需求。从这一点来看,计算机教学亟须一套科学合理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为计算机人才的培育创造良好环境。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概念
(一)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兼具理论内容和技术手段、针对教育领域提供技术服务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常用于教学素材或学习资源的挖掘、开发、设计、探究、评价等,为现代化教育理论转变为学习实践或技能发展提供着契机与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概念,是对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理论、思想、方法的总结与注解,它强调以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和依托,开辟了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远程协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种技术渠道,以科学化、一体化、系统化的观点作为活动指导[1]。现代教育技术在融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优化备课设计、丰富课堂形式、创设学习情境等多种方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与收益的最大化。
(二)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网络号称当代教育资源的“宝库”,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动力之一,其信息渠道多、内容量大,通过信息检索及个性化推荐服务,可获取想要的资源及素材,打造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具体来讲,学生置身于广泛的学习空间探索事物之奥秘,任何将要认知的形象都会以不同的维度、层次出现在学生视野,具象化的感官效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借助信息技术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分析总结,最终实现知识的有效学习。在传统教学中,主要由教师支配着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发、使用,模式化、单一化地研读书本教材,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或要求,开展相应的理论学习或实践操作。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及行动能力大幅提升,不再受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空间的束缚,加大了学生教学中的主体比重。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一切有利于“教”与“学”的活动行为,按照教师或学生的需求,提供交互式服务机制,即加强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扩大教育资源对书本教材的影响,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个别性的教学服务。现代教育技术的演变,是从早期的电化式教学逐渐延伸至当前的多媒体式教学,其资源输入功能与知识输出功能呈递进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交互机制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供着相应的学习策略,学生深受其利,培养了良好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实现自主、高效的学习认知奠定了基础。如今,网络技术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着教学的时效性,帮助师生、生生脱离了课堂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了跨越空间的学习交流,一个自由的、协作的学习平台,无疑是广大教师和学生极力追求的目标,这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局限性有着巨大区别。
此外,现代教育技术突出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价值,通过构造声情并茂、图文共具的教学环境,高效运用网络素材制作教学课件,结合远程交互功能呈现精彩的视听效果,将单一、枯燥的知识结构转化成立体式、多元式的要素组合,有助于知识抽象化向理论具象化的过渡和转变,大大增强了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和效果,从而带动学生头脑运作、思维扩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一)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学校教师在教学的履历、经验、能力、认知等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导致不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各有不同。目前,部分教师依然受传统教学的限制和影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或“轻知识、重操作”的两极分化现象,学生即便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如果缺乏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也很难暴露出学习中的不足,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2];当教师仅仅利用少部分时间讲解知识点,而过多利用计算机操作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时,学生理论欠缺,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同样也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学生学习计算机这门学科的兴趣和意愿就会严重降低。而现代教育技术则强调信息技术的融合使用,随着新理念、新方法的加入,计算机的课堂教学,在形式、风格、方法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教师应明确教材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定位和意义,即由以往的单一重视教材解读,转变成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网络素材为扩展、教材为中心的综合式教学,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多元化特征,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其次,现代教育技术催动着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式提问、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让教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天地,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应用规则和使用能力,让知识服务于学习、服务于生活。最后,现代教育技术成功实现了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风格升级,学生不再过着“教材、教师、课堂”的学习生活,取而代之的是生动多彩、视听结合的知识信息,以及跨越空间的交互式学习探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使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二)对学习拓展的影响
计算机是一门庞大的、复杂的、具有专业性的学科,仅有的课堂时间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每当学生受教师启发有所感悟之际,因时间有限不得不停止操作,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便会严重受挫。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作为教学载体,通过提炼知识的重点及难点,将其汇入教师专门制作的课件和视频中,用于学生课堂或闲时观看学习。同时,依据学生群体的个性差异,量身制定个体化的课后学习作业,并推荐学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自主深造、提高学识,久而久之,帮助学生养成如何高效学习,并培养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三)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是重中之重。网络资源的丰富加大了信息技术在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教师会将更多精力投入资源收集、数据整理、教学设计之中,并且,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自主评价、自我发展。随着教学的深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提高,教师摇身一变成了教学的引导者、领航人,从以往的直接参与转化为对课堂节奏的把控以及对教学要领的点拨,因此,可以说现代教育理念催动着教师角色的演变和转型[3]。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学习天赋,且计算机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师的协助下,知识点汇聚合体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被学生用于操作应用中,收获计算机专业的必备的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真正做到了学习层面的“自给自足”。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是当务之急
现代教育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计算机教学的生态面貌,教师的工作重点有所转移,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即强调掌握理论结合实践、知识融合生活的应用能力。现代教育多采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因此,能熟练使用与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来看,能够熟练应用技术设备的教师数量比较匮乏,多数教师仅仅精通一种或两种教学手段,比如经常运用幻灯片或投影机呈现教学素材,尽管在课堂效果方面亦有所进步,但这种方式在教学设计方面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视觉疲劳、兴趣消退;有部分教师注重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整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为学生展现异于平常、富有活力的教学课堂,并且制作的课件吸纳了多种风格的网络素材和知识要素,很多学生表示身处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身心愉悦轻松,学习效率更有保障;还有一少部分教师,仅仅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有着浅层的理解,基于各种原因,在计算机教学中尚未得以体现,缺乏教学革新、教育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上述情况来看,想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是基础、是核心。在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原则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仅是在角色定位上发生了变化,但对于教学和学生的重要性并未下降,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学必定朝着更为系统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教师的执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是关键问题
综合现阶段的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效来看,学生因个性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文化课水平参差不齐,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有所欠缺,缺乏将现代教育技术转变成学习资源的融合条件,导致计算机学科成绩难以有效提升。第二,学习兴致不明显,多数学生好奇技术软件的使用方法,比如PS软件、图文转换器等,但少有学生做到真正精通,缺乏深入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不同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学科持不同态度[4]。第三,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有说服力的职业规划,一些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对今后的从业问题抱有质疑,导致上课不专心听讲,知识掌握不全面、不透彻。第四,学习动力低下,一方面与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有关;另一方面缺少家庭关心、缺乏教师理解,也会出现类似问题。鉴于此,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尽快构建以學科素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善不良情绪。
(三)注重教学环境建设是先决条件
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整合,要求相应的设备设施配备齐全,倘若缺乏设备技术的支持,则不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教学环境,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购置软件和硬件设备,比如推进5G信号和无线设施的全覆盖、按照教学标准配置计算机系统、设立信息资源库、购买正版软件等。就目前而言,一些学校由于缺少信息化建设,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不同教学环节产生的学习体验也千差万别,致使学生成绩受到影响;偏远的山区、乡村,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仅能保证最基本的设备设施,加之教师老龄化、思想守旧,对新事物接触较少,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计算机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丰富课堂内容,加强教学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技术愈发先进,现代教育技术主张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鉴于此,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知识性、实践性的教学空间。如今,虚拟实验室基于其良好的教育功能,在计算机学科中被认为是具有潜力意义的一种教学方法。虚拟实验室即运用数字技术和虚拟技术创造一个无限近似于现实平台的教学系统,基于VR技术、Web技术的仿真虚拟功能,按照普通实验室的空间规划、设施布置设计虚拟实验室的大小规模,实验器具、工作台、软件设备等应有尽有,为开设计算机相关知识课程提供了有效助力。
再者,可借助网络资源开展交互教学、增进交流。计算机学科中出现的一些新知识,容易使学生困惑不解,此时若过于强调自主学习,无疑会耽误教学进度。在这种情况下,交互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是因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掌握,并结合实际信息提前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对策,增强学习体验,同时,鼓励学生就本次学习进行评价反馈[5]。具体来讲,教师可运用远程操作多人连接的功能,先演示一次有关知识点的操作,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并逐渐开展自主学习,可随时点击回放观看教师的操作细节,教学结束,学生给予体验评价。
(二)生活融入教学,提倡本质教育
计算机教学的本质是确保专业知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生活,生活环境是孕育知识的场所,也是知识实践的最佳平台。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工作,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倦,而通过案例描述、列举与生活有关的话题,再配合知识讲解,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教师应寻找现代教育技术融合计算机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切入点,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切换,突出计算机教学的新意和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动力。
比如涉及办公软件类知识的教学时,部分学生经常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学习态度,认为用处不大,且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滞后,不易引起学生的关注。结合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未来学生步入工作岗位的种种需求,教师可设计一次“投简历、找工作”的教学活动,要求分别设计出表格模式和文字模式两个版本的个人简历。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许多学生都表现出更加积极的一面,小组之间互相展示任务成果、分享制作心得,有些学生甚至向教师提出了一些有关教学设计的建议和创意,还有的学生将精心制作的个人简历保留下来,以备日后所用。类似的教学活动并没有经过太多的细节考究,而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种实践历练。
再者,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契机,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类似于职业岗位工作的内容,比如教师可指派学生使用软件制作课程表、值日表;将教师整理好的班级管理准则打印复制;用表格呈现出考试或测验的成绩。引导学生掌握Excel表格相关的处理方法和使用技巧。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向教师请教并寻求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满足学习需求,实现层次教学
计算机教学的教材信息和课程设计,不同版本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教学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却保持着一致性。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个性特征十分明显,在同一种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一些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发言求教、表现活跃,能够准确表达出个人的观点,其往往会受到教师的重视[6];另一部分学生性格内敛、不善言辞,很少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还有的学生潜力大、天赋高,对于教师列出的问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科学求证。不同个性的学生代表着特定的学习群体,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是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
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多样的情况,建议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通过统筹知识要点、分设层次任务,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具体来讲,教师在课前调查收集学习汇总信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任务如下:A组多为成绩优异、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不必重复练习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向新知发起探究,寻找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要点,使用软件制作学习心得,并交付教师以供查阅;B组多为成绩中等、能力平平的学生,其理论知识能力往往大于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任务中应多安排计算机实操类训练,由教师负责指导点拨,组长监督记录学习情况,并利用闲暇时间巩固理论知识;C组多为成绩一般、学习兴趣低下的学生,教学任务在难度上要保持均衡,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则难有教学效果,因此要通过丰富任务形式、设计趣味作业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学习的乐趣和氛围,注重意识养成。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应切实考虑符合学生发展成长的关键因素。
(四)健全评价体系,鼓励多元发展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大环境下,计算机专业应融合多种评价手段,构建多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往在教学中,教学评价主要以作品展示为主,少有教师会分析学生近期以来的学习过程,而以简单的好坏之分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效果值得商榷。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计算机专业的教學重心有所转移,因此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也要进一步衡量优化[7]。鉴于此,今后的计算机教学评价应综合采用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结果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可通过教师点评、生生互评、自主评价等方式,在加强学生自我反思的同时,能够客观指出其他学生、教师在学习或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对合理的改进建议,进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和发展,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突出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强调了以学生主体地位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在今后,还望有关教师注重个人反思、提升业务能力,为尽快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融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珊珊,李欣.计算机网络教育创新的思考:评《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23(Z1):136.
[2]徐慧.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1+X”证书制度为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3,21(1):34-37.
[3]邢水红.“互联网+”背景下标准化助力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标准化,2023(4):183-185.
[4]刘承良.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践研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信息科技,2023,7(3):192-194,198.
[5]傅明娣.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油脂,2023,48(1):156.
[6]邵圣娟,常西亮,李敏,等.基于学习通的《计算机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混合式教学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1):289-291.
[7]蒋文荣.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计算机人才培养之新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1):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