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管理研究
2023-11-05赵秉成
赵秉成
[摘 要]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是深化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动力。加速实施信息化技术改革和扩大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必须正确认识教材要求、内容特色等相关准则,深刻认识其在服务发展、提质培优改革中的实际价值。在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的教材应该体现思想引导、内容合理,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等,因此,應当从完善教材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内容、丰富教材形式等方面,选取适合教材建设的发展战略。提高教材建设品质,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
[关键 词]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提质培优;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9-0085-04
新一代技术与工业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基本特性得以体现,它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和改变这个社会的重要手段。随着工业信息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改造了经济和社会的表现形式,打破了原有的商业模式,使其获得了新的发展,并在各个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教学和学习的思维方式、形式和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虚拟课堂、线上教学、学习社群等都打破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界限,让教学和学习成为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的活动。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但使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而且使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科技使师生的直接交流向科技传播转变。在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方便,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极短的时间对学习成果进行沟通与反馈,无论是对教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获得信息的方式都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科技发展背景下,教师不仅是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和传播者,还是教学活动的编辑者,也是推动学生发展的源动力。在信息化条件下,职业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它正在推进高职院校不断地深化人才培养方式,而教材则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支柱,信息化教材的建设已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准则
(一)相关教育部门的实质要求
教材是学校教育的具体体现,是课程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离不开教材的支持。根据教育部门的实质要求,高职院校要将推动社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一大主要任务,为建立文明强国而努力发展。为了对个人成长产生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在教材编写中应充分认识到政府权力的政治性质,并准确地掌握其思想内涵。教材中的精神文化载体,精神文明是人们在社会不断的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资源。高职院校的教材必须体现社会精神风貌,体现思维水平。教材的编写与民族的利益息息相关,在高职院校教材中,要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程度,符合学校发展方向,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作为编辑目标,以此达到相关部门的教育要求。
(二)服务拓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经济和社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必须从教学制度、教材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几个层面进行改革和探索。高职院校教材的主要特色为以服务促发展。首先,专业教材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特定标志。高职院校的教材编写是以专业技术规范为基础的,编写高质量的教材需要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职院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从而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其次,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托于教材的发展。教材的编写工作是培育高质量技术和技术人才的重要一环,它不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指导,它只能把理论在实践中转变为专业的能力。优秀的教材对提升教育教学的品质,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教学内容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相关部门多次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了加强和突出,而在高职教材的编写上,则反映了学校的专业水准和整体实力。
(三)提质培优的改革目标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提高素质的重要成果,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主体、教材为载体、教法为路径。教材是教师和教法改革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的产生和教育质量。首先,教材是教师的基本教具,目前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经过了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和实习,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对工作流程、技术规范、职业道德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他们能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从教学专业的知识系统中挑选出来的教学内容,经过仔细的筛选和组织后,能够明确教学任务,组织教学内容,检验教学效果,指导教学。而教材则是最直观的教学资源。高职院校的教材遵循技术技能教育的基本原则,强调学习的逻辑性与操作过程,而职业院校的学生则是以教材为主要的知识来源。尽管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时进行的,但是随着学生专业技能的累积,个人仍然要按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需求进行有目标的学习和培训。
二、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特点
(一)思想引导
受信息化的冲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涵盖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其价值导向始终保持恒定,而思想性是其首要的特征。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反映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意愿,切实贯彻德育的基本使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教材。在课程的教学中,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主要内容和教育要素。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思想上严格把关,充分反映中国特色,反映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需求。教材要成为教师推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成为培养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依据。
(二)内容合理
在高职院校教材管理中,教材内容科学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准则,根据高职院校具体的培养目标,教材还应具有针对性。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需求,为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提供保障。高职院校在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主要培养目标包括“公共基础”与“职业技能”两大类,其教材的特色是“通用”和“通识”,强调“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等。职业技能教材内容以专业技能为主,注重生产、社会等的发展,并与企业的实际岗位相结合,通过对技能培训等重点内容进行授课,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岗位需要。
(三)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人才培养、专业发展和课程开发为主的类型教育。高职教材的编写具有其本身的特色和规律性,重点在于融合、继承、发展工作环境、重视劳动、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在教材编写上,强调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把劳动模范精神和其他精神纳入学科教学之中,并在学科思政的构建中实现与之相适应的目标。在教材的格式上,编写了工作手册式、活页式的教材。高等职业技术专业教材的编写应遵循职业技术人员的发展规律,根据职业技术人员的认识特征,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手册式教材和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活页式教材,与一般教材有着显著的不同。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职院校教材的编写逻辑以工作逻辑和学生认知为基础,以真实生产项目、工作任务和典型案例为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直观性培养,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利用,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四)资源拓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与传统教育资源不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一是传统的教育资源多为纸质资源,该类资源有限,且流通受阻,但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各类信息资源丰富,数字教材、电子图书等多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极大地克服了傳统教学资源的弊端,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二是从静态过渡到静态和动态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核心,而新形式的教学材料的建立,使教学中的音频、视频、动画等都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网络进行学习,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三是从“点到面”走向“多样化”,随着全国精品教育资源库的支持,教学资源日益丰富。
三、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教材管理体系建设
教材是一种文化产物,它的思想内涵是非常明显的。高职院校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内容,它必须充分对学生的价值进行导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政府和各地区在编写和发行职业教育教材时加强对教材的监督,使其与高职院校的人才需求相适应。
1.政治方向要正确。高职院校教材应充分反映全国人民的意愿,在高职院校教材编写中,对我国发展进行充分肯定,全面落实相关部门的教育目标。
2.做好教材的编写。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材编写与发行都采取了分层次的计划,按照政府的职责分工,由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编写公共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而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编写地方特色公共选修课和其他学科的教材。高职院校的教材编写与发行实行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以防止教材编写上的随意性,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对教材的监督。为了强化对教材的监管,2017年,全国教材编委会成立,并以国务院副总理为组长,负责国家教材工作的组织与协调。2018年,该委员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高职院校的教材进行审核、出版、发行、选择和使用。这些具体的工作,如“服务和保证”,对高职院校的教材编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加强对教材的管理,建立教材的领导小组、教材编写委员会、教材专家委员会,加强对教材的管理。
(二)完善教材内容
高职院校以工作为中心,体现了“以就业为本”的职业发展趋势,使毕业生迅速地适应新的工作需求,并在学校的专业技能培训中获得了较强的技能。在高职院校教材编写中,内容编辑时间长,且在发展过程中,内容较为固定,不能进行实时更新,因此,在高职院校教材当前的编写工作中,其内容存在普遍性,满足大多数生产的实际需求。而社会生产不断变化,高职院校想要在新时代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根据社会生产的实际需求,对高职院校教材进行更新,保证高校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生产相融合,以此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学符合社会生产需求。
1.保持对产业政策的跟踪。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技术正在深入推进,随着区块链等科技的普及,新产业的出现,也在对原有产业形态进行深度改造,政府不断对各个行业进行政策的调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不断地注意行业发展的方针,要把新政策和行业规范纳入教材中。
2.对区域发展进行动态追踪。教育部提出,“三年修订一次,每年更新一次的教材计划。”将国家对教材修改的关注转嫁到高等职业学校,需要编写人员掌握产业动态,制订相关的工作规范,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对高职院校的教材进行修改与调整,保证高职院校教材内容的新颖性与针对性,将各类先进的学习理念及生产技术引入高职院校的教材编写中,提高高职院校教材的实用性。
3.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教材是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是对教学资源的重新利用。与新的经济、新的需求相结合,教材的更新与修订应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生产等相结合。将社会变化及生产实际充分体现在教材内容中,通过教育改革,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效果,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
(三)打造教材多样化形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主要围绕“信息技术”和“提质培优”两个方面展开。课程质量提升已成为推动高职院校质量提升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推动了教育方式的变革。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各类网络信息资源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师生可以通过各类学习平台,提高对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
1.对传统教材进行更新。传统教材以书本资源为主,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传统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生产需求,互联网信息资源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网络资源可以实现与教材的有效结合,也可以将传统的纸质教材和相应的电子书进行更深入的整合。高职院校教材的编写应当充分结合社会实际生产要求,对教材进行结构化变革,将社会生产案例等引入教材编写中,使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2.加强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当前,网络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职院校在教材编写中应当充分以学校培养目标为基础,对各专业内容进行更新与整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改革。
3.更新教育教学环境。推动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全程网络建设,网络课程运行,课堂互动;完成课外的作业测试、资料的挖掘与剖析,以达到精确的课堂。将高职院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建立以社会实际生产为基础的数字教室,将实际生产信息引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生产案例对学生进行现场模拟教育,从而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提高校企合作效率。
(四)健全教材评价标准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基础资料,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材的编写,直接关系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评估体系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在现代化发展中,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纷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相关教育部门对教材进行深入改革,要防止教材的重复、低效和质量低下。教材评估的维度是以学生对教材认知与作用的取向为基础,依据高职院校的类别特点,制定教学评估指标,为优质教材的建设提供依据。
1.将教材整合为一个整体。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材编写工作主要是由高校和研究机构承担,而编写计划则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发行审批则是国家新闻出版局的责任,这就要求对教材的发行工作进行统筹,保证教材的发行标准具有内部的连贯性。同时,要尽快构建高职院校的教材信息数据库,国家规划的教材将会直接纳入数据库,而规划外的教材则会根据流程进行审查,合格则将其列入数据库。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的教材进行更新,在教材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等,并根据实际的教育教学需求,对高职院校教材内容进行跟踪评价,以此为依据,对高职院校教材的使用进行全面管理。
2.对教材编写进行全面更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职院校要满足教育教学要求,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对传统教材进行更新,结合当前大数据发展,对高职院校教材内容进行创新与拓展,提高高职院校教材质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及专业技术引入高职院校教材编写中。
3.完善教材评估体系。教材内容的质量评估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教材评价体系的健全要从教材发行前后两个方面着手,保证教材的思想性、规范性,对高职院校教材内容进行评估,提高高职院校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不断地进行专业改革,不断编写出优质的教材,为推进教育改革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为高职教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职院校教材内容不断拓展,其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改革。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教材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实践性展开,注重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教材编写要紧密结合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广泛,涉及面广,因此教材建设必须注重专业化。教材编写要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也越来越注重国际化。教材编写要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和学术成果,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同时,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也要注重创新性,积极引进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推动教材编写的创新。教材编写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形式,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高职院校教材编写中,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高职院校教材管理体系不完善、教材内容有待优化、呈现形式不丰富等,急需调整高校教学资源,促进高职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福静.“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建设探讨[J].公关世界,2022(17):121-122.
[2]鲁煊,张娟.高职教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传播与版權,2022(10):41-43.
[3]康金.高职院校《设计速写》教材改革研究探索[J].现代农村科技,2022(10):94.
[4]周艺红,张振.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课教材建设困境与对策[J].中国出版,2022(17):52-56.
[5]谌星.“双高”建设背景下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开发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2022(15):102-104.
[6]陈爽.高职院校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0(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