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控措施

2023-11-05孟祥龙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7期
关键词:库蚊蚊蝇死胎

孟祥龙

(海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辽宁 海城 114200)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也称日本乙型脑炎,是一种典型的蚊媒传播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猪通常会出现睾丸炎、死胎、流产等临床特征。该病最早发生于日本,1940 年传入我国,但该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和东亚的一些国家,由于流行范围广、人畜共患和危害严重,被OIE 列为重点控制疫病。

1 流行病学及临诊症状

1.1 流行病学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性较强,一旦动物感染会转变为行走的传染源,其中,猪的易感性最强,发病非常普遍。乙型脑炎的传播方式以蚊虫叮咬为主,该病毒在蚊体内会大量繁殖,并且还可越冬传递,第二年会转变为感染源。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发生于每年的6~9 月份,季节性特点极为明显;猪的发病年龄与其性器官是否成熟有密切关系,其发病群体主要是6 月龄猪,虽然6月龄猪感染率高,但是通常只有2~3 成发病,且死亡率不高。此外,新疫区的病情较严重,发病率高,而后呈现日渐减轻的状况,最终是大多数猪为带毒猪,基本无临床症状。

2 临诊症状

2.1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会快速升高到40~41 ℃,呈明显的稽留热,病猪表现食欲不振、精神萎糜、无精打采,甚至完全无心进食,排泄球状的干粪便,且表面附着有较多的灰白色粘液。有些病猪表现关节肿大、步态不稳,后肢跛行,有轻微的麻痹现象;有些病猪表现视力障碍;妊娠母猪有可能会突然流产,产出弱胎、木乃伊、死胎等。公猪则表现两侧性睾丸肿大,或单侧性睾丸肿大;随着时间延长,病猪睾丸和阴囊会有明显的热痛感,且发亮,3 d 后肿胀会逐渐消退,但有些患病公猪会出现睾丸变硬、变小,丧失了配种能力,即便是母猪屡配之后,仍然不孕;若只是单侧性睾丸肿大,通常还会保留一些配种繁殖能力。

2.2 病理变化 母猪的子宫内膜通常会出现水肿、出血;早产仔猪基本都是死胎,呈现出明显的黑褐色,小的死胎较为硬固、且存在干缩现象,中等大的死胎通常会出现胶样浸润、皮下出血等,且褐色较为鲜明,甚至转为暗褐色、茶褐色。存活仔猪脑室内的脑脊液、颅腔积液增多,皮下水肿较为明显,多个内脏器官会肿大、出血。公猪的睾丸会充血、硬化和变小,有若干个坏死灶,且睾丸会与阴囊紧紧粘连。

2.3 鉴别诊断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与猪细小病毒感染、猪布鲁氏杆菌病有较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区别,应注意鉴别:(1)猪细小病毒感染易导致初产母猪出现木乃伊、死胎、流产等,而经产母猪感染后则出现繁殖障碍,但不会出现神经症状。(2)猪布鲁氏菌杆病的发病没有鲜明的季节性,患病母猪在妊娠的第三个月很容易出现流产,胎盘有明显的出血性病变,流产胎儿以死胎为主。

3 防控措施

3.1 杜绝传播媒介 控制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关键是消灭传播媒介及提高猪的特异性抵抗力。在蚊虫活动频繁且大量孳生繁殖的季节之前,养猪场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特别要防治三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会吸食动物血和人血,其中猪是三带喙库蚊的主要吸血对象,三带喙库蚊是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传播。

3.1.1 环境控制 (1)搞好内外环境卫生养猪场要做好猪舍、猪场周边环境的清洁工作,及时清除猪排泄粪尿,填平那些易于出现积水的区域,减少蚊虫滋生,定期喷洒灭蚊药液。此外,还要确保猪舍内部的湿度适宜,且保持足够的通风与干燥。(2)增强防蚊灭蝇设施可安装水帘、纱窗等设施阻断蚊蝇频繁进出养殖场。条件允许可在猪舍内安装吸入式的杀虫灯;通过粘蝇纸、捕蝇瓶等捕捉消灭蚊蝇。(3)清除杂草三带喙库蚊在白天主要的栖息区域在杂草区,消除养猪场内的杂草,使三带喙库蚊无藏身之地。

3.1.2 生物防治(1)可在猪粪便中培养甲虫、壁虎、蜘蛛等动物,它们都是蚊蝇的天敌,控制蚊蝇的效果较佳。(2)可在猪舍内点燃晒干的桔子皮或放置适量的薄荷叶、夜来香等植物,它们散发的特殊气味能驱蚊。

3.1.3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可直接杀灭成虫蚊蝇,有机磷类、拟菊脂剂等均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杀虫剂,可通过涂抹粉刷、滞留喷洒等多种方式使蚊蝇中毒而亡。(1)涂抹粉刷。可在易于出现蚊虫的场所直接涂刷灭蚊蝇药剂。(2)滞留喷洒。严格遵循杀虫剂的说明使用,在易于出现蚊虫的场所直接喷洒杀虫剂。

3.2 强化免疫接种 由于健康动物的机体内没有可激发特异抵抗力的成分,若要让易感动物不敏感,并形成特异性抗病能力,可给动物注射相应的疫苗。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开展动物疫苗免疫接种是最有效、最根本的疫病控制措施。

3.2.1 科学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规模场要根据猪群的健康情况、既往病史、发病特点、该病在当地的流行情况,疫苗性质、猪群年龄、猪群用途、猪群种类等因素,科学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同时要结合疫病的发展情况与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免疫程序一定要避免频繁改动及照搬照抄等情况。

在免疫注射的过程中,一定要由专业人员遵循标准的操作方法规范操作,免疫密度一定要力争达到100%,做好三不工作,即:不漏头、不漏栏、不漏针。通常,乙型脑炎活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在每年的3~4 月份,免疫次数基本为1 次,若能够在第一次免疫接种之后的3~4 周再开展第二次免疫接种,效果更好。若为热带地区,免疫频率应为2 次/年。乙型脑炎疫苗主要采用弱毒疫苗,且选专用稀释液,绝对不能随意用其他稀释液来代替。有个别猪在接种后有会出现不良反应,若猪出现轻度过敏反应(包括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不需过分担心,也不用采用抗过敏药,通常1~2 d 可自行恢复;若猪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包括休克、痉挛、口吐泡沫、呼吸不畅等),应该在第一时间注射0.1%肾上腺素注射液。

3.2.2 定期进行免疫监测 有相当数量的规模化养猪场很少开展免疫监测工作,目前,该病的出现形式以亚临床症状为主,很难通过临床症状初步确定动物疫病类型。所以免疫监测工作显得非常重要。(1)规模化养场要在疫苗接种前的7 d 开展抗体监测,根据检测抗体水平高低精准判断是否开展免疫接种。(2)规模场在疫苗接种之后也要开展定期的抗体检测,一旦发展抗体水平快降低免疫保护效果时,要尽快开展疫苗的二次接种。(3)规模场在掌握住猪抗体水平起伏规律之后,就可精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当前疫病导致猪感染的情况日渐复杂,时常有同一批次免疫监测猪的免疫结果差异较大,应该尽量选用较低的抗体水平确定疫苗的接种时间。为了能够让猪抗体水平保持一致状态,可通过略为加大免疫剂量的方式对水平较高的抗体进行中和。

3.3 强化宿主动物的管理 若出现猪流行性乙型脑炎,需要严格遵循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做好及时扑灭、动态控制、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避免疫病出现大规模扩散。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有羊水、死猪、胎衣、流产胎儿、阴道分泌物等,对已被污染的饲养用具及区域要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对从非疫区购进的猪,以及未经历夏秋季节的幼龄猪,需要提前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并且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避免其被蚊虫叮咬,否则染上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易在短时间内转为毒血症,继而形成传染源。对已经有发热症状的病猪,要及时注射安乃近注射液,2 次/d,10~20 mL/次,一直要持续到病猪的体温恢复到正常值为止。为了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可肌注磺胺嘧啶注射液,20 mL/次,2 次/d,持续注射3 d;或20%用磺胺嘧啶钠液+安溴来静脉注射,2 次/d,持续注射3 d。对公猪睾丸炎,可冷敷处理,并用安痛定、安乃近等药物解热,用磺胺嘧啶注射液消炎。

3.4 加强饲养管理 接种之后,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所选饲料应该无霉变、无毒性、营养均衡,其中,仔猪食用的饲料可采用玉米、膨化大豆,并适当地加入一定量的微生态制剂与酸化剂,以增强饲料的适口性,并可提高仔猪胃肠的适应能力与机体免疫能力。与此同时,哺乳母猪食用的饲料,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支原净制剂与肽轻松,既有利于增强哺乳母猪的免疫力,又有利于防止出现呼吸道疾病。猪在高温季节较易遭受热应激的影响,进而降低其机体抵抗力,有鉴于此,可将适量0.5%的奥得曼A 加入到饲料中,既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也有利于提高猪的特异性抵抗力。

4 结 语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危害较为严重,一旦大规模传播,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防治。

猜你喜欢

库蚊蚊蝇死胎
雄蚊子竟然也吸血
蜻蜓
家用食醋可驱蚊蝇
基于CO I与ITS序列的杂鳞库蚊复组(双翅目:蚊科)分子系统发育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巧嘴绕口令
云南省江城县杂鳞库蚊复合组蚊虫分子鉴定及COI基因序列分析
死胎的国际研究进展
孕妇肥胖会使死胎风险增加
骚扰库蚊内蒙古新记录及其感染Wolbachia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