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动物病理学》课程思政与教学渗透

2023-11-05郑筱峰陈文芳戚琪然卢劲晔何祥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7期
关键词:病理学兽医思政

郑筱峰,陈文芳,戚琪然,卢劲晔,何祥来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动物病理学》是系统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变原因、产生机制、功能和形态异常改变及其转归的兽医基础学科,为临床发现病变根源,科学合理的开展动物疾病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基本理论与实际依据。作为兽医类学科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动物病理学》对培养专业学生良好的伦理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心非常重要。所以,开展将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的教学模式,将是兽医类人才教育目标的重要实施路径。因此强化“教学思政”工程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处理好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

1 “课程思政”在职业院校教学中的现状

1.1 缺乏正确的观念意识 高职院校中的课程思政采用的方式,往往是要求专业课程老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展课程辅导,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但是,由于目前不少专业课程的老师还没有意识到课堂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也未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特性和行为特征等从深层次上发掘课堂思政的教育资源。还有部分教师在课堂工作中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没有合理融入有关课堂思政的内容,也无法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致使课堂思政教学工作很难与教育专业课程中的融为一体。

1.2 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中的课程类型繁多,但在课程中却极少有涉及到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也没有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思政的教学中,缺乏清楚而具体的课堂思政内容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因此无法实现思政教学和专业课内容的有机融合,在无法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情形下,也无法实现在各专业课程中的课堂思政教学。

2 《动物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在课堂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动物病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和宠物类专业中的一个主要基础学科,是探究病变的原因、发生机理、病态改变与转归的兽医学基本课程,阐明了病变的实质,既具有较好的理论性,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动物病理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让学生的人文品格得以培养。使学校的爱国教育和专业知识同向并行,从而产生了协同效应,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借助高校的多元化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开发经验,《动物病理学》已形成了情景化、案例式的教学模式,并纳入“爱国敬业、辩证思维、社会责任、环保理念”思政内容,在职责方面,强调的是爱岗敬业,搞好本职工作,将“小我”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征程的“大我”的职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劳动价值观,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爱岗献身的匠人心态。

3 《动物病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初步实践

3.1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把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了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探讨发掘《动物病理学》知识中所蕴含的一些思政因素和品德因素,以教学章节为单位,搜集案例,建立思政案例资源库,让学生意识到优秀的兽医专业人才不但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职业责任和对祖国的情感,不忘初心,牢记目标,使《动物病理学》教材成为思政知识教学高效实施的重要平台。

如在病料解剖、采集、包装和运送这一教学任务中,教学老师先进行示教讲解、在学生分组操作前,导入团队概念及团队合作成功的事例。全国各地区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也是多地的医疗团队的进驻以及多方的物品支援,共同消灭疫情的团队合作的过程。这些事例让学生感到团队的重要性。将疫情融入思政元素,建立学科自信,增强爱国情怀;树立生命意识,培养医者仁心。

实训课教学上采用小组提问与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活动能够危害环境,引导学校无害化处置实验后的动物尸体,开展垃圾分类演示,使学生了解剖检诊断技能的同时又树立了环保与卫生的理念。

本门课程的思政可以挖掘思政元素还有很多,需要老师能够熟悉课程中每一个知识点并及时的与社会时事进行深度融合。

3.2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设计 积极探索与课堂思政环境相适应的的新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个案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网络在课堂中的重要辅助功能,通过课前线上学习平台自学,学生预先了解此阶段课程内容重点,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减少了课堂难度。经过课前学习平台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和学习的意愿更足,能力更强。根据多元化学生主体特征,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如自主学习、任务驱动、课程游戏、小组研讨等,实现教法和学法有机融合。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参加活动等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了解现实世界,多方面对疾病进行合理评价和认识,提高认知能力。另外,学校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方法,全面挖掘了教育资源,拓宽了教学途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1 任务驱动法: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搜集材料,阅读教材等方式积极展开思考,完成测试,从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自主探究的意识。

3.2.2 案例教学法:按照课程目的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融入到课堂案例中。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使学生在做中学,积累经验,从而学会将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重学习与培养的目标。

3.2.3 实践活动法 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去一线生产单位参观学习,接触临床病例,学生在精学精练、组间讨论、思维碰撞激发创新思维,从发现问题、共同探究、实践验证、最终解决问题,化解教学难点。可以设计实践方案,让学生通过户外调研、模拟实验、观察探测等方式深入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及各种能力。学生通过走访实地调查与网络资料查询两种途径获取答案。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形成系统思维。

3.2.4 角色扮演法: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法,学生通过代入角色、分享体会、交流互动,逐步融入真实职业环境。

在以上四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感,也同时凸显了中国学生的社会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适应改革的要求。

4 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4.1 案例1 职业认同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日益提升,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肉类消费迅速增加。肉类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我国养殖产业的发展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将进一步提升,肉食品的供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防治与遏制动物感染,保证全国肉食品供给,已是兽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最为重要的使命和担当。以此为契机,兽医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将大大提升。

4.1.1 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经济水平提升带来的肉类消费变化的相关佐证数据。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大幅增强,居民肉类消费快速增长,为肉制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需求。2023 年6 月,市场监管总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肉类食品生产消费大国,人均肉类食品消费量从1978年的9 kg/年快速上升到2022 年的70 kg/年。14亿国人一年能吃掉大约7 亿头猪,5000 万头牛,4亿只羊、165 亿只家禽。

4.1.2 引入案例,用事例说明兽医在遏制动物疾病传播中的作用。

肉类消费的飞速增长是建立在畜牧业飞速发展之上,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建设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背后离不开背后全国兽医的努力。近年来,畜牧业相关产品的产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其质量明显提高,各种畜禽疫病的发生频率也有所提高。因而,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水平。

日常养殖中,大部分畜禽疾病都是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很多养殖场由于缺少有效组织,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操作以及饲养环境较差,致使动物疫病发生后难以得到及时治疗与控制,发生动物疫病。因而在动物疫情的日常排查过程中,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尤为重要,兽医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到养殖户当中,从而掌握动物实际状况,对各种动物疫情发生的原因具体的分析,全面控制可能诱发动物疫病的各种因素。

4.1.3 实践活动法,带学生参观养殖企业,了解兽医在疾病防治中具体工作。

良好的养殖生态,平时还需要兽医通过对畜群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及时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隐患。发病时,兽医应根据动物疾病感染引发的症状、疫情等方面特点制定相应方案,对那些患病或受感染源性疾病进行及时发现并处理,避免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对一些易感传染病的防治,必须按照规定实施免疫计划。在畜禽的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和兽医要确保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疫情信息并做出相应处理措施。当发生传染性的疾病时应立即隔离并接种疫苗。 对不同种类抗生素类药物也应该科学制定使用方法及休药期,以免造成药物失效或药物蓄积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4.1.4 代入角色,现阶段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兽医作用越来越大。

除了在畜牧养殖发挥的巨大作用,现阶段伴侣动物和人畜共患病的增多,兽医的重要性日加凸显。各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不仅会对动物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社会的稳定。如伴侣动物中的许多人畜共患病,就需要及时的进行预防,发病后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兽医不仅维护着动物的健康,更是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保护着人类自身的安全,兽医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4.2 案例2: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融入 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矛盾的相互转化贯穿整个病理学始终。某些病理变化出现时候,一部分机体功能丧失,机体往往会发生代偿现象,代偿就是某个器官的功能或结构发生病变时,由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他器官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称为代偿。代偿的出现使得机体能够暂时维持机能,但是长时间代偿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出现新的矛盾。

在学习病理过程时,引导学生使用辩证思维来思考疾病过程,将更好的理解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4.2.1 布置任务,让学生先了解马哲中辩证思维的含义。

辩证思维指的是人们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共有的客观、普遍的本性,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人们思维中的运用,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必须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防止以孤立和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来看问题。

4.2.2 通过具体病理变化,讲解机体中需要用辩证思维来理解的病理现象。

如当机体缺血时,会出现代偿反应,此时血浆里的促进红细胞生成素会增多,从而增加红细胞的产生,以此来增加血液携氧能力。但是红细胞的增多又可使动物血液黏稠,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栓,甚至死亡。组织化生确实可以提高局部组织对某些刺激的抗性,但它也损害了自身细胞的正常机能,比如支气管黏膜的鳞状上皮化,就因为损害了分泌粘液的纤毛细胞,反而降低了支气管的防卫能力,更容易引起流感。如慢性支气管炎时,支气管上皮在反复受到慢性炎症损害时,上皮细胞反复再生,则有可能发生鳞状上皮化生,这是一种适应性反应,通常呈可复性,治疗后还会恢复成柱状上皮。但若鳞状上皮化生长期、持续存在,就可能发展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

4.2.3 实践活动法,带学生参观宠物医院,以犬腹泻症状为例,了解临床的具体表现。

学生从临床病例了解到,犬腹泻的症状一般有厌食、精神沉郁、呕吐,大便不成型、甚至水样腹泻,一天腹泻4~5 次,还会有便血的表现。

这些可通过医院医生的现场讲解学习。临床上能引起犬腹泻原因一般有:肠腔内水分增多,引起腹泻。水分可以来自于外界摄入,也可以来自于自身分泌。如肠道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溶质,使肠腔渗透压增加,肠道水分进入肠腔引发腹泻。肠腔内水电解质的过度分泌,引发腹泻。炎症导致肠道渗出增加,引发腹泻,如各种传染病和炎症。肠蠕动因受到刺激而加速,导致腹泻,如饮食异常,寄生虫刺激。

4.2.4 角色代入,作为一名临床兽医,如何将辩证思维应用到临床诊断中,鼓励学生在寻找病因时尝试着应用矛盾交换律去分析问题。

在临床门诊遇到一只来就诊患犬,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腹泻不止,粪便带血,检查后确诊为肠套叠,尝试去分析,此时腹泻症状是何原因引起?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发生以后,套叠的肠管就会发生炎症,炎症发生后炎性渗出液流入肠道,同时肠蠕动因受到刺激而加速。加速蠕动和渗出原本是肠道的一种保护机制,但是此时却直接引发了腹泻,随着炎症进一步加重,及局部套叠发生缺血坏死,此时就会出现出血症状,伴发剧烈疼痛,引发急性出血性肠炎。所以在临床上,有80%的病例有血便,呈血水样或果酱样,有时为紫黑色血便。

5 课程思政反思与总结

5.1 课程思政反思 受当代社会思想发展的影响,错误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潮往往会导致大学生自身信念危险。此外,部分学校的专业课课程教育和思政教学机制协调发展不健全,二者缺少契合点,不能有机融合,导致德育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大量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缺位。这都是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时要及时解决的。

5.2 课程思政总结 学生们在掌握动物病理学的同时,也树立了用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心以及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动物病理学》在学科中所包含的思政资源的发掘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 要求学科教学人员不断地完善知识储备,开阔思路,挖掘与课程内容多方位的相关性的思政元素。课堂教学中要以“专业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为抓手,实行专业与“思政学科”的同向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自身的个人修养与专业素养, 不断推进《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将学生培育成德育和智育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病理学兽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是兽医志愿者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动物园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