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战”的借贷会计分录技巧与教学思考

2023-11-04田志良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21期
关键词:实战会计分录记账

田志良

(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研究背景

财经学生学习会计,普遍把会计分录作为难点。旦志红探析了会计分录不规范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公允性[1];邓亦文基于会计等式解析会计分录技巧[2];孙祖兵和郭婉玉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借贷记账法之“借”“贷”的含义,尝试提出一些新思考[3]。杨智慧等将教师会计分录的讲解步骤细化为:总结摘要→确定经济内容增减→确定会计账户增减→编制会计分录,为教学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4]。肖壮认为编制会计分录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做到与实际会计工作对接,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5]。这些研究从不同面提出了编制分录的建议,对提升编制会计分录的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作者通过走访学员、批改作业,发现他们对会计分录有着不同程度困扰,很有必要基于“实战”,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让学生理解并从容掌握会计分录技巧,缓解他们的压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针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来确定记账方向(借或贷)、科目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会计记录,是保证记账凭证正确性的关键。

学习会计,最难迈的坎儿就是借贷会计分录,特别是初期,不知道什么是“借”“贷”,不知道如何确定“借”“贷”的科目及金额,编制完分录不知道如何检验正确性。甚至学习几年后,仍会受到不同程度困扰。编制会计分录是有技巧的,掌握后加以熟练运用,对“借”“贷”的理解就会逐渐成为随意控制的符号,利于提高会计分录的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基于“实战”编制借贷会计分录的技巧

(一)“一抓”复式借贷记账规则

首先要像抓渔网的绳子一样,牢记借贷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纲举目张会悄然呈现。

复式借贷记账规则是衡量会计分录正确性的标志。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比较成熟完善的复式借贷账记法,借贷记账规则是其重要标志。任何一个会计分录必须同时具备不同记账方向的“借”“贷”方科目,否则就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完整;与科目对应的合计金额要绝对相等,否则就会造成会计信息有误,影响会计核算的可靠性,甚至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理解“借”“贷”二字。借或贷,现在只是用来标明记账方向的记账符号,已不再是原来的字面意义了。不能把“借”盲目地理解为“增加”;更不能把“贷”简单地解释为“减少”。什么时候“借”为“增加”,什么时候“贷”为“减少”,这要视其账户性质来定。

理解借、贷科目。第一,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具体细化分类的名称。每个会计科目都反映特定的经济内容,是对会计要素细化分类的简称。财政部公布的企业统一会计科目有160 个左右。第二,科目有类别与级别。科目按经济内容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5 个大类;按指标的详细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科目等。第三,科目是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必须借助的工具。它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的依据,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第四,科目能体现会计主体核算的精细程度。会计科目的规范性,科目的数量、分类和解释口径,直接影响会计主体核算的粗细程度。第五,设置会计科目有一定的原则性。科目设置上要遵循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在可操作范围内,甚至可以从实际出发自行命名科目,把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借、贷有顺序。编制会计分录时,“借”在前“贷”在后,“贷”字始终比“借”字退后一格,意味着先有“借”后有“贷”。

(二)“二分”科目(或账户)性质

区分科目的性质是会计分录的关键。对科目性质的认识可检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体现个人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确认科目性质是决定会计分录借、贷方向的关键。一是运用会计恒等式化解分录中的难点——科目定性。从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或“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以看出科目分为资产和权益两个大类。科目中的资产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中的费用科目要作为广义资产性质的大类理解;反映债权人权益的负债科目、反映投资人权益的所有者权益科目和损益类中收入科目要作为广义权益性质的大类理解。二是用等式解决定性的科目类别。确认广义资产性质的科目,资产性质类科目=资产科目+成本科目+费用科目。确认广义权益性质的科目,权益性质类科目=负债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收入科目。三是从科目表,识记广义资产性质科目。统一的会计科目资产(流动和非流动资产)类科目有72 个,成本类科目有7 个,损益类中费用科目20 个。四是从科目表,识记权益性质科目。债权人权益即负债类科目36 个,所有者权益类科目7 个,损益类中收入科目33 个。

(三)“三定”科目方向

科目借、贷对应的增加或减少。口诀为“资产借增贷为减,权益贷增借为减,资产权益两相反”。资产性质的科目其“借”方和权益性质科目的“贷”方为传统意义上“增加”;资产性质科目“贷”方和权益性质科目的“借”方为传统意义上“减少”(见表1)。

表1 借贷符号的意境

视金额增减确定科目方向。科目涉及金额的增加或减少直接与科目借贷的方向挂钩,同一分录遵循“同类科目此增彼减;异类科目同增同减”。例如,用现金支付办公用品费用100 元。因办公用品费用为损益类“管理费用”的增加100 元,所以其记账方向为借方;资产性科目“库存现金”减少100 元,所以其记账方向为贷方。

(四)“四结合”实际业务按步骤分录

会计分录的步骤见图1。一是分析具体经济业务涉及的科目名称。二是判断科目的性质。科目是资产类的,还是权益类的。三是确定科目的方向。以金额增减确定科目是借方,还是贷方。四是确定科目对应的金额。五是审验是否符合借贷记账规则。若检查编制的分录不符合记账规则,就说明会计分录出现了错误,须及时纠正。整个分录过程符合“审题—归类—再现知识—解题”的逻辑程序。判断科目的性质居于中心,其重要性地位比较突出,可见在会计分录过程中是重点也是难点。

图1 分录步骤

会计分录有简繁。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为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包括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及多借多贷分录。

分录借贷有格式。先借后贷,贷方记账符比借方退后一格,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该错开;在多借多贷时,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理论联系实际灵活编制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涉及什么科目,科目是借方或是贷方,科目对应的金额是多少,都要针对具体的经济业务,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碰撞,通过分析、判断、确认来加以处理。科目定性、借贷方向的口诀使用以及分录步骤的应用,经长期训练,方能摆脱口诀、流程等束缚,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四、会计分录案例演示

(一)简单分录案例

华科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企业,2021 年4 月2 日,将超出备用的现金8 000 元存入银行。

按照会计分录的步骤,前4 步骤做如下分析(见表2)。

表2 分录内容

编制会计分录:

该分录属于一借一贷的简单分录,记账方向符合“同类科目此增彼减”,通过第5 步骤审验,借、贷的金额均为8 000 元,遵守了记账规则,给予认可。

(二)复合分录案例

1.多借一贷分录

华科公司2021 年4 月6 日购入A 材料10 000 千克,不含税价0.5 元/千克,运杂费60 元,增值税率13%,税款及运费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分录第1—4 步见表3,650 =10 000×0.5×13%,分录如下:

表3 分录内容

该分录两个借方一个贷方,属于多借一贷的复合分录,记账方向符合“同类科目此增彼减;异类科目同增同减”第5 步骤审验,符合记账规则,给予认可。

2.多借多贷的分录

华科公司2021 年4 月16 日销售给友联商厦一批W 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 000 元,税额6 500 元,另外现金支付杂费100 元,货款尚未收到。增值税率13%。

分录第1—4 步见表4,6 500 =50 000×13%。

表4 分录内容

编制分录如下:

该分录两个借方三个贷方,属于多借多贷的复合分录,记账方向符合“同类科目此增彼减;异类科目同增同减”经审验借、贷的金额均为58 600 元,遵守了记账规则,通过第5 步骤审验,给予认可。

五、会计分录教学思考

会计分录属于教学用语,有别于实际业务中的编制记账凭证。在会计实践中,会计分录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体现的。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重要内容,是记账凭证要突出的要素,甚至有人说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最简化形式,但会计分录属于教学用语,绝不能把它和实践工作中的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相混淆。

科目与账户不可混淆,它们表演的舞台不同。科目是为满足分门别类地核算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而进行细分类的项目,它在记账凭证上扮演主要角色。而根据科目设置的账户,尽管名称和反映的内容与科目相同,但账户具有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结构,不像没有结构的科目,账户是在账簿中担任主角。

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仿真练习,提升动手能力。由于会计分录比较枯燥。长时间在作业本上练习难免降低兴趣,若能把仿真案例和记账凭证搬进课堂,边教边学边做,“学会”到“会学”的距离也就自然地缩短了。

引入“元认知”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会计分录原理后,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审题—归类—再现知识—完成任务,在学生犹豫之际,教师提示解答线索,加速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和当前学习内容的联系和思考,主动调整解题方法,最后老师解析归纳,让学生吸取教训,进而积累经验。老师成为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帮助者,避免填鸭式教授,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发现者。

由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讲授更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对科目的理解会更深刻;对经济业务及其相关实物的感性认识比较具体,设置科目时对统一性和灵活性的把握更到位。在教授过程中,会弱化教条,增加务实色彩,对分录技巧的拿捏会更到位,对分录难点的化解会更接地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会计分录的信心。

会计分录有技巧,但需要长期持续动手训练,方能得心应手。会计分录有技巧不等于短期内可以速成,技巧是个相对概念,对于有心勤于训练的人,掌握了会计分录技巧会如虎添翼,随心自如;对于疏懒不为之人,很好的技巧不认真驾驭,也不会发挥威力。持续不断的强化专业知识,勇于面对会计分录的难题,反复琢磨动手演练,是发挥会计分录技巧的关键。

六、结语

编制借贷会计分录,首先要理解、掌握原理,其次要会灵活运用技巧。在遇到问题时,还要勤于多途径地交流并借鉴,养成与时俱进的学习习惯,才能渐入佳境。

猜你喜欢

实战会计分录记账
联村投资项目的会计核算
现阶段疫情防控业务的会计处理
合作社林木类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
集体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
记账类APP
记账类APP
记账理财的好处有哪些
中职营销专业的技能实训模式研究
从“实战”中走出来的胡振华
解放军空军改革注重“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