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2023-11-04

学苑教育 2023年26期
关键词:两位数知识点数学

金 波

(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临津小学,江苏常州 213000)

学生习惯学习单一知识点,而不关注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自然不符合数学学科的逻辑构建要求,也不利于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把关注点从知识点的学习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体系。教师从整体视角出发,系统性的解读教材,推出大单元教学模式,整理教材内在逻辑脉络,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实现从零散知识点到完整认知体系的过渡。

一、整体设计,以知识统领教学

教师审视教材,整合知识结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启发学生对新旧知识点关联关系的思考;启动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内化数学学科知识。

(一)整合知识结构

教师结合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等学情,对教学内容做针对性设计,立足整体视角审视教材,分析教材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找准单元任务目标,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区间,把单一的知识点放到完整的单元知识结构中,帮助学生勾连新旧知识,实现知识内化。教师应整合清晰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把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千米和吨》这个单元,教师先解读数学概念,引导学生梳理归结相关知识点。如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位关系,吨、千克、克之间的进位关系,通过换算训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推出一些生活案例,在实践应用中内化这些数学概念和知识。如上海到北京是1023 千米,高铁每小时可以跑300 千米,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少时间呢?学生解读这样的应用题目不存在任何问题,而且能够对千米、米等单位认知有清晰把握。教师先组织学生整合知识点,让学生先期研究数学概念和知识点,然后利用生活案例进行实际训练,学生有了知识储备,支持问题的解决,赢得学习效益。

数学概念属于典型的数学知识范畴,数量关系的梳理极为关键。教师对接学生已掌握的、同一知识体系下的数学旧知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多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将数学新知纳入到学生已有数学认知体系当中,为学生数学新知迁移学习搭建思维着力点,启动学生迁移学习思维程序。教师后续提出更多生活实例素材,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引领学生数学新知理解建构和准确应用,推动学生展开深度研究,为学生知识储备提供助力支持。

(二)启动单元教学

教师适时导入旧知,让学生与新知自行对比,巩固旧知的同时,了解新知的大体内容,做到新旧知的有效结合。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单元,教师先导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引导学生明白两位数乘几的含义就是几个两位数的概念。在学生了解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先从简单的两位数乘十、整十数乘整十数入手,引入生活实际问题。如你们十人,每人有十五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能够轻松解答,而且能够探索出符合两位数乘十就是十个两位数的规律。随后,教师推出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理清知识点内在联系后,能够轻松进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状态,并能够顺利完成学习训练。

教师采取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深潜教材之中挖掘数学新旧知识教学对接点,以较为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习题、整十数的乘法计算为铺垫,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发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帮助学生由浅及深地把握数学知识本质内涵,顺利完成数学课堂新知探索学习任务。

二、任务设定,优化结构教学链

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梳理教材核心内容,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还要围绕学科知识设计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有目标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探索、实践,加深学科知识的记忆,增强自主探索能力。

(一)设定驱动任务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设定驱动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研究。在任务设定时,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驱动任务,让所有学生在深入探究中,透彻理解数学学科知识,成长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另外,教师组织学生关注各任务之间的关联,创建关联性任务群,对各个任务进行一定的统整,顺利开展单元主题课程。

如,讲授《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的内容,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并能够正确解答实际问题,凸显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如小刘带了300 元去买键盘和鼠标,一个鼠标价格是52 元,键盘的价格是鼠标的3 倍,买一套键盘和鼠标要用多少元?他们带的钱够吗?如果够了还剩多少元?教师引导学生先画一条线段代表鼠标的价格,再画一条三倍长的线段代表键盘的价格,从线段图能明显看出一套鼠标和键盘的价格被平均分成了四份,其中鼠标一份,键盘三份,52×4 即是一套鼠标和键盘的价格,从而轻松解决问题。学生用线段解决问题后,明显打开了思维方式,解决此类问题游刃有余,从而增强了解题成就感,提升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各年级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学大都是围绕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展开的。教师准确把握单元教学核心要素,围绕数学思想方法应用设定驱动任务,引导学生用画线段的方式表示价格,使学生紧抓数学课堂学习的主要线索展开学习思维,促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技巧和应用场景,强化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意识。

(二)完善单元教学

教师在任务的设定时,注重知识的延伸,以跨学科任务驱动为线索,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开展教学,将目标、课时、情境、知识有机整合成一个结构化的整体,实现学科整合目标。教师通过对跨学科任务驱动的设定,引导学生建立各知识点关联的框架,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更好的深化对本学科的认知。学生在任务探究中,自然形成大概念知识网络和内在关联的意识。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师布设跨学科任务,首先,融入科学板块,布设“夜观天象”的任务,记录月亮的圆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的观念。随后,教师引入美术板块,要求学生绘制月相变化图,了解月亮“变形”的原理,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信息、记录变化等实践操作,新增了科学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主探索能力。接着,教师引入文史板块,引导学生发掘与月亮有关的节日,并了解习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关联性的任务群重视任务板块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串联各学科知识,丰富学习体验的同时,深化了本学科年、月、日的认知。

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面对党群关系出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审时度势,深刻阐发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在继承并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价值论与群众路线统一了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拓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涵,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新的历史贡献。

教师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本学科,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该课例中,教师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特点和进度安排,先后对接科学、美术、文史等不同板块知识内容,极大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能够给学生数学知识探索学习带来更加新奇的体验,有助于增强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品质。

三、教学推进,建构整体性认知

教师建构学习活动,优化大单元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深入思考、解决问题,顺利推进学科教学。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体验大单元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

(一)推出构建活动

教师对单元内容的重难点、疑点等着重把握,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提炼,推出构建活动,组织学生获取、整理、分析知识点,寻找各个知识点的关联之处。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对相关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教师再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主动参与,能够全面的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知识框架,顺利实现数学学科知识的内化。

如,教学《混合运算》这个单元,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但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计算,而本单元学习的是两步混合运算。教师构建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比如选择几位学生扮演导购员,其他学生扮演顾客,标出物品名称和单价,绘制数额代替纸币进行买卖商品。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踊跃参与活动,主动计算商品价格,需要找回多少钱等。学生通过思考,理清解题思路,自主解决问题,激发了对新旧知识的学习自信,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和氛围。活动后,教师组织小组交流,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内化运算顺序和综合算式的理解。

小学生对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趣味十足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着独特的学习情感。教师利用学生这一学习心理,将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融入到角色扮演游戏活动中,指导学生扮演导购员、顾客等角色进行物品采购,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数学混合计算学习当中,完成混合运算方法探索和理解应用,课堂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二)优化单元指导

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优化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建立数学思维。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系统理解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主动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做到“举一反三”,深度内化数学学科知识。教师适时导入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并进行建构、运用、解答,最终解决现实问题,启发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教师准备一张纸,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是什么形状,并鼓励学生对这个形状衍生数学问题。教师汇总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大致分为三种:它的周长是多少?它的面积是多少?它的长和宽是多少?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问,复习了有关长方形的知识。教师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A4 纸,让其对这张纸进行横折、竖折,观察形状的变化,分析长方形面积的变化。教师提出课题研究,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是不是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是不是一定相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纸上进行操作、探索。学生自己实践操作得出的结论,加深了学习体验的同时,培养了借助几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创设单元教学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索、思考等数学活动,积累经验、发散思维,感悟数学思想。上述教学设计中,教师用开放性较强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提出多元化数学问题,以学生观察分析的学习结果为切点,顺势推出新知探索和操作学习活动内容,确保了数学课堂整体教学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四、优化反思,展开形成性评价

总结、反思、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通过优化反思处理,凸显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教师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多元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及时进行反思,及时纠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整个知识网络。

(一)结果达成评估

在大单元教学开始前,教师对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预评估,对教学内容及达成度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单元教学时,教师要跟进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刻清楚学生学习的进度,学习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等,对照预设适时调整单元目标和教学设计。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让学生清楚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促进学生深入体验学习过程,完美实现知识内化。

教师对教学结果达成度进行评估,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教学效果是使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会应用分数,提高认识分数的积极性。教师准备一些水果作为教具,引导学生进入分数的复习,如小猴子爱吃香蕉,这些香蕉平均分给三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得几分之几?教师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实时了解学生对分数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再次提出问题,那两只猴子共得到的香蕉是总数的几分之几呢?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时,教师进行课堂巡查。教师在巡查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各小组的解题思路进行汇总,对学生表现出的薄弱点进行重点讲解,并加强训练,帮助学生完善对分数含义的认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师有较强的动态教学意识,在课堂开始前,预评估学生有关分数知识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情感,展开教学设计应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状态,及时跟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达成评估,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变化,针对性进行学法指导和训练巩固,促进学生数学学科能力个性化成长。

(二)关联单元反思

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准绳,结合预设的大单元教学目标,以多元化的形式对教学成果进行正面评价。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提炼、概括、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学生学科知识记忆。总复习时,再组织学生对整套教材进行知识结构、方法结构、模型结构的整体关联和融会贯通,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如,《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复习千米、米、分米、毫米之间的进位关系,元、角、分之间的进位关系,帮助学生顺利了解小数的含义。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什么样的小数?通过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观察到的小数,让学生了解小数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明确学习小数的重要性。教师展示一些有关小数的信息,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读小数。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但读法不尽相同。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读法进行纠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小数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师以不同单位间的进位关系,引导学生对关联单元内容进行反思,为学生理解小数的数学含义提供抓手。教师为学生关联思考留出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尝试小数的读法,营造轻松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释放学生数学学习思维活力。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指导,改善学生数学知识认知品质,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建构的准确度。

五、结语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以大单元、大问题、大任务的形式开展。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尝试从融合结构、任务设定、评估跟进等方面出发,优化教学设计,整合大单元教学知识结构,设定驱动任务,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帮助学生顺利打开数学思维,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两位数知识点数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巧算两位数加法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两位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